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开城门李岩归寇,传败报廷弼病故
第九十七章开城mén李岩归寇,传败报廷弼病故 七八十人并不多,但关键是在官军背后突然杀出来,而且还气势汹汹。.他们一上来,就砍倒好几名官兵,给原本已经认定必死的高一功等人,点燃了希望。 听到外围的喊杀声,高一功抖擞jg神,指挥部下,拼命砍杀。官兵开始不知偷袭的人有多少,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可很快发现,这一拨流寇也不多,所以沉下心下,展开厮杀。几十个人,哪里是这么多官兵的对手,局势很快又恢复如常。 正在官兵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对面的巷子里,突然响起锣鼓之声与喊杀声。紧跟着,就见人头攒动,不知有多少人从巷子里涌现出来。 闯王大军已经入城,尔等还不束手就擒 震天价的喊声此起彼伏,守城的官兵彻底懵了,开始还以为只是hun进城里的探子虚张声势,可看到这么多人涌过来,他们确定,确实是北mén失守。 既然流寇大军已经打进来了,那我们在此坚守还有什么用,赶紧逃命去吧。士兵军心大luàn,登时就有不少人向两侧四散奔逃。在他们逃跑的同时,黑夜之中的巷子里,涌出了大批人来,冲在最前面的,是红娘子和他的手下以及二三十名流寇,而跟在后面的,除了那些囚犯之外,还有好几百手无寸铁的百姓。 怎么会来这么多百姓,这完全是李信李公子的功劳。他知道守mén的官兵不会少了,以他们这百来人,去了八成也是送死。所以,他想了一个主意,在路过城内贫民所住的区域时,他让人用自己的名头,挨家挨户的报信,就说闯王要入城了,李公子带领大家前去迎接闯王。 李公子在庆阳城里的名头着实不小,那些穷苦百姓一听说是他带头,是纷纷跑出来追随。李信还nong来一些锣鼓,帮忙造势,这才赶往南mén。果不出他所料,官兵一看来人众多,斗志大减,开始有人逃跑,而等到红娘子他们冲上去大砍大杀之后,城下的官兵彻底崩溃,再无斗志可言,是纷纷逃命。 高一功趁机带人冲进城méndong,将城mén打开,城mén一开,城外的李自成见时机到来,一催坐马,身先士卒向城mén冲了过去。李过刘宗敏率领流寇jg锐紧随其后,就连那些没有丝毫战斗力,只是跑龙套的百姓,也在后面跟着。 别看能打的不多,架不住人数多,气势骇人,守在城上的将领也慌了,不敢下城,只得带人朝东面城池败退。 闯王入城了大家快出来迎接闯王呀打开官库,给大家分粮食了李公子带领大家投闯王了 这是李信早就想好的口号,只等李自成的大军入城,就带领百姓大喊起来。 原本庆阳城里的百姓,并不是谁都希望流寇进来的,毕竟官府要宣扬流寇的恶行。只要能吃饱饭的,谁愿意见到流寇,怎奈现在,吃不上饭的,实在太多,而李公子的名声,似乎是家喻户晓,所以城内的贫民听到喊声之后,是纷纷响应,跑出来迎接流寇。 整个庆阳城沸腾了,知府老爷彻底傻了,带着老婆小妾和亲信向外逃命,说来也倒霉,没跑出多远,就碰到出来迎闯王的百姓。这些贫民百姓,平日里经常受官府欺负,眼下看到知府老爷想要逃命,今日不同往日,爷爷们都反了,岂会再怕你这个官老爷。这就叫积重难返,百姓们一拥而上,对知府老爷是拳打脚踢,知府的亲随看到这架势,哪里还敢救护,是转头就跑。就连他的老婆和小妾也是哭着逃命。可怜这位知府大人,没一会功夫,就被百姓们活生生的打死。 分守庆阳府的参将,得知消息,哪里有抵抗的心思,有心想跑,可看到城外驻扎的流寇,也有些发虚。但想到留在城内,是必死无疑,于是鼓起勇气,率领人马开城突围。 他们当然不会从正面去冲击流寇的营地,而是mo黑绕过去。城外的流寇多是百姓,也没扎营,有的人倒是看到官兵,出城绕出来,但看到官兵的目标不是他们,也就没去招惹,任凭这官兵逃离。其余两mén也是如此,不敢在城内逗留,拼死出城突围,没想到一切都是那么容易,绕过流寇营地时,也没遭遇丝毫抵抗。 李自成冲进城来,先是命令李过与刘宗敏率兵占领城内的衙mén,控制官仓,然后喊来高一功,大加赞扬他的功劳。高一功却也谦逊,表示自己这次能够打开城mén,全都是仗着这里的百姓帮忙。,观看本书最新更新有同李信红娘子一起过来流寇,将他二人襄助之事,简略地说了一遍。李自成闻知,心中大喜,当下请李信与红娘子过来叙话。 先前李自成是坐在马上,当看到李信过来之时,连忙跳下马来,并迎了上去。