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啊,三国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刘备的本事(一)

第四章 刘备的本事(一)

    上面一章已经说到,从十五岁开始到赤壁之战结束,刘备用了整整33年的时间,而赤壁之战仅仅只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孙权已经十分强大,他继承的是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和他同一年代的应该是曹cao,曹cao只比刘备大了六岁,而这一年曹cao基本已经拥有了半个中国,手底下谋士成群,兵多将广。

    刘备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白手起家,赤壁之战后五年,也就是214年,刘备拿下了益州。221年,曹丕建立魏国后刘备在CD称帝。

    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居然能够称帝?

    很多人都说刘备这个皇帝是哭出来的。

    当初赵云离开公孙瓒的时候,刘备执手挥泪而别。

    张飞醉酒打曹豹导致徐州沦陷,要自刎谢罪的时候,刘备抱着张飞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我们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说完大哭。

    刘备被吕布击败逃奔曹cao的途中,猎户杀妻以食,刘备知道后撒泪上马。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来聚,更是执手啼哭不止。

    荆州期间于刘表饮酒,看见自己髀rou复生,不觉黯然泪下。徐庶之母被曹cao诈过去后,徐庶要离开,刘备闻言大哭,为徐庶设宴践行,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送别之时泪如雨下。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哭泣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说完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刘表死了,刘备哭。刘琮死了,刘备也哭。

    甘露寺跪于孙国太面前哭泣孙权要杀他。要离开江东的时候去见孙夫人,暗暗流泪。路上东吴追兵至,又是哭泣于孙夫人面前。终于离开江东,回顾吴之繁华,不觉凄然泪下。

    鲁肃来讨荆州,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在鲁肃面前悲切大哭。

    送别张松,潸然泪下。入西川和刘璋相见,挥泪诉告钟情。当刘璋投降后,刘备出寨迎接,握手流涕说:“不是我不仁义,实在是形势所逼。”

    关羽死,刘备号哭终日。献帝被废,刘备也号哭终日。张飞死,刘备放声大哭,昏绝于地。

    临危托孤,说得诸葛亮和刘备两人泪流满面。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面描述刘备哭的情节,刘备就是这么一路哭过来,也是这么成为汉中王的。所以说刘备这个皇帝是哭出来的,这种说法不能否认。但《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就要为他设定的角色塑造人物形象。刘备的这个人物形象是出自罗贯中之手。不知道罗贯中是否知道,他的这部小说刘芳百世,从小说面世至今几百年,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有万万亿的中国人民看过或者听过他的这部小说,给世人留下的刘备形象就是这一个,源远流长,绝对深刻。

    在《三国志》里面,基本上没有出现刘备哭的情节,倒是曹cao哭过好几回。这就是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差别。在第三章打不死的小强里面我们知道,刘备一路都是失败走过来的,和唐僧西天取经差不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个如此坚忍不拔的人,怎么会在众人面前以哭博取同情,最多也就是偷偷躲起来抹干脸上的泪,继续面对明天的太阳。

    也有人说,刘备之所以能够够成就一番大事,靠的就是诸葛亮。这一点不可否认,诸葛亮在整个三国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否则陈寿也不会独立给诸葛亮开一个传。《三国志》里面,曹cao、孙权、刘备以及接下来的帝王是单独立传的,其他都是几个人在一个传里面,唯独诸葛亮一个人单独立传。说刘备靠的是诸葛亮,有这么一点意思,是否真如此,还得在《三国志》里面去寻找答案,而不是《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把刘备塑造成为一个没有什么用的人,诸葛亮每次提出方案,刘备的回答都是,和我想的一样。罗贯中贬低刘备,却把诸葛亮提得很高,这些都为文学形象的要求。

    需要看清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还得看一看《三国志》。

    江山不是哭出来的,成就一番帝业,也不可能通过哭来完成,诸葛亮的重要性固然必不可少,但仅仅靠这些就能够拿下益州和荆州,甚至完成帝王之业吗?刘备如果是这样一个无用之人,那他有什么本事完成这一番大事业,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人才是根本。

    不管是曹cao集团还是刘备集团,最核心竞争力的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由于刘备发展得比较晚,其人生的转折点是在赤壁之战,而这个时候曹cao的手底下已经是人才济济,这都归功于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发展得比较晚你就吃亏,在打江山这方面并不是和时间赛跑,也不是在和别人比较,在于你能否找到这条路,并且到达胜利的重点。

    既然大家都知道人才是根本,那么如何才能够获得这个根本?简单来说就是,招聘,识别和任用。

    看识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包含着人生的无数哲理。

    招聘。不是你在自己家门口拿张红纸写上“招聘人才数名,建立魏国政权”,那些所谓的人才就纷沓而来。首先,你要展示自己强大的实力。虽然曹cao和刘备一样,一开始也是由数量比较少的地方武装开始,但曹cao的发展比较顺利,从189年陈留起兵到193年就已经具备了攻打徐州的能力。当时比曹cao更加强大的也有人在,比方袁绍。为何很多人才都去投靠曹cao了呢?这就是第二点,名头。在中国的这片大地上军阀割据,但是所有诸侯的名号都是在汉朝政府名下的。196年,曹cao迎献帝回许都,狭天子以令诸侯。在汉政府还没有宣布下台的情况下,曹cao所代表的就是汉政府。天子正统属于东汉王朝,实际归顺者却是曹cao。天子王朝就是最正统响亮的名头。这两点是曹cao具备的优势,相对刘备而言,这是先天优势。

