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七章 闪电媾和(一)

第一百零七章 闪电媾和(一)

    法国政变后第三天,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经过连夜的商议和妥协,最终确定由茹费里出任首相,这是他本人在10年内的第三次组阁。

    费里本人出身小商人家庭,在从政前曾经长期担任律师,之后在麦克马洪内阁时期担任了数年法国驻希腊大使的职务。这些经历使费里在两次总理任上,无论处理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很懂得进退之道。1883年,他顶住激进派的压力,两次拨款给驻安南法军部队以进攻。虽然这次军事冒险并不顺利,尤其在谅山的战斗中,尼格里将军由于轻敌冒进、强攻筑垒地带而被击败,伤亡达300余人。

    按照“总理不能有任何过失”的惯例,费里只好辞职,但是议员们却如梦方醒,终于感觉到拿下整个安南对于法国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于是,费里辞职的第二天,议会便再次拨款5000万法郎(前两次只有几百万),用于对清国的战争。

    后来,总税务司赫德居间调停,而李鸿章深明进退之道,两国签订《中法新约》,于是战争被避免,而法国则破除了占领安南乃至印度支那的最后障碍。

    除远东外,法国在非洲的殖民拓殖也获得很大成功,而这一切都是费里采取务实外交的结果。

    在费里的新任内阁成员中,塔列朗当仁不让出任外交大臣,这是塔列朗家族百年之内第二次成为法国外交的主导者。而年介50岁的塔列朗本人还希望继承祖先的光荣传统,再轰轰烈烈的为法国服务30年。

    …………

    随着法国政权更迭,整个西线迅速达成了“临时停战协定”。

    德、法、意三方以实际控制区域为准,展开了终战谈判。

    东线方面,随着法国的妥协,亚历山大三世沙皇自知胜利无望,便主动约见了奥国和德国驻彼得堡大使,转达了和谈的意愿。

    东线的战斗也随之结束。

    纵观整场战争以法国参战为分水岭,前后各一个月时间。

    在后面一个月里,东线战场的战役烈度远逊于西线。当得知俄军主力从三面包围而来时,奥军前锋在德涅斯特将军的指挥下迅速后撤至罗斯河上游的沃罗达尔卡。这里地处第聂伯河沿岸高地的边缘地带,地形十分适合防御作战。

    俄军主力虽然迅速达成了包围奥军的战略目标,但是一只刺猬放在手里,不仅捏不死,反而会把手弄伤。

    作为传统的奥军将领,德涅斯特秉承卡尔大公和拉德茨基的作战方法——通过不断的内线运动,来创造战机,并尽可能利用地形给俄军制造困难。

    当俄军在沃罗达尔卡最终完成包围时,其右翼的六个师已经在先前的战斗中独自面对奥军主力而连败两阵,士气十分低落。

    随后的围攻战,奥军利用从德军那里学来的”机枪壕堑铁丝网“战术,将地形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俄军每次攻击都遭受巨大的伤亡。

    以至于停战之时,奥军前锋虽然弹药不济,药品更是全无,但是官兵斗志依然高昂,反而处于攻击方的俄军却斗志尽丧。

    随着奥军主力在波军和德军的配合下打退了布列斯特方面的俄军,乌克兰方面的俄军主力已经很难再继续围攻下去。这便是亚历山大三世沙皇主动要求和谈的战略背景。

    谈判的核心便是波兰问题。既然是诚心谈,无论俄国还是奥国都各自退让一步:奥方不再坚持以1792年前的边界线为准展开谈判,俄国则承认了波兰独立的事实。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在威廉的要求下,德奥两国的谈判代表团迅速提出了最终条件:波兰的东方边界应该以1795年俄国第三次瓜分波兰前为准。这和战争进行期间德国向俄方提起但被拒绝的条件是一致的。

