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立海军

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立海军

    当关公率军真正兵临建业城下时,东吴满朝文武皆出城迎接,表明了归降的态度。,不想投降的都已经跟随孙登和陆逊逃掉了,剩下的全是投降派。

    既然是投降派,当然不会有任何的抵抗,见到关公这个大汉朝的国丈兼皇叔兼大将军到来,哪有不出城跪降,并趁机讨好的道理。

    而关公见到这一幕也是洋洋得意,于是带领的大军,抖擞精神大摇大摆地入城了。这件事情的确是令他觉得挺有面子的,敌人一见到自己到来,竟然一仗都不敢跟自己打,直接就投降了,这不正说明自己很厉害,敌人都害怕他吗?

    虎老威尤在,看来自己的威名还是很盛啊!看来自己当年,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事迹还有人记得啊!关公甚至认为,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就是为他而设的。

    正当关公沉浸在灭国的巨大喜悦中,陶醉在自己构造的虚荣与满足感时,残酷的现实又狠狠地抽了他一把耳光,入了城后他才知道,那个小吴王竟然不在了。不但孙登不在,连自己最大的仇人陆逊也不在。

    他们就这样偷偷走了,那自己找谁报仇去?关键还不是报不报仇这种私人恩怨问题,而是没有活捉或杀死敌国的国君,这算灭掉敌人的国家吗?

    别人随时可以在其他地方重新竖起旗帜,重新组织一个政权,到时候,再重新发动一场灭国之战?那自己打的这场仗算胜利了吗?肯定不算,至少不算完全胜利!

    对于一心想立下盖世奇功的关公来说,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功劳簿上被打了个折扣。于是,他马上派出人手去追杀逃跑了的东吴君臣。

    可惜他还是迟了一步,东吴君臣对于出逃这件事情策划已久,一切事物都早就准备充分,所以逃跑得十分迅速。反观荆州水军这边,对于追击东吴君臣一事可以说是仓促应对,速度上自然慢了一分。等他们追出长江口时,才发现东吴君臣已经遁入了茫茫大海中。

    即使这样关公也不肯放弃,他也调动了一部份舰队悍然闯入东海中。誓要将吴王孙登和他的随行人员一网打尽。

    但是长江口出来后的东海地形非常复杂,如果要到达夷洲,就要往南走。长江口往南没多远就到了浙江东北部海域的舟山群岛。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

    在这么大的地方搜寻一群人,就算有后世各种机动设备也很难,更别说在这个基本上还是靠风力、人力和畜力的时代。东吴君臣随便往哪个岛屿上一躲,想找到他们简直是难如登天,大海捞针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厚收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马上命令出海搜捕的舰队立刻返航。原因很简单,这些舰船都只是水军而不是海军,就算那些大型的水泥战舰也是平底船。

    平底船加上上层建筑比较高,这样的船只在内河里航行还是可以的,但是它们却经不起海洋中大风大浪的考验,随时有翻倾的可能。而且航海还不单是硬件问题,除了有适合的海船,测量方向、距离的仪器等,还需要很多和航海相关的知识、资料。

    例如海图,各海域暗礁的分布、洋流的规律、季候风的规律等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一个地方没考虑周全都有船毁人亡的可能。

    而且这些东西也无法提前准备,至少在大汉还无法控制海岸线时是无法做什么准备的。只能等占领了东吴全境后,才能派人一步一步深入到海域中,慢慢对海洋中各种参数进行测量,绘制海图,逐步掌握东海的情况。

    陆逊为了逃命可以不顾一切代价,关公一气之下也可以不顾手下人的生命安全,让他们闯入茫茫大海追击逃敌,可刘厚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不能罔顾手下人的生命。

    再说了,东海中的岛屿众多,搜寻起来必然耗费年月,如果让这支内河水军进入大海洋里转悠几年时间,真不知道到时候还有多少人能活着来。

    反正这件事不急在一时,刘厚的想法是等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后,各方面都做好充足准备后,再让这支海军出海去搜寻东吴君臣。

    刘厚一早就有计划建造那种尖底的海船,船舶研究院这些年也针对尖底的航海船做了很多研究,技术储备充足,现在完全有能力可以建造出来。之前一直没有建造是因为没有用处,所以将资源都用在建造内河船上去。

    现在既然有需要,各船坞随时都可以转为建造海船,只需要几年时间,一支规模不算小的海军就可以成型了,到时候逃跑的东吴君臣就会在劫难逃。

    于是这件事就被暂时搁置了,关公虽然很不甘心但也没办法,毕竟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他也只能耐心等待航海船的建造了。再说他现在也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件事,占领了建业之后他一直忙着接收地盘。

    不单是建业一个城市,还有整个东吴那么大的地盘,都等着他派人去接受。关兴、关索还有黄叙三路大军已经杀入东吴腹地,占领了差不多一半的东吴地盘,可是还有一半的城池是掌握在东吴人手中的。

    按照原计划,关公迅速扑到建业,将小吴王孙登掌握在手中后,就可以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让孙登发出投降的旨意,命令各城池的守将投降。

    可是,现在孙登已逃,没有了吴王的印玺,就无法再发出投降的命令,这个计划自然就落空了。对此,关公也是一筹莫展,只能先接收建业和附近的地盘了。

    直到刘厚带领群臣到达建业之后,司马懿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司马懿建议他让那些投降的东吴大臣给各个地方的守将写信,劝他们投降。最后视乎这些东吴朝臣劝降的人数多寡,决定他们赎罪或者立功的程度。

    那些东吴大臣虽然投降了,但是,投降了不等于无罪,一个从贼的罪名是怎么都跑不了的。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最后怎么处理完全看胜利方君主怎么处理了。

    一般情况下,胜利方君主为了确保新收复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会对这些投降的大臣举起屠刀,特别是这些人拥有强大的地方势力,而且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时。

    所以,惩罚的大棒一般会高高举起,然后轻轻放下。这也是那些东吴大臣敢投降的原因。如果明知道对方是个暴君,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条,谁还会去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