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九章 日月不灭,永照大明(上)
时光如流水,转眼就到了秦元1347年。 宋金海上之盟没有结成,自然,联金灭辽也没有发生,靖康之难更是消失无踪——赵佶都还没有退位,年号还是宣和,太子赵桓仍然是他的太子——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 王宫里,林靖文正逗着一个婴儿直乐,一旁众臣环绕。时隔五年,他倒是有了一个世子,就说嘛,林大官人不可能这么背的,一炮不中,这不是中了吗?说来奇怪,以前几年不管他怎么努力韩玉容的肚子都没反应,去年,韩卫征讨鸭渌府东面的长白山女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温泉,林大官人一时性起就带着韩玉容跑去泡澡,结果,回来之后太医终于给他报喜了…… 这是咋回事捏?或者是人品问题? 林靖文岂止一个高兴了得,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连声吩咐:“传旨,大赦天下,除了十恶不赦之罪,牢房里的犯人全部赦免。” “喏!”陆青城忙不迭地应了下来,他也是高兴非常,随着宣和四年唐宋盟约的签订,作为附加条款,青州陆家是彻底完蛋了,但凭着他与大王连襟的关系,辽东陆家却又兴起,现在王长子又是嫡出……以后陆家的地位算是彻底稳妥了。 还没乐呵一会儿,女官却来禀报:“大王,南高丽李资谦来贺,现于宫外求见。” “李资谦?!”林靖文一愣,怎么来的这么快? 陆青城连忙解释:“大王,李资谦两个月前到辽阳,这两个月一直都呆在大唐。”又道:“东厂来报,南高丽已经攻陷了高丽治下的大部分土地,现在高丽王室就剩下一个西京平壤了,李资谦这个时候来辽阳,怕是讨封赏来了,毕竟大王没点头的话他是不敢真的灭了高丽的。” “哦!”林靖文点点头,“传!” 片刻,李资谦来到,他带着一个随从,随从手里还捧着一个盒子,想来是什么贺礼了。 李资谦恭敬地拜服于地,高呼:“下臣李资谦贺大王大喜,大王喜得世子真是天大的喜事,下臣闻此喜讯片刻都不敢耽误,以向大王祝贺。” 林靖文点点头,“平身,爱卿有心了。” 李资谦爬起来从随从手里接过盒子,却又重新跪下,“下臣特带来一份礼物以贺大王之喜。” 女官取过盒子,验过之后才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呈给林靖文,却是一卷卷轴,林靖文打开一看:山河社稷图。 这个山河社稷图自然不是女娲娘娘手里的法宝,而是高丽全国的土地户口图册,在古代,将土地户口图册献给一个人,如果是献给本国人,那表示请你做国王,若是献给别国的人,那就表示将整个国家都奉献给你了。现在,李资谦的意思就是要将高丽举国都献给林靖文。 林靖文笑了笑,下一刻却突然翻脸,“来人,拖出去,杖责二十。” 陆青城对此视而不见,倒是赵栻张嘴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说。 李资谦大惊,却不敢反抗,任由卫士将他拉出去噼里啪啦地打了二十大棍。 一会儿之后,卫士拖着皮开rou绽的李资谦进来,一把将其扔到地上。 林靖文这才指着山河社稷图,道:“李资谦,你是在羞辱寡人吗?高丽乃化外弹丸之地,国小民寡,寡人乃大唐之君,汉家天子,却要小小夷狄之邦何用?” 李资谦顾不得疼痛,连忙拜服于地,诚惶诚恐地道:“下臣不敢,下臣只是仰慕大王威仪欲奉国土于大王,别无它意,望大王明鉴!” 林靖文扫了他一眼,撇撇嘴:“‘仰慕大王威仪’,说的真是好听,你的心思寡人岂会不知?起来吧!”待李资谦起身,林靖文一拂袖,道:“八年前你还是高丽一个小小的外戚的时候寡人就将南京汉阳府赐给你,这些年不仅帮你训练兵甲,军械也不曾少与你,若寡人要高丽又何必多费许多功夫,你的这番心思还是收起来吧!” “是,下臣知罪。” “听说你将高丽王室的土地都给攻下来了?” 李资谦拱手道:“托大王洪福,下臣这几年屡败高丽王军,已尽有其地,那高丽王室已只剩下一个西京平壤府。” 林靖文点点头,“寡人与你三个月的时间,下平壤城之后你再来辽阳。” “喏!” 李资谦告退之后,赵栻终于没忍住,问道:“大王,是才李资谦奉献国家土地,大王为何不受?此乃天赐良机也!” 林靖文摇摇头,道:“高丽之民与汉人大不相同,其地人文习俗与汉人迥异,若寡人受其国,其民必反叛者多矣,寡人没功夫天天派军平叛。且,寡人还要留着高丽作为大唐与扶桑之间的缓冲,若高丽成了我大唐国土,寡人倒是不好因战争而破坏高丽。” “扶桑?”赵栻又不明白了,“那扶桑在我大军连年劫掠下几成白地,其地沿海一带港口城镇皆无,人丁日渐稀少……再则,九州大名对大王恭敬异常,九州治下之扶桑人学汉文习汉俗,已与汉人无异,其地已不可能叛我大唐,九州大名年年东进,已攻下扶桑本岛许多土地,这扶桑还有威胁吗?” “难说。”