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十国帝王在线阅读 - 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

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

    牵一发而动全身,孙芳传案不仅挖出了一众朝堂重臣贪赃枉法之事,也拉开了洛阳吏治整顿的大幕,随着李从璟正式公开张一楼揭发吏部侍郎何中葵侍郎周观清徇私舞弊之事,并着手审讯,洛阳的吏治整顿旋即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这标志着朝廷对失职官员的排查,已经不局限于孙芳传案相关人员。

    接二连三的官员下狱,以及诸多不法之事被公之于众,洛阳地动山摇。

    当此之际,仓惶骇然者有之,嗔目结舌者有之,恼羞成怒者有之,拍手称快者更是多不胜数。整座洛阳城的百姓士绅,无不对此大加称赞,一时之间,当今陛下为千古明君的赞颂声,充斥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不法官员被惩办,是民众最喜闻乐见的大好事。

    当然,热情高涨的百姓,也没忘记给秦王一顶气魄千钧的高帽子。

    一些酒楼茶肆,甚至出现了摆起案桌向民众讲述故事的说书人,开始凭借蛛丝马迹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向无数观众讲述那一个个贪官污吏落马的惨状,以及秦王李公任公与这些不法官员斗智斗勇的过程。

    这些说书人,有说不尽的素材。

    市井中的喧嚣与热闹,虽然已经动静不小,但放在巨大的洛阳城中,还是显得微小了些,就如同大海中的漩涡,现在还不能被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看见。

    洛阳城广大如巨湖,却也纵横如棋盘。

    秦王府固然人来人往,赵王府也是门庭若市,其热闹程度,甚至堪称有过之而无不及。秦王府到了夜间仍旧灯火通明,官吏进进出出,赵王府到了夜里,也不曾熄灭所有灯火,在阴影中俯身疾走的身影,也未曾消停过。

    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压迫下的洛阳城犹如一座湖泊,紫绯青绿的官员如同大大小小的鱼虾,在这座湖泊中焦躁的跳跃游动,慌慌张张寻找避风河湾与容身之所还有更多的鱼虾,如同虾兵蟹将一般,着甲执锐,目光如箭,跟在它们后面打杀过来。

    日落许久,洛阳灯火阑珊。

    赵王府中,李从荣正在与三两名官员座谈,前者举止从容,后者眉眼忧愁。

    不时之后,送走这些心头大定的官员,李从荣摇着脑袋喝茶。茶杯送到嘴边,却停了下来,赵王笑容无奈,颇含一丝荒诞之色,又是一阵摇头。

    边镐施然走来,见礼后落座,为自己倒茶一碗,吹吹茶面,悠闲而品。这几日他眼中常含笑意,分明是对赵王府如今的大势已成很是满意。

    李从荣望着边镐怡然自得的模样,笑道:先生似乎心情不错。先生到洛阳来也有半载,除却最开始的时候,可是甚少见到先生这般自得。

    边镐饮茶的动作顿了顿,不过很快恢复正常,然而心中仍有些疑惑,自个儿的情绪虽有些许变化,但最多不过是些蛛丝马迹,根本就不应该被旁人察觉,以李从荣的资质,更不应该看得清楚才对。

    作为被徐知诰寄予厚望的金陵才子,江左边郎深知太上反诸己的道理,在提醒自己要多加留意平日言行举止后,他立即接过李从荣的话,自殿下走了一遭汴州,天下官员基本都看清楚了殿下的决心,当日拦截刑部官员事虽不成,但殿下那趟远行,所求本身就不在拦下太原犯人,而在向天下官员表明自身态度。如今秦王大兴牢狱,人人自危,正是殿下丰满羽翼的大好时机。

    也好在是殿下没能拦下刑部官员,如若不然,回洛阳后还真不好向陛下交代。凡事有得必有失,殿下虽然在陛下面前挨了骂,被禁足一个月,但这些时日来,不仅是洛阳官员,许多藩镇节使与州县官员,都纷纷投到殿下麾下,这正是大势所归。

    边镐笑了笑,得人心至此,焉能不成事

    李从荣哂然,指了指屋子四周,被先生这么一说,孤怎么觉得,孤这王府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时已入夏,蚊虫颇多,一只蚊蝇在边镐脑旁嗡嗡不停,怎么都赶不走,尝试了两回无果后边镐索性放弃,只当那蚊蝇不存在,正色对李从荣道:殿下此言差矣。天下事有天下法,一时的方法选择,是成事的必要条件。秦王起势早,羽翼丰满,又兼威望高,殿下要与秦王相争,就不得不用非常之法。再者,某些官员虽说有些劣迹,但本身仍有可取之处,治世重德乱世重才,只要他们能做实事,殿下便不该另眼看待,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殿下应该明白。

