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
“李余二人都是终生未婚,她们的关系坊间传言甚多,真假莫辨,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们的确是很亲密,在余英男劝告下,李英琼终于向张良臣妥协,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停止内斗,共同抗魔。” “但两家之前结下的血仇甚多,貌合神离是自然的,不久之后李英琼又发现大仗恶仗几乎都是自己这边打的,嫡系旁系都死伤惨重,这也无法,谁叫她是一国之主了?在责难逃。但蜀山却鲜有大战,多是打些破交伏击之类的小战巧战,人马反而越打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她心觉不妙,为了煽动舆情,打击对手,便指使喉舌责骂太祖‘抗魔不力,游而不击’。” “太祖自然也反唇相讥,指责她‘消极抗魔,积极反蜀’,两家刀光剑影你来我去,关系越闹越僵,摩擦渐多。家祖此时带了百多个营,在魔教后方狠杀了一通,歼敌数万的同时,也大大破坏了魔教的后勤补给,打得中外震惊,威风一时无两,不但反驳了李英琼的指责,也打出了本教的士气,提高了本教的政治地位,当时太祖也是很赞赏的。” “可惜此次斗法却成了日后家祖被贬的重要罪状,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转年,便发生了著名的淮西事变,我教二号人物李洪的嫡系人马在淮西被李英琼部下伏击,全军覆没,李洪愤而题诗‘同室cao戈,相煎何急!’,当时看,这话自然是讲李英琼的了。” “不过如今居然有人说,此诗其实是另有所指,指桑骂槐,因为此前数年也发生过一次可疑的西征失利,因果与此次失利相似,呵呵,这些人倒也敢想,不过小妹是不以为然的,玉山兄有兴趣可查查淮西事变的前因后果,自行分析判断。” “此后两家再无什么大的争斗,在与东方魔教相持了一些年头后,五方魔教的其余四教皆被击败,东方魔教被金鳌岛与玉虚宫攻击,不敌之下也认败投降,撤出了东乾。” “我教与李氏峨眉为争抢魔教让出来的地盘再度大打出手,战火复燃,相争缠斗时,李家大将胡宗道趁我教兵马在外,根本重地延州空虚,带着二十万大军欺上门来,家祖率领留守延州的两万人马以一敌十,用蘑菇战法与之周旋,经过艰苦鏖战,先退后进,最终将其击败。” “此时,天下大势正朝着不利于李氏的方向发展,她靠抗魔整合起来的大军之中派系林立,彼此多有矛盾,魔教在时,尚可一心抗魔,魔教一去,矛盾立时激化,貌合神离起来,此时的峨眉看似强大,实则羸弱,关键她还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李英琼本想收编魔教占领东乾后,征募的数十万附逆兵马,这些兵马此时都在东北三郡满怀期望的等待她派去的安抚使,不料他们等来的却是嫉恶如仇的峨眉兵部尚书易静。” “易静本是峨眉派中最反对收编附逆兵马的人,一再抗议李英琼一再不从,反派她去做这事,她在执行中自然是阳奉阴违,怠慢公事,还提出了极苛刻的收编条件,结果收到的人马十不足一,剩下的十分之九被她逼得只得去投了太祖派去东北的爱将阮征,她却不以为意,还笑着说‘正好一网打尽’。” “呵呵,结果自然与她的期望恰恰相反了,阮征本只带了十万兵马入关,白得了数十万逆军后,又得了玉虚宫所赠,缴自东方魔教东北军的数十万件法宝,立时组织起一只强悍的大军,这些逆军熟悉地形,阮征能征惯战,二者合力,很快便在一次大斗法中将李氏派去东北的兵马击溃,夺得了东三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失了东北,此消彼长之下,李氏峨眉连表面上的强势也做不到了,阮征带着得胜之师入关,与同是太祖嫡系的石生合力,又在数次大斗法中接连取胜,将李家打得丧师失土,一败再败,最后只得逃去了东海。” “太祖终于坐了天下,论功行赏,家祖虽未指挥最后数次关键的大斗法,但也累功获了个真君的封号,并实授西北行军总管之职,实权虽叫数位小辈赶了上来,可也算是头一等的开国功臣了。” “因见太祖得国甚易,金鳌岛并未出兵干涉,乾东白骨北洞洞主尹晨月此时按耐不住,欲效太祖,一统白骨两洞。” “在获得玉虚宫掌门林长素首肯后,尹晨月于是发兵攻打白骨南洞,初始倒也顺利,南洞兵马不堪一击,眼看她还差弹丸之地就要灭了南洞,将玉清道统传遍整个东乾洲时,上清派的第一大教金鳌岛终于忍不住出兵了。” =====割===== 长草期随意写些杂文,内有私货若干,各位道友不必十分当真,当笑话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