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血火明末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技艺九等制!

第一百二十四章 技艺九等制!

    两天后,周世龙连同郭天福、金大成等堡内军官,让令吏胡大昌与其他吏员一道,编整出了一个《福山屯步兵cao典》,完善某些练大纲,连同原来的军纪条例等,抄出了一本厚厚的军事条例文册。

    以后这些文册不仅将作为福山军校的必备课程,同时,它还将被抄成若干本,下到每一个百总官长,旗总官以及什长的手中。相比士兵,每个军官都要熟记这些手册,还是以三个月为限,整整个手册都要熟记于心,到时抽背,背错一条的,就是军官,也是一样军棍侍候。

    这些天来,由于周世龙一早就成立了福山军校,那时并没有形成与军事有关的课本文件,大多数是他自己教授而已。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进行扫盲教育,由福山屯识字的几个令吏对这些军官进行识字的教育。

    严厉律条之下,大部分的军官都已经脱离了文盲,开始像初中生迈进,字倒是认了不少,虽然有些不理解其中规条的一些意义,但却能够认得出了。

    虽然还有军官不识字,但已经无关紧要了,周世龙有言在先,半年之内还不能识字的军官,一律将为小兵,划归他人管辖。在扫盲这点上,周世龙没有商量的余地。现在大明军中的火器与炮兵等技术兵种已经普及,只是军官阶层普遍文盲与愚昧,缺乏运用手中兵器及条令的能力,再先进的武器放在他们手上也是事倍功半,周世龙不许可这种情况出现在自己军中。

    军中要贯彻严明的纪律和练,熟记各样条令是第一,古时有几个,军官有机会或是有心思翻看兵书?打仗全靠个人经验与家族传承。所以古时特重良将,而近现代军队中,军官都要懂得条令,严格依照条令作战,形成制度,就算打了败仗,也不伤根本。

    周世龙身为一个现代人,如何会认识不到这一点?

    崇祯三年八月初一日这天,周世龙还组织了长枪兵与火统兵们展开了一场阵形混合练。

    在阵形中,以局为作战单位,长枪兵居中央,火统兵居两侧,排成了数列纵深横队。在周世龙计划中,以后中央的长枪兵前布下一到两层的火铳兵,或是安放一些大炮。余者火枪兵集中在两翼,鞑子骑兵最擅长从两翼攻击,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从两翼突破。

    如果正前方有火炮的话,可以大大打击对方的正面攻击力量,最后以长枪兵与后金军rou搏,以已方廉价的长枪兵换取对方作战经验丰富刀盾兵的生命。

    如果有重炮的话,同样可以布置一些到两翼,毁灭敌军对两翼的进攻。

    此外,还需要一批骑兵,布置在两翼或是中军位置,作为侦察与战后的追击力量。

    此次阵形混合练后,周世龙定下了每半月合练一次的条例。

    炎炎夏日,周世龙的军训丝毫不懈怠,另外又在军中推行了军士武艺等级制度。此次周世龙准备完全效仿戚家军,在军中推行技艺九等制。

    上等三则,中等三则,下等三则。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两月一考,升降不定。

    除了上等三则外,余看中下等六则,每考有原等或是退步者,都要加以处罚,以免军士有懒惰。不思进取之心。

    当然,上等三则,如有退兵者,一样要加以处罚。

    现在的新军,由于是混合练习,所以军中还未划出待遇等级,他们每日的练,除了杂粮吃饱外,都是同样吃二两的rou。

    等划分技艺等级后,武艺上等的军士,每天可以吃四两rou,面对自己队中的什长或是旗总时,还可以免于下跪。以后他们的升迁,这技艺能力,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

    其实,原先明军的训练与考核制度,是非常完备的,最先朱元璋便订立了“神威精勇猛,强壮毅英雄。克胜兼超捷,奇功奋锐锋。智谋宣妙略,刚烈效忠诚。果敢能安定,扬名显大勋”,突出了勇猛、果敢、刚毅、效忠的治军原则。

    洪武六年,朱元璋又命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六部联合议定军队大练兵的管理办法,例如考核弩兵有两个项目:即射程和命中距离。射程,带队军官必须达到一百六十步,士兵必须达到一百二十步,以射十二箭六箭达标为合格;命中距离五十步,以射十二箭六箭命中为合格;其他各军兵种各有规定。

    当然,各有各法,并不能说谁的就一定合适了,周世龙最后考校良久,还是按照了戚继光的练兵方法来训练眼下的这些新军。

    不过无论是打仗还是练兵,只要涉及到军队,无一例外的都是耗钱大户。在军中推行武艺九等制,并且待遇也分档次来划分,这在以后无疑是要花去周世龙大量的银钱rou食。

    现在军中未分武艺等级,每个军士每天都是二两rou,八个军士就是一斤rou。这时候养猪一年才长到一百四十斤,约出八十斤rou。这千余个军士,差不多一天就要吃了周世龙的两头猪或是羊。

    福山屯已经在养猪了,不过没到明年开春,不要想长成,这些猪羊,大部分都要向外购买了。

    还有粮米,一千余军士,一天吃的米面要两石多,每天下来,也不是笔小数目。

    周世龙虽然有几千两银子的库存,福山屯原先也有存粮和存银遗留,但也经不起这番消耗。不过庆幸的是,精盐的贩卖生意这时依旧火爆无比,为他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几乎每一天都有上万两白银的入账,堪称一个存量无法估量的超大型银库!

    不过如此巨大的利润入账,带来的也是巨大的危险。

    煮盐的锅灶一天天在增加,提纯出来的精盐的产量一天天也在增加。随之而来的,则是贩卖的队伍一扩再扩,人数也差不多由开始的三十人转变到了后来的一百来人,潘晓负责总领,旗下又有三名什长官加入。这三名什长官每人负责一队,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挑着盐担子上路了,四处进行精盐的脱手卖出。

    为了安全起见,周世龙已经命潘晓四处寻找买家,现的买家已经由最先开始的登州卫城里的那户盐商增加到了现在的三家盐商,另外两家却是不在登州卫城,一户在奇山千户所之内,一户却是在了莱州卫城之内。

    不过即便如此潜行低调,每次去都分批去,买家也各在一方,但不可避免的,还是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所在。

    而对于这一切,周世龙早就洞若观火,正时时刻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