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唐太子党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五章 一些行政系统的新情况

第二十五章 一些行政系统的新情况

    很长时间以来,郭德罡一直都在疑惑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大肆倾销毒品,会不会给社会的整体人格倾向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一个几乎所有成年半成年的人都吸食大麻的国度,人人整天都处在一个半High不high的状况下,很明显会造成整个社会机制的非正常化。生活在一个神神叨叨的国度里,这件事很可能会是郭德罡除了物质上的巨大环境污染之后,在社会精神文明方面造成的巨大负面后果之一。

    实际上,郭德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觉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全部都在精神上产生了严重的大麻依赖症状之后,这个国度已经在整体上呈现了一种轻微的迷幻状态。具体而微的一个实例,就是醴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堵防御用的长墙上面各式各样的涂鸦和留言,体现了一种颇为癫狂的创造力。层出不穷的的飞天仕女主题chun宫,泼漆大写意山水,工笔印象派花鸟,甚至还有颇为后现代的长短句诗赋。

    虽然处在战乱期间,醴泉的状态和平时相比并没有太大的转变,相反,和蓝田一样,由于是关中不多的几个安全而有秩序的所在之一,醴泉倒有些畸形的繁荣。收容了大量流民和出逃的长安富户之后,醴泉开发区已经有了将近两万户人口,甚至相当于一个上州的标准了。但是相当有意思的是,朝廷体制下的醴泉县令,对醴泉开发区是没有任何管辖能力的,因为醴泉开发区在整个行政体制中,是个前所未有的怪物,在严格的体制意义上,它是一个军管的所在,是神策宣武天平武宁平卢永平东都朔方鄜坊诸道行营的后勤中转基地。

    在这个地方,一切人力物力都是为了战争而运转,所有的体系,都是按照德隆的那套管理机制来运作的。开发区最高的权力机关,叫做诸道行营醴泉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由各个勤王部队的代表组成的一个圆桌体制,其最主要的业务,是向大唐德隆这个庞大的战争后勤机器,下各种订单。

    经过这几年不断地和郭德罡打交道,各个藩镇,乃至户部、工部,都开始习惯了使用他那一套奇奇怪怪的会计标准和阿拉伯数字,也习惯了各种协议、备忘录和往来公文,当然,更习惯了开各种大会小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形形色色的委员会,都开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机制,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分配有限的军需资源和粮草而催生的。这种大会小会上不停地讨价还价的过程,和德隆体系那一套除了数字什么也不认的做派,逼得各个部门,乃至各路节度使衙门,都不得不开始重视统计和商业上的人才需求。

    和原先和度支打交道的时候不同,大唐德隆在给诸道行军供应军械粮草的时候,全部都是实行买卖制度,必须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军费先交给各道的军需官,再来买东西,而不是像度支的作风一样,是直接将实物配送到有需求的地方。这些军械粮草每一样的单价和质量,都是在所谓的“诸道行营事务协调总会”里面一架一架吵出来的。

    当然,一开始也发生了很多起斗殴伤人事件,后来,大家达成了共识,暴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于是便有了一个规则,就是开会的时候绝对不能采用物理攻击手段,也不能携带任何可能有害他人安全的器械物品。从刀剑到玉佩,这些东西都逐一被禁止,到最后,协调总会开会的场所就固定了下来,便是在畅春园醴泉开发区店的大浴池里面,大家坦诚相对,没有任何大杀器携带在身,又舒服,又放松,几支极品仙麻下肚之后,很多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原本上,各个节度使的使署,在长安都有一个留守机构,叫做进奏院。长安沦陷之后,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这些进奏院,尤其是参与出兵平叛的中原诸镇,和负责粮草供应的江南诸镇的进奏院,并没有随着朝廷前往奉天和汉中,而是大部分都驻扎在了醴泉。得益于大唐物流邮政事业部高效快捷的文书门到门投递服务,和大唐高速完善的路网系统,从醴泉通往各个藩镇的信息往来相当可靠而迅速,从醴泉到扬州,最多只需要十五日便可以完成信件的来回。

    而《蓝田每日商讯》,也变成了邸报不能正常刊发的情况下,各路藩镇和下级州县行政机关获得第一手时局信息的重要手段。而掺杂在大唐物流的各路业务工人中的友爱部工作人员,也不停地从天下的各个角落返回着各式各样的情报,带回到《蓝田每日商讯》总编辑部,也就是友爱部总办公室,再经过整理汇编反馈到郭德罡手上。

    在没有计算器,也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进行如此之大的数字计算,依靠此时的筹算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这个困难被反映到郭德罡这里之后,他就让木匠做了一套算盘。但是糟糕的是,郭某人记得的珠算口诀,几乎都还给了小学老师,自己只记得只麟片爪而已。好在古代人民的智慧还是很强大的,经过帐房师爷联合攻关小组的研究,算盘的系列运算口诀还是被整理了出来,开始在各种计算中发挥作用。当然,在各地的技工学校里,这种新工具的应用,也被纳入了必修课。

    由于必须要和德隆发生巨大的经济往来和计算文书工作,每个藩镇的幕府机构都开始大肆扩充,甚至慢慢地也开始学习德隆的企业会计准则、预决算体制,并开始招收各式各样的数学商业人才。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德隆内部的员工。有经验的各种下层办事人员,开始大范围地流出德隆体系,被高薪厚酬挖到全国各地的节度使幕府之中担任幕职。

    由于在节度使幕府之中一般都可以捞到检校散官的加衔,而不是像在德隆只能拿到钱粮,而没有功名,这在功名可以抵扣祱役,因而使得社会诸阶层格外重视身份的八世纪,吸引力要远远超过单纯依靠物质奖励的德隆系统。这种竞争使得郭德罡不得不大幅提升熟练员工的薪酬水平,使得人力开支增加得非常快。尽管现在德隆一个地方分店店长级别的基层管理人员的薪水,已经是一年三百贯,但相比一旦跳槽便可以做到参谋或掌书记级别,加检校主事衔,从八品下的待遇,同样一年拿到三百贯,意义却大不相同。

    正是因为如此,郭德罡只好不断地补充技工学校的学徒工人进入德隆工作。后来,更是强制采用实习制度,高年级的学生必须进入德隆实习,只管吃住,不付工钱。由于这些学徒的家人都被控制在生产建设兵团,这样其跳槽的可能性便大为降低,而这些人对德隆的感情,那是其他自由身份的人所不能相比的。而这种人才流动的另一个后果,便是德隆系统和原有的藩镇—中央官僚系统可以在藩镇幕府这个程度上得以顺利对接,使得德隆系统的一系列作风更快地渗透进了唐帝国的基层行政系统。

    在大麻和铜臭的双重作用下,这个中央行政机构逃离了首都的朝廷,从基层开始,发生了一系列谁也不能估计到未来的变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藩镇也开始在自己的地盘里,搞德隆的这一套东西了。尤其是在马燧的河东镇和杜从政的振武镇,以及长江以南的诸多藩镇,由于还没有和德隆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就格外地有动力开始效仿郭德罡的这套体系,自己慢慢地营建起来,做起了官办生意。

    而郭德罡此时,着眼的问题却不在这上面,而是在两个地方,其一,是长安,其二,是田绪所在的魏州。他似乎有种隐隐约约的预感,自己要和魏博镇,发生点什么关系了。

    【注1】唐代节度使幕府幕僚一般都带检校官职,以表示相对应的级别。

    【注2】请读者们继续诅咒我吧,我依旧忙于处理自己的那些破事……毕业造成的挪窝以及一系列复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