    除此之外,招聘都是有条件的。比方年龄多少,具备什么技能等。还要说明,工资待遇怎么样等。天下混乱,各诸侯都在争地盘,为了寻求统一的道路,能够把天下之才招纳自己麾下当然最好。那么什么样的才算是人才?这一点是每一个集团首领必须考虑的事情。一个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这就是所谓的招聘条件。在曹cao和刘备的心中都有一把衡量人才的尺子。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或多或少在其他方面都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招聘者如何去取舍。曹cao的观点很简单,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曹cao注重的是办事能力,而在个人品德方面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荆州以后,刘备在人才的任用上相对曹cao而言是比较注重品德的。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没有强大的实力,除了刘皇叔这个名号外,没有任何响当当的名号,更加不用说有多少人才来投奔刘备。

    既然没有大量的人才来应聘,那么是如何储备这些人才为自己打下整个蜀汉集团的?主动出击,这是刘备一直坚持做的,因为刘备明白,从自身条件出发,跟曹cao是没法比,唯一能做的就是广交朋友,让这些人认可我刘备,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去打造一张属于我自己的名牌。刘备的群众基础做得非常好,不管是在徐州还是在荆州投靠刘表,很多英雄豪杰都主动地加入刘备的阵营,只是在这些人之中没有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人。当然,刘备的实力很弱小是主要的因素。

    对人才的识别,这是成大事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一点他本人未必清楚,但作为领导者,你必须清楚。这个人五大三粗大字不识一个,那他不可能是个秀才,你就不要折腾他去写大字报了,让他踏踏实实地当个兵负责上阵杀敌,没准能够杀出一条血路,上演从士兵到将军的励志故事。这个人手无缚鸡之力,懂文识墨,虽然水平不高,但是能写会写,你就不要让他上战场杀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识人,更深层次的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去深入这个人的内心,了解他的想法。分辨出他是否会忠于你,还是最后背叛你。不管是哪朝哪代,大集团还是小队伍,这个人具备上将之才还是小兵之道,都不足以论道,最重要的就是忠臣,还是背叛。叛徒是大家都不能容忍的,这种人却往往还具备一些让人赞赏的本领,如果不能识别,最后整个集团很有可能要毁在这些人的手中。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才干。在此之前,必须按照他们的能力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如果不合适,你把一个将才拿去当酱才,最多也就是菜难吃一点。如果你让一个酱才去当将才指挥三军,那么就不是饭好不好吃的问题,而是坑了手底下几万将士的性命。

    这就是知人善用。

    《三国演义》给我们的印象,刘备是一个爱哭的人,他的江山是靠诸葛亮打下来的。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刘备是一个懂得帝王之术的人,他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靠诸葛亮打下来,而是他具备了上面所说的最重要一点,知人、善用。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兄弟不假,但并非《三国演义》里面的那样,三人一见面就来了个桃园结义。在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刘备在涿郡组建武装队伍的时候,张飞和关羽加入了刘备的队伍。这个时候他们三并不熟悉,甚至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照面的关系。刘备和关羽、张飞是经过七年同生共死的战斗,在刘备任平原相的时候才“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

    张飞和关羽是两个比较有特色的人,特别是关羽,一把长长的胡子,任谁见了都忘不了。也许在很早之前,刘备就已经了解张飞和关羽的战斗力。一直等到刘备出任平原相的时候才和他们成为真兄弟。后来证明,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刘备在鉴别人才的能力方面绝对是高于很多人的。

    为什么要七年后才“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是一个需要熟悉的过程,也说明刘备心中的想法在逐渐地成熟。如果像《三国演义》里面说得那样,刘关张三人一见面喝个酒就结拜为兄弟,那么如果关羽和张飞两人出现问题,以关羽和张飞的战斗力水平,很有可能刘备要人头落地。之所以需要七年的时间,一方面是要彼此了解,深入了解,认可关羽和张飞的战斗力水平,发掘出这个万人敌。同时,也是为了得到关羽和张飞的认可,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战场上过命的交情,产生真兄弟的共鸣。

    张飞真的是一个满脸胡须横长,双眼大得像个灯笼一样的人吗?我看未必。张飞的老婆是夏侯霸的从妹,虽然史书并没有对其容貌进行描写,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如果是个丑女的话,张飞也用不着看见了就抢回来做老婆。如果张飞是一个刺猬形象的话,夏侯氏也未必肯给张飞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成为皇后。所谓母仪天下,如果张飞的两个女儿不漂亮,就算刘备肯、刘禅也肯,蜀汉集团的官员绝对不肯。

    张飞和关羽是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备开始创业的,哪怕中途刘备失败破产了好几次,也都一直努力支持刘备东山再起。而且他们三还是兄弟,那么在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之中,谁和刘备的关系最好?

