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祚高门在线阅读 - 0398 疾趋行台

0398 疾趋行台

    东扬军突然离开镇所,驻扎在了京口南郊。这件事仿佛一个导火索,很快便让京口周遭的局势发生惊人变化。

    首先是原本驻扎在吴县的中军将军王舒以献俘为名,突然自南面提兵北上,直抵京口南郊,驻地距离东扬军营垒只有不足五里!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大江上载兵的舟船突然增多,数量较之战事最激烈时都多了数倍!

    这时候,哪怕再迟钝的人也明白,京口眼下局势到了一个微妙期,一股无形的压力快速弥漫开来。

    然而就在这局势紧张,似乎内讧一触即发的状态下,西面又传来消息,建康方向前来迎接皇太后仪驾的军队已经越过大业关,不日便要到达京口!

    诸多消息汇总而来,让本来因为叛乱终结而稍有平复的人心再次揪了起来,不知道这局势将会演变到哪一步。甚至不乏人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局势稍有恶化的趋势之后便要逃离京口。

    沈哲子在丹徒等着与迎驾大军汇合,彼此碰面之后,他便被那几名率军迎驾的使者请入中军中,询问京口发生异变的缘由。

    今次前往行台迎驾的使者中,沈哲子虽然年纪最小,但却是正使。其中右卫将军刘超代表了皇帝,侍中蔡谟受王太保委托,新晋的行南蛮校尉陶臻则是陶侃的使者,温峤的堂弟温充则代表了江州。

    沈哲子虽然功勋不浅,但无论资历还是年纪都难比拟同行这几人。之所以能够越过众人担任正使,主要还是因为他是行台派遣的假节督护,不过这正使不过也仅仅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像是荆州军那近千众,根本就不会听他差遣。

    几人同坐行营之中,以资历而论,自然是右卫刘超最高,因而他也第一个开口:“驸马先往行台,不知可见异象?昨日行途有京口同僚遣人飞马来报,言道行台变故陡生,局势紧张,劝我等宜徐徐前进。”

    众人也都一脸好奇的望着沈哲子,但其实他们也都各自身负使命而来,自从离都之后,便与京口方面通信不断。至于京口这两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他们都是一清二楚,今次围坐下来询问沈哲子,其中其实不乏问责意味。

    原本迎接皇太后仪驾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可是现在已经派出了各方人马,那是因为要按照早先在建康的约定,各自约束自己一方的人,尽快归都。可是沈哲子居然抢先一步返回京口,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让京口那诸多矛盾又变得尖锐起来,有点出尔反尔的意思。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也想弄清楚沈哲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到临头再生波折,搞出这么大的动作,肯定是有更进一步的诉求,只是不知这诉求出自皇太后,还是出自庾怿。

    是的,在眼下众人心目中,皇太后的诉求和庾家的诉求已经需要分开看,区别对待。如今再也不是庾亮在世那时候,庾家的诉求与皇太后完全捆绑在一起。以往庾亮是凭借其个人的名望和能力,完全挟持住了皇太后。可是现在,庾怿既没有那个能力,各方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他们要弄清楚这当中的区别,然后才决定是不是要继续按照预先的行程赶去京口,若是懵懵懂懂一路前行,很有可能被这位驸马利用,狐假虎威,达成一些各方不乐意看到的目标。

    沈哲子的意图如何,跟这些人也没必要隐瞒,他相信有了这几天的缓冲时间,庾怿那里肯定已经有了一个统一阵线。既然如此,早一点告知众人和晚一点也没有区别。

    “京口局势变动的内情,我倒也略知一二。说起来也只是一件小事,行台立于京口,诸多受灾人家毕集于此,偶有乡野纠纷,其中比较严重便是京口南郊之地。如今行台将要撤除,护军恐sao扰京口乡人太多,便出面略做调解。”

    众人听到沈哲子如此轻描淡写的解释,反应各不相同,坐在最上席的刘超已是冷哼一声:“如今皇太后还都在即,一动不如一静。庾叔预这么做,却不能善抚局面,实在失于轻燥。”

    刘超对于庾怿的恶感倒也不难理解,他甚至不是针对庾怿,而是一直对庾亮心怀不满。

    与战死建康城外的卞壸一样,刘超也是一个坚定的皇党,对于搅动江东动荡不宁的庾家怎么会有好感。如今对于庾怿的评价按在死去的庾亮身上同样合适,不过此人也算一个难得君子,并不热衷诽谤死者,因而迁怒。

    温充也微微皱眉道:“只是不知护军此番作为,皇太后陛下知是不知?”

