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祝各位看官老爷新年新气象!
汉广文九年二月,瑞雪纷纷,春节刚过,长安城里银装素裹,正值壮年的广文帝刘骥于大雪天出宫,除了四名近侍外,连母仪天下的皇后都不知。 此行隐秘,自然没有龙辇和禁卫军浩浩荡荡的从奉天门排行,广文帝刘骥绕过御花园,从后宫一名宠爱妃嫔的庭院翻墙而出。 这件事传出去估计会让无数人大跌眼镜,一国之君居然在不惑之年翻墙出宫,这件事广文帝至死都没给人讲过,至于那随他出宫的四名近侍更是捂紧嘴巴,之后连酒都不敢沾一滴,生怕酒后将这不怎么光彩的事情讲漏。 位居秉笔司监的王挺弯下腰,天子就踩在他背上翻出了这朱墙深宫。 刘骥翻出后不由的笑出声,估计他是天底下头一位在壮年时翻墙出宫的天子吧。 “陛下?” 一声尖锐却不刺耳的声音从厚重的朱墙内传出,刘骥跺跺脚,将金丝缠履上的雪抖掉,轻轻的嗯了一声,让墙内的四个人心安。 “陛下,我们这次出宫是去哪?” 一个年纪不大,脸上还未褪去稚气的小太监问道,旁边两鬓早已斑白的王挺瞪了这小太监一眼,他俏皮的吐了吐舌头,嘿嘿一笑。 刘怀看到后也浅笑,偌大的一个皇城敢在他面前如此逾越的也只有这个小太监了,那些官宦们私底下的议论刘骥多少也听到一些,无非就是什么圣恩一石,这名叫郑怀恩的小太监一人分去八斗的酸话。 “去找叶荆岚,有个事情要和他商量一下。” 四个近侍跟在刘骥身后,默不作声。 大年初的长安街头偶有路人,这盛世天下的百姓大多在佳节之际团圆在家中看着窗外风雪交加,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别有一番惬意,一年四季春苗、夏雨、秋叶、冬雪,只有在大雪纷飞的季节他们才能好好的休息一番。 “陛下为何不传旨召叶大叔进宫呢?” 小太监郑怀恩若有所思,反问起刘怀,王挺一把拉住他衣袖,示意他不要在多嘴,天子一怒,又岂是他们这些做下人可承受的。 刘骥对王挺摇摇头,示意没有关系,真龙天子向来爱自称孤家寡人,又有多少是自己导致的?伴君如伴虎,喜怒无常却怨天尤人,刘骥对史书上这些帝王唾之以鼻,执掌天下却连个知心的人都没有,又何其悲哀? 所以在私底下就算交好的几个臣子或宦官和他聊聊趣事,扯扯家常他都不拒,这才略惯坏了这个他向来宠溺的小太监。 “下旨召你叶大叔进宫,马上就会被那些人的眼线盯住,明天朕得批不知多少谏书奏折,就又得让你通宵在旁侍候添油磨墨了。” 郑怀恩清秀面容露出愁苦之色道:“那还是偷溜出的好。” 另两名近侍听后偷笑,王挺摇了摇头,对这个不知轻重的小孩子彻底无奈了。 刘骥身材高大,负手踏雪前行,表面从容,心里却有斩不尽的烦恼忧愁,他想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却连第一步都未能迈出,说来可笑,这天下都是他的,却处处被那些自称书香门第,世代华贵的世族掣肘,谋划了近一年的方案不过刚提起三句,就被那些口中永远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着想的‘贤臣志士’否决。 这也是为何和刘骥私底下关系交好的大臣皆出自寒门的原因。 广文二十年,最让人惊奇的向来出彩的世家俊杰不怎么出彩,反而是出身贫苦的寒门士子在这二十年崭露峥嵘。 长安城南的一处小宅,比起围绕皇城的那些府邸庄园简直不值一提,既没有名匠雕刻的鬼斧神工,也没有书圣起笔的珍藏摹描。 两个人围着一个冒着火星飞灰的石炉取暖,身后四个人侍立在旁,连一向没个正经的郑怀恩也神色恭敬杵在一边。 