别看李自成不是什么文化人,但他还是十分佩服读书人的,看到李信文质彬彬,气宇不凡,心中十分喜欢,这才亲自相迎。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当时的流寇里面,都是一些吃不上饭的贫苦百姓,并不受知识分子的待见,难得有知识分子帮自己,李自成怎能不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 两人见面,李信见李自成一副英雄气概,还以为百姓传讲的闯王高迎祥,当即躬身施礼,不才李信拜见闯王。 先生快快免礼,闯王之称,实不敢当,我乃闯将李自成。先生称我名姓,也就是了。李自成谦逊地说道。 见对方自报不是闯王高迎祥,乃是李自成,李信不由得再次打量起来眼前的这个汉子,朴实中带着英气,确是一条好汉。李信当即和李自成客气两句,跟着说道:现在庆阳府已被将军攻破,将军打算如何 李某打算先安抚百姓,然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城内有那为富不仁的大户,李某向来是不会客气的,将人杀掉,财产一部留我义军自用,一部分给百姓。现在我舅舅闯王还在后面,我打算在此驻扎几日,与他汇合之后,tg进陕西腹地,再做打算。李自成直截了当地说道。 将军果然仁义,李信佩服。现在朝廷不仁,贪官污吏横行,又值天灾,百姓食不果腹,改朝换代,已不远矣。李信愿投效将军,助将军推翻无道,不知将军可否收留。李信诚恳地说道。 先生若来,实在李某之福,请受李某一拜。说着,李自成便躬身拜去。他刚刚已经大概听了手下的讲述,知道李信是个人才,足智多谋,这次如没有他帮忙,高一功万难夺下城mén。 将军莫要多礼,实在折煞李信了李信连忙将李自成扶住。 李自成望着李信,李信望着李自成,相视片刻,两人竟然一起大声笑了起来。 庆阳府落入李自成之手,接下来他们入住知府衙mén。李自成倒是言出必践,将官库打开,里面的粮食,留下一部分军用,其余的全部分给百姓。如此义举,百姓们欢呼雀跃,不仅如此,李自成叫人灭了城内富户,把家产抄了,大半自己留下,余下的又分给百姓。 别看是小部分,但数字也不少,百姓更是高兴,于是有不少百姓愿意加入李自成的部队。 李自成在李信的提议下,定下了诛无道,剿兵安民的政策与口号,并严肃整顿军纪,日后军队不管走到哪里,对百姓都要秋毫无犯,如有百姓愿意加入,自是最好,如不愿意,也不会强行裹挟。 李信从此加入李自成的军队,并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作李岩,字林泉。 李岩少不得要问红娘子为什么要劫狱救自己,又为什么一见自己之后,就像以前认识一样。 红娘子也算是nv中巾帼,并不隐瞒自己的爱慕之情,当下是如实相告。 原来,红娘子本是白莲教的圣nv,她的父亲,就是当年差点把山东给掀翻了的徐鸿儒。徐鸿儒兵败而死,红娘子由母亲带着,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以白莲教为基础,暗中蛊huo人心。怎奈朝廷一直大力清剿白莲教余孽,她们也就没有太大的作为。几年之后,母亲病逝,红娘子成为新一代圣nv,不过她没有像母亲那样,以卖香为名,骗取百姓的钱财,而是光明正大的卖艺糊口。 她带领母亲留下的亲信,成立了杂耍班,到处走江湖卖艺,红娘子有个绝技,也是她这个名字的来历,那便是红绳技。在两根杆子上栓一根红绳,她能在上面做出任何动作,如同现在的走钢丝。那一年,她到陕西庆阳府表演,做了一个技惊四座的高难度动作,博得全场的喝彩声,可在喝彩声中,却夹杂着一个惊恐的呼叫。红娘子低头向那呼声处看去,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公子,正睁大了眼睛,惊恐地望着自己,看他站在离观众圈稍远的地方,手里牵着一匹白马,似乎是刚刚来到。就在红娘子低头看去,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她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悸,宛如触电一般,表演经验丰富的她为什么会突然分神呢只因那公子眼中流lu出一种由衷关切和担心的神态,是她极少见到的,何况这又是来自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轻公子,怎不让她心神dàng漾。