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梦穿康熙换乾坤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二十七章阿尔巴人队(十二)

第三百二十七章阿尔巴人队(十二)

    罗刹降人中,若论学识的确非尤里莫属,至少他知道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刚刚在欧洲故去十三年的伽利略!

    这位“尤里”的全名是叫做“尤里普列斯昆莫吉拉”,也就是说,除了名字叫做“尤里”之外,他还有父亲的姓名——普列斯昆,然后才是家族姓氏——莫吉拉。这一点和其他几个罗刹降人可都不一样。

    例如“聪明的伊万”,其实他的这个名字“伊万”在时下的罗刹可谓十分普通,这是因为作为东正教国家,教会要求每个孩子在出生后,都要由神甫按照教会历书上所列的人名来给孩子取名。比如,在8月12日这天,教历上记录着伊万、德米特里、阿列克赛等7个男人名,那么,这天出生的男孩只能在这7个名字中选择。于是,伊万成了全俄最最通用的名字,就如同英语国家的“汤姆”一般,比“小强”还常用,最后演变为一种姓氏——伊万诺夫。

    况且,弘毅知道一点,在十七世纪之前的俄罗斯,广大劳苦大众和倭国百姓一样是没有家族姓氏的,只有名字,而且除了宗教历书上的圣徒名称之外,也和小日本一样就地取材做名字。俄罗斯最早出现的“姓”来源于一条河的名称。例如“库尔布斯基”这个姓,就来源于一条叫做“库尔巴”的河,意思是“住在库尔巴河边的人”。还有一些姓原本是根据一些人的外貌特征和举止风度所起的绰号,但随着光阴的流逝,这些绰号便成了姓,如:“尔布恩尼希”是“驼背乞丐”的意思;“别列科夫”最初是长浅黄头发的人的绰号,现在自然长黑头发的人也可以用这个姓了。

    有趣的是,有些俄罗斯人的姓取自动物的名称。如“扎伊采夫”、“科罗温”、“乌特金”。据说,古代俄罗斯人非常迷信,许多传说中,某些动物、禽类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便是点石成金的仙。于是人们就以它们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以求具有那些“神仙”的本领,或者求得它们的保佑。我们甚至还可以从一些人的姓中分别出其祖先所从事的职业。如:“洛特尼克夫”、“邦达列夫”等等。

    也就是说,弘毅麾下五位骁骑尉:伊万、尤里、安东、谢尔盖、尼古拉,除了尤里之外,其他人的全名也就是这几个字。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姓。这一点也体现在他们的履历中——姓名很简单,家族历史只能通过“社会关系”一栏来体现了。

    为何尤里不一样呢?因为他不仅仅毕业于基辅的莫吉拉学院,而且他还是这所俄国著名学院创始人彼得莫吉拉的亲孙子!可谓书香门第之人了。所以,弘毅对尤里要说的伽利略的神童事迹十分的期待。

    伽利略可是意大利历史上最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是科学革命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在当下的中国。如果所有的西方先进技术都可以被称之为“奇技yin巧”的话,唯独天文学能够被豁免,因为汤若望的已经被颁行天下,他多次预测的日食月食也都得以验证。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让西方天文学作为欧洲科学技术的先驱最先敲开了华夏故国的大门!

    “伽利略?”

    弘毅有了这次“妖孽”光荣称号的影响,算是学乖了,只简单重复了一句,而没有简明扼要对伽利略做个概论。

    “是的,贝勒爷。他可是泰西最近最最著名的星相学家,可惜十多年前刚刚故去。不过也算是当代之人了,不知用他年少时的例子是否更加具有说服力呢,诸位大人?”

    尤里温文尔雅的点头称是,可说着说着就冲着杜笃祜和朱昌祚转过脸去了,很有一点挑衅的意思。与此同时,他聪明的将天文学的称谓换做了更通俗神秘一点的“星相学”,以配合这个对“天”极为敬仰敬畏的国度的基本国情。

    “哦?尤骁骑,星相术士中华历来不乏其人。不知您所说的这位伽……”杜笃祜摆足了一派学究气势,却对人名没太记清。

    “伽利略,杜大人,是伽利略。我曾经从汤老玛法那里听闻此人。”曾弘毅抓住机会替尤里补充,也想着就此开导杜笃祜等传统文人一番。

    “是,大人,伽利略——”杜笃祜不得不转身冲着小贝勒爷施礼,算是受教了。还不等他再次转过身来折腾尤里,弘毅接着补充道:

    “其实这个伽利略委实不简单呢!”

    “……”

    杜笃祜没法说话了。委实不简单?原因他不明白,但上位者发话了,明显是对自己关于这个叫做伽利略的人的态度不甚满意,只好闭嘴。

    “杜大人,您有所不知啊。这位伽利略发明了一种观察星相的利器,我们国人叫做‘望远镜’。”弘毅循循善诱道。

    “望远镜?哦,大人所说十分贴切,直观易懂,望远……望远,不错,对此下官也略知一二。此镜国人最初称之为‘远镜’,前朝称之为‘千里眼’,大人可是说此物?”杜笃祜表面上看似迎合弘毅,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学识对小家伙做着某种形式的抗议。

    对于单筒望远镜的中国古称,弘毅笑而不语,因为人家毕竟比自己明白。但他更清楚明白的是,杜笃祜绝非通过学识来和自己对着干,而是如这个时代所有的文人一样极好面子,这也毫不奇怪。不过,有些事实不摆出来,不足以震撼他们,以起到“放眼看世界”的奇效。

    “杜大人好学识!玄烨受教了。不过我年纪小,尚不清楚,这所谓的千里眼,果真能看千里?”弘毅一脸的诚恳,认真问道。

    “大人,千里眼乃是美誉,如何真的能直视千里呢?据下官所知,用此物,于汪洋之上,若万里无云,则可观三十余里之远。若在陆上,则应视地形之别而论了。”杜笃祜果真是个严谨的干吏,对一些基本常识也心中有数。

    “原来如此。此物可堪用?”弘毅继续诱导。

    “大人,何止堪用啊。如今海上行船、路上行军,此物实属必备啊!观敌情于数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离开此物是不行的!”

    朱昌祚一旁也参与了进来。他说的更是没错,经过短短几十年,望远镜这个好东西迅速被无论明清何朝所广泛采用。要不是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原材料全凭“进口”而限制了适用范围,恐怕早就在更广大的范围中使用了。

    “原来此物如此之妙啊。不过我倒是知道,这种千里眼,其实正是我的汤老玛法于前明天启年间才带入中华的,是地地道道的西方蛮夷之物。”弘毅很自得,似乎汤若望就是他亲爷爷一般,全然不顾有些人会说他数典忘祖、自甘堕落了。

    “呃——此事下官还真是不清楚。”杜笃祜这才发觉自己上当了,中了小家伙的圈套!的确,单筒望远镜入华至今不过四五十年的样子,而且的确是由汤若望带入的。有些描写郑和下西洋的国产动画片不太注意史料考据,想当然的将望远镜放进了郑和的手中,真真是教坏了小盆友!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