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填房在线阅读 - 第114章 争辩

第114章 争辩

    请牢记

    地址

    黎远正是个明白人,在听黎茗衾说话时就目露精光,听到如今离家虽然不复往日荣光,但也不再被避之如蛇蝎,不由得暗中点头。待听得还需精打细算,就顺利成章地应了,“是这个道理,即使银钱充足,也需如此,不能落人话柄。”

    “等再过一两年,寻个机会,我再想法子让咱们黎家再上一步台阶。”黎茗衾期待着金盏花种,但当中艰难可想而知,只能徐徐图之。

    “先吃饭,茗衾也奔波了大半天了,你也一早就忙乎着。”陈氏见缝插针,也不叫人进来,自己和黎茗衾动手添饭。她暗暗看了眼黎远正,见他看着黎茗衾时目中隐有欣喜之色,不由得暗暗点头,放心地把局面交给黎茗衾。

    黎茗衾夹了两大筷子清蒸桂鱼,在盘里剃了刺,又用小勺浇上汤料,再分别放在黎远正和陈氏的碗里,“父亲、母亲吃鱼,我在侯府里有太夫人、侯爷照顾着,怎么也比这里的日子过得容易。父亲、母亲要管着这么一大家子人,着实辛苦。”

    黎远正少不得一番感慨,“从前虽然也算得上辛苦,但到底劳有所得,日子过得宽裕。现如今好在还有侯爷帮扶,不然这日子可就……”他长叹了一声,嘱咐道,“你这次回来能住几日?”

    “五六日是可以的,侯爷和太夫人怜惜我,让我多住几日。”黎茗衾笑道,面上半点不让他们看出来。

    太夫人怕她和戚慕恒趁机对付戚华月,这当中又有着微妙的区别,戚慕恒是由她带大的,又是子侄,又比她这个外人强上几分。她在义安侯府就是个“三等人”,本来她就是个打工偿债的。也没**于戚慕恒,没必要计较这些。

    就该当做给老板打工,尽了力就行,不必把不摆在自己家里的东西太当回事。原本就该这样想,可是……为什么她心里会觉得不舒服呢?不应该呀,难道还是因为戚慕恒……想到这儿她不禁脸一红。

    “茗衾?”陈氏轻唤了声。

    黎茗衾回过神,脸上**辣的,连忙掩饰道,“是汤有些烫。”想着方才出神时隐约听到的,笑道。“看着父亲、母亲安好,也放了心,提早两日回去就是了。”

    陈氏笑道。“茗衾回来前,你急着想见她,见到了,又不许她多留,这是做什么?既然太夫人和侯爷允了。就是体恤咱们,多留两日,也不会有人说她不孝顺、不贤惠。”

    这顿饭吃的和和美美,黎茗衾隐隐觉得黎远正和陈氏都有话要说,而且目的一致。略微一想,大约与黎衡远有关。左右有两三日。她并不试图引起话头,只等着他们开口。

    让人进来收了碗盘,黎远正清了清嗓子道。“日子虽然清苦些,却也安稳,只是家里两个孩子仍要读书。我想给他们请位先生,只是如今黎家的情况,怕是难找品性、才学兼备之人。茗衾。不知侯爷能不能再帮咱么一回?这事儿于他只是动动嘴,先生的束脩自由自家承担。”

    黎家虽然极重行商。但有功名者甚多,黎远正也一向要求子女读书上进。可直接向女儿张口,是头一回,可见已到了十分为难的地步。一方面对黎衡远、黎衡志寄望甚高,望其重振门楣,一方面的确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且怕是找到的人不只是庸碌,恐怕还有些不堪。

    陈氏在一旁默不作声,这事儿上他和黎远正想法一致,毕竟先生请来了,身为嫡子,又从小由名师教授,自然要比黎衡志好上许多。到时她只需想些办法,这先生自然成了专为黎衡远请的了。

    黎茗衾放下茶盏,眼中意味深长,她正色问道,“有句话我知道不该问,也不想问,可今天一定要问上一句。也请父亲和母亲仔细想一想,告诉我你们的想法。为衡远他们请先生,自是为了学好,可旁的,好比功名,你们又是如何想的?”

    黎远正楞住了,不明白她所言为何,“自然是要考取功名,日后重振黎家。”他看了陈氏一眼,温和地道,“衡志只是多认几个字,出门行走不被人笑话罢了。重要的是衡志,他在书院时常得先生夸赞,要是就这么断了,就可惜了。”

    “若是为了增进学识,有益身心,交朋会友。再或是用于家中事务,做好营生,倒是不错。若是用于功名,如若只是为了实现为国为民的志向,甘于清苦,不为功名利禄,也是好的。不知父亲、母亲对他们的期望是前者、后者,还是二者都不是?”黎茗衾苦笑道,这些话虽然残忍,可不得不说,不得不正视,

    若是以后说,只怕他们已然投入了太多,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况且假如真有成功的机遇和幸运,成功的方向和目的地已然不同,好高骛远的努力反而会使一切化为乌有。

    闻琴声而知雅意,黎远正神色局促,但仍硬挺着道,“自古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的都是一朝金榜题名。”

    “若是做个寻常小吏倒是无不可,可若想完成祖宗和父亲的心愿,恐怕难了。父亲、母亲,此事一出黎家的清名已经坏了,纵使日后得以平反,经过这一阵子的打磨,黎家的商贾之气更盛,也不利于功名。与其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想想如何更适合他们。”黎茗衾劝道。

    “这如何使得?我们黎家的子孙难道就不能出个读书人了?”黎远正眉头紧锁,眉尾高扬,声音一下子高了几度。

    “茗衾,衡远一向用功,书读得那么好,从前几位先生都夸奖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半途而废了。”陈氏也急了,但比黎远正和缓一些。

    黎茗衾解释道,“并不是不让衡远读书,而是要把结果想好了。你们想想侯爷,沾了商贾的名声,给戚家军供着粮饷又怎样,为朝廷做了那么多事又怎样。他比起定远侯差了多少,你们不会不知道,在定远侯府面前时何地位,也不会不知道。往日只往好处想,如今不得不往坏了打算。若是衡远将来只做了小吏,而伤心难过,加之把精力都放在了念书上,不同庶务,他该如何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