屋内一览无遗,除了堆在床榻上的几叠竹简外再无它物。 郑怀恩摩挲着双手,看着火炉旁的两人,一人是这九州山河之主,另一人则被世人称为神鬼之谋的叶荆岚。 叶荆岚一身黑衣蓝冠,脸色苍白,幼时风寒生了病根,所以身体向来不好,可就这么一个连骑马都做不到的病秧子,却让长安城里所有的世族深深忌惮。 “朕幼时就有这个想法了,逐骑弯弓,驰骋草原,想来都是一件畅快的事情。” 叶荆岚两只手几乎要贴到石炉上,却还是冰的骇人,他听后嘴角上扬,笑的邪魅。 “怎么?陛下今日早朝不顺?” 叶荆岚面对帝王时也丝毫不胆怯,还敢公然在他面前揣测其心思,虽然早就知这位最擅谋计的先生和圣上关系不一般,王挺却还是为他捏把汗。 “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刘骥苦笑,将身上昂贵的白貂尾服递给叶荆岚,后者也不谦让,更没有像寻常大臣得此殊荣后露出一副痛哭流涕,下一秒似乎就要为国捐躯的表情,只是很平常的接过,连句道谢都没有。 王挺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位帝王心思了。 “那些看待家族利益远在朝廷之上的世家中人也就算了,真正让朕伤心的还是姬城鸣,我对他的寄望,是能在那一本道尽千年盛衰的史书上留下十页!” 叶荆岚听到后也轻叹一口气,哪个不认为姬城鸣必定能腰束玉带,位极人臣,姬城鸣的才学就连帝师郑重忠都赞口不绝,称中兴大汉之任,非他不可属。 “难道朕的决策真是错的么?”圣明善断的广文帝这时也动摇,看向叶荆岚。 “幽州边境百年战火不绝,数以万计的大汉子民被北掠草原,命如草芥,至死都不能归乡。” 刘骥闭上眼睛,默默不语。 “多少英灵黯然战死亡魂不安,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身体羸弱的叶荆岚说这话时几乎用尽了浑身力气。 “除了陛下,又有谁能替他们做主?” 刘骥真龙睁眸,天子威严显露无疑,惊的在旁四人跪伏在地。 叶荆岚喘口气,继续道:“大汉养息近百年,国库丰足,年年都有成山的粮食坏在粮库,还未见过光的宝刀锈死武库,又如何不能北征?” “大汉数代帝王都对这些世家礼让三分,正是如此才造成如今这局面,陛下若不制止,只恐百年前的诸侯之乱会重演。” 叶荆岚咳嗽不止,脸憋的通红还想说些什么。 刘骥握紧拳头,跪在一旁的王挺此时大气不敢出一声,这个看上去清秀体弱的先生说出的话,哪句不是石破天惊? “你说的对,匈奴越来越过份了,那些倚仗祖上功绩的世家更是跋扈,他们似乎忘了这天下姓什么,只想从朕手中要走权势,却丝毫不想付出,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至于姬城鸣的策论,其实并非行不通。”叶荆岚说道,他心中惋惜,姬城鸣就像一块上好的玉石,价值连城,只是还未雕琢,性子太直,又刚烈如火,视天下为己任,却从不琢磨帝王心思,这才会身败名裂被乱棍赶出长安。面前这个皇帝,叶荆岚在熟悉不过,好说话时就算在他龙椅上打滚都没关系,盛怒之下那被扒了人皮晾在城郊的皇亲国戚就是最好的说明。 “先生……” 叶荆岚点头,还没等天子发话就说:“圣上放心,此征我会随行,出谋划策定乾坤,运筹帷幄至千里,非是叶荆岚夸大,这偌大的长安城里,没人能强过我。” 风雪漫天的这天,广文帝刘骥朝着黑衣寒士叶荆岚鞠礼一躬。 汉广文九年年关刚过,金銮殿上一旨皇诏掀起轩然大波,还在自家府邸观梅望雪吃汤圆的两世老臣崔盛羽听到后当即扔下了手中玉盏,几乎连滚带爬的冒着严寒到宫外面圣,足足站了两个时辰却未能一见龙颜。 