    是张飞。

    张飞不是一个胡须男,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个型男,虽然在外表上没有关羽这么有特色。恰恰因为刘备在外表上也没有特色,让刘备觉得张飞亲切。

    张飞和关羽都是万人敌,这一点,刘备已经知道。能打固然重要,但刘备更加需要一个可以统领三军的人物,这就是帅才。刘备希望关羽和张飞都是拥有高级指挥能力的帅才。

    陶谦死后,刘备接手徐州。不久,袁术派兵攻打徐州,刘备要出兵淮阴和袁术对抗,留守下邳的人选是张飞。陶谦的旧部曹豹与张飞不和,张飞要把曹豹给杀了,结果没杀成,还让曹豹跑回营。最后曹豹和吕布内外勾结,把下邳给夺了。这个结果把刘备弄成腹背受敌的困境,最后兵败走到海西一带没有粮草,甚至只能人吃人。好在糜竺捐了钱粮才让刘备度过难关。这次失败最大的责任应该算在张飞的头上。

    张飞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作为独当一面的最高指挥官,其性格中的暴躁和办事不严密,很有可能会成为失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张飞不是一名帅才。这并不影响张飞在刘备心中的感情。张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这一点也不假,也正是因为这样,张飞是一个很直接的人,没有城府,没有心机。张飞绝对认同刘备这个大哥,不单认同刘备在创业这条路上的任何想法,更重要的是,大哥说得的是对的,大哥做的也是对的,就算是错的,那也是对的。

    刘备后来两次回到徐州,留守下邳的都是关羽。相对张飞而言,关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稳重一点的人,所以在留守下邳的这个问题上,关羽绝对是一个适合的人选。虽然最后下邳还是没有守住,甚至关羽还被曹cao俘虏。关羽在领军守城方面的能力得到刘备的认可。刘备打下益州以后,留守荆州的人选是关羽,也是鉴于这方面的考虑。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孙策是怎么死的?用郭嘉的话来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孙策是一个比较轻率没有太多防备的人,结果在一次狩猎之中被刺客所杀。

    关羽和张飞在性格上也有缺陷。“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作为兄弟,而且关羽和张飞还是刘备手下最牛逼的将领,刘备非常清楚张飞和关羽的性格,所以刘备才常常劝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史书并没有记载刘备劝过关羽。

    关羽是一个比较骄傲的人。在所有士大夫面前显得高人一点。张飞虽然粗暴,但却没有这方面的表现,恰恰相反,如果不是个人品德十分卑劣的话,张飞和这些士大夫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在刘备看来,张飞是一个没有心机城府,对他这个大哥言听计从,又搞好底下官员关系的三弟。关羽是一个骄傲、有想法、有能力、有地位的人,谁能保证某些时候也会看不起自己这个大哥。

    还有一点,张飞基本都在刘备的身边。关羽下邳被俘归曹,留守荆州,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刘备身边的。

    所以在感情上,张飞和刘备的关系就比关羽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张飞的女儿和刘备的儿子成亲的原因。

    万人敌的关羽和张飞为什么能够矢志不移地坚持着和刘备一起打江山?《三国演义》给他们的关系设计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桃园结义,把原因归纳给兄弟情义。兄弟情义不假,但更深层次的是刘备。刘备在涿郡组织起来的第一支武装队伍,里面有很多都是刘备的朋友。刘备第一次上战场受伤装死,还是这帮朋友把刘备救回来的。在这些人之中,交情比较好的朋友,还有救命之恩。要论起兄弟情义的话,这些人恐怕也不比关羽、张飞差。关羽和张飞两员猛将之所以能够死心塌地跟随刘备,靠的恐怕不仅仅是兄弟情义,还有刘备一开始为他们规划的理想,共同的理想。刘备不是一个小人,除了打不过逃跑以外,没有做过对不起兄弟朋友的事情。刘备一直坚持和在做的,应该是“仁义”。以此为中心,团结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人格的魅力。

    刘备的这种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敌人身上。据《魏书》记载,刘备在担任平原相的时候,郡民刘平曾派刺客去刺杀刘备。这个刺客不是我们电影里面看到的那种,夜晚穿个夜行衣,翻墙过来,然后寻找机会一刀毙命。这个刺客假扮来拜访刘备的客人。刘备对所有的客人都是热情招待,嘘寒问暖,和他们一起寻找共同的话题,从远亲近邻之中寻找出各种友情关系,达成共同的理想。这个刺客原本是要刺杀刘备的,被刘备这么一招待以后,居然认可了刘备。把这次刺杀任务原原本本地告诉刘备,然后离开。

