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路遇强人命悬线(上)
“......关老板,这件事情与我爹爹无关,你把我爹爹放了吧。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只要你放了我爹爹,我和黛儿就任你处置。另外,我还可以再给你五两的黄金,你看怎么样?…” …… “什么?五两黄金?…” 果然,听到萧让的这句话,关胖子第一时间瞪圆了眼睛。五两的黄金啊,那就是起码四百贯的钱了。这可不是小数目了,要知道,他关胖子虽然垄断着附近的菜rou市场,可是每个月的净收入也不过只是几贯钱而已,而四百贯钱呢?几乎就是他七八年的总收入了,试问他又如何能不惊? “没错,关老板。只要你放了我爹爹,这五两黄金就是你的了。” 看到关胖子的反应,萧让的心里稍安。眼前的这胖子既然贪财,那自己主仆三人估计就暂时没有什么性命之忧了吧。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的,至于三人到底能不能逃出去,那就得看老天爷的了。有句俗语不是这样说的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间的事就是那么的无奈。 关胖子阴沉着脸想了半晌,最终盯着萧让的眼睛说道:“…老子凭什么相信你?另外,你小子就算真有五两的黄金,可老子宰了你之后不是一样可得?何必费这个事?…” “哼…那你便试试!关老板,别怪我不提醒你,虽说我父子确实是有五两黄金,可是并没有随身携带,你要是杀了我们,一分钱你都别想得到。” 说这句话的时候,萧让的手心里渗出了汗滴。他这是拿命在赌啊,赌眼前的那关胖子受不了那五两黄金的诱惑,进而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这其中的风险极高,因为那几两黄金此时其实正在他的身上。关胖子只要细心一点,命人搜一下他的身体马上就会穿帮。 “……” “好,臭小子。老子便相信你这一回。你小子要是敢骗老子,哼哼…” 说到这里,关胖子的脸上一阵狰狞。后面的话他虽然没有说出口,可是谁都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 “爹,你先走吧。” 看到关胖子同意了,萧让松了口气。他一心想要让萧林全安脱险,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萧林根本不可能丢下他这个儿子独自离开的。只见他神色一凛,很快就颤抖着声音说道:“不…不。让儿,为父不能丢下你一个人。这位…这位大爷,求你放了让儿,只要你放了让儿,那…那五两黄金,在下…在下会给你的…” “什么?你给我?…” 听完萧林的话,关胖子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不定起来了。本来吧,萧让说他有五两黄金的事他就是不太相信的,只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所以才顺了萧让的意思。可是现在萧林呢,又抢着让他放了萧让,用的同样还是那五两黄金的借口,这就让他很怀疑了。这五两黄金到底存不存在? “…你们,去搜一下他们…” 终于,关胖子指着萧氏父子对那几个大汉说道。他的这一句话一出口,萧氏父子的脸色顿时大变。 “你…你们别过来…” 萧林抢在萧让的身前,满脸紧张地说道。看到他这么紧张,对面关胖子顿时笑了,他的心里想到,果然是被自己猜中了啊,黄金就在他们身上。——原来,他刚才之所以让那四个大汉上去搜萧氏父子,就是想到了这一点。 也是了,萧氏父子作为外乡人,又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截他们,他们如果有五两黄金的话,怎么可能会不随身携带?想明白了这一点,关胖子顿时狞笑了起来,对着那四个大汉又说道了:“快点,上,把他们都砍翻了。” 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上拿着剪刀顶住自己脖子的黛儿了。因为,在五两黄金的“巨款”面前,一个水灵的姑娘算得了什么?只要有钱,再水灵的姑娘,“怡春院”里都能找得到。 “唉,看来真要栽在这里了。” 看着那四个大汉一步一步地逼过来,萧让的心里一阵无奈。事情发殿到这一步和萧林刚才的举动其实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如果不是他的话,关胖子还想不到让人上来搜他们的身体。可是他能怪萧林吗?他不能,因为萧林之所以这么做,还不是因为害怕他这个儿子遭遇不测?这根本就是一个死结,他想萧林安全离开,可萧林何尝不想他可以安全离开?于是推让之下,结果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四个大汉在一步一步地逼近,萧让几乎都已经准备认命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山道上突然传来了一把悠长的声音,其所念的东西竟然还是《道德经》①里的一章诗句,一时间四个大汉情不自禁地都停住了自己的脚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悠长的声音越来越近,终于,在众人的注目下,一个高瘦的身影从山涧小道上慢慢地转了出来,只见此人穿着一件古朴的道袍,手上还拿着一张布幡,布幡上面写着一个“卜”字,整个人显得放浪不羁的,骇然就是萧氏父子昨天见过的“称骨神算”袁天罡。 注释: ①《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