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恨幽歌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长乐宫怨

第十七章 长乐宫怨

    阿蛮的日子又开始过得逍遥起来,因为皇城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进去的,所以她更多的时候是待在长安城的无忧阁中,与疯魔般的相思相处。自己认识的人似乎都很忙,就连年纪轻轻的若男,若弟也更忙了。阿蛮将整个的胭脂坊都送给了若男,她想若男才是更适合胭脂坊的主人,交给他,她很放心。而且因为他是大周昭仪的弟弟的缘故,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官位,虽然是虚的,可也已经有了房宅天地,有了俸禄地位。

    与无忧阁之中的安静相比,大周的朝庭之中为了大周的立后问题已经有了连续一个月的争吵。向来立后便是这世间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如今的大周来说更是重大的事情。可奇怪的是,朝堂上的人儿吵德天翻地覆,可其中最应该表态的两个人,皇帝李秉佑和国相谢贤却按兵不动,什么也没说。

    就在这么僵持了一个月,事情有了转机。本应该是最为寒冷的腊月,本应该是冰封百里的长安,本该是万物凋敝的月份,长安城中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本应该凋敝谢幕的合欢树纷纷开出了合欢花,让雪白的长安城内覆上了一层淡淡的清香,让长安城中的人们都惊艳了一把。而城中合欢花开得最为美丽、最为茂盛的地方便是当今大周皇帝和未央宫中的杨昭仪居住的旧居--桃源。

    合欢树姿态美观叶形雅致,花色艳丽,气味芳香。更是象征着恩恩爱爱、两两相对、夫妻好合。合欢花的叶和花朝夕相见,更是象征夫妻朝夕相见,恩爱有加!

    一时之间,长安城内各种流言便传了出来,说这是上天的意思,是想要让未央宫中的那位做这大周至高无上的皇后呢!贫贱夫妻百事恩,天下的人也都明白这个理儿,他们在心里都默默的想要这天下的男子都从始至终、守护真心。

    接着,御史大夫崔浩上奏章直言这合欢花之怪事,说这是上天给大周的警示,告诫大周以及大周的君主不可忘恩负旧情,请求皇帝立未央宫中的杨昭仪为皇后。有了开始,后面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御史大夫崔浩的奏章过后,廷尉萧道成、太尉杜为国,以及众多的大臣都纷纷上奏章表示天意不可违,支持立无根无底的杨昭仪为皇后。

    这样一来,这朝堂之中关于立后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支持立未央宫中那位的竟已有三分之二。

    李秉佑终于在朝堂之上表示很是想念当初自己在长安旧居之中的满园合欢。至此,立后之事就算是有了结果:立杨昭仪为大周皇后,母仪天下。这样一来,皇后所生的大皇子如意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嫡长子,成为了继承帝位的真正有力对手。

    民间的人中多听得的是升官发财之后抛弃妻的凉薄故事,而很少听到这种不忘糟糠、顾念旧情的故事。因此,李秉佑的名声一下子便在民间传开,支持率在民间达到顶峰。百姓的思想很简单,这样一个不嫌弃旧人的皇帝,当然对百姓也是极好的。所以李秉佑的形象一下子便比大周以前的皇帝要光辉了许多,放佛这样有情有义的皇帝才是对民对国最好的。

    李秉佑果然是聪明的,他虽然立了杨胜男为皇后,但是却虚心的求教谢贤让他为胜男改一个更为风雅的名字,谢贤在三推辞,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于是李秉佑将皇后名字改为子兰。此外,在朝堂上,事无巨细,李秉佑都会虚心向谢贤请教。这倒让这位已经浸润朝堂三十多年的老人有些担忧了,皇帝心机如此深沉,对于他来说绝算不上好事。

    李秉佑在立后之后,发布了三条诏令,都是得民心的好事。

    诏一是关于婚丧嫁娶的,诏曰:“导民以孝,是天下顺,今百姓或遭衰致凶灾,而吏徭事使不得葬,伤孝子之心,朕甚怜之,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收敛送终,尽其子道。”

    诏二是关于重视廉士的,诏曰:“人不患其不和,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

    诏三则是要求公卿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善谏之士的,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夙夜栗栗,不敢荒宁。而灾异仍现,与政相应。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耗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犹诲以贤才,问以得人。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李秉佑的聪明是实实在在的稳固的聪明,他生长于民间没有高傲的性格,没有跋扈的脾气。他的高傲是在骨子里的。他对人总是那么的春风满面,总是那么的和煦阳光。他果然是步步为营,徐缓图之。知道在朝政上难以插手,他便从民间为入口,借助百姓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同时又从百姓之中挑选能人异士进入朝堂,从而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泰果然没有看错,他才是最适合皇帝的人,最耐得住孤独,最能够隐忍,同时也是最有耐心最不着急的一个帝王。

