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卫子夫新传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马邑计定

第十五章 马邑计定

    积雪初融,枝条绽绿,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

    宣室前殿。

    “臣以为,匈奴初和亲,定会亲信边,故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大行王恢向刘彻进言道。

    刘彻闭上眼睛思索片刻后,方才开口问道:“若如君所言,则何人可往匈奴行此计?”

    “回陛下,此计乃雁门马邑豪强,名聂壹者所献。此人与匈奴交易多年,臣以为,其自当有门路取信于匈奴单于。”

    刘彻右手轻轻敲打几案,闭目沉吟不语。

    指尖轻叩几案的声音,在一片死寂的大厅中,显得格外明显和清晰。

    随着刘彻迟疑时间的加长,王恢的心更加惴惴不安了。他甚至开始怀疑,眼前这位年轻的天子,是否会如两年前那般,在面对匈奴时再次选择退缩。

    正当王恢在胡思乱想时,刘彻已然下定决心,睁开双眼直视王恢:“三日之后朝会,君可有把握,说服群臣?”

    刘彻长年累月身居高位所养成的威势,在这一刻泄露无疑。

    可是达成心愿的王恢在喜极之下,却是无视帝王的威严,自顾自地答道:“若使聂壹阳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定可取信匈奴。臣愿领兵伏于马邑,伺机擒下匈奴,以绝北疆后患。”

    刘彻赞许地点点头:“君既有如此自信,当可让群臣无法反驳。然那名聂壹者,可信否?”

    王恢拱手回道:“回陛下,据臣下属调查得知,聂壹祖上死于匈奴手中者,不可计数。”

    “不可计数?不可计数!”刘彻拍手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着悲愤,然后一脸冷厉地对王恢说道,“回去告诉聂壹,若此计得逞,朕定会给他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杀吾汉国子民者,定当以命十倍偿之!”

    听着刘彻这番带着激昂的话语,王恢心中也是一阵激动:汉人受到的屈辱,终于有了可以回报的机会了!想到这,王恢毕恭毕敬地拱手答道:“敬诺!”

    回到宣室后殿后,刘彻的心情仍然没能平复下来。见子夫如往常那般捧来rou羹,刘彻接过盌后并没有食用,而是放在一旁,然后双手一伸,紧紧搂住子夫。

    觉察到刘彻的反常,子夫柔顺地偎依在刘彻怀里,心中却疑惑不已:这两天似乎并未发生什么能够让皇帝犯愁的大事呀。

    把头压在子夫肩上,刘彻细细嗅着鼻尖萦绕的清香,如波涛汹涌般的心境终于慢慢平复下来。挥手退罢众人,刘彻轻轻长叹一口气,带着一丝苦恼地说道:“王恢向朕提议,诱使匈奴大军到边境,然后瓮中捉鳖,拿下单于等一干贵族。朕觉得这办法不错,就答应了,还让他回去好好准备三日后的朝会。”

    “这不是陛下一直以来的心愿吗?陛下何以如此苦恼?”子夫很是疑惑,本能地想要转身探究一下刘彻的神色,只是轻轻挣扎一下后,却发现刘彻根本没有松手的意思,只好作罢。

    刘彻继续在子夫耳边诉苦道:“当年高祖御驾亲征,结果是白登之围;尔后高后当权,纵有冒顿求亲书信之辱,无奈国力不济,不得不示弱;太宗时烽火甘泉,大父欲亲自领兵讨伐匈奴,结果惹得孝文太后大发雷霆,最后不了了之;待到皇考继位,却又是诸侯国叛乱,以致国中元气大伤,不得不与匈奴继续和亲。这一桩桩往事,都是祖宗们受的屈辱,身为晚辈,只要有能力,自当以血和火洗刷这一切。只是,匈奴的骑兵,咱们汉人打得赢吗?战端一开,如果能擒下军臣单于,自然万事皆休。可如果万一失败呢?”

