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记游西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 敬鬼论

第三十四章 敬鬼论

    招贤皇榜贴出去没几天,就有一个姓刘名全的人揭了榜。

    刘全是均州人,几天前,家门口来了两个满身疥疮的病和尚化斋,因为门前没人,他的妻子李翠莲就从房里走了出来。两个和尚请求施舍点钱财治病,李翠莲顺手拔下了头上的金钗给了和尚,自己披散着头发进了屋。

    刘全刚好从后院出来,不明就里,骂了李翠莲几句,说她不守妇道,擅出闺门。李氏气不过,自缢死了。刘全伤心自责,不愿独活,自愿一死,去地府进献瓜果,以期能够见妻子一面。

    朝官们安排刘全在金亭馆里,头顶两个南瓜,身上带满冥钱,喝下毒药而死。

    刘全的魂魄到地府献了瓜果之后,阎王把他放回阳间,让他死而复生。又令黑白无常两鬼到皇宫里,把太宗的御妹——公主李玉英的魂魄捉走,把刘全的妻子李翠莲的魂魄推了进去,借公主的身体还魂再生。

    公主还魂之后,口口声声大叫自己是刘全的妻子李翠莲。

    太宗想起在地府时,秦广王曾和他说御妹会早夭,明白御妹是死了,还魂的是刘全的妻子李翠莲,于是招刘全为附马,把她配给刘全为妻,又赐了无数珍宝嫁妆。

    刘全因祸得福,事情传到民间,人人都知道了有阴曹地府,更有十八层地狱等,明白了只有行善诵经,斋僧礼佛才能逃过地狱之苦,才能不过血河上的奈何桥。

    另一边,尉迟恭领了圣旨,带了一库金银,到河南开封府去寻找相良。

    相良在阴司里存有十三库金银,尉迟恭以为必然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大户人家。找到之后,却原来只是一个小买卖人,和妻子张秀两口子,在自己家门口制作些陶盆土罐,卖几个小钱养家糊口。

    夫妇两人乐善好施,一有余钱,不管多少,都是斋僧布施,或者买些冥钱纸金纸银,烧给阴司。因此在阴司里积下了十三库金银,下一世里将享有金玉满堂的富贵。

    尉迟恭见了,不禁感慨善有善报。

    相良夫妇见了钦差大臣和本州本府的官员,坐着高车大轿,送来无数金银,挤在自己的茅屋外,硬要把金银送给他,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夫妇二人跪在地上,只知道磕头,不晓得说话。

    尉迟恭道:“老人家,快快请起。我是奉了皇上的圣旨,来还你钱财的。”

    相良战战兢兢地道:“大老爷啊,小的从来没有借过这么多钱给人,小的生计艰难,哪里可能有这么多的钱财?万岁爷爷恩赐,小的也是无福承受啊!受不起啊!”

    尉迟恭道:“老人家,你是有所不知,你斋僧布施,烧了无数冥钱到阴司,阴司里善恶分明,把你烧的钱都积存在那里,已经攒下了十三库金银在阴司里了。我太宗皇帝死去三天,又还阳死而复生。他在地府枉死城里,崔判官给他做保,借了你一库金银,散给那些冤死的鬼魂。现在命我照数来还给你,请你放心收下,我才好回去复旨啊。”

    相良夫妇哪里敢收,不住磕头道:“小的要是收了这些金银财宝,肯定要折寿的,要早死的。阴司里的钱,是阴司里的事,万岁爷爷在阴司里借了钱,也是阴司里的事,我阳世里的人,哪里能要这钱财。不敢收!不敢收!万望恕小人死罪!”

    尉迟恭看他苦苦推辞,没办法,只得写了奏章,报给太宗知道。

    太宗看了奏章,赞叹道:“真是好人哪!”于是批复奏章,叫尉迟恭把那些钱财拿来给相良建一座生祠,修一座寺院,请了有德行的和尚住在寺里,念经礼佛,给相良祈福,就当是还给相良一样。

    尉迟恭领了旨,就在开封城里买了一块五十亩大小的地,给相良建了一座寺院。寺门上挂起金牌,题着“敕建相国寺”。又在寺的左边,给相良夫妇建了一座生祠。祠堂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了相良夫妇的为人事迹,以及相国寺的由来。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得天下皆知,人人感叹好人好报。

    与此同时,各州各府都贴出皇榜,劝人尊佛向善,榜文如下: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jian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胸怀慈善,人人礼佛看经;心有如来,个个往生极乐!”

    皇榜一出,从此人人礼佛,个个向善。

    太宗又召来魏征,商量如何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地府鬼魂的事。

    商量好后,又出了皇榜,广招天下高僧到长安做法事。

    没多久,长安城里僧尼云集。

    太宗传旨,叫太史丞傅奕在那万千僧人中选举高僧大德,择日做水陆大会,超度亡魂。

    傅奕是道家门人,见太宗又是造寺院,又是修佛会,赶紧上疏太宗,奏表写道:

    “佛是西域之法,僧尼出家避世,对君不忠,对父不孝,不事生产,剃发易服,逃避赋役,剥削百姓,割截国库,讲妖书邪法,恐吓愚夫,骗取钱物。百姓愚昧,不察根由,信其诈语,于是追究前世罪过,虚求来生幸福,遂使人愚迷,妄求功德,不畏法律。犯法服刑者,还在狱中礼佛,口诵佛经,以求免其罪过。人的生死,取决于自然;刑德威福,决定于君主,而佛教徒诈称,贫富贵贱、生死福祸都由佛主宰。这是窃人主之权,擅自然之力。佛教肆行,其恶果将是海内勤王者少,乐私者多。佛教之害,入家则破家、入国则破国,望陛下三思。今大唐僧尼青壮者数十万,若废佛禁僧,令僧尼自相配对结为夫妇,生息生产,则天下之幸也。”

    太宗看了奏章,大怒道:“朕亲游地府,报应显然,况且佛家圣迹常有显化,佛法如此玄妙,人人深知,只有傅卿你一人执迷不悟,是什么道理?”