第二日早朝,数十名大臣联名上书,连一直支持广文帝的九卿都不惜触怒天子,谏书中的言词几乎可以作刀杀人了。 至于向来唯恐天下不乱的御史台更是二十多名谏官以血为墨,三公出面携带满朝官员的谏书,力争要让广文帝收起那份御驾亲征匈奴的心思,却被禁卫军拦在了后宫外。 整个长安瞬间都沸腾起来,大街小巷皆谈论这事,底层的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幽州常有边境祸事传来,不知多少热血男儿义愤填膺,只恨不能持长缨,策骏马,上阵杀敌。 大汉已经近百年没大动兵戈了,空养九州郡兵百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说法都不准确,应该说养兵百年,用兵一朝。 还有不少大臣观望不定,不知天子到底如何想的,在旁冷眼旁观,既不做打破脑袋也不后退的铁骨忠臣,也不做肯定会被万人唾骂的应势小人,但到了第二日,这些本想隔岸观火的中立大臣却发现火有燎原之势。 权倾朝野的大司徒亲自下发请帖,邀长安所有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上谏,这下算是真的捅穿了马蜂窝,谁不知大司徒林卿之是三世老臣?前朝天福先帝驾崩前仅剩的顾命大臣,单是在他膝下学说的士子就有千人,动一动脚,就能让天下士林刮起一片虎风。 天底下做官的士子都知道天子可以冒犯,可三公是名副其实的老虎屁股,进谏天子好歹还能被后人传颂是不畏皇权的傲骨正气,可如果被三公惦记上了,那就只能悄然无声的夹着尾巴离开长安。 广文帝是做好了准备迎接天下所有刀笔吏的口诛笔伐,却不想这才刚刚下旨,不过半天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难免有些惶恐,可从近侍口中得知那个连他都得礼遇有加的甲子老臣邀请百官觐见,他坐在龙椅上的身躯颤抖起来。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愤怒。 本还心中还有几分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他想起过年时叶荆岚的话,更加深以为然。 金口无虚言的天子诏书也敢违逆,你们还把朕当皇帝么?朕往日对你们言听计从,不过是要你们出点钱财,就要死要活了?可知北塞将士可是用血rou之躯抵住匈奴铁骑换得你们睡的香甜安稳? 当天晚上,奉天门外多了两排仪仗,而一直支持广文帝的黑衣寒士叶荆岚深夜潜入宫中,与广文帝促膝长谈,更加坚定了广文帝的信念。 “天底下的百姓都希望陛下打这场仗,扬我大汉国威,而这些以江山社稷为重的朝廷官员却阻挠,陛下是相信万民所请?还是心有私欲的诸位大人?” 广文帝两眼布满血丝,一夜未眠。 第二天,广文二十年中最为让人膛目结舌的一天来到了。 数百名红袍里夹杂着少许黑袍官员一排排的朝着早朝路线走到奉天门外,第一排玉带金丝,衣服上绣着仙鹤腾空的红袍白发大司徒看到奉天门旁两排仪仗,冷哼出声,对一旁一样位高权重的大司空道:“当年那个老夫怀里襁褓如今倒也有了做九五之尊的样子!” 两人冷笑,皆是不屑。 身后那些五六品的官员大多都变了脸色,向来和善的天子看来这下是要动真格的了,有不少滑头已经准备脚下抹油,却发现身后御道被两个谏官拦住。 “今日谁若敢怯去,将来《jian臣录》里必有其名!” 彻底没了后路,被硬拉来壮声势来的大臣欲哭无泪,可迫于形势,只能夹杂在浩浩荡荡的人群之中。 