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燃烧的海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章 保守战术

第一百一十章 保守战术

    新西伯利亚会战,彻底改变了大陆战场上的局面。

    在三月二十五日,戚凯威又组织起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在西伯利亚东线发起了一场歼灭战,用三天时间,在阿巴坎围困了近五十万俄军,并且迫使这些俄军在四月四日缴械投降。

    一般情况下,这也可以看成是新西伯利亚会战的一部分。

    当然,也有人将两场战役分开,把后者称为阿巴坎会战。

    不管怎么说,到四月初,俄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根据中国公布的战报,到四月初的时候,在西伯利亚与远东战场上,共计毙伤俘俄军三百五十万,其中被俘俄军官兵为二百八十万。

    显然,这份战报有很大的水分,或者说并不翔实。

    在被俘的俄军官兵中,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参战之后才武装起来的预备役军人,很多都是临时拿起武器的民兵。

    只有一点不容否认,即俄罗斯的战争潜力遭到了严重打击。

    在此情况下,中国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争取亲俄国家,比如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扩大东方同盟阵营。

    也正是如此,黄瀚林才会让紧急叫停,不让第三十八集团军攻打鄂木斯克。

    虽然戚凯威对此充满怨恨,认为黄瀚林不应该干预前线作战行动,但是战后,戚凯威不得不承认,黄瀚林的干预行动,实际上帮了他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中人,因为当时中队的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寒带冬季作战服。

    战争爆发前两年,也就是二零五零年,中队开始更换新式作战服,并且及时为常备部队采购了寒带冬季作战服。问题是,到战争爆发的时候,寒带作战服仅够装备五个常备集团军。事实上,这也是戚凯威听从了牧浩洋的建议,把部署在北方战线的兵力缩减到五个集团军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俄罗斯参战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寒带冬季作战服,没有人能够在寒冷的俄罗斯战场上坚持一天,夜间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能冻死所有人。

    到三月份的时候,中队的寒带冬季作战服也只够装备八个集团军。

    问题是,当时在前线作战的总共有十个集团军。也就是说,有两个集团军无法及时获得寒带冬季作战服。当时,这两个集团军的官兵,穿的是紧急采购的羽绒服,很多官兵甚至自己掏钱购买了羽绒保暖内衣。

    从保暖性质上讲,羽绒服比任何一种用化纤制成的军装都要好。

    问题是,羽绒有亲水性,遇水后就失去了保暖作用,而在战斗中,谁也无法避免让衣服沾上雨水或者雪水。也就是说,羽绒服不是合格的军服,不然中方也不会花大力气研制具有防水性的寒带冬季作战服。

    如此一来,这两个集团军就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所幸的是,当时没有领到寒带冬季作战服的是两个预备集团军,而且在远东战场上,本来就没有担负作战任务。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在寒冷的冬季过去之前,戚凯威能够动用的只有八个集团军。

    显然,对于维持大陆战场来讲,八个集团军并不多,只能保持有限的进攻,还没到铺开打的地步。

    也就是说,如果戚凯威决意攻打鄂木斯克,将出现兵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如此一来,就算第三十八集团军能够渡过额尔齐斯河,占领鄂木斯克,也很难继续向东推进。

    更重要的是,戚凯威正准备把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撤下来休整。

    如果他打下了鄂木斯克,至少第三十八集团军无法迅速撤下来,还得继续执行几个月的作战任务。

    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前线官兵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不足。

    在远东战场上,向北推进的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停止前进,而且在冬季过去之前,也不会向前迈进一步。第五十四集团军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后方,负责扫荡残余俄军,控制主要铁路线。新增的第一五四集团军部署在鞑靼海峡西岸,负责控制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南部地区,并且计划在开春后登上库叶岛。第一三九集团军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北面,从贝加尔湖北面向西前进。第一六五集团军在雅库茨克推进,准备在冬季过去之后,从萨哈共和国向西进入西伯利亚高原。

