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屠刀集在线阅读 - 千古不散鸿门宴8

千古不散鸿门宴8

    千古不散鸿门宴8

    书名:屠刀集作者:菜九段001更新时间:2014-04-2521:17:52

    8.事件的余响

    鸿门宴结束了,但刘项之间的纠葛并没有至此结束,应该说还只是刚刚开始。正是这些刚刚开始的纠葛交涉,才使得我们有可能探及鸿门宴的真实内容,这些探讨前面已基本做足,此不赘述。现在要探讨一下项羽是如何面对因刘邦让步所出现的新形势,即他是如何消化刘邦做出的让步的。项羽手段用足,剥夺了刘邦王关中的权利,这个时候球停在了他的脚下,全天下的人都在看他该如何开球。

    刘邦有王关中的权利是天下共知的,而其出让此权利却是一种私下授受,并没有***上的依据。刘邦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了,但项羽必须考虑,他必须拿出一个能摆上台面、并可以让所有其他人接受的方式消化刘邦所做的让步。首先,项羽把球又踢给了怀王之约的创始人楚怀王,解铃还须系铃人嘛。于是就有了项羽派人向怀王通报灭秦之事。这个事件应该发生在鸿门宴结束不久、具体的分封之前。

    按当时的惯例,项羽在破秦于钜鹿后就应该向楚怀王覆命,当时的说法是“还报”。因为项羽出征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救赵,既然项羽统帅的援赵军大获全胜,就应及时覆命,但他没有这样做。可见,项羽那时就已不把怀王放在眼里了,现在其实力更大,他更不会在乎怀王的意见了。之所以要迟至此刻才向怀王覆命,不过是想以此为幌子,假意向怀王请示论功行赏的事,其真实用心是为了化解关中支配权私下授受的难题。此举看似尊重怀王,其真实目的在于让怀王改口,让怀王对王关中命令做出对项羽有利的重新解释。谁知怀王根本不理会项羽的用心,仍坚持按既定方针办,并重申了往日之约定。怀王不识时务地恪守道义,也为日后的杀身之祸埋下了祸根。既然让怀王改口这条路走不通,项羽自然要另想办法。这个办法又从两方面着手,先是向楚军将领宣布: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高祖本纪》

    这样一来,就取消了楚怀王对灭秦之约的主宰权与解释权。这还不算,接着他便走了第二步棋——曲解以往的怀王之约,其内容就是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内容露出的第二只马脚——范增与项羽的对话。《项羽本纪》记“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此对话内容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也足以揭示鸿门宴结局的关键所在。只要稍加分析,就大大有利于理解鸿门宴的实质。“疑沛公之有天下”,是项、范二人动了杀机,要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情义灭刘而后甘的原因所在;“业已讲解”则是刘邦让步的结果,刘放弃了最有利最富饶的地方,也就杜绝了刘邦可以有天下的可能,让二人放心;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还欲对刘邦动武,后果立即会显现,即“诸侯叛之”;即使不对刘邦动武,接受了刘邦的让步,还是有“负约”的后遗症,仍然会“诸侯叛之”;于是便有必要曲解怀王的关中之约,即“巴、蜀亦关中地也”。只是这里提到的“阴谋”不含贬义,而是两个人私下里嘀咕,大概经过如此这般商量之后,觉得可以公开有个交代了。这个记载也表明,鸿门宴上项羽对刘邦的谦让极可能没有当场表态。项羽的不表态,并不表示其不接受刘邦的让步,而可能是没想好以什么样的形式化解刘邦的这个让步。这个形式,到这个时候才算解决了。司马迁的笔力非同小可,着墨不多,便把这一决定的过程与结果勾画得活灵活现。所以《秦楚之际月表》记载此事曰:“(汉元年十二月,项)羽倍约,分关中为四国。”这样一来,原本应该完全归刘邦所有的关中便一裁为四,刘邦只拿到最差的一块,而那些双手沾满了反秦武装鲜血的三个秦降将却分到了关中最好的地。项羽此举其实非常高明,以三秦将封堵刘邦出川之路,又以刘邦威胁三秦将不敢有异动。分析至此也可以看出,后人对项羽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责备是多么幼稚荒唐——即使将刘邦遣至巴蜀,还生怕诸侯萌生叛意,更不用说杀了刘邦了。当然,如果刘邦不肯出让关中的支配权,则非杀不可。因此,在鸿门宴上,刘项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项羽拿到了权,刘邦保住了命。而项羽要杀刘邦,机会有的是,项羽主持分封长达四月之久,期间有很多事还要与刘邦商量着办,真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杀人的机会随时都有,绝不是只有鸿门宴一个机会。之所以不杀刘邦,就正如《樊郦滕灌列传》所说,“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项羽一切OK,眼前一片通途,杀人的勾当,实在是没有必要进行了。