    这是怎样的一种魅力。

    刘备没有用这种人格的魅力去诱骗无知的少女。或许可以说,刘备并不知道这就是所谓人格的魅力,刘备只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结交更多的朋友,让他们认可自己的理想,带领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自从走上武装力量这条道路,刘备就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要想获得最终的胜利,你就需要庞大的势力,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加入你的队伍。刘备和曹cao不同,刘备手下很多时候都是一两千的人马,对他来说,每一个加入他的队伍的人都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刘备一直在做的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去结交朋友。一方面是壮大武装队伍,一方面是去寻找人才。

    赵云是刘备投靠公孙瓒的时候认识的。赵云是公孙瓒的部下,刘备当时也受公孙瓒的指挥。刘备投靠公孙瓒是因为公孙瓒和刘备曾在卢植的手下当差,公孙瓒和刘备的关系比较好。赵云投靠公孙瓒是因为赵云以为白马将军的公孙瓒是“仁政所在”。后来赵云慢慢地发现,公孙瓒离“仁政”这两个字差远了。赵云却发现,刘备是一个比较仁义的人,很符合他心中的“仁政”。所以赵云主动找了刘备很多次。

    赵云找刘备,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跟着刘备混的想法。本来这对刘备来说是好事,但事情却并非大家想的这么好,因为当时刘备还是归属公孙瓒的,如果刘备就这么接收赵云的话,无异于挖公孙瓒的墙角,而且还对外传达一个信息,公孙瓒不如刘备。这是一件很打公孙瓒脸的事情,刘备不得不考虑这一点,所以刘备不能接收赵云。

    骑兵是最高级的兵种,能够指挥这种高级兵种的指挥官,绝对是一个出色的人才。虽然刘备手下并没有这种单一的骑兵部队,但这不妨碍刘备对赵云的能力认可。公孙瓒没有看出赵云的个人战斗力和其他方面的出色能力,但刘备看出来了。刘备是想要赵云的。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赵云想投靠刘备,刘备想接收赵云,但中间隔着一个公孙瓒。怎么办?

    在公孙瓒的军事编制里面,不是说赵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些调动必须得到公孙瓒的认可。这件事情对刘备和赵云来说却不能摆在台面上说,也不能私底下和公孙瓒说,因为这显得很不地道。刘备没有拒绝赵云的请求,而是和赵云玩起了暧昧。刘备不断地和赵云接触,让赵云认定刘备这个领导者,把事情拖下去。因为刘备知道,赵云要离开公孙瓒,而他自己也要离开公孙瓒,到时候没有了公孙瓒这个束缚,赵云就必定归于他的麾下。

    不管刘备什么时候离开公孙瓒,赵云必定要离开公孙瓒才能够追随刘备。恰巧发生了一件事,给赵云一个离开的机会。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向公孙瓒请求回家治丧。也许公孙瓒以为,赵云把丧事办完就回来了。刘备却知道赵云是绝对不会再回来的。《云别传》记载“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赵云在这个时候已经打上了刘备的旗号,认定刘备就是他要追随的人。赵云说:“终不背德也!”

    七年后,刘备被曹cao打成了光棍司令去投靠袁绍,关羽和张飞都不在身边,恰巧这个时候赵云来到了刘备的身边,成了刘备唯一的依靠,既要负责刘备的安全,又要偷偷地去招募士兵。赵云相对成熟的军事素养渐渐体现了出来,虽然在感情上比不上关羽和张飞的兄弟情义,但也算是刘备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了。

    刘备是绝对信任赵云的。208年,也是赵云来到后的八年,曹cao南征刘表,刘琮投降,刘备迫不得已带着几万荆州之民缓缓而行,在当阳长坂坡被曹cao的骑兵追上。除关羽外,刘备的队伍全部被打散,随行的家眷也在混乱中走失。一般情况下,赵云是跟随在刘备身边负责安全的,但赵云也不见了。

    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刘备连老婆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也不见了,赵云不见了有什么奇怪。赵云很有可能只是走散了,找不到路而已。但有人看到赵云往后面,也就是北方而去,骑着马。大家都在往南逃,赵云往北去干嘛?有人对刘备说:“主公,赵云往北投靠曹cao去了。”现在这个情况有人投靠曹cao并不奇怪,有人来投靠刘备绝对奇怪,很有可能是探子。“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刘备能够如此肯定,绝对是对赵云充分的了解和信任。没过一会,赵云就回来了,用行动证明,自己绝对不会背叛刘备,就像曾经说过的那句“终不背德也!”赵云之所以往北,是因为赵云要回去把刘禅和甘夫人找回来。

    长坂坡一战失利,但赵云的功绩绝对值得肯定,刘备封赵云为牙门将军。这是刘备封的第一个将军,尽管这个牙门将军是杂牌将军,而且还是刘备自己编出来的。牙门,也说明了赵云当时的主要职能,亲卫统领。