奉天门打开,秉笔司监王挺身后跟着几十名禁卫军,看到面前黑压压的人影,面色苍白。 “诸位大人,圣上主意已定,还请回吧,今日不早朝。” 大司徒年迈却踏出坚定步伐,睥睨王挺道:“天子呢?让他出来搭话!” 王挺大惊失色,难道这群大臣真要以下犯上? 大司徒一撩官袍,跪倒在奉天门外,御道后四名仆从抬棺放在他身旁。 ”臣!林卿之!死谏天子,断不可出兵北征匈奴,此举动摇我大汉百年太平,望圣上裁决,望日月明鉴!” 几百大臣都跪倒在地,呼声如浪潮奔涌,饶是王挺身后虎背熊腰的禁卫军士见此阵势也都为之心颤。 正当此时,郑怀恩手里捧着一道圣旨一路小跑到王挺身旁,气喘吁吁宣道:“天子有令!百官速速退去!三声之后,再有冥顽不化者,仪仗候之!” 稚嫩的尖细嗓声在朱墙内扩散,几个早已汗流浃背的官员手臂一软,吓趴在了地上。 一行鲜血从大司徒林卿之满是皱纹的额头上留出,他抬起头,望着两腿打颤不已的郑怀恩笑出声:“老夫成化年间进士,大风大浪五十载,成化十年的后宫刺妃,天福三年的廷尉冤案!这世道、老夫何事没有见过?只恨空度虚年,没尽人臣之道,若是圣恩浩荡,就让老臣今日名留青史吧!” 郑怀恩只是死盯着手上圣旨,强忍着恐惧几乎扯着嗓子喊道:“一声!” 王挺点头,身后重甲森森的禁卫军抄起两旁仪仗,将跪拜的大臣们团团围住。 林卿之老泪纵流,却肆声大笑,在他带动下,身后百名文武官员也都咬着牙伏在地上,纹丝不动。 郑怀恩脸上的汗珠倾泻,两只手几乎已经握不住圣旨:“两声!” 少保明安站起身将官帽扔掉,高声道:“大汉养士千年!仗节死义、只在今日!” 郑怀恩手中圣旨掉到地上,用尽力气嘶喊: “三声!” 他像浑身力气被抽空一般,坐倒在地上,怔怔发呆。 禁卫军士拿起仪仗,朝着黑压压的人影挥舞下去。 肆骂声、哭喊声,大笑声。 …… 御书房内。 广文帝刘骥几乎是瘫倒在龙椅之上,今日的行为,在他看来比举国之力征讨匈奴更是动摇国本,奉天门外那些正在仪仗下打滚哀嚎的百官哪一个身后不都有一方势力,今日奉天门的事情传出去,足以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一旁赐坐的叶荆岚一脸风轻云淡,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他站起身对广文帝笑道:“恭喜圣上,此举足够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决心,九州内、再无劝阻。” 广文帝看了一眼叶荆岚,没有吭气。 叶荆岚知道这天子如今心里一定懊恼不已,于是正色道:“陛下可知道?远去北塞与匈奴人打仗的可不是这群掏点银子就像割rou一般的‘贤臣’”。 广文帝破天荒的露出这几日第一个笑容。 “我相信,天底下的百姓是支持陛下打这场仗的。” “朕知道,朕既然敢下诏在奉天门外设仪仗,自然也想过如果北征不力、甚至惨败的后果。” 广文帝深呼一口气:“朕比那些嘴上说着死谏的大臣更有决死的信心。要是北征失败,朕就准备以死安天下民愤,难道天底下谁的头颅,能比朕的还要珍贵?” 叶荆岚听后站直了身姿,对着面前帝王郑重一拜。 “寒衣叶荆岚,替北境十万将士、替幽州千万百姓谢恩!” 广文九年夏至,幽州上谷郡。 百年来大汉最为浩大的一场战争在广文帝刘骥御驾北上幽州拉开了序幕。 由布衣名士叶荆岚一手策划,调用三州精锐二十万,及刘怀从长安带走的三万御林军和作为他皇帐禁卫的禁卫军三千作为北伐的主力。 在刘骥第一天到达上谷郡时,一天之内连续七道御诏发出,整个中原和幽冀二州悠闲惯了的大人们顿时忙的焦头烂额。 奉天门仪仗一事,虽不说打的世族心服口服,但哪还有一个身后牵扯着无数势力的世族贵人胆敢在站出来说一句话。