    皇上震怒,傅奕忙跪下请罪,语气却是没有惧意,说道:“皇上,我大唐自有李教,何需胡教。”

    李教,是太上老君李耳的道教,唐高祖李渊自称是太上老君的子孙,奉天承运而取天下,奉李教为国教。胡教,当然是指从外国传来的佛教。

    太宗见傅奕不思悔改,心中恼火,但这傅奕于太宗坐上皇位有大功,太宗一时也有些气结。

    傅奕是道家门人,精通阴阳术数,在朝中享有盛誉。当年玄武门兵变前,傅奕曾向高祖李渊进言,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让朝野都觉得秦王李世民继位是天命所归。

    此刻太宗不想降罪给他,转头把奏折扔给了中书令萧瑀道:“萧卿家,你给朕看看。”

    这萧瑀却是个笃信佛教的人,他是南朝梁明帝萧岿之子,隋朝隋文帝独孤皇后侄女的夫君,也是隋炀帝萧皇后的亲弟弟,又是唐高祖李渊的表弟,太宗李世民也要叫他姑父,是太宗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于公于私,太宗对他都很是器重。

    南北朝到隋朝都是尊崇佛教的,其中犹以梁朝为最。所以萧瑀从小在佛教氛围中长大,精通佛法。此刻见太宗要他看傅奕的奏折,他立即明白了太宗的意思。

    萧瑀看完奏折,朝太宗拜道:“皇上,佛法自汉代传入东土,历代无不推崇,佛家弘善抑恶,修身养性,使百姓无争无欲,安心向善,这对国家有莫大之功,应该大力发扬。佛是圣人,诽僧谤佛那是无法无天,应该严刑处置。”

    萧瑀这么说,那是给傅奕安罪名了。

    萧瑀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他揣度了太宗的圣意,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信奉佛教,还有一个原因:傅奕与萧瑀向来就是死对头。

    萧瑀曾经请了一个西方的高僧到京城来作客。那个高僧有一颗佛牙,坚硬无比,无物可破,又精通咒语。他念诵咒语能把活人咒死,再一念又把死人咒活。

    太宗见了,很是好奇,就在金銮殿上,叫了几个护卫让高僧作法。高僧念念有词,果然把护卫咒得死里还生,太宗大为赞赏。

    傅奕年轻时是个道士,学得一身道术,他曾经因为穷困,去找一个富有的僧人朋友借钱。那僧人性情冷漠,为人吝啬无情,见傅奕落魄,不肯借钱给他。后来傅奕对僧尼就没有了好感。加上佛道两教,向来是有争执的,所以傅奕就去与高僧斗法,要比个高下。

    两人就在太宗的面前比试。傅奕先是用一只羚羊角做的法器把那高僧的佛牙一下子打得粉碎,后又让高僧对他念咒。那高僧对着傅奕念念有词,念了半天,忽听得“咕咚”一声,有人倒下了。众人一看,倒下的人不是傅奕,而是那个高僧。原来傅奕道法高深,把咒语反挡了回去,作用在高僧身上,把高僧自己咒死了。

    傅奕与萧瑀两人本来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加上这西方高僧的死,两人从此势同水火。

    傅奕听萧瑀说自己诽僧谤佛,应该严刑处置,是要置自己于死地了,连忙反击道:“佛家僧人,抛弃亲人出家,那是不孝;不做事吃白食,那是不义;不交税赋不服兵役,那是不忠;以妖法邪说骗人钱财,那是不仁。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教派,萧丞相却视为正法,臣实不敢苟同,请皇上明鉴!”

    这等于是骂萧瑀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了。

    萧瑀实际上倒是个以孝道而闻名天下的贤人,听了傅奕的话,气得不知道如何反驳。最后只得双手合什,行了一个佛礼,脸色像是猪肝一样,说道:“之所以有地狱,就是为傅丞相这样的人准备的啊!阿弥陀佛!”

    太宗当年领兵打仗,杀人无数,玄武门兵变又杀死了兄弟,气死了父亲,一直都很有心结的。他游历了地府,死而复生后,已经深信了报应昭然,地府与六道轮回都是由佛家掌控,所以太宗是铁了心的要推崇佛教了。

    此刻,太宗见萧傅两人唇枪舌剑,胜负难分,说来说过,也没有说出一个能让人信服而礼敬佛门的道理来。于是转头又对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道:“你们二人怎么看?”

    张道源和张士衡二人也都是信佛之人,听见皇上问他们,早已知晓了皇上的用意,一齐出班来奏道:“佛法清净仁恕,果正佛空。自古以来皆尊佛教为三教之首,不可毁,更不可废。请皇上明鉴!”

    太宗要的就是这支持的声音,于是高声道:“二位爱卿说得好!朕意已决,即日起,选拔高僧,兴办法会,超度亡灵!再有反对者,削职为民!毁僧谤佛者,断其两臂!”

    傅奕伏在地上,默默不敢出声。满殿大臣,再无一人敢反对。

    太宗当即传旨,叫魏征和萧瑀、张道源三人主持,去招集僧人。并选举出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出来,作为水陆大会的坛主,修建道场,准备水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