    大概刘邦解除了危险之后,觉得自己如果真去巴蜀也太过委屈了,他毕竟是个灭秦大功臣,怎么能领受如此不堪之地?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其面临灭顶之灾时,再低的条件都愿意接受,所以刘邦在鸿门宴之前之中是一步到位,一退到底,将条件提得低低的,低到连项羽都不好意思当场答应下来;一旦脱离了危险,就后悔自己放弃的利益也太大了。但当初他在鸿门宴上可能只提出了巴蜀二地,如果事后再追加要求,就显得出尔反尔。于是他通过张良运动了一番,为自己争取到了汉中一郡。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在鸿门宴上提出的生存条件肯定低于最终所得三郡之地,只有巴蜀二郡,三郡之中最好的汉中郡尚不在其内。

    后人往往喜欢指责项羽不杀刘邦是出于沽名钓誉,难道项羽不杀刘邦名声就非常好?那么,项羽不杀的人也很多,难道都能赢得好名声?显然这个类比不确切,而以上所述更使这个指责不成立。如果说鸿门宴确实与沽名钓誉有什么瓜葛的话,那当属鸿门宴后项羽自己没有在关中称霸之举。这个做法才真正与沽名钓誉拉得上关系。项羽的做法是:天下最好的关中之地不给刘邦,并非他自己想要,而是让与三秦将,这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无私。而多给了刘邦一个汉中,才是最大的失策。不要小看多了这一郡,但为刘邦的反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否则,刘邦夺回关中难于登天。但项羽为什么就答应了刘邦的要求呢?这也是有道理的:一来是因为汉中本就在刘邦掌握,分给其他人也不合适。如果把这块地给予秦降将章邯等人,则旧秦之地势力大增,可能就不会听话。还不如安抚刘邦,使其在旧秦之侧形成威慑力,使三个降将不敢有异动。二来这块地在秦孝公之前非秦所有,也可以看作为非秦地。三来又有项伯在其中起作用。可能还能分析出个四来,即项羽觉得刘邦的让步也太亏了,有点于心不忍了。于是乎,项羽索性让刘邦如了愿,任其在蜀中自生自灭。当然,即使把刘邦分到汉中、巴蜀,项羽也还是做了一定的防范。比如,封秦将章邯为雍王可以封堵刘邦出蜀之路;他在沿武关自西向东封了楚柱国共敖为临江王、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沿函谷关自西向东封了亲楚的赵将申阳为河南王、赵将司马卬为殷王,接下来就是他自己控制了的魏地与西楚国。可以说,对刘邦的防范还是非常周密的,甚至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不是刘邦部下的新兵赵衍指出了一条出川的密道——暗度陈仓,刘邦还真有可能老死川中无所作为。此人就因这一条功劳,名列开国一百四十二侯,为戴侯。

    正因为刘邦反攻夺回关中后,又继续东向争天下,才使得鸿门宴的一些内容被人为地隐没了。尽管鸿门宴事件是因为项羽的强势,并要打要杀,***得刘邦不得不违心地接受了巴蜀之封、后又追加了一个汉中,但毕竟是你自己当着天下诸侯的面承认的。只是刘邦日后又兴兵反楚争天下,没有个合适的名义是说不过去的。而最过硬的名义,莫过于指认项羽违背怀王之约,剥夺了自己王关中的权利。为了强化这个名义,又必须淡化乃至于掩盖是由自己提出的这个方案的痕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最终胜利者的刘邦一方当然不能让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记载流传开来,因此,他们不仅抹去了鸿门宴上的某些重要细节,甚至编造了一个历史传说,就是前述《汉书高帝纪》所引汉王欲攻项羽之记载。此不赘述。刘邦一方之所以要编造这么个传说,无非是为了造舆论,激励士气。而这样一来,鸿门宴也就让人读不懂了,让后人歧见纷呈了。但这些做法在当时还是非常管用的。在那个时代还是非常强调师出有名、师直为壮的,而启用项羽毁约这个名义还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个名义既可以激励部下,也可以麻痹对手。正如韩信所说:“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韩王信所说:“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向,可以争天下。”说得就是激励士气的事;而张良写信给项羽说:“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则是麻痹对手的。

    行文至此,我们大致可以对鸿门宴事件作个了断了。刘邦因担心怀王之约可能不能兑现,派人守函谷关阻止诸侯军进入;此举激怒了因胜秦而野心及自负心极度膨胀的项羽,为不让刘邦称王关中,不惜以武力消灭刘邦;刘邦自忖无法与项羽的势力抗衡,决意出让关中的支配权,并自愿受封巴蜀;项羽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便不打算消灭刘邦。此后,项羽又经过种种谋划,上下其手,终于使刘邦之封与怀王之约相衔接,并为防止刘邦出蜀,安排了一系列的势力封堵之。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刘邦最后还是从巴蜀汉中打了出来,与项羽争天下。但刘邦此举并非完全占理,于是便有意识地将鸿门宴前后的一些事件细节隐没,最终造成后人对此事件的误读。可以说,在此事件中,是非曲直,得失优劣,错综复杂,扑逆迷离,难以穷尽。可能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有史以来最长的一场盛宴,一旦开席,就将永远吃下去。

    以菜九的识力所限,暂时只能剖析如上,是耶非耶,当容有识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