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话:庙会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也是各族群共同塑造的灵兽,它的外型是鹿角、骆驼头、虾眼、牛耳、蛇身、虎掌、鹰爪、鲤鳞,龙一向被认为是高贵、祥瑞的象征。 舞龙,民间称为“弄龙”,舞龙本身的构造可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大部分,制作时以编竹为节,附有竹柄,以供舞龙之人持拿,另外有龙珠一颗,是用来引导龙阵舞龙,舞龙的人身手矫捷,翻滚在锣鼓和爆竹声之中盘旋蜿蜒,宛如一条活龙再现。 神龙在制作完成前需经过“点睛”的仪式,这个仪式相当的重要,一条龙的神韵,完全掌握在这一笔之间,正是所谓的“画龙点睛”。 在台湾,龙阵有北部龙和南部龙之分,北部龙龙身长、重量重,表演时强调动作刚猛如风。南部龙因为龙身短,故强调身段的柔美,动作有如行云流水。 高跷阵就是踩高跷,是属于特技性的表演,表演者双脚踩在钉有脚踏板的高跷木脚上,凭着高超的技巧及卓越的平衡感,表演行走、进退、跳跃及舞剑等各式各样的动作。 南部的高跷木脚较短,表演动作灵活,穿插国术对打、耍兵器、马夫勒马等;北部则是以高跷弄狮,跷高七尺,以游行为主。 车鼓又称为“花鼓”,是一种带有舞蹈成分的调情小戏。车鼓的表演很自由,在庙会遶境游行时边走边演,演出的人数并不固定,但至少要有丑、旦两个角色,丑角鼻端涂白色,嘴边挂八字胡,而旦角脸上涂脂粉,头上系朵大裯花,左手拿方巾右手持折扇,两两相对,边唱边跳舞。车鼓阵的表演自由而且通俗化,丑旦两角打情骂俏趣味十足。 跳鼓阵是以“击鼓”和“跳跃”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民间艺阵,又称为花鼓阵。跳鼓阵并没有剧情,纯粹是以击鼓敲锣及变化队形,它的道具有头旗、大鼓、铜锣、凉伞等四种。跳鼓表演强调力与美的结合,靠着全身的律动与表演夸张的身段变化,搭配着锣鼓丰富的韵律节奏,展现出震撼的节奏与多样的阵式。 鼓是庙会庆典中最常见的打击乐器,鼓声隆隆如雷鸣,可提振士气、塑造现场热闹气氛。 大鼓是一个木制的圆筒,上下蒙着牛皮,音色低沉浑厚,敲击鼓心及鼓边可发出不同声响,鼓心声音低沉,鼓边声音高亢。阵头常见的大鼓表演,由三到五位的表演者团团围住大鼓,并运用多变的手势及技巧,相互变换位置展现花式弄鼓的样貌,共同于一鼓之中敲击出含有旋律的节奏。 宋江阵是台湾中南部民间迎神庙会常见的武术阵头,源自于《水浒传》中宋江征讨方腊攻城的武阵。宋江阵所持用的兵器有,双斧、齐眉棍、月牙铲、跶刀、藤牌、关刀、双剑等,组成人数通常以三十六人、七十二人为主。 宋江阵演出前先集合所有武器以鞭炮围绕炸,随后擂鼓欢声,队员齐声高呼并取回兵器,成员手持各式兵器排成二列做各种阵式表演,有八卦阵、蜈蚣阵、黄蜂结巢、五花阵、排城、攻城等,并搭配不同武器互相对打,最后众人以举兵器欢呼收场。 从清代中叶至终战之前,北管戏曲曾是台湾民间最盛行的传统戏剧,两百多年来喧嚣热闹的北管戏曲响彻台湾时空,无论迎神庙会或婚丧喜庆,锣鼓喧天的北管乐曲,都是舞台上最为重要的音乐。北管阵就是北管音乐阵头化,表演型态与北管戏曲相同,只是将表演舞台从室内改为室外。 出阵是北管团的游行表演,一边走一边演奏,队伍俗称为“阵头”,北管阵头通常出现在神诞遶境庆典。排场则出现在喜庆宴堂,锣鼓齐鸣,热闹非凡。但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北管戏曲由盛而衰,原本盛极一时分布各地的子弟轩社,目前不超过百团,而真正能粉墨登场的表演也逐渐式微。 电子琴花车是台湾特有的产物,它反映台湾人对传统道德的叛逆,它的风行显示保守的人对色的好奇,电子琴花车的总是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成为一个暧昧的代名词。
在八零年代,云林海线出现了以电子琴伴奏、妙龄女郎唱歌跳舞的阵头,且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这种少女歌舞的新潮阵头便流传于全国,民间无论婚丧喜庆、迎神庙会都有电子琴花车穿梭其间表演歌舞。由于花车众多、竞争激烈,许多团体竟演变成有色的表演。 至今台湾大多数的电子琴花车已不再以有色表演作为噱头,但仍然是以年轻女孩穿着暴露表演歌舞为特色,电子琴花车已经成为民间数量最多的阵头,电子琴花车早已取代宋江阵、车鼓阵、跳鼓阵等传统民俗艺阵,成为台湾民间节庆、庙会婚丧仪式中最普遍的阵头。 有人认为电子琴花车也是一种民俗艺术,当然歌舞表演是一种艺术,但就电子琴花车的表演型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低俗的民俗艺术,因为电子花车主要不在歌唱、舞蹈技巧,而且一般民众观赏电子花车绝非是在欣赏歌舞艺术,而是观赏女性,只要敢露即使五音不全的女子也可以登台表演。 在台湾电子琴花车几乎是无所不在地出现在各种婚丧喜庆、庙会游行、选举造势的公共场合,电子花车只要一部车和一位妙龄女郎就可以搞得热热闹闹的,既方便又省钱。 电子琴花车至今仍是台湾最普遍的游行阵头,但是它的存在却造成社会许多负面的影响。因为花车女郎的暴露服装和热情艳舞,对青少年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电子花车都是聘请年轻的少女,以性感的妆扮载歌载舞供人观赏,对女性也是极大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