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凡人凡语在线阅读 - 论道之二:绝仁弃义

论道之二:绝仁弃义

    发贴人:边荒传说(燕飞)

    发贴时间:2010.1.11

    凡人是一本罕见的奇书。

    有人说,凡人奇在构思巧妙,气势恢弘;有人说,凡人奇在想象丰富,天马行空;有人说,凡人奇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而在贫道眼里,凡人最为神奇之处,在于“践踏仁义,藐视礼法”。

    下面以金庸武侠作为对照,来论证这一观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仁、义、礼”是它的核心,写小说的,除非毫无思想性可言,否则罕有不打这几块招牌的。比如金庸武侠中的主角,除了韦小宝是极端的个案之外,其它的那些大侠,几乎个个都是“仁义”大哥,而在《鸳鸯刀》中,金庸更是直接喊出了“仁者无敌”的口号。金庸之所以能被广泛认可,其作品被视为经典,甚至进入到中学课本,与其思想契合传统,能够轻易融入主旋律不无关系。

    凡人却毫无疑问是个另类。凡人不是一部普通的快餐小说,其中人物的行为不是随意的,无原则的,而是带有极强的思想倾向性的,正因其中有较深的内涵,凡迷们才敢把其它QD小说戏称为小白书。

    凡人中的人物,有很明显的思想倾向。但他们的思想,却与传统儒家思想背道而驰,说得夸张一点,几乎是把儒家的“仁、义、礼”踩在了脚下,用力地践踏。

    (一)、绝仁

    “孔曰成仁”,“仁”在儒家思想里是摆在头一位的。

    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而且爱别人还要胜过爱自己,所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被大肆宣扬的,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信你看那些历史上被推崇的正面人物,哪一个不是道貌岸然,爱心泛滥?开口闭口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似乎全天下人都是他儿子,非得要他老人家cao心才行,少了他的关爱,别人就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

    所以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要象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象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趋避之”;要象徐九经那样,“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凡人中的人物却完全不是这样。以主角韩跑跑为例,心里就根本没有什么苍生黎民的概念,他从来不cao心别人的死活,决不会象其它小说的主角那样,时时不忘拯救苍生,完全没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完全没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觉悟,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修仙大业,最想拯救的是他自己,所以拼命地修炼,拼命抢夺灵药器材,以求早日进阶,顺天续命。

    在跑跑的心中,没有“仁”的概念,跟他这种人,你不用去扯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要滥杀无辜”之类的屁话,到了要杀人的时候,他是决不会手软的。比如在第五百三十一章《赠宝》中,跑跑把一堆淘汰的法器和洞府赠送给了公孙杏,一些不明真相的道友可能会发出“真是好人哪”之类的感叹,WY却话锋一转,揭开事实真相:“当然留给此女的法器和法宝,对韩立来说,也是丢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般存在。至于这座小岛洞府,韩立更是在这些人没有到来之前就早已决定,闭关出来就马上弃之了。否则,韩立可不会让中年修士等人轻易地离去”。

    对于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人,跑跑历来都是立下杀手,毫不手软的。比如第二百零二章《灭口》中,被赤脚汉子发现了手里的“青凝镜”之后,跑跑担心被掩月双娇的祖母报复,立马起了灭口之心。对此赤脚汉子有清醒的认识:“如今,阁下是打算杀人灭口了!看来发下毒誓,阁下也不会相信的!”跑跑也很干脆:“没错!我只相信死人不会泄密!”

    再比如第五百六十八章《强敌》,跑跑一旦发现来了强敌,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场大战,为安全起见,立马用噬金虫变化的巨矛,将先前潜入的不知名修士灭杀,毫不留情。

    跑跑这种“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行为,和“仁”的思想彻底背离,在儒家卫道士的眼中,不仅仅是自私那么简单,简直就和恐怖分子没啥两样,如果以儒家传统思想来评判,恐怕要被千夫所指,遗臭万年了。

    (二)、弃义

    “孟曰取义”,“义”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义分是非。在儒家看来,分清是非,坚持正义,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所以你要“舍生取义”,要有为正义牺牲自己生命的觉悟。在组织上叫你去做事的时候,你不能嫌麻烦,要“义不容辞”;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即便是叫你去卖身,你也要“义无反顾”。

    搞清楚是非对错,站稳立场,是“义”的关键。对的一方,就是正义的,错的一方,就是邪恶的,所以在分清大是大非的前提下,站好立场,抢先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就能理直气壮,大义凛然;而一旦站错队,就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越是努力,成绩越大,就越反动,越为人所唾弃。

    在金庸武侠中,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是泾渭分明、一清二楚的。它的故事情节,经常放在朝代更替、外族入侵的时代背景之下,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划条线,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义士谁是汉jian,一目了然。比如《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在襄阳抗击元军;《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领着明教抗元;《碧血剑》里的袁承志,助义军抗清;《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志在反清复明。即便是其它没有外族入侵情节的书中,好人坏人,正义邪恶,也是界限分明、清清楚楚的。

    而在凡人中,你分不清是非,说不出对错,看不到善恶。谁能告诉贫道,凡人中哪些是正面人物,哪些是反面典型?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蛋?哪些人申张正义,哪些人支持邪恶?