    失败?子夫苦苦回忆史书中关于这一段的描述,却毫无印象,唯一记得的就是阿青的龙城大捷似乎是西汉建国以来,对阵匈奴所取得的首场大胜。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伏击战很可能是无功而返。那要不要暗示一番呢?子夫想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装作不知道。毕竟,军国大事,作为嫔妃,还是别轻易干涉为妙。心中暗自思索片刻后,子夫说道:“妾曾闻,民间有谚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匈奴屡次侵边,无非是觊觎中原丰饶之物产。是以,妾以为,战与不战,其实并没有太多区别。”

    听了子夫的话,刘彻颇为吃惊地松开搂住子夫的双手,看向子夫道:“你说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匈奴人就是养不饱的恶狼,无论我们汉国送出多少金钱锦帛,他们仍然不会感到满足。只是他们屡次侵边,无非是冲着钱财而来。依靠和亲虽然屈辱,然皇考依靠此策,的确保住了边疆数郡十数年的平安。如果一旦行此计,却遭失败的话,只怕匈奴会大举侵边,血洗边疆。”说罢,刘彻忍不住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

    子夫见状,只是伸手为刘彻按摩,并没有继续开口。战也罢,和也罢,君王心中自有决断。如她这般对军事一无所知的弱女子,实在没有太多可以开口的依仗。

    三日后,未央前殿,三公九卿奉诏见驾,商讨国事。

    刘彻问道:“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

    听到刘彻的话,御史大夫韩安国忍不住偷偷皱了一下眉头:才和匈奴和亲没两年,怎么皇帝就生出和匈奴开战的念头了?

    韩安国正好奇皇帝生出这个念头的原因,琢磨着该怎样劝说皇帝打消主意,群臣当中大行令王恢率先出列进言。

    “陛下英明。”见刘彻居然直接说明意欲攻打匈奴的打算,王恢马上出列赞道,“臣闻全代之时,北有强胡之敌,内连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种树以时,仓廪常实,匈奴不轻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然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

    见王恢出列赞成皇帝的提议,韩安国几乎可以肯定,让皇帝生出开战之心的,必定是眼前这位夸夸其谈的大行令。韩安国万万没有想到,两年前请战不成的王恢,居然有办法让皇帝生起攻打匈奴的心思。

    不得不说,王恢以先秦之时的代国做例子,让不少人闻之顿时生出热血沸腾之感。

    “不然。”见状,韩安国心底虽思绪万分,手脚却丝毫不见停滞,立刻出列反驳道,“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七日不食;及解围反位,而无忿怒之心。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故遣刘敬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臣窃以为勿击便。”

    早有准备的王恢随即反驳道:“不然。高帝身被坚执锐,行几十年,所以不报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今边境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故曰击之便。”

    狠狠瞪了一眼身为这场廷议的罪魁祸首,韩安国手持象牙笏,正色道:“不然。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疾则粮乏,徐则后利,不至千里,人马乏食。《兵法》曰:‘遗人,获也’,臣故曰勿击便。”

    见诸公卿听到韩安国的言语后,露出颇为赞同的神情,有几人居然有出列附和的意图,王恢担心功亏一篑,心急之下昂然夸口道:“不然。臣今言击之者,固非发而深入也。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

    大殿中三公九卿俱在,但是为出兵之事辩驳的,却只有韩安国和王恢两人。余下众人虽然不曾开口,然刘彻如何看不出,这些人只怕没多少是赞成与匈奴开战的。

    见王恢有处于下风之势,刘彻不愿意听到一堆附和韩安国的声音,于是将殿上大臣扫视一圈后,掩下心底的失望,出言支持王恢的提议:“朕以为,大行令之计可行,诸君以为然否?”

    武安侯田蚡自忖战与否、胜与败,都和他这个汉国丞相,太后胞弟没什么关系,于是很爽快地出言附和刘彻,道:“陛下英明,臣以为击之便。”

    太仆公孙贺见状,很是机灵地抢先出列:“臣附议。”

    卫尉李广紧随其后:“臣附议。”

    后虽有主爵都尉汲黯以圣明之君当顾惜天下苍生,不应轻启战事为由,出言反对王恢的提议。然诸大臣早已看出,此番皇帝可是心意已决,遂纷纷附和王恢和田蚡之言。

    刘彻很满意地点点头,吩咐诸臣子开始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待毕业待业中,更新时间不定。握拳,我一定……咳咳,尽量不会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