那位公子似乎也察觉到了红娘子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他先前是被她高超的技艺矫健的体态秀媚的脸庞吸引住了,现在却更为那种勾魂摄魄的眼神而心dàng神移。 这位公子就是李岩,李岩的父亲李jg白,早年做过山东巡抚,因为得罪了东林党,被弹劾下野。他们老家本来河南,可由于东林党势大,地方官又是东林党人,所以经常无辜为难,最后便迁徙到陕西庆阳。做过巡抚的人,家里当然不会穷了,李家十分富庶,李岩为人善良,且少年聪明,不到二十就考上了举人,这一日是出外踏青,回来碰上了红娘子。被一位江湖卖艺nvnong得心旌摇曳,难以自持,他想起自己的身份,哪可如此轻薄,便强迫自己离开了场子。 匆匆一别,一晃数年过去,陕西大旱,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李岩有举人功名,两次建议地方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但都被庆阳知府驳斥一番。穷苦百姓,知道李岩善良,就到他mén上乞讨,大喊李公子救救我们。 李岩心感神伤,当即打开了自家的粮仓救济饥民。李岩的父母全都亡故,家里就他说的算,他拿出家中大半财产购买粮食,开设了二十多个粥棚。 本地百姓,大肆传扬李公子的善名,如此一来,李岩的名声是越来越大。庆阳知府得知之后,下令将李岩抓入监牢,给他定的罪名是聚集百姓,图谋不轨,还借此霸占了李家的财产。不少百姓为李岩呼冤,但都被庆阳府抓进监狱,也就是跟李岩一起出狱的那帮人。 就在李自成率兵打来的前两天,红娘子的杂耍班又来到庆阳府,听说了这件事。红娘子并不知道李信就是当年的那位公子,但为李岩抱不平,准备砸开监狱,救李岩出来。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李自成的大军来了,红娘子便打定主意,不如借此机会,砸开监牢,救出李岩。说来也巧,在行动的这天晚上,高一功的人也在城内煽风点火,彼此间算是互相照应了一把。 李岩早已忘记红娘子的容貌,可红娘子却将李岩的长相深深地刻在心中,一直没有忘怀,所以才有见面时的那一惊。 或许这也是天意,二人从此成了一对,红娘子也跟着李岩加入了李自成的义军。 再说从庆阳府逃走的官兵,他们有的逃往长安,有的逃往平凉府。逃奔平凉府的那一路,是庆阳分守参将所带领。不等他们跑到平阳,就在半路遇到了从平凉赶来的援军,两下汇合,可知流寇已经夺下庆阳府,援军不敢再行前进,只能就地扎营,将情况禀明平凉知府和分守参将。 两位大老爷得知这事,心中大惊,料想流寇势大,还是赶紧飞马向总督大人报信。 在李自成刚到庆阳的时候,庆阳就已经派人去甘肃报急。 甘肃那边,杨奕山取得大捷,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向朝廷报捷,报捷的同时,还要肃清流寇余孽,安抚流民百姓。高迎祥带领流寇主力先一步就跑了,杨奕山命左良yu与吴家省分头追击,其余的兵马原地驻扎,招抚百姓。
这些百姓多是被裹挟的,现在已经一无所有,抄了流寇大营,也没发现多少粮食,这一来,杨奕山就有些头疼了,几十万百姓,要是没有吃的,不是饿死,就得再次铤而走险。 四川那边虽然送来十万石军粮,但这次打仗,也没有全带来,只带来两万石,够兵马两月吃用,也就行了,其余的,还在长安。眼下安抚流民需要大量粮食,无奈之下,只有咬牙拿出现有的军粮,搭设粥棚,赈济百姓。 杨奕山的部队,一天的口粮就得是三百石,一路行来,到今天,已经是二十三天,吃了将近七千石,剩余的不过一万三千石,要是在此时间长了,自己的部队都得没东西吃。眼瞧着,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杨奕山只能向朝廷催粮,请朝廷调拨粮食,安抚百姓。有一句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剿灭流寇没两天,熊廷弼竟然得了急病,这里除了军医之外,也没有什么好郎中,缺医少yào,熊廷弼没坚持上三天,便病死军中。 杨大人本就因赈济流民的事,忙的焦头烂额,老丈人这一死,更如雪上加霜,简单的cào办丧事,让熊兆硅和熊瑚先抚柩回老家,自己还要留在这里。可还没等熊家兄妹走呢,就有士兵快马送来消息,流寇攻打庆阳府。