    没人说得清楚,因为在凡人中,根本就没有是非标准。

    比如跑跑,你说他是好人嘛,不太象。如上所说,他经常滥杀无辜,道友们可能会说他杀的人都有取死之道,这说不过去,人都会有点好奇心,看到异常天象过来瞧个究竟,不能说人家就该死吧!而且他也没有什么正义感,只要事不关已,他才不会去管闲事,做那“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滥好人呢!

    你说他是坏人嘛,好象也说不上。他不会无缘无故因为心情不好就去杀人越货,你没惹到他,他才懒得理你呢!虽然他的敌人对他恨得牙痒痒,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从来不会没事去找别人麻烦,也说不上对修仙界有多大危害,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跑跑就是跑跑,你没法用好坏、善恶来衡量他,他就是这么个人。他的行为,你也千万别用是非对错去评价,那只会把你自己搞傻掉。

    和金庸小说一样,凡人中也有正道和魔道,但你如果想据此来分辩好人坏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第一百七十七章《修仙界与正邪》中,李元化就毫不客气地对后辈们说:“在修仙界里,不论是名门正派还是邪魔外道,追求的都是逆天行事、优胜劣汰。只不过,正派讲究的是徐徐缓进,水到渠成,功法较为温和,但经常好打除魔卫道的旗号去干一些小人的行径,多是假仁假义、伪君子之流的多;而邪派魔道则力求法力突飞猛进,一味追求功法威力强大,修炼过程过于阴狠恶毒,有投机取巧之嫌,虽然号称随心所欲,显示真性,但实际上随着功法的精进,却会逐渐行为偏激,迷失掉人的本性,甚至变得极度嗜血残忍。但无论正邪双方及其他修仙派,口头上怎么说的,但实际上执行的都是弱rou强食的那一套。”

    书中大量事例证明了这一说法。比如第七百五十八章《玄天仙藤》中,魏无涯问作为天南正道第一人的至阳上人,是不是看着跑跑身上好东西多,起了杀人夺宝的念头,至阳上人并未作出悖然大怒之状,只是说非常时期不可能干这事,而且跑跑本事大,杀人夺宝没啥把握,更何况他一个元婴初期修士,身上能有啥东西会让元后大修士感兴趣的?从这段话可以推出,以前这种事情至阳上人肯定没少干过,只是要嘛不干,要干就要干得漂亮而已。

    再比如第九百二十二章《噬真合元诀》中,儒门的鲁大先生,引诱严姓儒生,以生命作为代价,帮助他修炼噬真合元诀,这样的做法,和魔道又有什么区别?

    而从与主角敌对的极阴祖师、蛮胡子、玄骨上人、风希、古魔等人身上,反倒能看到不少可爱之处。所以凡迷们才会亲热地称呼他们“骨哥”、“古哥”,“风希,妖兽中的战斗机”。

    “义”这个字,在凡人中一点市场没有。你看书中人物的为人行事,简直就是把“义”字踩在地上践踏。

    (三)、废礼

    “荀曰守礼”。“礼”在儒家思想中,排在“仁”、“义”之后,也是极为重要的。

    礼定尊卑。儒家重视尊卑、长幼、亲疏之别,讲究出身、地位、身份的差别,要求按照自己所处的位置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

    和“仁”、“义”不一样的是,“礼”的强制性、约束力更强。儒家卫道士们“以礼入法”,在制订律法时,加入“礼”的条款,形成所谓的“封建礼法”,不仅限制人们的行为,还能深入影响人们的思想。

    礼不可废。在金庸武侠中,“礼”体现在对“师道”的尊重上,体现在严格遵守“江湖辈份”上。武功再高的人,对自己的师门,对自己的师傅,也得恭恭敬敬,对比自己辈份高的人,即便是实力不如自己,也得尊称他“师叔”、“师伯”、“师叔祖”、“前辈”等,表面上也得老老实实的,轻易不能扫了老家伙的面子。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虽然放荡不羁,却极为尊师重道,对伪君子师傅言听计从,唯唯诺诺,不敢稍稍失了礼数。

    而在凡人中,简直是乱套了。辈份的高低,不是按照资历、长幼、入门先后来排的,而是根据拳头大小来定的。今天你比我强,我喊你前辈,明天大家实力一样了,就变平辈了,后天我比你强了,你得叫我前辈。

    比如第二百一十五章《炼丹与筑基》中,跑跑在地火屋里筑基成功出来,门口的丑汉发现后,“倒也乖巧得很,立刻点头哈腰地陪笑着,连称呼也由以前的师弟,马上改成师叔了”。

    再比如第七百零六章《雷万鹤的震惊》中,跑跑按以前的叫法,称呼“雷师伯”,雷万鹤脸上红白神色变了数遍后,终于苦笑一声后说道:“师伯这称呼,雷某万万不敢当了。韩前辈既然已经进阶元婴期,那就是晚辈的前辈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儒家对于“礼”的讲究是十分严格的,象凡人这样以拳头大小论辈份的做法,是对“礼”的极度藐视和彻底颠覆。

    看完贫道以上分析后,有些道友恐怕会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追凡人那么久,原来它的主角居然是一个“不仁不义”,而且“无礼”的货色!

