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恰巧遇见
陈仲卿先走了一步,没有看到那辆朴实无华的马车转入青衣巷口,徐徐前进的身影瞬间消失在了巷口。他手中拎着几块包好的米糕,去了一趟文桥巷。之前来过此处几次,一草一木都有深刻的印象,院子不大,然而却精致别雅,那晚发生在此的痕迹经过几场雨水的充沛洗刷之后已经当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茂盛的青草,还有一片姹紫嫣红的野花。 宋绾绾的听力极佳,光是听脚步声就知道来人是谁,她偏着头,小声的说道,“是仲卿公子么?” “是啊,绾绾姑娘,我能进屋么?” 宋绾绾轻言细语的说道,“进来吧。” 这几天宋绾绾也在考虑一个之前陈仲卿所说的问题,之前一口拒绝要求她感到有些唐突,实际上如果只是去观望一下也没有什么,毕竟她只是一个瞎子,什么都看不到。 进了屋,陈仲卿将米糕放下,对身后的盲女琴师宋绾绾说道,“今早去了一趟酒楼,特地带来了一些你喜欢吃的糕点。” 宋绾绾应答了一声,随即说道,“仲卿公子,我有事想跟你说。” 陈仲卿轻笑了一声,说道,“这么巧?我也刚好有事想跟宋姑娘说一声。” 宋绾绾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那个,关于胭脂榜的事,我想我可以陪同你一起去,不过……我不会登台争榜单前十,您知道我的性情,对这些事,没什么兴致。平平淡淡即可。” 陈仲卿点点头,随即意识到宋绾绾是目盲,又补充了一句,“我知道,只要你愿意去就行了。我也不会要求你登台助兴。你不喜欢,谁也不能强迫你。” 陈仲卿走到边上,只是有些可惜了一手琵琶的琴音曼妙,不过只要她去了,也就够了,余下的便是顺其自然,他会安排。 因为时隔了片刻的关系,陈仲卿与陈仲虚两人刚好擦肩而过。此时马车已经停在了青衣巷口,陈仲虚敲响了老师的大门,向张逊的下人家仆递上了自己的名帖。 “我是张逊大人的门生故吏。” 不一会儿院子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张逊步伐稳健的向门口走来,在大堂门口见到站在院子里的单薄身影,上前一步笑着说道,“仲虚,你怎么来了?” 上下打量了这位门生几眼,的确比之前清瘦了不少,不再是当初跟在自己后面神情随和的学生,也没有初入官场时的手足无措,而今举手抬足之间都有着上位者浑然天成的气质。 两浙路经略使,不知道这位被同僚一致看好的后生能爬到怎样的高度。 陈仲虚恭敬的向张逊作揖,笑着说道,“老师,好久不见了。当年在汴梁老师走的匆忙,没来得及送别,今日就算是给老师上门谢罪好了。” 张逊扶须眯眼笑道,“怕你小子是冲着杭州胭脂榜而来的吧?先贤圣人的教诲你都记不住了么?” 陈仲虚知道师尊不是迂腐之人,所以也没客气,开了一句玩笑,“嘿嘿,知我者老师也。”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院子不算奢华,却在小巧玲珑中透露出精致和典雅,布置的与汴梁旧时府宅一模一样。跟随着张逊的步伐,陈仲虚在身后小声的说道,“老师一直不肯回汴梁,还在因为当年晋辽一战那事过意不去吗?当今圣上也盼望着先朝老臣能祝他一臂之力,还是说老师已经彻彻底底的断了复出之心?” 晋辽边境围绕燕云十六州战事不断,当时张逊是朝中主战派,却也因为一场战事的大败遭到了罪责,再加上自身也是皇亲国戚的敏感身份,深知在朝中可能因为此事而四面招敌,于是挂印而去,离开了汴梁,躲到了这片杭州城。 张逊停顿了脚步,没有回过头,陈仲虚则是低下头,不敢多言。 “仲虚啊,很多东西都是事在人为。” 他拍了拍手,神情和悦的指着花花草草说道,“我不似叶黄巢,一辈子为了晋朝江山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年在庙堂上我们一众主战派承担下了战事不力的后果,不就是为了现在的格局造势?枢密院有主战的黄貂寺,文武百官乃至上帝上下都决心坚定一致抗辽,这就是我想看到的局面了,至于今后是命由天定,事在人为,我前半辈子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还有什么未了解的心愿?难道非得爬到丞相太师太傅的极人臣之位才算是了而无憾?仲虚啊,你有可曾知道高处不胜寒,站在那些位置上的人,有多少能够全身而退?死于政变的,死于先帝之手的,还有党争失势的,数不胜数。最后能名垂青史却又全身而退的,晋自开朝到现在,一个也没有。” 陈仲虚刚踏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静静的听着自己老师的念叨。 “为师希望你能明白,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也别贪恋荣华富贵,汴梁不似两浙路,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这八个字你记住。” 陈仲虚低下头,深深作了一个揖,“弟子谨遵师傅教诲。” 张逊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深知在这个场合不该讲这些扫兴的话,他笑着说道,“嗯,接下来去了汴梁,还有一个人会让你惊讶,你现在得多跟他走动走动。” “嗯?” 陈仲虚有些不明就里,“不知师傅所说是谁?” 张逊有些神秘的说道,“我在这里提前跟你透个底,叶黄巢即将出任太傅一职,至于原因想必你也应该知道了。”
“叶国柱?” 陈仲虚惊讶的说道,随即又低头说了一句,“弟子知晓。” 他没想到此番杭州之行收获居然这么大,还提前知晓了叶黄巢出任太傅一职的消息,这可比接下来跟诸位知府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和勾心斗角有趣多了。起码现在多在这位朝廷红人身边走动走动,对自己以后的官路宦途有极大地帮助。 “对了,你此番前来,不去探望一下你弟弟么?” 一说到陈仲卿,陈仲虚的脸色就变得阴晴不定,他不想,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这个弟弟。 张逊也不知道他们兄弟之间还有一层隔阂,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哎,仲卿这个孩子了不得,将来这个朝廷,怕是要出两个陈姓的顶梁柱。” 顶梁柱? 陈仲虚瞪大了眼睛,他有些不确定老师所说的话,老师从不轻易的夸人,一旦说出了口,就代表他对那个人的才华表示充分的肯定。 他重复了一遍,“老师说的可是我家那个不成气候的弟弟陈仲卿?” “不成气候?此话何解?” 张逊以为陈仲虚在向他谦虚客套,忙着解释,“难道仲虚不知道,仲卿刚获得了杭州游园诗会的三鼎甲?” 陈仲虚瞪大了眼睛,语气有些难以置信,“老师是说,我的弟弟陈仲卿,就是那个拿下了杭州词评会三鼎甲的人?” 张逊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而且……” 中年男人伸出手指,指向探出墙的一枝红艳海棠,指着隔壁说道,“他现在就住在隔壁。” 陈仲虚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时陈仲卿刚刚走进入了青衣巷,他说服了宋绾绾来参观胭脂榜,接下来只要随机应变即可。他远远地就看到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停在张逊门口,以为是哪位拜访的达官贵人,也没有在意什么。 刚走到马车旁,紧闭的大门突然打开,陈仲虚和张逊两人正有说有笑的走了出来,恰好碰见了陈仲卿,双方都愣了一下。 看到从张府走出来的年轻人,陈仲卿也呆立在原地,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个地方遇见他。 此时陈仲虚心里也是同样的感受,只有张逊微笑的看着两人面面相觑的惊讶场景。 陈仲卿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兄长,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