    如果俄国接受了这一要求,那么新成立的波兰王国不仅包括了东方的全部波兰人地区,而且还将从俄国手中获得立陶宛全部和白俄罗斯西部,以及西乌克兰的西北部。

    这一底线条件再次被沙皇毫不留情的拒绝。

    “陛下,如果谈判再这样僵持下去,沙皇陛下可能会接受驻英大使的建议,请求英国调停了。而英国方面的意思显然会向我国示好,因为德奥的联合体已经过于强大了。”俄国驻柏林大使舒瓦洛夫在觐见威廉时,直言道。

    “伯爵,在德俄两国的交往中,你是我最信任的人,甚至超过了我国在彼得堡的大使。因为我知道你十分珍视俄德两国的友谊,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所以,我经过仔细考虑决定接受你先前提出的条件,并且我将努力说服约瑟夫皇帝,使波兰问题的解决不至于使沙皇感到委屈。”威廉平和的说道,语气十分的真诚。

    听了威廉的话,舒瓦洛夫立时怔住了,他没有料到德国竟然放弃了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接一口答应了俄方的要求。

    “陛下,您能这样说,沙皇陛下若是知道了一定会十分感动的。我这就把这个给全欧洲带来和平的好消息发会彼得堡去。”舒瓦洛夫生怕威廉是头脑一热突然答应下的,所以想着赶紧变成事实散播出去。尽管皇帝在正式场合说出的话是被记录在案的,即便是吃亏了也必须要算数,不过舒瓦洛夫还是觉得有点“幸福来得太快”的那种不踏实的感觉。

    显然,威廉绝不是一时兴起随口答应下来的,他自然有他的考虑。

    虽然英国首相格莱斯顿从战争一开始就声明中立,秉承了孤立主义原则,作壁上观,但是英国外交家们却始终在暗自商议对策,争取在这次大陆的全面战争中为帝国捞取更多的好处。

    好在,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时间,以当时的通讯手段和做事效率,伦敦的外交部还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战争就结束了。这就使得武力干预已经不再可能,留下的手段只能是利用调停来获取某些外交实惠。

    处于对英国天然的防范和敌视,威廉对外交部提出的第一条训令就是:谈判务必不能让英国介入。

    所以,当俄方稍微露出想要英国居间调停的意思时,威廉马上就直接拍板,宁可便宜俄国,也绝不能让英国利用大陆间的矛盾从中渔利。因为那将使俄德之间再无信任的可能,而英俄的接近则成为必然的事实。

    舒瓦洛夫代表俄国提出的条件是:第一,波兰王国和俄国边境以波兰人和白俄罗斯、西乌克兰人的实际边界为准(也就是后世的寇松线,或者二战后的波兰边界);第二,立陶宛应该成立一个受沙皇保护的公国,而不应并入波兰;第三,俄国人在波兰王国境内的财产应予以保全。

    其实,俄国人的底线便是其提出的第一条,这也是请英国调停的情况下,俄国所最可能得到的结果。按照这一条件,鲁塞尼亚人(波兰化的白俄罗斯人、西乌克兰人的统称)还将保留在帝国境内,俄军在西德韦纳河和布列斯特之间构筑的防御地带尽在其中。

    “尽早把这个消息告诉沙皇自然是应该的,不过我也希望你能够明白,我对沙皇陛下的妥协是靠你和吉尔斯阁下长期以来对德国人民的友善和对我本人的忠诚才换取的,所以我希望你能够一直在柏林住下去。”说着威廉笑了笑,一脸的和蔼之情,舒瓦洛夫则早已热泪盈眶。

    威廉继续说道:“未来,类似1848年那样的革命事件依然是我们三国政府都要努力防止的。基于此点考虑,我希望沙皇陛下能够约束国内的泛斯拉夫主义的言论,同时进一步尊重约瑟夫皇帝的政府在处理巴尔干问题时的立场。你要记住,任何民主主义运动不仅对于奥国不利,对于沙皇陛下同样是不利的。除此之外,沙皇陛下如果还有其他要求,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都十分乐意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