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之文豪崛起在线阅读 - 820【英雄叱咤,壮士骁骁】

820【英雄叱咤,壮士骁骁】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万岁!”

    “……”

    街头到处是游行队伍,正在放暑假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汇聚到一起。沿途,许多市民也自发加入,浩浩荡荡行走在各个街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前往市政府请愿。

    “滴滴滴!”

    司机按着喇叭,想迫使游行队伍让开道路。

    周赫煊提醒道:“靠边,停车,等游行的先过去。”

    这司机和轿车,都是找徐志摩借来的,上海周公馆只剩下一个看门老头儿。

    等到游行队伍离开,轿车才继续前行,来到一家饭店门口停下。

    距离七七事变爆发,已经过去了20多天。

    最开始,常凯申和宋哲元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坚守,必须抵抗。但在坚守抵抗的同时,他们又期待着和谈,而这份侥幸心理迅速被日军的援军给扑灭。

    七月十七日,常凯申终于选择面对现实,发表了他的重要讲话,其中有一句广为流传:“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此时此刻,北平正在进行着惨烈的“南苑之战”。

    首先要说一下汉jian潘毓桂,此人是北平、天津、河北和察哈尔的最高行政长官,还担任宋哲元的政务处长,兼平津卫戍司令部高等顾问。从事变爆发到北平陷落,二十九军的所有作战计划,都被潘毓桂详细出卖给日军。

    早在周赫煊回上海的时候,就给宋哲元发了一封电报,说日军正在谋划攻占北平,并提醒宋哲元当心潘毓桂已经做了汉jian。

    宋哲元倒是听取了部分意见,令人严密监视潘毓桂的行踪。但潘毓桂有日本人撑腰,又是宋哲元地盘内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二十九当中也有内应,依旧非常轻松的获得了作战计划并传出。

    当日军一步步收缩对北平的包围圈时,宋哲元意识到南苑的重要性,立即派遣赵登禹的精锐部队前往支援。但宋哲元也是昏了头,他鉴于37师的防线太长,同时又把驻守南苑大营的37师调往北平方向。

    这一切由于汉jian的出卖,都被日军所知悉,于是日军趁机发动猛攻。

    南苑之战爆发时,赵登禹为了赶快驰援,身边只带了一个团,另两个团还在半路上,而主力仍旧留在涿州,原本驻守南苑的37师则在撤离防线。

    增援部队只来了一个团,驻防部队却在撤退,日本人又发动突袭,战场瞬间全乱了,中国守军被打得措手不及。

    最可恶的是,由于汉jian潘毓桂的出卖,日军不但知悉守军的动向,还知道守军的薄弱点学生兵团。

    学生兵团是去年征召的,一直在参加训练,直到七七事变爆发,他们才正式拿枪成为军人。日军朝着学生兵团的阵地疯狂进攻,而前线的指挥系统又崩溃了,学生兵们根本找不到长官,只能在基层军官的领导下坚持战斗。

    对于这些学生兵来说,这是他们遭遇的第一场战斗,也是其中大多数人的最后一场战斗。他们当兵的时间才半个多月,却展现出极高的战斗素养,而且无人后退,无人投降,大半都牺牲在和日军的rou搏当中。

    卢沟桥事变一周年之际,日本采访华北驻屯军第一大队长一木清直,此人感慨说:“面对面死战也不肯退却……甚至负伤几次依然冲上来拼杀。”

    因为提前得知守军的作战计划和弱点,日军以为能轻松拿下南苑,结果遭到异常顽强的抵抗,甚至一度被佟麟阁带领军官教育团赶出阵地。在损失惨重之下,日军战斗机从承德起飞,对南苑进行疯狂的轰炸和扫射,守军阵地瞬间化为一片火海。

    中国守军只能选择突围,而他们的撤退路线,也被汉jian出卖给日本人,遭到准确而致命的埋伏。

    突围途中,132师师长赵登禹牺牲,是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师长,享年39岁。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牺牲,是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级将领,享年45岁。

    赵登禹和佟麟阁牺牲的消息,已经被记者传到上海,明天全国人民都会知道。

    饭店门口。

    周赫煊刚刚下车,就听见徐志摩在喊:“明诚!”

    “你也来了?”周赫煊有些惊讶。

    今天周赫煊此行,是来参加“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大会”的,出席者主要是些左翼文人,没想到徐志摩居然也跑来凑热闹。

    徐志摩说:“既然是上海文艺界救亡大会,我是中国人,又是上海文艺界的人,自然要来参加。对了,你的诗还没写好吗?过两天诗刊就要发创刊号了。”

    “写好了,本想回去再给你。”周赫煊拿出两张诗稿。

    徐志摩打开一看,惊讶道:“居然不是白话诗……不对,佟麟阁和赵登禹死了?”

    周赫煊点点头:“牺牲了。”

    :“滚滚狼烟,悲泣山河,恨聚怒潮。听皇姑屯里,惊魂霹雳,喜峰口上,杀寇声高。原野山川,长城内外,奋起男儿唱大刀!宛平后,唤英雄叱咤,壮士骁骁。南苑激战晨宵,弹雨泻,黄亭土炽焦!痛荒郊碧血,故园凄泪;千秋肝胆,百战魂消。弹指春秋,纵目寰宇,几处狂徒又叫。雄碑下,教子孙长记,一代英豪!”

    :“晓月芦沟,怎忘当年,战火曳空!惹英雄奋起,旗风所向,悲歌吼处,气贯长虹。永定河边,南苑巷内,多少男儿浴血中。一腔恨,俱凝刀枪上,怒向顽凶!天公竟妒豪英,弹飞处,焦石溅血浓。憾壮怀难已,山河未复;民崩倚恃,国损干城!浩气长风。唤起大众,卫我中华一脉同。西山上,有松涛夜吼,霜叶殷红。”

    周赫煊拿出来的是两首,后世谣传为佟麟阁和赵登禹的绝命爱国诗,其实不然,这是后人为纪念他们而创作。

    比如“弹指春秋,纵目寰宇,几处狂徒又叫。雄碑下,教子孙长记,一代英豪”这句,明显是写抗战胜利多年后,子孙在纪念碑下为烈士扫墓的情形。当然,换成周赫煊此时“创作”出来,则可以理解成对抗战胜利的憧憬,拥有者特殊的激励意义。

    徐志摩反复低吟着两首,叹息说:“两位将军为国捐躯,当得起这等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