    由此可见,中队在远东战场上的摊子铺得很开。

    虽然绝大部分战场都很偏僻,俄军的守卫部队并不多,但是恶劣的气候,给进攻部队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队的最大敌人就是俄罗斯的冬天。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队在冬季的进攻行动已经达到顶点,在春季到来,也就是四月底的时候,才有可能扩大进攻范围。

    不管怎么想,戚凯威必须接受这个客观现实。

    当然,戚凯威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向牧浩洋索要三个集团军,以便让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撤下来休整。

    三月三十日,牧浩洋批准了军队调动报告,让第四十二集团军去替换第三十八集团军。

    只是,第四十二集团军还没有领到寒带冬季作战服,所以换防工作安排在四月底,在此之前将前往新疆北部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虽然扶桑的冬天也很寒冷,但是与俄罗斯的冬天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

    这次,牧浩洋非常爽快的兑现了诺言,与他正在策划的作战行动有很大的关系。

    到三月底,进驻扶桑中队已经多达五十万,除掉第四十二集团军后,还有两个预备集团军三个陆战师与两个扶桑警卫师,地面部队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足够牧浩洋发动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战役。

    更重要的是,太平洋舰队已经恢复了作战能力。

    四艘航母与十六艘反潜战舰在三月二十四日就完成了改装,并且在三月二十八日到达舟山港。两天后,也就是牧浩洋决定把第四十二集团军交给戚凯威指挥的那一天,四艘完成了改装的大型综合战舰以及八艘新建成的大型综合战舰也先后到达舟山港,编入了太平洋舰队。

    在此之前,周渝生已向那霸与大阪派遣了四十八艘全电动潜艇。

    按照他的命令,这些潜艇将在三月三十日夜间离港,前往马里亚纳群岛,充当太平洋舰队的急先锋。

    三月三十一日凌晨,太平洋舰队从舟山起锚。

    当天清晨,在把总参谋部的工作交给周渝生之后,牧浩洋登上了专机,与他同行的还有马明涛。

    战争爆发前,马明涛已是军事情报局实质上的主管,但是在战争爆发后,李明阳回到了军事情报局。之前的几个月里,马明涛主要负责协助李明阳,对谍报网络进行调整。在完成这件工作后,马明涛也解脱了出来,主动申请负责情报联络工作。虽然他在总参谋部更能发挥价值,但是在得知牧浩洋将去指挥舰队作战后,马明涛执意要求一同前往,以便为牧浩洋提供帮助。

    牧浩洋没有拒绝,因为他确实需要一位才能出众的情报参谋。

    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已经证明,情报是最重要的决胜因素,而一条准确及时的情报的价值超过了一支航母战斗群。

    上午,牧浩洋与马明涛登上了泰山号航母。

    战场对面,由弗伦奇指挥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也在三月三十日夜间夏威夷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三十一日凌晨离开了珍珠港。虽然在出港后几个小时,弗伦奇才收到了五角大楼发来的消息,得知中国太平洋舰队已经离开舟山,很有可能前往西太平洋,而中国海军的四支登陆舰队全部部署在扶桑,即中国海军有很大的可能在四月份攻打马里亚纳群岛,但是在此之前,弗伦奇就做出了类似的判断,因为中国海军集结舰队与登陆舰队,绝对不是为了搞阅兵。

    只是,弗伦奇并不知道牧浩洋已经去了舰队。

    当时,总参谋部与军事情报局在保密工作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牧浩洋是在吃了早饭之后离开总参谋部的,而往常这个时候,他会回到办公室休息一个小时。等到上午八点半,在他应该工作的时候,一名伪装成他的模样的情报人员已经坐到了他的办公桌后面,并且严格按照他的日常规律行事。

    事实上,当时连牧浩洋的秘书都不知道实情。

    要知道,扮演牧浩洋的情报人员进行了三个月的秘密培训,主要就是模仿牧浩洋的行为举止。

    当时,知道实情的只有周渝生与李明阳,连黄瀚林都认为牧浩洋还在总参谋部。

    如此严密的保密措施,就是要给敌人造成错觉,让敌人认为指挥中国太平洋舰队作战的是龚继飞少将。

    也正是如此,弗伦奇才决定率领舰队前往西太平洋。

    在他看来,如果指挥中国太平洋舰队的是龚继飞少将,这就是在西太平洋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好机会。

