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南宋雄起在线阅读 - 第85章 科学研讨会

第85章 科学研讨会

    无伦是海战还是陆战,忽必烈真正认识到火炮的厉害,所以,泉州战役后,他就严令开始改造火炮。

    其实元军是有火炮的,只是那火炮听响还可以,打仗嘛,那就是个炮。但蒙元不缺人才,而且蒙元又是一个很善于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的民族。忽必烈继承金朝的匠作局,里面的人才很多,在攻打江南时,也曾掳走许多工匠。现在忽必烈发火,谁敢提着脑袋抗令?于是,很快,好消息就送达宫中。

    不过,赵昺可是用的后世最佳的火药配方,这个忽必烈还得慢慢去研究。而炼钢技术,这个忽必烈可没有穿越,他不懂这方面的东西。那铸炮技术,清朝现在还没有影子,后世的东西放在现在,那是超前逆天的技术活,别说忽必烈了,就是铁木真活着,也只会弯弓射大雕,还得再发展个几百年才行。

    所以,那火炮怎叫一个惨字了得。但总算是装上战船了,炮弹也能发射出去,只是别想追求距离。想来个远距离打击?那得装多少火药呀,说不准炮弹还没有发射出去,那炮膛早炸没了。于是,工匠们只好加厚炮膛壁,这样,元军的火炮就成了傻大粗,还不方便运送,陆军除非守城,大规模野战时,那大铁疙瘩搬运起来,可是费力不讨好。再说,这定装火药,发射技术,这根本就不能和宋军放在一个档次上。

    但忽必烈很高兴,就这炮远射不行,咱不能冲到跟前放响听动静吗?再说了,打不过大宋海军,打个小日本问题不大吧?

    手雷也造出来了,为了增加爆炸威力,只好加大药量,所以,那个头一大,就不能叫手雷,应该叫地雷才对。看来这东西也只有守城才可以用一用了。可见这**多么重要。

    因为战争,促进了科技发展,而科技发展又首先运用到军事上来。这话一点也不假,元朝要想在军事上占稳脚跟,就必须要紧跟在宋朝的后面,甚至要超越宋朝。而宋朝要想在军事上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提升军事上的科技能力。

    赵昺这两天心情格外的愉快,林大虎强拉着他的父亲来找赵昺,那个蒸汽机的模型,在父子两灵巧的手工制作中诞生了。

    看着赵昺把一根细铜管连接到装了一半水的密封小铜锅炉和气缸上的分流盒,然后用点燃的木炭火加热小锅炉,一会儿的功夫,活塞连杆前后动了起来,并驱动着飞轮转动起来。

    林大虎瞪大了眼睛,嘴张得老大,看着自己亲手制造的东西就这样“哧哧”动起来了,惊讶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林熙彤更是用手指着蒸汽机的模型,嘴里“呵呵”地发着响声,不知在说些什么。

    赵昺看着试验成功了,当然高兴,马上起驾到了“大宋军工研究院”现简称为“军科院”,并叫林侍英领着“大宋科学研究院”,现简称为“民科院”相关高技研究员和相关技师,都集中在一起,展示这一成果。并指出现在发展蒸汽机虽然为时过早,但也应该就相关零件进行提前研究了。现在的蒸汽机只是理论上成立,因为无法解决锅炉压力的问题和汽缸的材质及密封这一技术难关。但他又把高压锅上的减压阀原理告诉了他们,然后让两院集中人力研究蒸汽机。

    而许智原更是拿着一把火柴来向赵昺汇报。只不过,那火柴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用的那火柴应该更大,看得赵昺鼻子痒得就想打喷嚏。现在玄明子和许智手下有一大帮子化学爱好者,而且在琼崖学府也设立了实验室。琼崖学府做为赵昺成立的第一所综合大学,里面不乏各类人才聚积,但也有许多贫寒士子。这些个人听说参加科研可以算做工作,能领一份薪水,可以补贴生活,马上就有许多人开始研究学习赵昺编写的理科课本,觉得自己有些本事了,就去应聘研究员一职,一时,学府中的实验室人满为患,而赵昺偶尔来讲一次大课,更是礼堂里没有插足之地。这大约也算是最早的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一批人吧。

    那玻璃虽说纯色的不多,但不纯的也让赵昺派人直接吹成了各种各样瓶罐细管,用做实验还是很不错的工具。当然了,纯色绝对是要制成平板玻璃或望远镜的镜头来使用的。

    银镜法实验成功后,小镜子早已开始批量生产,海南岛上一些超前的有钱人,已经开始购买镜子了,当然价钱还是“有点贵”。

    不过,那火柴被赵昺拿在手里,一根接一根地划着,看得许智原心疼不已。每划一根,他那小心脏就颤抖一下,可又不敢说什么。直到赵昺全部划完后,许智原才敢用手轻抚一下自己的胸口。

    “还行,合格率百分之八十以上。不错,说明这东西也可以商业化了。再想法改造完善一下,东西造的小一些,你可以造个小盒子盛火柴,那个火柴擦板,就可以贴在盒子的外面了,这样使起来更方做便。”赵昺看着扔了一桌子的火柴梗,最后总结道。赵昺竟然用最原始的方法,来检测火柴能够点燃的合格率,连赵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但他为了成功,更为了这东西能在外火的作用下爆燃而做引火药,他也只能这要了。接着,赵昺剥下一点点火柴头,放在铁板上用锤砸下,“啪”的一声响,闪起一朵火花。成了,这东西能用。

