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锵锵三人南北行在线阅读 - 第八十二章 大善人?

第八十二章 大善人?

    生逢乱世,人为草芥。

    这话说的是一点都不错。

    兖州平原郡里众人皆知的张大善人家,居然发生了灭门惨案!

    据说,是聊城二龙山上的强人,眼红张大善人家的家财,这才起了歹心,坐下了这么一桩大案出来。

    是夜,茌平城张家火光冲天,大火燃烧了整整一夜,到了第二天快晌午时分才熄灭。

    这一次,张家上上下下的,除了张大善人张六安带着自家的管家在乡下查看田亩才幸免于难以外,其他张家人等,居然是被杀了个鸡犬不留!

    得到消息以后急匆匆赶回家中的张大善人,面对着如此的惨状,长号一声之后,就彻底的晕了过去。

    围观的众人赶紧手忙脚乱的把张大善人张六安抬到阴凉底下。

    看着悠悠转醒、痛哭流涕却又茫然无语的张大善人张六安,目睹如此残像的众人,也不知道该劝些什么好了。

    节哀顺变四个字,面对着这位满头花白的可怜老人,确是实在没有办法说出口的。

    这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真是人不如狗啊!

    连张六安这样的远近闻名的大善人,都要遭受这样的惨祸,其他人,还有哪个不是触景生情的呢?

    事情过去几天之后,就又有消息传了出来。

    据说实在无法面对这样的打击,不愿再待在这个伤心地的张大善人张六安,尽数出卖了自家的田亩,准备迁往南方定居了。

    面对着如此局面,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也都暗自嘀咕着,如此也好。

    这一来的离了这伤心之地,人还能过的安生点,毕竟对于张六安这个年纪的,每日触景生情之下,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再说,据说现在南边还算安稳,听说好多人家都已经往南迁了呢。自家要不是实在财力迁移又不知道到了南方怎么过活,说不定也要南迁呢。

    既然都知道了张六安要在近期南迁,这么多年以来,平日里受过张六安恩惠的着实不少,来道别的自然也是数不胜数了。

    这几日里,伤心过度的张六安,勉强的打起精神来,不断的迎来送往,神情是便的更加憔悴了几分了。

    目睹如此景象,看着张六安苍白面容的众人,就又是平添了几分唏嘘和惆怅出来了。

    再过来几日之后,张家的管家放出话来了。

    张大善人实在是舍不得这些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又怕自家的雇佣以后受了别人的委屈,决定散尽家财,带着想和他一起南迁的乡亲和雇佣们一起南下。

    并且,到了南边以后,张大善人也是要买田亩种田的,毕竟是乡里乡亲的用着习惯,他确实想带着众人一起南迁的。

    以张六安张大善人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名望,这点信任还是有的,跟着张六安一起南下,至少今后的生计问题,还是可以保障的。

    如此消息一出,在本地艰难度日,已经是熬不下去的各家各户,可就彻底的活跃开了。

    张大善人这块招牌,那可是响当当的。

    几十年的不断积累,这整个茌平城上上下下,没有受过张六安恩惠的人家,确实是很少的。

    平日里修桥铺路、关照孤寡,灾荒之年赈济灾民,加之从来都是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他放出话来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南迁,那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本来听说了张六安要南迁之后,已经很有些坐不住的庄户人家,一听到这个消息,哪还能平静的下来?

    如此,本来已经极为破败尚未休整的张家,居然更加的热闹了起来。

    各家各户来报名一起南迁的,果然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了。

    人这种动物,从来都是从众的。

    面对如此局面,本来还在挣扎犹豫之中的人家,也变的坐不住了。

    虽然张管家放出来的话是,哪怕散尽最后的家财,也要把想要跟着张六安一起南迁的人都带上。

    可是,这话听听就是,人家毕竟是要到南方还要买田亩的,能用来在路上的钱财毕竟有限。

    要真是跟着走的人太多了,说不定后去的可就没有机会了。

    不知道是在什么人的有意传播之下,这样的讨论愈演愈烈,一种紧迫的情绪不断的传播开来。

    在不断的感染之下,本来可能还不想走的,也架不住周边氛围不断的扩散,变得急切的想要南下了起来。

    如此情况之下,去张家报名南迁的人家,越来越多,排的队越来越长。

    这种局面,就又更加的印证了传言的可信性,并最终催促着还没有定下心思的人家,最后确定下了南迁的主意,也跟着去排队去了。

    这种事情,就好像是,拼命抢来的东西,总是好的。

    别人抢我也要去抢,大家都去抢,我如果不去抢的话,岂不是吃了亏了

    甭管怎么样,抢到手了再说。

    至于这个东西是否真的很好,那谁知道呢?

    没看到大家都在抢么?

    大家都在抢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呢?

    只是持续了十多天,来报名南迁的人家,就到了千多户。

    来报名最远的人家,居然还有不少外县的人家都来了。

    看到这种情景,连外县的外乡人都来抢位置了,咱们自己人当然更是不能落下!

    如此循环之下,十几日过后,在张家日夜排队的队伍,非但没有变少,反而日渐庞大了起来。

    这一天夜里,五月初二,躺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房中修养的张六安,看着外面的人山人海,和自家的管家开始商量起出发前的安排起来。

    “现在已经报名的有多少人了”

    此时,坊间流传一病不起的张六安,哪还有一丝的病容?

    “回东家的话,已经有一千六百多户,连老带少的,快有七千人了。陆陆续续的,还是有不少人家到来的。”

    张管家很是老实的汇报着情况。

    “如此就好,再等上三天,凑上万把人,咱们就出发。再往后的,零零散散的应该也没有多少人。再等就不值得了。”

    “开始别舍不得钱,快刀斩乱麻的,把这些人都带上了路再说。再拖下去我怕生出什么不必的事端出来。”

    “等上路以后,这些人再想后悔,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交代到这里,张六安又问起了其他的事情来:“小丽他们到哪了?咱们前行探路的队伍准备好了吗?”

    “今天有信传来,说小姐他们已经快出徐州,再有几日就要到扬州了。按日子估摸,现在应该是刚到扬州地界了。再有一旬左右的日子,应该就能到建邺城大江边了。”

    张管家先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转而接着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

    “前面探路的早就准备好了,狗蛋他们走过几南边了,依着他们的建议,咱们这次准备的很顺当,随时动身都没有问题的。”

    “安排妥当了就好,最后三天,第四天初六一早咱们就动身出发,你去赶快安排吧。”

    “是,东家,那我就先下去安排收拾了。”

    “这一阵儿辛苦你了,最后再受累几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