    李从荣认真点头,而后又叹道:孤王争那个位子,也不是想做昏主,大唐江山说到底是自家的,谁不希望自家好

    边镐颔首道:殿下心意,在下自然明白,等到日后大业功成,殿下再来整肃不法,廓清宇内,就无人能来坏殿下的事。顿了顿,他庄重严肃道:大唐的江山社稷,最终还是要靠殿下的。

    李从荣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表示很受用。

    边镐琢磨半响,沉声道:时至今日,殿下势力已成,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地方节使,都希望殿下能汇集众人之力,做出一番事情来。

    李从荣不言不语。

    边镐见壮,加重语气:那些官员,之所以都投到殿下这里来,眼下来看,无非是想保全自身罢了。若是殿下得了众人拥护,却不出力,仍由那些官员在吏治整顿中身陷囹囵,只怕人心会冷。到时殿下好不容易取得的今日之势,怕是就要崩塌了。

    李从荣看向边镐,先生的意思是

    边镐正色道:当此之时,殿下该出手了,汇聚众人之力,与秦王相争

    李从荣道:抵制吏治整顿

    边镐道: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李从荣沉吟不语。

    边镐道:事到临头,殿下莫不是怕了不敢与秦王正面交锋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殿下要争那个位子,就没有后退的余地

    李从荣沉默半响,挥手叫来一名王府心腹,低声问他:各位官员的投名状,可都送来了

    这名心腹名叫李重心,先前在宫门外与李从璟李从厚分别后,为李从荣鸣不平的也是他。

    李重心俯身道:还差一小半。

    边镐不明所以,何谓投名状

    李从荣笑了笑,并不作答,李重心替他道:秦王势大,各位官员在吏治整顿之风下投靠殿下,颇有些迫不得已之意,必须要表明自身对殿下之忠心。否则日后一旦吏治整顿之事过了,他们重获安全,再有其他变故时,殿下要确保他们不会变卦,一直能为我所用。

    边镐思虑片刻,即已意识到了所谓投名状到底是何物,殿下要那些官员,向殿下交上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证

    李从荣笑了笑,如果不然,孤王何必大老远跑去汴州一趟,还拼了命去挨宋王一刀孤王表示了诚意,他们也得有所表示才是。面对秦王这样的强敌,没点把柄在手里,孤王如何保证他们的忠心

    听了这番话,边镐不禁怔了怔。

    他不禁想到:李从荣这厮虽然资质差了些,但在帝王之家耳濡目染,岂能没点手段,还真不能小觑了他。

    他又想到:亏的是李从荣资质差些,若是他像李从璟一样睿智,哪里还有我在他面前大施手段的余地

    他再又想到:李从荣虽然资质差些,但性子却好,这样的人,最是适合辅佐不过。

    边镐感到一阵庆幸。

    李从荣已是接着道:再给他们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没有交上投名状的,再不准踏进赵王府的门他沉吟片刻,补充道:这几日,孤王就先声援他们一番,也好让他们看看孤王的决心。

    李重心应诺而去。

    到洛阳来半载有余,边镐第一次由衷道:殿下英明。

    李从荣笑容略显得意,得先生此赞,孤王三生有幸。

    边镐表示汗颜。

    回到住处后,边镐忽然想起一件事。

    李从荣要了几乎所有官员的投名状,却为何唯独没向他提投名状的事

    他虽然没有罪证,但有家人

    想到这,边镐悚然一惊。

    李从荣该不会已经遣人去金陵接他的家人了

    不过边镐很快就恢复正常。

    因为青衣衙门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次日,朝议时,大殿大乱。

    赵王李从荣,公开指责以秦王李从璟为首的吏治整顿办,在惩办贪官污吏时,行事粗鲁,急功近利,大兴诛连,有杀良冒功之嫌并且上奏皇帝李嗣源,请求以大局为重,以社稷稳定为重,终止这场查办贪官污吏的行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许多官员纷纷出声,表示附议。

    而宰相以李琪安重诲为首的官员,则群起反击,与对方展开激烈争论,最后骂成一团。

    皇帝李嗣源大怒,当堂扔了满案奏章,拂袖而去。

    当日,皇帝下令,加大惩办不法官吏之力度。

    群情沸腾。

    当日夜,赵王府差几人满为患。

    三日后,一道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急报传到洛阳。

    杨吴马楚大战,杨吴大捷,马楚败绩。

    此战之后,楚王失都,更失半壁河山

    李嗣源急招诸王宰相紧急议事,通宵达旦。

    翌日,朝堂传诏,以赵王李从荣为南面招讨制置使兼行营都统,领兵三万,南下驰援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