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来客
殊不知,他们正看着这景色之时,下面也正有一双清冷的眼睛看着他们。 一袭白色的身影,站立在湖面之上,略抬头看上面一眼,便低头屈身沉入了湖底…… …… 尚云在这雪云轩中,修习已有数月,每日便是听课伐竹制简,不觉间与张怡二人,除了知识长进之外,身体也练得极为强健,便是雪地之中亦不觉得寒冷。 这一日清晨,雪云轩中来了四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生的和颜善目,面白无须,一副儒生模样,只是脸有皱纹才显得苍老些。 接下来几人中,其中一人年纪稍大,约有二十出头的样子,身材纤细,眉目俊俏,若非唇上留须,倒像个女孩儿一般;另外两人年纪稍小,大概十五六岁的模样,其中一个身形瘦小,鼻尖细眉;另外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年,身形稍微高大一些,额头饱满,露着一股子清高之气。 这几人见了张贤,皆纷纷作礼拜道,“师伯好。” 张贤面上一愣,笑道,“你们怎么来了?” 他将众人接入屋中,又唤了尚云和张怡出来。 张怡刚一看见众人,面上一阵喜悦,失声叫道,“宋师叔、卫师叔,你们怎么来了?” 她这番是叫那中年男子和那二十出头的青年,叫完之后,再看向另外一边年龄稍小的两人,张怡脸上一阵扭捏,极不情愿地开口叫到,“吴师叔、崔师叔。” 叫到此处,她明显声音都低了下去。 众人脸上堆笑,那中年男子从席上站了起来,点头笑道,“怡儿,好久不见。” “你叫错了。”张贤捋了捋胡须道。 张怡睁着大眼,眨了眨,“我平日里就是这么称呼他们的啊。” 话音刚落,她突然反应过来,之前叫师叔是因为自己是爷爷的孙女,现在她已经是师父的徒弟了,要高上一辈。 张怡紧皱起眉头,心里颇为难受,只斜眼望着自己的师父,心道,你怎么不早说,有这么坑自己孙女的吗? 张贤哈哈大笑,将尚云唤到身边,“我与你们众人介绍一下。” 原来这四人,皆是裴颜名下徒弟,这裴颜是张贤的师弟,所以四人平日里得叫张贤一声师伯。 这年纪最长的,叫做宋远、字柏飞,已有四十岁年纪,跟随裴颜一起修炼多年。 次长的叫做卫海,今年二十,已行弱冠之礼,得一字,叫广明。 剩下两人,年纪稍长的叫做吴青,年方十四,长得颇为秀美,年纪稍小的,叫做崔岱,年纪十三,可个头却要高一些。 尚云与众人一一见过,自己年纪最小,都叫一声师兄。 张贤见所有人都认识了,便唤他们坐下,开口问到,“你们几个师兄弟,怎会来此?” 宋远侧身恭敬答到,“是这样的。张贤师伯你来这南屏山以后,青玄师伯觉得独让张贤师伯去往别处,虽非另立门派,却有疏远之嫌,担心有失偏颇,且其余几个师叔师伯对此事也颇有微词,青玄师伯便让他们各自领了一个山头,故而现在丹青门已经分为九个山脉,此其一;其二,自师父离世之后,青玄师伯怕我等无人照看,故而让我们自行选择,找一位师叔师伯,拜入他的门下。我和这三个师弟,平日里觉得张贤师伯最为亲近,本领又是门中屈指一数的,便投奔过来。” 张贤看了看他们几个,心道,是了,这裴颜师弟,最是好师之人,名下有二十多个弟子,今日只来了他们几个,其余弟子怕是已经投往他门了吧。 宋远又站起身来,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张贤。 “这是青玄师伯让我转交给您的,说您一看便知。” 张贤展信来看,确实如宋远所说,门主南华子本有徒弟十五人,如今六人折在丹青邪魔手中,只剩下他们九人。除青玄师兄留在丹青门中之外,其余诸人皆各自分了山头,自成一脉。不过信中仍然提到这捕灵探海一事,需得回主山进行。 所谓捕灵探海,其实是丹青门中每十年一次的大事。 这丹青门主峰之中,有一道天门,是昔日开山南华子机缘巧合得到的,这天门颇为神奇,乃是这世间与丹青界的一道连通之门,十年一开。
而那丹青界,也被称为丹青海,其中出没许多闻所未闻的丹青御灵。 丹青师靠丹青作法,这御灵对于丹青师来说就极为重要,天门开时,诸弟子都可去往这丹青海中寻找合适的御灵,从而提升自身实力。 所以这捕灵探海,对于门中丹青师来说,可谓是一次逆天转命的机会,若是机缘巧合,可以收降一些高品阶的丹青,那么就等于是白日飞升一般。 张贤看完此信,点头道,“我已经知道了。” 算算日子,离下一次捕灵探海,只有七年不到。 宋远见他看完信,便带着几个师弟一起走出来,到地上磕头拜道,“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不可不可。”张贤连连摆手,将他等人扶起。 那卫海最是性急,脱口而出道,“张贤师伯莫非是嫌弃我们,不愿收我们为徒吗?” 张贤面上一阵苦涩,微笑道,“非也,你们先且起来再说。” 众人这才站起来。 张贤道,“我昔日与你们师父最是交好,此刻他遇难,你等投奔于我,于情于理我都该收留你们。我当尽为师之责,将我所学悉数教授于你们,可我却不愿担师父这个名号,是希望你们永远能记住他,此生唯一良师。” 张贤说到这里,众人皆低头不语,眼中微有泪光。 过了一会儿,宋远带头拜道,“多谢师伯!” …… 这人一多,房间就不够用了。 张贤便让苏墨伐了许多木头回来,与众人重新又搭了几间房子。 将原来的四间石屋改造成了一个两进两出的四合院子,只留外面一圈篱笆不曾拆下。 再看那雪云轩之时,只觉得比之前壮阔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