林靖文摇摇头,叹道:“海岛之民侵略成性,一有机会他们必然会觊觎大陆,虽然扶桑现状如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寡人准备全力控制九州,将扶桑东部作为我大唐的流放地,如此作为,或者千百年之后扶桑才不足为虑。” 赵栻听得糊涂,这扶桑还能成大患?貌似现在的那些九州人一个个以说汉化着汉服为容来着,拼命地往大唐本土移民,开口闭口“我们大唐”云云,这样的人还能成祸患?想不明白,却也不再多问。 林靖文默默地盘算着,都五年了,在这五年里大唐全力发展内政,修路铺桥,兴修水利,发展教育和医疗,传播新教,发展工商……这五年大唐的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间物资日益丰富,百姓收入逐渐增多,就业年年增加。现在大唐一个府的经济都比得上大宋的一个路了,赋税更是天上地下,百姓生活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不光是那些九州人哭着喊着要往大唐移民,就是中原的宋人也有很多人希望到大唐来,俩字:富庶,而且大唐的那些福利,想着就叫人流口水,按照那些儒生所说,这可是千古未有之德政。 是时候了。 林靖文默念着,道:“赵爱卿,我大唐现在军备如何?” 赵栻没想到林靖文突然问这个,愣了一下,随即大喜:“大王,可是兴兵在即?”也是,都五年没打大仗了,那些将军都闲得快发疯了,包括赵栻在内。 林靖文翻了翻眼睛,没有回答。 赵栻嘿嘿一乐,兴奋地道:“大王尽管下令便是。这五年来我大唐全力休养生息,虽未兴兵,但全民皆兵之下,枢密院对民夫的训练从未断过。”乃正色道:“禀大王,国策所定,我大唐之民自幼长于马背,配弯刀,背强弓,多习技击之术,因此,凡我大唐之民皆可为兵——现我大唐有羽林二十七万众,皆为弓骑,另宿卫三万,为陌刀手;此外尚有折冲府兵四十六部,一部五千人,总计二十三万人;预备役之丁足有百万。其中,宿卫全军驻扎在辽阳,羽林有十万骑驻扎兴中府,有六万骑驻扎在沈州,因鸭渌府多女直,故而亦有两万羽林弓骑,其余兵马皆在辽阳;而折冲府兵分散各地,其中鸭渌府、兴中府和辽阳尹居多。大王,五年生息,现我大唐兵甲齐备,粮草堆积如山,大王兴兵正其时也!”
林靖文目视西方,悠悠地道:“是该兴兵了,时间长了,有些人都已经忘了我大唐兵甲。” 赵栻撇撇嘴。原来,这两年辽国缓过气来,加上金国在北方不断进攻,耶律延禧干脆不顾面皮,舍弃了上京临湟府,将上京的兵马全部调到中京,又不顾民生拼命征兵,居然被他又征到了几十万兵马,虽然这些兵马不怎么靠得住,训练少军械不足不说,军心更是不稳,但怎么说耶律延禧觉得自家现在又是“兵强马壮”了,这两年对大唐的态度又强硬起来,而且多次派小股兵马试探进攻兴中府——辽国是该好好收拾了,或者,灭其国正是时候。 一时间,众人想法不断。 林靖文思付片刻,抛下一个重磅炸弹:“寡人准备更改国号。” 啥?更改国号?是我们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国号这东东是能随便更改的吗? “立朝之初就有人劝谏寡人,以‘唐’为号并不合体制,也不合礼,当时朝廷新立,百废待兴,寡人也就没讲究那么多。而现在,记得立朝之初寡人对你们说过的话吗?先唐时代,汉人的国土东起大海,往西直达天山,安东、北庭、安西、安南,北至小海,南方直抵红河流域,汉人从未有如先唐之盛,天可汗的威名传遍万里疆土,其声势何其浩大!” “秦王朝始建汉制,可谓汉人的第一王朝;汉朝驱逐匈奴三千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军威鼎盛,是汉人的第二王朝;而先唐,则是我汉人的第三王朝。现在,寡人欲建立汉人的第四王朝,明!” “日月不灭,永照大明!” “汉人的第四王朝就是大明朝。”林靖文环视众臣,意气风发,“中原的宋朝是靠不住的,懦弱不堪,中原的宋人两百年来都是仰异族鼻息而苟且偷生,汉人的未来不能靠他们,而是靠我们。诸君,五年生聚,我朝现在兵强马壮钱粮如山,正是兴兵之时也!我等当征伐四方,尽复先唐领土,契丹人,女直人,高丽人,室韦人,乃至蒙古人,都将倒在我们的铁骑弯刀之下。不仅如此,我等还要一直打到安西北庭,越过天山,打到夷播海,征服两河,西边的大食人在三百年前给我们汉人的耻辱我们现在要全部奉还给他们,我们要让大食人在我们的铁蹄下呻吟,一如三百年前他们对唐人做过的那样。诸君,一定要努力了,我等定不能负第四王朝的威名,重振汉家声威。”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炙热的目光纷纷看向林靖文。 林靖文命女官取出一面旗帜,太阳月亮旗,合起来就是一个“明”字。“只要太阳照耀到的土地就是我们汉人的土地,只要生活在月亮之下的人就是我们汉人的臣民。日月不灭,永照大明!” 后面还有大概六十个章节这本书就完本了,本月之内搞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