那天从奉天门外拖走的十几具尸体和几十名至今还在家中休养的大人就是前车之鉴,连三世老臣林卿之都晚节不保,被乱棍打死。 白髯赤血,尸首送到林府时,他过了不惑之年的长子甚至连尸首都不敢认领,只是带着林家百口跪谢龙恩,第二日便变卖长安所有家产,回齐鲁老家,让多少沾着书香门第之称的世族心惊胆战。 一时间,长安街头都见不到平日卖弄才学的那些公子爷,连青楼牌坊里都冷清下来,一时倒沉寂了不少。 表面平静之下难免波涛汹涌,多少人憋着一口气,冷眼旁观,看这位帝王如何做到横扫北漠草原,甚至一些人希望远征军惨败而归,好像事不关己一样。 广文帝是没时间琢磨这些心思,就连一向懒散的叶荆岚也表情凝重,站在抬起头才能看到边的北原地图下足足三个时辰。 上谷郡武安村。 村里的每一户村民都收到了朝廷拨给的安置费,足够他们数年内衣食无忧,所以也没不愿意离去此地的钉子户。 如今这里成了远征军临时的帅营,广文帝的龙尊就坐在这座小村里最大的一处土房内。 幽州刺史荣存高站在土房外,看着来回奔波的将士很尴尬,平日来他连这种土房看都不看一眼,此时却脚步踌躇。 就这么一个边境小村最常见的土房,他身为一州之长,却没资格进入。 “要深入塞北,在茫茫草原和大漠里找到匈奴王庭位置,谈何容易啊!” 叶荆岚身旁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轻抚胡须,轻轻舒了口气。 “孙寅,从青州调来的四十万郡兵到哪了?” 能让君王直呼其名的孙寅是大内皇宫中的一个奇闻,少时以持戟郎身份入宫的他混迹数十年别说官途平云,就连无品无职的持戟郎身份都没了,可哪个位高权重的大臣敢小觑此人,能常伴帝王身就说明了一切。 叶荆岚一介布衣被称是谋略无双,长安城内人所皆知,久伴帝王的孙寅倒是低调的多,唯有少数几人才知晓他的底细,能够在短短一月之旬将五州郡兵和民勇排布,赶在远征军到达幽州前就已经在北塞囤积了足够三十万大军数月粮饷,这份细腻心思和完美策划连骨子里都是傲气的叶荆岚都佩服不已。 “禀陛下,青州郡兵已至渔阳,最多三日,就能赶到这里,微臣特命这四十万郡兵路过北平郡,带来了百万石粮草,足够支撑远征军两月供给。” 旁边几个甲胄整齐的将军露出笑容,久征沙场的他们自然明白远征匈奴第一大难题就是粮食,广袤无垠的塞北里三十万远征军就如同蚁群一般,人力在自然里还是太渺小了。 叶荆岚回头,对着末席的一位年轻将军问道:“马将军,可探清王庭位置在何处?” 马昊明出列行军礼,此时的他不过是幽州北境上位低声微的杂号将军,可能连幽州刺史都不知道手底下有这么一位将军,见到叶荆岚询问,他有些受宠若惊,回道:“末将手底下两千骑兵都分成斥候去打探了,据我这些年得来的情报,王庭位置极有可能在神钓湖周围,可惜末将手底下还是人手太少,否则一定能找到王庭位置,不辱圣恩!” 叶荆岚转头看向另一位金盔金甲的雄武将军,问道:“我听说镇北将军手底下有六千雄骑,即便在边境上战力也是顶一顶二的?” 镇北将军心里一凉,明白了叶荆岚意思,心中即便百般不愿意还是回道:“末将这就将兵符交与马将军。” 这六千骑兵是他手底下最强大的一股战力,多年来能够让天生善战的匈奴人始终游离在边境之外多是这六千骑兵的功劳,可谓是他半生心血,养活这六千骑兵的银子足够砸出三万训练有素的郡兵。还有一点藏在他心里的是,这六千骑兵只听他的调令,俨然是他的私兵,叶荆岚轻描淡写一句话,就像割了他心头rou一般疼。 