    关羽、张飞、赵云,在刘备还没有占据CD之前,基本上很少有参与大规模战役的机会,也没有单独指挥小规模战斗的机会,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刘备的军事实力不够强,手底下来来去去也就一万几千人马,三个人分下来无非也就一两千,哪里来的大规模战斗。连赵云这个骑兵统领都变成了刘备的亲兵护卫队长。

    在《三国演义》和野史里面,赵云是一个战斗力绝对不亚于关羽的人,长坂坡怀抱阿斗,凭借一人一枪,七进七出曹营,杀曹cao一百多将,而毫发无损。赵云凭借着高超的战斗力水平和三国最帅的模样,绝对能够称得上最型男子的称号。

    《三国演义》虽然未必当真,但《云别传》记载了赵云英勇的表现。“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如此看来,赵云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亲兵护卫队长这种水平的人,赵云才堪将才。为什么刘备把赵云这样一个将才放在身边当了这么多年的亲卫统领?

    一,刘备的需求。

    赵云是200年跟随刘备的,直至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荆州四郡,刘备手里拿得出手的将领只有三个,关羽、张飞、赵云。关羽和张飞经过曹cao万人敌的传播已经是名扬天下,特别是关羽。那么关羽和张飞只能担任对外作战的任务,依靠绝对的杀人实力和威慑力。刘备的战斗力水平一般,如果身边没有一个得力亲卫的话,万一和敌人遭遇,很有可能挨不过敌将一刀。赵云在邺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负责刘备的安全保卫工作,一直以来跟随刘备得到刘备绝对的信任。而且赵云具有超强的战斗力水平,就算遇到了敌将的袭击,赵云绝对能够战胜对手,保护刘备。所以从刘备的需求上来说,赵云是不二的选择。

    二,赵云的性格。

    人生在世就应该有理想有追求,有坚持。像东汉末年这么一个混乱的年代,绝大多数人当兵为的要么就是抢地盘升官发财,要么仅仅只是把当兵混成一种职业。赵云不同,赵云为的是理想——仁政。

    《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讠凶讠凶,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赵云跟随刘备,认为刘备能够实现他的理想。离开公孙瓒后,一别就是七年的等待,一跟就是三十年的追随。这就是坚持。

    刘备拿下CD后准备把CD里面的房屋和城外的田地都分给手下将领。大家拼死拼活,为的无非就是这些东西,不管是曹cao也好,孙权也好,都是这么奖励手下将领的。赵云提出了反对意见,“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因为赵云认为,这才是仁政,为的是民,而不是个人之私。

    赵云是一个正直的人。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的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个县,任命赵云为桂阳太守,取代了原来的太守赵范。赵范的大哥死了,留下大嫂樊氏当了寡妇。樊氏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除非有处女情结,否则绝对会对樊氏动心,更加不要说娶了这么一个大美人。当赵范要把他的这个国色天香的大嫂许配给赵云的时候,赵云拒绝了。很果断很冷静。因为赵云认为,赵范只是刚刚投降而已,谁知道他有什么用心,他的嫂嫂虽然漂亮,但天下女人多了去,为什么要找一个有麻烦的女人。赵云能够做到在美色面前,不乱初心。

    202年,博望坡一战,刘备兵马并没有曹军的多,巧用一招火攻把夏侯惇打败。赵云参与了这场战斗,虽然没有记录赵云如何英勇杀敌,斩杀了多少的曹军,但记录赵云把夏侯惇旗下的一员将领给俘虏了,这个人就是夏侯兰。赵云和夏侯兰从小一块长大,两人还没开打,赵云就已经把夏侯兰认出来了。以赵云的战斗力水平,分分钟秒杀夏侯兰。两军交战,而且各为其主,赵云就算在战场上把夏侯兰杀了,也没什么。赵云其实可以当没看见,直接把夏侯兰给放了别人也无话可说。赵云却是费了一番功夫,把夏侯兰给俘虏了。杀了兄弟,这是不义;私自放了夏侯兰,这是对各为其主不负责。俘虏夏侯兰才是赵云最好的选择,而且赵云就是这么做的,把决定权交给刘备。赵云随后向刘备请求不要杀夏侯兰,并且向刘备推荐夏侯兰,因为赵云知道夏侯兰是一个比较正直而且懂法律的人。刘备同意了赵云的请求,同是任命夏侯兰为军正,也就是军中掌管刑罚的人,类似于现在的军事法庭之类的。既然如此,那么赵云和夏侯兰的关系应该很亲近,平常没事大家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增进兄弟情谊的。但赵云却基本不再见夏侯兰,这是出于对刘备的考虑,赵云不希望因为这些东西,而影响了军中的体系,也不希望变成搞山头,搞团体,大家各司其职。

