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领主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窥视电报系统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窥视电报系统

    “戴森,知道华夏帝国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吗?”埋伏在华夏帝国已经近十年的查理丁询问一个他最近新搭上的一名以前被俘的一个西班牙士兵的后裔,如今在华夏帝国研究院工作的研究员,也是华夏帝国允许的不是汉人面孔的拥有汉人身份的,并且被汉人认同的西班牙裔华夏人。

    戴森这个人差不多和他祖父一个德行,醺酒,作风放荡,不会安心工作,但比较不错的是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高,也许汉语学的不咋地,汉学学的不咋地,但对于科学技术的灵感和研究比较在行,在帝国的研究员里面属于前列的那种,可他这个人对于汉人认同感不一样,同时对于他祖父被迫为华夏帝国服务相当的不满。

    但身在华夏帝国他接触的都是以前被迫留下来的西班牙后裔或者是葡萄牙后裔,亦或者是意大利后裔或者更多的荷兰后裔更多,大部分人死心塌地的为华夏帝国卖命,或者认同自己是华夏人,不过也是有一部分人在华夏帝国这个讲究纯粹的汉人或者其他民族融合过来的华夏人身份不满,天生的排斥汉人或者华夏人,天生的从骨子里面的感觉到他们应该是西方百人,比较优异的民族,哪里才是他们的祖国,因此在没有机会的时候,他只能整天醺酒,打闹,或者发泄不满,但酒醒以后还得老老实实的工作,为华夏帝国添砖加瓦。

    不过在认识了查理丁这个英国人以后,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加上华夏帝国开始开放了,让外国人,西方人进来经商了,他们开始接触这些人,希望能回到西方,回到他们认为的西方社会去。

    “知道,最近研究的是有关无线传播消息的电报系统,电报系统知道吧?”他抓着酒瓶子,小声问查理丁。

    这个查理丁知道,华夏帝国现在正在如火如荼的铺开电报线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从十年前他就发现了这个东西,虽然刚开始比较简陋,铺设起来成本比较大,但一旦完工,带来的效益不是能用一般的经济理论能解释的来的。

    就说他在华夏帝国经商十年,在这上面获得的便利相当的高,一件商品,在南面是一个价格,你要知道北面的价格,那么你得快马加鞭至少十来天知道哪里的价格,然后备货,一个月之后拉到北方,但你发现哪里的价格可能已经涨起来了,比你进货的价格和运输的费用差不了多少,很多人都载在这个通讯不便上。

    然而有了电报系统还有铁路系统,海运系统,一份电报过去,知道了价格,备货几天,通过铁路拉过去也就半个月时间,然后他能赚取至少抛去运费的近一半的价格差异。

    不过现在的电报是固定的地方,小地方还没有,必须跑去大的县城或者府城去,道台衙门去,而且跑去了不一定能及时发,还必须等,因为发的人多啊,现在华夏帝国的商人还是官府,还是一些达官贵人也需要发报啊,这可是比写信快多了。

    等的时间就是两三天,必须有专人在电报房附近值守,而且电报在路上转的时间也得两三天,这是最快的了,有的转七八天都有的,不是很方便,开头电报房是不对外开放的,只为官府服务,后来这几年才对外开放,但实际效果就是他提到的慢,等待。

    因为电报系统是主要为官府和军队服务的,能够给普通人和商人开放的线路有限,就那么两三条,现在官府的线路也就五六条而已,一个小地方不过一条单线,稍微大的道台他们才有十来条线路,也只有府城才会给一般人开通两条线路,道台城给开通三条,最多时候五条。

    专用线路是大官们联络的,一般线路是衙门之间互相联络的,特种线路是军队联络的,普通线路是民间联络用的,商业线路是专供商人们联络用的,华夏帝国有一点不好就是什么东西都分的特别细,不能越界。

    普通线路绝对不会给你发商业信息,专用线路绝对不会给衙门之间发信息用,只有大官们专门联络此才用,如果私自改变线路性质,那是要坐牢的。

    这几年华夏帝国的有线电报系统普及的越来越快,从当初的一条实验线路交替发报,到后来的两条线路并行发报,直到后来的十几条线路交替使用,规范使用,发展越来越快,电报信号越来越清晰,快捷,使得商人们受益,不过费用也很高。

    华夏帝国并没有说是开通更多的线路,只是在原来的沿线电线杆上挂电线,扩容,他们做的更多的是向没有线路的总督区架设线路,扩容线路,就这些线路耗资巨大,纠纷不断,华夏帝国用了十年的时间推广和建设。

    很多地方还在架设,不过都是偏倚的穷乡僻壤和一些重要的关隘,军事驻军基地,还有一些山涧,山间线路,主要顾及的是华夏帝国每个地方都应该拥有线路,但不会重复的建设一条偏离线路的地方,其他在线路附近的没有架设县或者府,一律不理。

    这些地方只能通过快马,通信,这些原始的手段进行交流,或者向京师,其他地方联络,就使用最近的架设了线路地方的官衙的线路。

    时间长了他知道这些弊端,但在西方,或者他的国家里面看华夏帝国,却觉得不可思议,华夏帝国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不可理解。

    因为这代表华夏帝国文明比他们的文明发展更加快,更加高,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很多西方的学者或者科学家都来华夏帝国学习和交流。

    但能学到的东西都是华夏帝国公开的东西,学不到神韵,于是国内就要求他尽快拿到华夏帝国更新的成果。

    于是他在把铁路系统成功的引入英国以后,又想要把电报系统引入英国,促进英国的发展,却不想华夏帝国根本不愿意他们引入电报系统,开头还有官员响应,但后来这些官员都被处理了,家被抄了,他给他们的那些礼物都被华夏帝国存入国库了。

    华夏帝国不动他是因为这几年英国给华夏帝国带来至少百亿,千亿的商业贸易的好处,但据他了解,一旦他触动到华夏帝国最为直接的利益或者机密,他可能活不过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