    是的,没错,跑跑就是这么一个货!

    既然这样,有些道友可能会说了,象这种道德败坏的垃圾,我们还追他干嘛!

    这种说法就错了。跑跑是不仁不义,而且无礼,但你不能说他道德败坏。他不遵守儒家的道德,是因为他另有标准,他符合道家的做法,下面我们以《道德经》中的观点来论证。

    老子对于“仁”、“义”、“礼”都是反对的,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认为,简单一点讲,道就是天地法则,德就是万物天性。讲道德,就是做事要符合天地法则和万物天性。老子反对把“仁、义、礼”作为人们的行为标准,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既不是天地法则,也不符合人的天性。

    首先,天地法则中没有仁的说法。世间各种生物之间,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植物从泥土里吸收营养,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食草动物吃植物长大;低级食rou动力吃食草动物;高级食rou动物吃低级食rou动物;高级食rou动物死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后又重归尘土,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循环。所有的生物,都处在吃与被吃的链条中,你不让它吃,它必死无疑;你不让它被吃,食物链中在它上游的生物必死无疑。作为一种生物,它要存在于世,必然是以牺牲其它比它低级的生物为代价的。天地法则中,哪有可能讲“仁”?

    所以根据自然法则,从逻辑上讲,儒家提倡的“仁”本身就是狗屁不通。

    人类社会其实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人的身上,依然存在着许多动物的特征。在人的天性中,自私是天生的,怎么可能“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爱父母胜过爱子女”?

    所以儒家提倡的“仁”,完全是孔夫子的美好愿望,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之所以在历史上会成为传统主流思想,被一再提倡,只是因为统治者寄希望以此使读书人成为酸儒,把狮子改造成绵羊,便于驾驭。

    其次,天地法则中没有是非一说。老子认为,矛盾的事物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恶,哪有善?没有丑,哪有美?你想绝对分清善恶、是非、对错,是不可能的,天地间根本就没有这种标准。所谓的是非标准,其实是人定的,里头大有问题,实际上执行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那一套,为什么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就是这个道理。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其实都是赢的人说了算。〖《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比如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兄弟间自相残杀,肯定不能说它对吧。但你看《隋唐演义》中,硬把李建成、李元吉说成阴险小人,李世民杀兄之举,就变成了“大义灭亲”,就符合了儒家的道德标准,而在很多史书中记载,其实李建成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这样的做法,只能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又比如《九鼎记》最近一章《一饮一啄》中,明明是滕青山想抓董哲紫来换取自己需要的石刻,番茄偏偏要编出一个董哲紫残暴不仁的理由,来显示主角行为的正义。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历史上有多少人物,被泼上污水,无法清白?历史上有多少事件,被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所有这些,都源自于儒家的“义”,源自于人为的是非、对错、善恶标准,源自于儒家道德观。

    再次,天地法则中也没有什么尊卑之分。儒家非要搞出一大堆的标准,说这个是高贵的、那个是卑贱的;这个是要尊敬的,那个是可以藐视的。其实你搞出来的这些东西,谁信哪?陈胜吴广早就喊出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儒家的“礼”,以律法的形式强制推广,所以大家不得不遵守。其实真正的明白人,谁也没把它当回事,最后执行的,还是“拳头大是哥哥”这一套。

    儒家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们做到“仁、义、礼”,但按照人的天性,很少人愿意这样做,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怎么办呢?所以很多人开始说一套,做一套,假仁假义,虚伪之风泛滥,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所以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历史发展的事实,被他不幸言中。

    《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就是典型的例子。人称“君子剑”的岳先生,表面文章可谓是滴水不漏,以至于在他身边朝夕相处的令狐冲,都一直相信他是个正人君子。而骨子里这人是个什么货色,想必不用贫道多说。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岳不群这样的货,道友们可以自己去算。但依贫道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岳不群的影子,因为传统的儒家道德标准,定得根本不切实际,我们做不到,又不想被人说“不仁不义”,只好装。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装B”,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既要做****,又要立牌坊,“装B”成风之后,每个人脸上都戴着面具,社会风气就糜烂至斯。

    贫道宁愿喜欢凡人中的“真小人”,不愿意看到岳不群这样不男不女的“伪君子”,那实在让人恶心。

    按照儒家的道德标准来看,跑跑确实是一个“不仁不义”而且“无礼”的人,但在贫道眼中,这种人很真,不装B,所以贫道很喜欢。

    。。。。。。

    收集整理人:meimei拖着洋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