    虽然皇后是杨子兰,可谢小妹是不逊于她的昭仪,在后宫之中是出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与皇后一样,她也有金册金宝,可惜那是昭仪的而不是皇后的。按理说她自己的父亲谢贤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周国相,谢小妹应该还是感到开心才是。更何况,她入宫三月,一直是专宠,很得圣心,她也应该满足。可是谢家小妹,名满长安,声动天下的这个女子,一向便要的是最好的。她的所有,都必须是最好的,在她的眼中皇后之位的吸引之处就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昭仪同时可以有谢昭仪、杨昭仪,同时也可并列有其他姓氏的昭仪娘娘。而皇后才是独一无二的,是与天下至尊的皇帝唯一可以平起平坐的位置。皇后是妻,而其余后宫的女子都是妾。这让谢小妹从心底里感觉到不服,从心底里感觉到气愤。

    她的母亲是父亲唯一的女人,她和哥哥都是母亲所出,所有母爱和父爱都是这天下独一无二的。不似其余人家妻妾成群,儿女成堆,所爱不均。这才是她从心底里所不能忍受自己不能成为皇后的真正根源。

    当听到李秉佑已经立下未央宫中的女子为皇后的时候,她几乎用自己的指甲将自己的手心给刺出了鲜血,看着外面送自己奖赏的人几乎想要昏厥过去。可是她不能,她是大家闺秀,应该雍容大度。而且凡为女子,大理须明,温柔典雅,四德三从。所有的一切都告诉她自己一定要遵从礼制。

    很奇怪的是,她在去未央宫给皇后道喜的路上,看着金碧辉煌的皇城,突然便想到了自己决定入宫时候哥哥对自己的劝解。哥哥谢一石,号清川公子,不慕名利,喜爱淡泊静雅的生活,所以一直没有入仕,做了一个逍遥江湖的清川公子。他当时看着自己,无声的叹息:“莫在花开念花谢,莫到花谢念花开。小妹,花开终落不及树,圣意难测莫须有。”

    但是当时的自己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又哪里会真正的去探究哥哥所说这话的真实意味呢!如今看着这金碧辉煌的皇城,倒比看到了断井残垣还要感伤,哥哥的这句话也便适时的冒了出来。谢小妹看着这一切,心内在叹息,难道这一生自己到底还是不能如意了么?

    而让谢小妹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还没有从失去后位这件事情缓过气来。未央宫中的皇后却立马又下了一个诏令,更是让她难平的心绪更加的心痛。她知道后宫之中,永远没有一个女子可以独独拥有一个皇上。皇上是属于后宫所有女子的,而他又不是属于任何人的。只要是后宫中的女子,便都是皇上的女人。而她也是这泱泱后宫之中的一个女子,自然也是属于皇上的。

    她想杨子兰也同自己一样爱着那个至高之人,她想她与自己一般也定不希望这后宫之中再添女子。然而她错了。就在皇后封典过后,皇后便向皇太后请旨,充盈后宫。因为不宜大肆增加后宫人数,便提议此次采选只是增加后宫妃嫔人数,选的自然也都是贵胄权臣之家的女子,只是为了添补后宫妃位的空缺。

    她果然比自己狠心,她果然更适宜做这样的事情。当谢小妹坐在下首,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的时候,她心里这么想着。可是那个男子,是她所爱之人。一想到自己日后便要与无数的女子共同享用他,她的心便如同被猫爪抓一般,鲜血淋漓,痛彻心扉。即便是皇上日日夜夜宿在长乐宫中依旧不能减轻分毫的痛。

    但是就算是谢小妹心中有一千一万个不愿,后宫之中还是浩浩荡荡的进来了一批人。其中御史大夫崔浩的侄女崔嫣然因为一曲《桃花笑》而获得李秉佑的赞赏“桃花夫人好颜色,月中飞出云中得”从而获封为桃花夫人;廷尉萧道成之女萧乐胥因为一首《菊赞》而获封菊夫人,居长菊馆;出身于医道之家,容颜秀丽,气质高雅,才高八斗的韩若水因为其《飞花舞》而获封琼美人,居琼华台;另外掖庭令独为之之女杜采云因为《采渔歌》而获封杜良人。此外还有一些女子分别获得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的封号。一时之间,清冷了将近十五年的后宫一下子便热闹起来了。皇后、昭仪、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这么多的女子,一下子都汇集到了这皇城的后宫之中。

    能被选入宫中的女子,容貌自然是不差的,都是貌美如花的年纪,各有各的美。同样的是,她们个个都出身高贵,聪慧多才,礼仪娴熟,又漂亮聪明。她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后宫的女人。

    谢小妹以为自己能够忍受,既然未央宫中的那位都能那么笑意盈盈的看着那许多貌美如花的女子,既然她都能忍受,自己为何不能呢?可是当一天的册封之礼过后,她还是看着天空之中那轮冷清的月亮,坐在长乐宫的窗边,默默的流泪了。

    她是一个足够骄傲的女子,一个足够强势的女子,所以她的软弱,她的娇柔,她的流泪,都只能是默默的。她想要获得轰轰烈烈,繁花似锦,所以她只能永远都将自己的不适掩藏在自己的内心。别人看到的永远都是精神奕奕、神采飞扬的女子,而永远不会洞悉她身上哪怕一瞬间的柔和。

    她的悲伤是孤独的,是不能与人分享的。她仿佛看到自己最爱的男人如同焰火一般,只在自己这里绽放了一会儿,便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去灿烂别人的眼睛,去照耀他人的心灵。

    她不甘心!她喝下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