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节 认罪
第四百三十节认罪
陈芝廷他们很快就去安排了。
锦纶堂目前的行首是一个年纪很大的绸缎商人,姓金,他是从十三行时代走过来的人,走过中国丝织最辉煌的时代,也迎来了这个开始没落需要转型的时代。
过他手的绸缎,曾经行销整个东亚,也漂洋过海到过洋人的国度。后来他一步步看着洋人进口丝绸少了,又一步步看着进口生丝也少了,他看着洋船拉着一船船白银来换中国的丝绸,又看着他们拉着一船船白银转为换取中国的茶叶,最后还看到了洋人不再拉来白银,而是拉来一船船的鴉片。
他对鴉片不感兴趣,对茶叶也不了解,他只懂丝绸,他从学徒开始,一步步积累到有了自己的商铺,从小本买卖一直做到锦纶堂的行首,他经历了太多,但是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洋人突然就不喜欢中国的丝绸了,后来连生丝都不喜欢了。
尽管他听说洋人自己学会了养蚕,学会了缫丝,学会织稠,但他始终坚信只有中国的绸缎是最好的。
直到等到他老了,他看到陈启沅那些后辈,反而从洋人手里学来了洋人缫丝的法子,他才不得不承认洋人的丝缫的精细,缫的更匀称,那么相比他们的绸子织的也不会差,尽管理智上他不得不承认,但他心里很难接受。
他很失落,他不知所措,眼看着陈启沅们的机器缫丝厂掐住了他们的咽喉,他对这些背弃了传统,不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用老法子纺丝,不肯老老实实从锦纶堂的茧商手里拿货,而且不愿意跟各行各业的行东一起商量,不遵守丝织行规矩的机器工厂主们感到深恶痛绝,他觉得这些人背叛了祖宗。
所以金行首跟其他各行的行东们商议之后,他们觉得给这些数典忘祖的洋人丝厂一个教训,他们不可能将乡间四处开花的丝织厂都砸掉,四处怂恿人开厂的陈启沅就成了最好的目标。
于是金行首找到了几个他认识了几十年的打行老辈,让他们出面联系了一些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江湖人物,最后真的砸了继昌隆缫丝厂。
金行首在朱敬伦面前认下了这一切,他已经是土埋脖子,大半个人都进了棺材的年纪,犯不上敢做不敢当。
即便治罪,他也罪不至死,更不会祸及家人,这不仅仅是大明废除了株连制度,也不是他们的罪行不够重,只是他觉得他是在为成千上万的人出头的,要治罪大家都有份,大家分一分,这罪也就不重了。
“老人家,既然你承认了,那咱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不管你觉得这机器缫丝好,或者觉得不好,你们砸了人家的厂子,还烧死了人,这都必须伏法。”
金行首承认是他派人去砸场的,他认这个事实,但他心里不服,他不认罪,更不伏法。
他踏踏实实的坐在朱敬伦面前的椅子上,丝毫没有一个平面见到皇帝的那种战战兢兢,大概是把人生看透了,或者心中实在有悲愤,又或者他真的觉得自己做的对,他心中有理,有理底气就足。
所以说话就有力:“我们不砸他们的机器,他们就要抢走千万丝户的饭碗。烧死他们的人是不对,但千万饥寒的丝户就该活活饿死吗?”
朱敬伦心中感叹,这老人果然挟持民众了,但他说的如此自然,说明他心中真是这么想的。
朱敬伦叹道:“老人家,我请你来就是考虑过跟你们做生意的千万丝户生计日促,但一事归一事,丝户的生计要管,这以武犯禁的事情也要管。”
金行首道:“老朽敢问皇上要怎么管丝户的生计?”
朱敬伦道:“和衷共济共度时艰!”
金行首道:“怎么个和衷共济?”
朱敬伦叹道:“机器缫丝是大势所趋,今天我们不用机器缫丝,洋人却在用机器缫丝,我们自己不夺了丝户的饭碗,迟早洋人也会夺了他们的饭碗。所以我们用机器缫丝,也是势在必行,时不我待了。但机器缫丝让茧价过昂,丝户承担不起,确实生计艰难。可也只能顺应大势,唯有让所有的丝户都进入机器丝厂做工,方能保住衣食生计。”
金行首摇头:“茧数有恒。机器之缫丝,以一敌十,一人丰则十人欠,一户足而十户饥。全用机器,活一人死九人!”