    “是啊,眼下人心动荡,我等若依照原计划直趋京口,或会让形势更趋恶化。眼下应先遣使者入行台觐见皇太后陛下,恭请训诏。”

    蔡谟沉吟说道,他虽然代表太保而来,但其实并不想过多涉入京口这里的纠纷。若能拖一拖,等到京口那里局势有所结果再赶过去,也能两不得罪。

    陶臻在席中则是沉默不语,他所代表的一方虽然实力最强,但这样的场合反而没有什么置喙的余地。而且他们的诉求其实已经基本达成,也没必要再干涉更多。

    “如今叛乱已定,各军前往行台报功其实都是应有之意。不独中军、郗公,就连东扬军本部也已经北向而行,不日就要到达故鄣。”

    沈哲子笑吟吟说道,待见到众人脸色都是惊变,心内便觉畅怀,这就是有实力的好处啊!不论各人打的什么主意,摆明车马亮出来。不管王舒、郗鉴要做什么,撑架子吓唬人还是要动真格的,他家都接着。东扬军在南面蹲着,京口这里就不可能擦枪走火!

    其实随着东扬军北上,迎驾大军已经没有退路,必须要即刻到达京口,而且必须要用强硬的姿态帮助庾怿尽快平复局面。有的时候,这种南北隔阂、侨人心里对吴人nongnong的不信任,也是可以用来威胁人的一个筹码。

    旋即,沈哲子又说道:“晚辈今次往行台,其实也抽空见过几位京口名流。过往行台之维持,多赖此乡人家忠义襄助。于情于理,都应善恤嘉勉。乡人忠勇,多愿匍匐王化之下,其情之炽,不忍轻拒啊!”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又变得有些精彩,匍匐王化之下?这言外之意,这位驸马似乎有所转念,想要赞同迁都。

    “可是,我等今次前往京口,就是为的迎驾,这乃是、乃是……”

    这次首先开口的是陶臻,他也算历事已久,但多在军旅之中,对于此类勾心斗角的谈话反而不甚擅长。

    不过其他人却都是各有所思,如此重大的事情,而且是都中各方商议良久才达成共识,怎么可能容许出尔反尔。无论怎么说,都不过是借机加码而已。

    “驸马不妨直言,京口那些人家究竟想要如何?”

    刘超说这话的时候,态度已经有几分冷硬。原本他对沈哲子印象极佳,在那样恶劣的情况下居然敢于冲入建康收复台城解救皇帝,可见忠心。可是现在的表现却让他大失所望,终究是营结党羽,门户为先之辈。

    沈哲子倒不因刘超的态度而介意,闻言后便笑道:“其实不只是京口那些人家,其实护军乃至于皇太后都觉得应该对京口忠良善加抚慰,有意将京口拔为别都。”

    众人听到这话,神色皆是一愣,思忖许久,才渐渐消化这个信息量极大的消息。首先做出反应的还是刘超,他已经忍不住眉梢飞挑,笑道:“皇太后陛下若是真作此想,那真是深得肃祖遗韵,对朝廷、对京口这些乡人都是一桩幸事。”

    “如此重要之事,不好偏处而决吧?都中群臣,深盼皇太后陛下归都……”

    蔡谟眉头深蹙,并不觉得将京口提拔为陪都是一件好事,干系太重大,大乱之后理应镇之以静。但旋即又想到如今京口周遭各方面已是剑拔弩张,事情最终走向,又哪里是他能够决定的。

    “我等非处其位,不敢轻论,既是奉命而来,还是早赴行台拜请归期。”

    温充在席中说道,他对京口关注本就不多,一时也想不明白其中利害,而且庾家与他家也是旧谊,来日还会诸多呼应,此议究竟是好是坏,也就不必急于深究。

    众人各自散去后,第一时间便派出人手各往东西去传递由沈哲子这里得来的讯息,但无论其心内作何想,眼下都容不得他们再有拖延,必须要尽快赶往京口。

    这一次,沈哲子也不再离开队伍,吩咐刘长等人先将公主送回京口,自己则随大队启程。只要迎驾大队能够如期到达京口,那就能对郗鉴造成足够的震慑,令其不敢妄动。

    毕竟,随着京口的失守,过江之后,郗鉴便已经是后娘养的,与江东之间总有一层隔膜。这也是为什么郗鉴必须要占住京口的原因之一,如果他长久的被隔离在江北,那么在江东的影响力渐渐衰弱,最终会泯于众人,与那些流民帅军头不再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