    赵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做事考虑周详。

    211年,刘备要带领三万兵马入益州,留下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等人守荆州。除了这些将领和人员外,家眷也留在了荆州。刘备此时的老婆是孙夫人,两年前孙权把meimei许配给了刘备。孙夫人并非窈窕淑女,而是一个出入都带着女卫兵,自己更是舞刀弄枪的女汉子。孙夫人就是江东女霸王,平时带着嫁过来的东吴卫兵,在刘备的地盘上横行霸道,没少做欺男霸女的事情,典型就是一只母老虎,还是一只武装到牙齿的母老虎。刘备这么一走,这个母老虎留在荆州还不反了天?孙夫人毕竟还是刘备名义上的夫人,而且还是孙权的meimei。孙刘现在是同盟关系,要是孙夫人有个什么闪失就是外交关系。刘备平时没少为这件事情cao心,现在刘备一走,诸葛亮、张飞、关羽都看不住这只母老虎。唯独赵云,是合适的人选。“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孙权听说刘备西征,于是派船来,要把这个meimei迎接回江东。孙夫人走了也就走了,免得在刘备的地盘上捣乱,对刘备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乐得清静。但孙夫人走的时候把阿斗给抱走了。刘备和曹cao不同,曹cao有二十几个儿子,而刘备目前只有阿斗一个。封建时代,传承是有序的,特别是皇位,传长不传幼。阿斗目前来说,是刘备事业的合法继承人,阿斗要是没了,蜀汉集团恐怕以后就不是刘禅的,搞不好还得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继承人讨论大赛。赵云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并且和张飞一起领兵追击,于江面上把孙夫人的船只截住,把后主刘禅领了回来。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赵云是一个办事稳重、不浮不躁,正正直直,有魄力、有战力,又有组织能力的高级将领。在刘备的这些战斗将领之中,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将才。而且赵云还是一个绝对忠诚于刘备的人。在刘备还没有拿下CD以前,对赵云的安排绝对可以算得上知人善任。

    张飞、关羽是万人敌,赵云胜在稳重,在刘备的这支早期队伍里面,不单只有这些响当当的人物,还有一些跟随刘备不离不弃的人,尽管他们并不出名,但是他们忠心耿耿,依然值得我们称赞。

    从事,汉末设置的一种官职,按现在的职责分类,那就是办事员。从事绝对要比现在的办事员职责要高,因为从事是刺史以下的官职,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办事员很大程度上连公务员都不是。以前的从事要办的事情很多,比方说粮草军需、地方治安等等,基本上涵盖交通、军事、公安、卫生、医疗等体系。从现在的角度看,从事就是办公室主任,绝对是个牛逼的职务,事实上我们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看,从事基本上就是一个说客。

    除了作战将领,刘备有三个主要的从事,糜竺、孙乾、简雍。

    曹cao在打官渡之战的时候,曹cao安排刘备出兵徐州去截击袁术,刘备趁机脱离了曹cao的掌控,占据徐州。此时,刘备需要寻找一个同盟,或者说是帮手,这个人是袁绍。刘备派人去和袁绍取得联系,并且需要达成这种合作关系,这个人就是孙乾。孙乾完成了刘备交给他的任务,袁绍派一支骑兵前往徐州援助刘备,只是这支骑兵让曹cao给消灭了。

    在汝南的时候,曹cao要出兵剿灭刘备,刘备急需投靠荆州刘表。接受这次出使任务的是孙乾和糜竺。孙乾和糜竺顺利完成了刘备交给他们的任务,刘表出城相迎,以上宾之礼待之,而且还送了部分兵马给刘备,让刘备驻扎的小沛。

    214年,刘备围困CD刘备希望刘璋能够投降,而不是费尽兵马去攻城,所以刘备派遣简雍进城去劝降刘璋。因为在刘备进入益州的时候,派去和刘璋进行联系的是简雍,虽然平时我们很少看到简雍出场,但是简雍得到了刘璋高度的认可,“刘璋见雍,甚爱之”。这一次,简雍又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说客的任务,“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

    在刘备的这三个从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简雍、孙乾都表现出了一个说客应有的才能,糜竺除了出使刘表这一次外基本没有什么表现,但糜竺的地位却非常高。在荆州的时候,糜竺是左将军从事中郎将(当时的左将军是刘备)。刘备打下益州的时候,糜竺被封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安汉将军虽然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将军,没有拥兵实权,但是可以从安汉这两个字看出其重要性。军师将军是诸葛亮,班在军师将军之右的意思是平时上朝的时候,糜竺是紧靠站在诸葛亮的右边。

    同样是从事,论其才能,糜竺最低,刘备不是知人善任吗?为什么在刘备的心中,糜竺有这么高的地位?