    只是,弗伦奇也有点怀疑。

    如此重要的作战行动,牧浩洋会信任还不够老辣的龚继飞少将吗

    牧浩洋不是不信任龚继飞,而是这次作战行动涉及到舰队作战登陆作战,还得跟空军与陆军协同作战,而龚继飞只是海军少将,哪怕是最有名的少将,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去调动其他军兵种。

    问题是,舰队作战又最为重要,而且其他作战行动都得服从舰队作战,也就必须由舰队司令官担负起主要责任。

    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位有足够影响力的舰队司令官。

    当然,牧浩洋的正式身份不是舰队司令官,而是总参谋长,他的任务只是在舰队旗舰上协调指挥整个作战行动。

    在舰队作战上,牧浩洋决定尽量让龚继飞做主。

    不管怎么说,中国海军需要更多的优秀指挥官,特别是年轻指挥官。

    登上泰山号后,牧浩洋就表明了立场,他只会提出建议与意见,舰队作战行动完全由龚继飞负责。

    事实上,在二月份的时候,牧浩洋就觉得龚继飞是个可塑之材。

    原因很简单,在二月份的那次行动中,龚继飞不但忠实的执行了牧浩洋的命令,还非常及时的率领特遣舰队返回南海,对战场局势做出了准确判断。也正是如此,特遣舰队才没有在不利的情况下与美军舰队交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海军需要的,正是龚继飞这种能进能退的指挥官。

    要知道,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进攻思想根深蒂固,几乎所有海军将领都是进攻致胜论者。虽然这无法否定海军的本质,即海军只有在进攻中才能体现出价值,但是在实际行动中,进攻并非是唯一的获胜手段,某些时候知难而退,才是明智的选择。

    可惜的是,中国海军的年轻将领中,没有几个真正明白知难而退的含义。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大部分将领都喜欢冒险,总认为只有在冒险中,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章玉廷。

    所幸的是,龚继飞的表现,足够让牧浩洋放心的把舰队交给他了。

    当然,龚继飞是不是牧浩洋所期待的舰队指挥官,还得由实战检验。他至少要在战场上取得一次胜利,才能得到牧浩洋的完全信任。在此之前,牧浩洋不会拿中国海军唯一的舰队去冒险。

    四月一日凌晨,中国太平洋舰队从冲绳岛南面进入了菲律宾海。

    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还在几千公里之外,正在向中途岛航行,预计要到四月四日才能到达马里亚纳群岛东面。

    当然,这只是牧浩洋的推测,因为他获得的情报非常有限,只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北京时间三月三十一日凌晨离开了珍珠港,而且是九艘航母十八艘防空巡洋舰二十七艘多用途驱逐舰与二十七艘反潜驱逐舰,此外还有不少于十八艘的攻击核潜艇,以及由四艘反潜驱逐舰掩护的补给舰队。

    从这个规模上,可以判断出美国太平洋舰队将赶来决战。

    显然,开场的局面对牧浩洋非常有利。

    从时间上看,中国太平洋舰队至少有两天时间,用来轰炸马里亚纳群岛上的美军基地,然后还有一个晚上补充弹药。最快要到四月五日上午,才有可能与美国太平洋舰队遭遇,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准备工作。

    四月一日夜间,中国空军首先发力。

    虽然大陆战场上的战斗还没结束,戚凯威正在设法围歼西伯利亚东线的俄军,但是空军的作战负担已经大大减轻,能够抽调出足够的轰炸机与战斗机支援舰队作战,还在扶桑部署了几十架加油机。主要就是,关岛离日本本土有两千多公里,在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需要用加油机延长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当天晚上,空军就动用了三百架战略轰炸机与二百架战斗机。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美军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的近三百架战斗机全数升空,并且把防空范围延伸到了小莅原群岛上空,迫使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不得不在投下巡航导弹之前,突破美军战斗机组成的防线。

