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回 举国各地抗金兵
此时那完颜杲与完颜霜在合兵一处并盘桓了数日后,终于再次发动了进攻。只见其将麾下兵马共分成三路,一路由完颜杲带领,往呼延灼镇守的原田虎势力而来。一路由完颜宗望与完颜宗弼带领,携曾家五虎往其所在之地京东东路而来,一路则是由完颜霜带领,直接南下。 就在金人分兵南下后的几日之内,在中原大地之上,就有着许许多多的州城被其攻陷,无数家庭惨被拆散,甚至有的是举家尽灭。而在此战争时期,女人和孩子都是最没有抵抗力的,同时其命运也都是最为悲惨的。 只短短几日光景,就有着无数的女子惨遭迫害。而此时在那汴京城内,中原之主,大宋的皇帝宋钦宗赵桓竟然在准备议和。想要献出真金白银给金人,来阻止其继续入侵,并且还怕自己麾下各州将士们招惹金人而下令各州府不可擅自出兵。 有了如此昏君所下的这道旨意后,金人的气焰则便更为嚣张了。像如此有的杀有的玩,事后还有人追着P股给自己送金送银的事情可是在哪都找不到的。而钦宗在送出了无数的钱财给金人之后,不但没有收获到回报,反而却是收到了各地沦陷的急报。 钦宗听得此等消息后,也是惊吓不已,要不是他才刚坐上皇位不久,他就也想学他父亲那样将此皇位给传给别人了。而后,其迫不得已,便只好听从大臣李纲的建议,广招天下有能之士自发组建人马来抗击金人入侵。 然而在此番中原各大州城相继沦陷之时,也是有着几处地方是一股清流。那便是由呼延灼亲自领军镇守的威胜及其周边各城,还有就是那由秦明所镇守的青州,和由单廷圭魏定国二人所镇守的凌州。 上述几所州城,因城中具有能人坐镇,故而并未像其他州城那般轻易沦陷。不过其虽然并未被金人攻破,可却还是遭到了金人的连番围攻,危在旦夕。 西北之处,威胜城外,有着完颜杲所带领的八万大军将此城团团围住,断绝其粮道,想要将这个阻拦他数天之久的老将呼延灼给活活困死在城中。呼延灼则便是对其子呼延钰说道“孩子,为父是要与此城共存亡的,你还小,不应同为父一起死于此处,还是早作打算吧。” 呼延钰听后却是保住呼延灼央求道“父亲,请你不要敢孩儿走,孩儿要与父亲在一处,生意起生,死一起死,若父亲死了,孩儿断然不敢独活!”与呼延钰同时说出此话的,还有那韩滔的遗子韩起龙韩起凤二人。 呼延灼见这三个孩子年纪轻轻却都这么有骨气之后,心中也深感宽慰。之后,其便是笑道“好,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团结一致,共守此城!”在被这三个孩子鼓励了一番之后,呼延灼再次打起了精神来,可随后则便是担忧道“也不知道其他几座城池怎么样了。” 随后,其便是得到前方急报,说那汾阳、晋宁、昭德三城尽皆被金人攻破,城中守将苏吉,王吉,卢元,桑英尽皆身死。现在只有冷宁与戴美二人正率领着残存兵马向此处逃来,恐怕会遭到城外金兵的剿杀。 呼延灼听后大惊不已,随后则是叹道“可怜我大宋又被金人破了三座城池,又有三城百姓要惨遭迫害了啊!”随后,其又是听到彭玑冲来报道“将军!城外发现昭德溃军,想进我威胜,却被城外金兵拦截于城下,请问将军是否发兵救援!” 呼延灼听后则猛然站起身来喝道“开城门!迎接援军入城!”呼延灼此令一下后,彭玑当即便是转身下去传达了去。而之后军师闻焕章则是忙道“呼延将军,不可啊。那完颜杲完全有实力与机会可以将前来投奔的冷宁戴美等人剿灭掉,可他们却并未这样做,其就是要等将军发兵救援,从而一举攻下我威胜城啊!” 在分析完了金人的谋划之后,闻焕章则是劝解道“还请将军收回成命,不要中了金人的J计!”呼延灼听后则是转过头来看向闻焕章,说道“军师所言老夫岂能不知,只是老夫是武人,是断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城外将士们遭到袭击而见死不救的!”
随后,呼延灼便是一摆衣甲冲下城去,在其身后,则是紧紧跟随着那三员小将。闻焕章看着呼延灼一行渐行渐远的背影,则是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 随后,在那威胜城外,完颜杲等人一边命人围剿着城外这支突然出现的宋军人马,同时一边又命人死死盯着威胜城的大门。之后,其便是见到那威胜城的大门终于是打了开来,并且还从城中冲出了许多宋军来,为首的,则正是那让完颜杲印象深刻的呼延灼。 见到呼延灼终于出城厮杀了,完颜杲也是激动不已,随后便是亲领大军压上前去,要一举将此两支宋军消灭于此,进而再攻下威胜。随即,此金宋两军便是厮杀到了一处,场面十分混乱惨烈。 此番是那完颜杲所设下的陷阱,而那冷宁等人则就是引诱呼延灼大军出城的诱饵。虽然呼延灼早已看出金人所谋,可他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出城搭救援军,就是因为其对自己麾下的众将士们有着足够的信心,可以将这些心怀不轨的金人击退并成功搭救冷宁等人进城。 随后不久,便是见到那完颜杲亲自抡起大斧来战呼延灼,而其侄子完颜宗干则是对上了其子呼延钰。接下来宋金两军之间也都是多有对决,就连那韩滔后人韩起龙韩起凤兄妹二人也是纷纷寻到了对手交战,那是大金国之中的勇士口里布与窝里布。 而在有了呼延灼这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团之后,那冷宁与戴美两人的压力则是骤然减小,随即其二人便是赶忙趁此时机领军向里推进,并在不久之后便是顺利与呼延灼所带人马交汇到了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