    这还得从194年刘备援助陶谦说起。曹cao要攻打徐州,报杀父之仇。陶谦自知不是曹cao的对手,向四面八方求援,最后只有田楷带着刘备前来救援。虽然刘备带的是自己的队伍,但挂号在公孙瓒那里,此时刘备已经有脱离公孙瓒的打算,只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陶谦是徐州牧,地盘倒是非常大,但是军事实力实在不如曹cao,缺的是军事力量。陶谦求了很多人,都没有人愿意出兵帮忙,对于刘备的支援,实在是非常感动。陶谦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加上田楷、刘备也不是曹cao的对手,但陶谦依然十分希望刘备能够留下来帮助他,这种帮助不仅仅只是帮一下这么简单,陶谦希望刘备能够投靠他。陶谦在接待刘备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刘备果断同意。达成共识后,陶谦送了四千丹阳兵给刘备,并且安排他驻扎在小沛。

    刘备开始了他的徐州之旅,来来去去,一共折腾了七年。

    糜竺,东海人,出生年月不详,生活在徐州。194年,刘备来到徐州的时候,糜竺是陶谦的别驾从事。陶谦,随着刘备进入徐州才进入历史的视野,然后一晃而过。事实上,陶谦并非一个过客。陶谦是188年被任命为徐州刺史。一上任,陶谦就任命臧霸和陈观为将,大败徐州的黄巾军,使徐州得以安定下来。为恢复生产,陶谦任命陈登为典农校尉,实行屯田。在陶谦担任徐州牧期间,徐州的百姓生活逐渐开始好转,粮仓的储备粮食渐渐积满。曹cao是196年才开始屯田的。徐州绝对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而陶谦却是一个没有多少军事才能的人。或许这对曹cao来说,徐州绝对是一块大肥rou,所以难怪曹cao要对徐州动手。

    陶谦是一个能人,能治、能管、能产、不能打。曹cao是一个狠人,狠能打。

    193年攻打徐州,曹cao大军先后攻拔十余城,曹将于禁攻克广威(沛县东),沿泗水直至彭城。另前锋曹仁别攻陶谦部将吕由,破敌之后还与曹cao合兵。陶谦引军迎击,却遭遇大败,只得逃离彭城,退保东海郯城,曹cao乘机又破彭城,傅阳。屠彭城。

    其后曹cao向东北攻费、华、即墨、开阳,陶谦于郯城一面遣别将救援被曹军围攻诸县。曹cao围攻郯县,未能攻下,便转而攻取虑、睢陵、夏丘三县,所过之处全都遭到屠戮,鸡犬不留,旧城废址不再有行人。

    194年,曹cao再度率领大军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之处多所残戮。由于吕布要抄了曹cao的兖州老窝,曹cao才迫不得已退兵。

    曹cao这么心狠手辣还能打,照这么下去,势必会再次攻打徐州,一旦城破,曹cao必定会把陶谦给宰了。陶谦非常害怕,忧心如焚。一个人在这样的心态下,再加上年岁已高,离升天解脱不远。是的,陶谦很快就会在这样的忧虑中死去。死之前,陶谦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那就是决定徐州的继承者。

    陶谦是一个伟大的人。

    继承是一种制度,到汉朝的时候,这种制度走向成熟。不管是帝王朝还是普通农民家庭,继承人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还得按照顺序来,这是长幼有序、立长不立幼。袁绍、孙权、刘表等人在这方面都吃过亏。陶谦是徐州牧,徐州名义上是汉政府的人,实际上军阀割据,陶谦可以算得上是一方诸侯,土皇帝。现在陶谦知道自己已经油尽灯枯,他需要为自己安排身后事。陶谦有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如无意外,徐州的下一任继承人将在这两个人之中出现。虽然史料并没有记载陶商和陶应两个人的才能如何,但至少不是傻子。就算他们是傻的,只要他们是陶谦的儿子就有继承徐州的权利。如果不出现兄弟反目,弟弟要逼死哥哥这种情况的话,就像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琮和刘琦,大哥就是主要继承人。

    根据裴松之引注的《吴书》“谦二子:商、应,皆不仕。”就是说,陶谦这个父亲是徐州牧,以陶谦的权力,陶谦的两个儿子如果想当官的话,怎么也会有一官半职在身,而且很有可能还是一个大官。现在他们两兄弟“皆不仕”,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兄弟两都不想进入公务员体系,少拿那些官僚主义来涂毒自我,我自求自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陶谦不让。不管哪一种可能,现在陶谦快死了,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陶商和陶应的身上。

    陶谦是怎么死的?忧虑曹cao再打徐州而亡。论其军事才能,陶商和陶应这两个“皆不仕”的兄弟肯定比不上当爹的陶谦,连陶谦都要在曹cao的阴影中忧郁而死,如果陶商和陶应接手徐州的话,恐怕没两天就给曹cao给宰了,甚至徐州的民众也要跟着被曹cao屠个一干二净。

    陶谦没有自私地把徐州认为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也没有一味地要执行这个继承制度。说陶谦是一个伟大的人,是因为陶谦摒弃了这种继承制度,为徐州寻找一位能够担此重任的能人。这个人是刘备。

    《三国志》“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的手下将领众多,虽然大家都打不过曹cao,但是不乏陶谦看重的将领,刘备不过是刚刚来徐州的,为什么陶谦要说只有刘备才能够安徐州呢?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升职这种东西往往不是根据你究竟干了多少年,也不是根据你来得比他早就该升你的。糜竺、陈登、臧霸、陈观都在徐州经营了很多年。糜竺和陈登大家都比较熟悉,臧霸和陈观大家却感觉陌生,但臧霸后来成为魏国名将。像这样的人,为什么陶谦觉得他们都不行?因为陈登、糜竺是辅助输出,臧霸、陈观是攻击输出,唯独缺少了一个人,领导者。他们都不具备领导才能。