广文帝只是在一旁端养,叶荆岚的能力他还是非常放心,而三十万远征军随驾亲征,也士气高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叶荆岚轻咳几声,凝神拿起一根枯枝在地图上指道:“诸位将军请看,幽州边境外千里都是草原,多有匈奴部落游牧,能形成战力的人足有数万,不过因为内斗不和的元素,不能聚集,散沙乌合之众,不足为虑,叶荆岚愚见、不用针对这些小部落,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他们还是懂的,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保证补给线的畅通,远征军每人能够携带三日的粮食,在多就会影响行进速度,也就是说补给线被匈奴截断超过三日,那么深入北原腹地的三十万远征军就会断粮。” 此话一出连闭目养神的广文帝都睁开眼睛,在场的所有将军都表情凝重,看着叶荆岚。他们当然知晓其中利害,在百里无人烟的北原断粮,那么三十万远征军不攻自破,匈奴人都不用正面交战就已经溃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和陛下商讨后,除了三十万远征军又调用中原和北方两州郡兵的原因。” 在场所有人骇然,这场远征就是让三十万精锐站在近百万郡兵肩膀上来完成,任何偏差,都会一触即溃,何等大的手笔! “所以我希望有一位将军能够主动担当坚守补给线的重任。” 所有将军都低头思量,这可不是一般的重任,稍有不慎就会断送三十万性命,其中甚至包括了当朝皇帝。 一位将军出列道:“末将愿担此重任!” 广文帝定睛一看,是当朝车骑将军严殷,为人慎重沉稳,确实担得起此任。 他站起身,拉住严殷的手沉声道:“寡人与三十万将士的性命就交给将军了!” 严殷抱拳,几乎是扯着嗓子喊道:“绝不辱命!只要严殷还活着,补给线就绝不会被匈奴截断。” 广文帝大笑,刹那豪情万丈,他走出门去,毫不理会等候多时的幽州刺史荣存高。 前几日还因为人去楼空的武安村此时旌旗招展,万马奔腾,小小的村落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十几名大汉高级将领和叶荆岚等谋士官员随圣驾走出。 广文帝不禁自问,这样的能臣武将,这样的星旗电戟,大军如何能败? 晚霞映长空,沙霾遮落日,君臣共饮一樽酒,灯火夜阑间,豪气冲天。 三个月后,马昊明亲率八千枪驹骑连破匈奴三十阵,冲进匈奴王庭。正因此战后出名的燕阳骁将李猊和甄琅,一人拖着半丈熟铜棍将匈奴的第一勇士玛尔提砸的血浆并出,另一人扛着赤色汉军旗纛,身中十一箭依旧屹立不倒。 马昊明手提七尺长剑,亲自缚住特勒亲王拴在马后倒拖十里送到皇帐外。 那一日三十万大汉将士在羊勒山下的怒吼彻底压住了所有质疑声,广文帝亲自为马昊明牵马数里,百年得此殊荣仅他一人。 物是人非,当年羊勒山下的怒吼早已消散在北风之中,神鬼之谋的叶荆岚在大军归途时死在了塞北,仅有无碑荒坟一座。 孙寅在广文十八年时病逝,严殷阵亡边境,兑现了诺言,当年那一帮意气奋发的文武俊彦转眼间就只剩了寥寥几人。 岁月啊!洗涤千秋百世,只留下青史一卷,留予后人评说。 PS:(作为一个新人,还有有太多不足的地方,各位有什么意见都能留言,我会看也会改。祝各位看官老爷明日,也是明年能够生活工作一切顺利!也祝自己这本书的成绩越来越好!今天发个大章,也算是情意。总之,希望能继续支持我,2017年,我会更努力的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