    所幸的是,中国空军出动了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

    更重要的是,小莅原群岛离扶桑本土只有几百公里,中国空军的后方指挥与情报系统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而美军则得在远离后方基地的地方作战,所能获得的指挥与情报支持相当有限。除此之外,美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大概为一千五百公里,而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不到一千公里,因此美军战斗机的作战时间只有中国战斗机一半左右,作战效率自然低了许多。

    美军拥有的,只是战斗机的数量。

    在攻打冲绳岛的作战行动被无限期推迟之后,美军对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的空中力量做了调整,把大部分轰炸机派往澳大利亚,部署了更多的战斗机。到了一月底,美军干脆把轰炸机全部派往澳大利亚,将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的战斗机增加到了三百六十架,并且增补了几十架支援飞机。

    显然,美军已经放弃了在西太平洋上发动进攻的想法。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二零五三年初,美军把重点转向了西南太平洋,即按照卢卡斯在西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做出的承诺,美国将在适当的时候进军东南亚,消除澳大利亚受到的威胁。

    只是,美军不进攻,不等于中队也不会进攻。

    在基本上放弃了西太平洋进攻战略后,美军高层意识到,中国很有可能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攻打马里亚纳群岛,从而扭转西太平洋上的局面。如此一来,美军就得增强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力量。

    当时,除了部署三百六十架战斗机之外,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地面部队已经增加到了四个陆战师,总计近八万名官兵。重点防御区域是关岛塞班岛与提尼安岛,北面的小岛上只有少量守卫部队。

    在美军看来,四个陆战师足以遏制中国的进攻野心。

    当然,关键还是舰队,即制海权。

    只要制海权还在美军手里,中队就不会贸然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甚至不会改变整体战略态势。

    为此,美军把太平洋舰队撤回了夏威夷群岛,以珍珠港为基地。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遭到突然打击,而且舰队从珍珠港出发,能在五天之内到达马里亚纳群岛。显然,中队不可能在五天之内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甚至来不及占领一座足够大的岛屿。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队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之前,首先得夺取制海权。

    显然,优势在美军手里。

    美国海军还有九艘航母,第二批三艘美国级已经在三月初完成舾装,预计在六月底就能服役,而中国海军的第二批四艘泰山级航母最快也要到六月底才能完成舾装,服役时间肯定在十月份了。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美军不但能保持优势,还能扩大优势。

    问题是,美军的优势并不足以带来战略上的胜利,因为中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拥有击垮美军舰队的资本。

    如此一来,美军就得采取格外谨慎的战术。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尽量避免与中国海军决战,特别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得以保存舰队为主。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现象。

    要知道,美军拥有较为明显的兵力优势,却得以守为主,而在兵力上没有优势的中国海军,却决定主动进攻。

    当然,这种差距只是表面上的。

    实质上,把战舰性能航空兵作战能力官兵素质战略取向等因素考虑进去,美国海军的优势就很不明显了。

    别的不说,中国舰队全是新锐战舰,而美国海军全是老旧战舰。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美国舰队的机动能力远不如中国舰队,作战灵活性差了很远,在战术上也就更加保守。

    对此,弗伦奇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可以说,海军的情况与陆军差不多,兵力不是决胜的主要因素,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才是真正的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美军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不会比中国舰队高多少。

    拿防空能力来讲,中国海军拥有十六艘大型综合战舰,即便只有四艘是防空配置,其防空能力也远远超过了十八艘美国巡洋舰,特别是在至关重要的末段反导拦截上,中国海军的大型综合战舰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实战早已证明,在对付高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以及反舰制导炸弹的时候,性能先进的末段拦截系统才是真正的主力,而区域防空导弹往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说得形象一点,中国舰队具有更强的防御作战能力,能够抵抗更加猛烈的空中打击。

    相反,美国舰队的防御能力就不怎么样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弗伦奇对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并且对他的战术部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他看来,就算美国舰队有兵力优势,也要尽量以奇袭的方式击败中国舰队。如果与中国舰队正面决战,美国舰队取胜的希望并不大,甚至有可能遭到重创。

    显然,弗伦奇也不想拿舰队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