    刘备手下有关羽和张飞这样的猛将,尽管前来援助陶谦被曹cao打败,其根基还在。在这个组织里面,论单挑能力,刘备很有可能连小兵都比不上,却能够当首领,是因为刘备具有领导才能。

    陶谦需要一个有领导能力的人来守护徐州,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将领,所以刘备是仅有的一个适合人选。而且刘备来到小沛后,充分发挥了他个人魅力的一面,广交豪杰,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有民望。刘备是一个英雄,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的话,刘备必定会竭心竭力地经营好徐州。

    这就是为什么陶谦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陶谦死了,糜竺按照陶谦的遗愿率领徐州比较有名望的乡绅去小沛迎接徐州的新主人刘备出任徐州牧。刘备来到小沛还没有多久,就能够如此轻易地成为徐州这个地区的最高领导者,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换谁谁都会一口答应的。走在路上的糜竺相信,这是件很容易办的事。

    等到达小沛,对刘备说明来意后,糜竺才知道,原来居然有人不愿意当徐州牧。刘备的推辞深深地震撼了糜竺的心灵,在如此大的馅饼送到自己的面前,居然还有人不愿意咬上一口,究竟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这个疑问,糜竺渐渐地了解刘备的为人,也被刘备的魅力所折服,成为刘备最忠实的拥护者。

    196年,吕布趁刘备出去和袁术打仗的机会,偷袭下邳,刘备兵败被迫转移到海西一带。刘备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妙。

    首先,刘备的部队已经被袁术打垮,现在剩下的很有可能只有一两千人。士气不振,而且人员稀少,刘备已经禁不起袁术或者其他非法武装的一次打击。

    三军未行,粮草先动,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一万人你就要准备一万人的粮饷,一千人就要有一千人的储备。刘备被袁术打败,一路向海西撤退,但刘备的物资已经被袁术给夺了,现在身边根本就没有粮食。粮食成为了刘备现在最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很有可能出现两个状况,一是全部饿死,二是内部作乱。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依然还跟随刘备的,证明这些人都是十分忠心于刘备的,内部作乱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没有粮食供应,全部饿死的可能就很大。“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这是《英雄记》对刘备当时状况的真实记录。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这是刘备最大的无奈。刘备没有办法走出这个困境,心中满是不舍和失望。好不容易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也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支队伍,如今却陷入粮尽而亡的地步。

    糜竺,别驾从事。以糜竺的个人从政能力来说,糜竺并不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从事,为什么陶谦要把糜竺聘为从事?这是因为糜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徐州最大的富商。陶谦聘用糜竺为从事,是为了得到徐州的中上层以及商人的支持。

    现如今作为徐州牧的刘备遇到了最大的危机,缺兵断粮,很有可能要覆灭。作为一个商人,不管谁占领了徐州,对于糜竺来说都不算个事,因为他们都要来笼络糜竺这个最大的富商。那么刘备是死是活,对糜竺来说都不算个事。

    但糜竺决定帮助刘备,全力!第一,把meimei嫁给刘备做夫人,让刘备在生活上得到安慰,不要灰心,重新再来。第二,从自己“僮客万人”之中挑选出两千年轻有战斗力的人员,作为武装人员补充到刘备的队伍中,振奋军心。第三,把自己的家产拿出来很大一部分作为军费交给刘备采购粮食和发放军饷,当然,粮食也少不了要供给刘备三四千人一段时间的需求。糜竺的“赀产钜亿”估计已经十去八九。

    在刘备最危难的时刻,糜竺倾其所有地去帮助刘备。从商人的角度出发,糜竺的这次绝对是最大风险的一次投机。为什么糜竺要这么帮助刘备?是为了赌以后刘备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回报?不,一个商人不可能把全副身家押在刘备的身上。

    糜竺帮助刘备,是因为糜竺和刘备的关系。虽然糜竺和刘备的关系比不上关羽和张飞,但糜竺已经把自己和刘备融为一个团队,私底下更是要好的朋友。既然自己有能力帮助刘备,那就不能见死不救,而是彻彻底底地帮助刘备完成大业。糜竺倾其所有。

    糜竺身家钜亿,却不是一个眼里只有钱财的人,刘备知道糜竺这么帮他完全是个人情义,不夹杂商人的投机感情。在最危难的时候如此全心全意地帮助刘备,让刘备渡过了覆灭的危机,刘备心里十分地感激糜竺,也一直记住糜竺的这份情义。

    这就是为什么糜竺个人能力不强,却在蜀汉集团有如此高地位的原因。

    从侧面反应,糜竺能够如此帮助刘备,也正是刘备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否则凭什么人家帮你,为什么人家不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