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姑林红
林玫见着这般情形,暗道不好,立马低声跟大郎说道。 “大哥,你和二哥把牛车赶到后门,文娟姐,你帮忙帮着把东西直接搬到地窖去,我去看看爹他们。” 大郎听了林玫这话,立马明白她的意思,珍重地点了点头,拉着牛车往后门方向走了过去,二郎和文娟便也在后面跟了过去。 林玫见他们往后门去了,自己便一路小跑进了里屋。 一进去,就看到林大壮怒气冲冲地看着李氏,而李氏则是被二叔家媳妇王氏扶着,同样是一脸愤恨。 林玫赶紧跑到她娘身边,扶着张氏给她顺气。 李氏见林大壮这么看着自己,第一次觉得这个非亲生的儿子有些可怕,不过她想着自己怎么说也是她“娘”,他还得礼让她三分,便又恢复了底气。 “大壮,你这是要咋的?” 林大壮听着这话,气血更加愤恨了,强忍着愤怒说道。 “大壮也不知道,娘你这是要做什么?二弟妹可以同我讲讲么?” 那王氏一听大壮问她,眼珠子轱辘一转,低声回答道。 “大哥啊,娘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你要是做了生意赚了些银子,拿些出来救济救济家里,也未尝不可不是?” 林大壮听着这话,心生不悦,第一回反驳道。 “二弟妹,我家中怎会有什么散银,先前也与奶奶和三弟妹说过,这糖葫芦生意的本钱还是问大丫打工的人家借来的,哪里能够有闲钱?” 王氏听他这么说,不乐意了。 “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大哥可别欺负我和娘都是在村里不出门的人。” “村里人可是说了,这糖葫芦在莲花镇上卖的可好了,每天都能卖出去好几百串呢。” “这都一个月了,怎还会没有闲钱,大哥和大嫂怕是数钱都能数到手抽筋了吧?” 李氏听着王氏这话,底气更足了,对林大壮对自己的这态度越发生气,狠狠地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说道。 “大壮,赶紧的,让你媳妇拿些银子给我,明儿家里要来人,可得用银子呢!这可是你爹同意了的。” 林玫听着这话,越发觉得奇怪了,怎么回事,林老爷子怎会同意让她过来她爹家拿钱,不是都是分了家的么? 林大壮听着这话也觉得奇怪,便开口问道。 “明日家中有何事,需要用银子?” 说到这个,李氏就不开心,恶狠狠地说道。 “还不是大丫她大姑那婆婆搞得鬼,非要跟着他俩和俩孩子一块儿回来省亲,还说要在这儿住上些日子。” “这不,你们原先那屋子都收拾出来了,家里没存粮,她还拖家带口的,我又不能不招待!” 说到这里,李氏又觉得气不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真是造孽!一个个的又不是我亲儿子,亲闺女,成日里拖家带口地往家里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还有带着婆婆一块儿回来住上大半个月的道理?” “也难怪她生不出儿子,两胎都是闺女,就这怕婆婆的德行,怎么生得出儿子!” 李氏说到大姑,林玫静下心来想了起来。 她还确实有个大姑,名叫林红,嫁给了远村的江大洋当媳妇,这户人家是李氏亲自挑的,就为这家聘礼给的多。 哪成想那婆婆是个恶婆婆,一点儿好处都没让李氏占得着,李氏心里那个气得,最初以为自己找了个财主的兴奋心一下子就没了。 李氏说大姑没生出儿子,这话倒是不错,大姑生了两胎,都是闺女,一个十岁,名叫江禾,一个六岁,名叫江大喜。 这么些年,因着没生出儿子,她这大姑没少被她那恶婆婆胡氏挤兑,成天使唤她不说,还天天说着要让大洋再娶个小妾回来生儿子。 好在那江大洋还算疼人,这么多年,为了她大姑林红,一直没同意这事,也就这么拖了好些年。 这会子回来省亲,竟要住上大半个月,确实有些奇怪,也不知那胡氏究竟想做什么。 李氏见大壮一直不说话,忙又问道。 “大壮!那可是你亲jiejie要来,近些日子也就你家富裕些,有点闲钱,给些银子给我,这大半月的饭菜银子还没有呢!”
林大壮本听了她对媳妇张氏的怒斥,心里不悦来着,可是一想到自己薄命的大姐,又觉得揪心。 想当初,虽然这李氏把她大姐嫁去那么远的江家村,不过他也特地托人打听过了,那江家有几亩良田,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他也就没说什么。 哪成想,这大姐的婆婆竟是个厉害角色,让她这日子反倒过得比在家里更苦了,他着实过意不去。 想到这里,林大壮本来的怒气渐渐消散开去。 林玫瞧着她爹这脸色,暗道不好,爹爹估计又觉得对大姑愧疚了,不行,她得在她爹把家里的余钱都拿出来之前阻拦住。 想到这里,林玫赶紧从里屋一角的八仙台桌子上的匣子里掏出了一个看上去沉甸甸的荷包来,而后又在众人的注视下把荷包塞进了李氏的手里。 “奶奶,这是家里所有的银子,你赶紧拿回去吧。” 说罢,还不停地使眼色,让李氏误以为这荷包里有许多银子,张氏知道了会不开心,李氏见状,立马乐呵着把荷包塞进了袖口里,看着林玫那是一个眉笑颜开的。 “还是大丫懂事!我们先走了啊!老二媳妇,扶我回去!” 王氏在一旁见了莫名其妙,却又因着看不明白,只好听了李氏这话扶着她快步出了院子,往家中赶去了。 而那林大壮和张氏见了这一幕,却纳闷得很,那荷包里装的银子不是准备给接生婆答谢礼么,虽说看着沉甸甸的,但是里面装的却是一百文钱,合算下来,也不过只有一个大钱。 林玫回过头,就见着她爹林大壮和张氏一脸茫然地看着她,她哂笑了几声,哒哒哒地跑了出去。 林大壮和张氏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大丫这么做是为何,心里心酸得很。 没想到,家里边活得最清明,最知道为这个家打算的竟是年仅六岁的大丫,他们活了半辈子却比她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