    看来“底火”可以进行研发了,只是赵昺的心里还是想着那个雷贡,只是以现在的化学水平,这东西也太危险了,算了,还是先放一放,自己平时多引导一下,等原料齐全了,或许不一定哪天就能搞出来,那时,后装枪普及,赵昺的眼前仿佛千军万马,硝烟四起,枪声轰鸣,炮声隆隆,杀声四起,还有什么排江倒海之类的。

    正在赵昺虚渡于自己的幻想之中时,旁边一个声音响起:“启禀陛下,陛下让臣召唤的人都到齐了。”

    赵昺瞪了一眼小杜子,怪他打断自己的美梦,没好气的说道:“传各位进来吧。”

    小杜子低头吐一下舌头,赶紧转身出去传人。

    邓光荐、陈元靓、王应麟、林侍英、宫勇等人都来了,这些人的背后还站着一些军科院和民科院的一些个各科室负责人及几个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高技术人员。

    赵昺看着眼前高低胖矮二三十个人,咳嗽一声,开始训话:“今天,咱们开一个科学研讨会。这可是咱们大宋第一次开这样的会。朕把你们今天招集过来,只想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全力发展科技。朕曾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就是探究世界存在的规律,科学技术就是改变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基础,也是加速改造世界的动力。朕今天要告诉你们的,就是希望你们组织好各类精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多搞发明创造,多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总结规律,探究知识。朕向你们郑重声明,凡是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的人,除了此技术以发明人命名之外,还有丰富的报酬,并以此项技术为其所拥有之专利,享受专利带来的利润。这样,你就不用再把自己的技术技能捂着掖着了,因为你可以靠这个技术来分到更多的红利,让自己变为一个富有的阶层。同时,这个政策,你们在座的人也要广泛地进行宣传,从而促动人们学习科学的精神,促动人们探究科学,努力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底下的人听着赵昺新词乱丢,但意思都还是清楚明白的,纷纷点头称是。

    赵昺想了一下接着又说道:“还有,以后凡是有重大发明创造,首先要看实用价值,如果涉及到军事方面的东西,不管是军科院还是民科院,马上要立为专项研究项目,两家同时抽调人手,共同研发。而军科院有了关于民事科研项目,也可以转到民科院去开发。总是,两个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是相辅相承的,是不可分割的,只是重心点不一样而已。同样,琼崖学府作为我大宋第一家综合大学,教学和学术研究也要同步进行。”

    赵昺严肃地看了看大家:“但有一点,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技术,只准内部交流,不准随意泄密。尤其是相关于军事科技和当前超前的高深技术,更是绝对在保密的范围,要严加管理。如一旦泄密,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并连带处理相关管理人员。朕在这一点上绝不手软。你们要知道,对敌人泄漏重大科研技术,就如同叛国,这可是死罪,是朕最不能容忍的。”

    下面的人从来没有看到赵昺如此的严肃,平时都是和自己打成一片进行技术攻关,甚至能和自己吃住在一起共同研究问题。但今天说这些话时,却是板着一副脸孔,杀气腾腾,哪象个九岁的孩子说出的话。大家心里不由得一紧,有的人更是心脏都巨烈跳动起来。

    训完了话,赵昺又开始组织这些人开会,总结近一段时间两大研究院研究的成果,也规化了一下将来研究的方向和近期计划研究的项目,并制定近期必须研究的几项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点项目。

    会议结束后,赵昺又在这些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几处正在进行的重点工程和项目。

    造船厂是必须要去看看的。五个船坞上,“黄河级”五艘驱逐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按章船工的说法,等细节上完工后,装上火炮和风帆,快点,有两个月就能下水试航了。而后五艘驱逐舰的一些附件,也已提前着手开始了。看来这流水线的效率就是好。

    赵昺很高兴,点点头问道:“我画的巡洋舰的图纸你们看了吗?这个什么时候入手?”

    章船工回答道:“启禀陛下,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只是陛下要求,既要把福船的优点搬过来,又要把陛下的图形中的船的缺点改过去,这样,就需要许多的数据重新运算。臣已让下面开始建造模形测试,统计各种数据,完善后就开始设计绘制各部件的图纸。”

    赵昺点点头:“很不错,现在也不急这一时半会的。先把驱逐舰的建造放在当前的首要位置上。朕想看到,明年的五月时,还要有二十艘“黄河号”级别的驱逐船下服役。”

    章船工行一礼,大声答道:“没问题,陛下,臣等已派人扩建船坞了,再有两个月,会有八个新船坞可以投入使用。陛下发明的船坞就是好,建造快,可以重复使用,而且不惧怕天气,全天候造船。臣现在已把工匠们按三班倒的形式来工作了,只要陛下保证资金,臣一定能给陛下造出更多更大的船来。”

    赵昺笑骂一句:“不想你们老头,现在也是向钱看了。你放心吧,朕这里穷得就剩下钱了,而且马上就会更有钱。只是这木材,朕得想办法给你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