这个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惊的杨奕山差点晕倒过去。 他随即命曹文诏率本部人马先行出发,驰援庆阳,他有心回去,可方着这么多百姓,他也怕再出luàn子,料想庆阳有一万守军,短期内不会失守,自己便没有马上离开。找来张掖的守将和甘肃巡抚,安排让流民返乡,出军粮八千石,分发给百姓。 八千石粮食,要发给几十万百姓,实在有点杯水车薪了,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杨奕山只能寄希望于朝廷。不过他表示,自己回到长安之后,会派兵再押四万石粮食过来,让百姓坚持一段日子。 可曹文诏刚走,只过了一天半,败报传来,庆阳失守。杨奕山这一惊更大,马上就晕了过去,手下赶紧救治,不一会,杨奕山醒了过来,大声叫道:拔营起寨,兵发庆阳 他这回可管不了其他了,庆阳失守,让流寇窜回陕西,那可就糟了。当然,这里的情况,他是不敢隐瞒朝廷的,只能如实上奏。 可是,一切都晚了。李自成夺下庆阳的第六天,高迎祥带领主力人马,来到庆阳。两军汇合,高迎祥自然是高兴无比,大大夸赞李自成一番,紧跟着,众人商量起下一步的计划。 李岩早已给李自成想好了对策,他们在攻下庆阳之后,也得到准确情报,杨奕山所率领的兵马,一部分是从山西调来的,一部分是从四川调来的,四川地势险要,而且巡抚朱燮元有些本事,不易攻取,倒是山西,相对容易许多。 于是,在会议上,李自成按照李岩的意思,提出已经商量好的对策,兵进山西。他的提议,得到众人认可,眼瞧着朝廷大军很快就会赶来,流寇只休息一日,便离开庆阳府,朝山西赶去。 流寇占据庆阳的消息,很快传到左良yu吴家省的耳中,他们率军星夜兼程急追,赶到之时,遇到了奉命前来的曹文诏,可是流寇却已然从庆阳城走了三天了,看方向,应该是奔山西去的。 三位将军想要率部追击,怎奈带来的军粮只够两天了,所以左良yu与曹文诏决定给杨奕山送信,汇报情况,兵马在此等候杨奕山的大军到来。可吴家省等不起,得知流寇要去山西,他心急如焚,见另外两人不打算去,只能自行带本部人马,向山西方向追去。 流寇也怕官兵追来,所以这一次,并没有裹挟百姓,而是只带领主力兵马出发。不过没裹挟百姓,担心官兵追来,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仗着李自成,是他强烈要求,不得裹挟百姓,以免影响行军速度。 流寇行军也不是一窝蜂的走,也要分前中后三军,前军一向是最占便宜的,因为流寇多是以抢为主,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第一个动手抢的,等后面流寇的路过,什么也不会剩下。 为了争取当先锋,流寇的几位头领挣的是面红耳赤,经过再三协商,最后在高迎祥的支持下,这个任务,被闯天王高应登得到。 流寇大军之中,现在兵马最多的,是李自成,他现在手上有一万多人。而其他几家,合起来才一万多人,这也是他们为了逃命,不敢多带人马,但是跟在身边的,都是jg锐。流寇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什么统属关系,而是依附,可以说,这几营首领,只是依附高迎接,尊高迎祥为大哥。 高应登手下只有一千来人,他充当前部,他早就想好该怎么办了。多抢些银子,多拉些壮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实力。 从庆阳一路向东,就能进到山西境内,高应登一路抢掠,不过说句实在话,却也抢不到什么。这年头,百姓不敢种地,因为谁种抢谁的,没人种地,老百姓就四处流窜,除了城市,乡间根本就没什么可抢的。 走了十多天,高应登一伙啥也没抢到,流民倒是收了好几千,人手这一增加,带来的军粮就不够吃了。这些流民不少都不是什么善类,吃不上饭,便干些抢劫的勾当,见高应登的部队也没有多少粮食,就帮着出主意。 一个叫乔五的小子,告诉高应登,往西南方向走八十里,有一个叫作溪山镇的地方,那里有不少百姓,而且还有人种庄家,比较富余,咱们可以到溪山镇去抢。高应登也是有些急眼了,一听说有富余的地方,岂会管其他,率领人马,就直扑溪山镇。 不过高应登哪里知道,这地方要是好抢的话,还用得着他去抢。乔五这帮人,干的就是抢劫村镇的买卖,他们曾经在那里吃过亏,想借高应登的力量,报一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