金行首在这一行浸yin了一辈子,看的透彻的很,蚕茧数量是有限的,同样的蚕茧数量,用机器缫丝,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那必然有九个人没有活干。
朱敬伦也知道这个道理,他答道:“唯有广植桑,多养蚕一途。”
金行首还是摇头:“辟土栽桑,一年插苗,两年长叶,三年始得养蚕。丝户一日不食则饥,两日不食则弱,三日不食则僵,四日五日则死。”
栽桑养蚕来不及。
朱敬伦当然知道,可这已经是唯一能做的了,总不能因为传统产业工人不能不吃饭,而不发展新产业。这些工人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进入新的工厂做工,但是新产业不可能完全容得下他们,因此大多数人恐怕还得面临转行的选择。
新技术的出现,淘汰了旧技术,也淘汰了使用旧技术的人,旧人要么选择采用新技术,要么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话说出来,是那么的残酷。
朱敬伦沉默了许久。
“老人家,你活了这么大年纪,大浪淘沙的道理你应该懂。总有些人要走的,能留的我们只能尽量留。官府能做的,只能说尽量让机器丝厂多用丝户。但机器缫丝以一敌十,却也是杯水车薪。只能紧着那些最穷苦的人来,紧着那写家里没田可种,只以制丝为生的丝户。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人都有谁,你们锦纶堂知道,送他们去丝厂做工。”
金行首也沉默了许久。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事实是那么的残酷,从皇帝口中说出来更显得残酷,那些丝户就那么被淘汰了,金行首是饿不死的,但是那些他熟悉的,跟他一起成长,和他看着成长的后生们,难道就真的再也不能在这个行当讨一口饭吃了吗。
他们被官府抛弃了。
“就不能不办洋厂吗?哪怕缓几年,让大家伙喘口气。”
朱敬伦叹口气道:“时不我待啊。我们缓几年,洋人可不缓,我们喘口气,恐怕以后都得喘着气了。”
老人还是那么坐着,但身上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一般,那种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丝户的绝望,让他难以承受。
朱敬伦不忍心,只能好言宽慰:“总的说来,将来肯定是好的,一个人能干十个人的活,就应该多拿几个人的工钱,说到底最后大家日子会更好过,只是要等上几年,等桑种多了,蚕养多了,大家才都能有活计。”
金行首依然沉默,将来也许是这样,但谁说的准呢,可眼前却一定是过不下去了。
朱敬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尽量让新的缫丝业雇佣传统的工人,而且尽量保证那些只会缫丝的工人的生计,至于有其他收入的,只能暂时以其他收入为生,虽然缺少了缫丝收入的补贴,他们的日子肯定会过的极为艰难,但他们不承担这种阵痛,谁来承担呢。
又全社会来承担,这是朱敬伦的美好愿望,社会承担,也就是将那些人的损失,由官府来承担,可目前官府的财政根本就不可能支撑下去。
广東有两千多万人,完全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工人,恐怕也就是十几万人,但是那些男耕女织,以丝织来补贴家用的家庭,却不可计数,珠三角一带的桑葚鱼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多少自己缫丝甚至一直织出绸缎成品的家庭非常之多,恐怕是用百万计算的,这么庞大的数量,如果由政府承担他们的生活成本,一个家庭就用三两银子来算,一年也得是千万级别,支撑一年两年还行,长久下去,无异于满清王朝养活八旗子弟一样。
清廷用几亿人养活几百万八旗子弟都承担不起了,大明国如何能以三省子弟长久的补贴几百万兼作丝织的家庭呢?
所以朱敬伦最后能做的,也只有有限承担了:“老人家,官府不能坐视不管,但官府也有官府的难处。三年内,新建的机器丝厂只能招收老丝户。但找不到活计的丝户,官府每年只能给三两银子救急钱。”
朱敬伦刚刚说完,金行首那已经浑浊的眼睛猛然好像泛起了清光,眼睛大大的睁开。
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确认:“官府给丝户发银子?”
朱敬伦点点头:“和衷共济共度时艰,他们之难,官府之急。”
这是朱敬伦一早的主意,他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他觉得这是应该的。
可是他不知道这种事情给金行首的心理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
“这当真吗?”
金行首说话都有些颤振了。
“当然当真!”
朱敬伦说的果决。
金行首突然颤颤巍巍的要站起来,朱敬伦赶紧上前扶他,旁边的黄三公眼明手快,抢先一步,却不知道被金行首哪里来的一股力气给豁开了。
然后金行首就那么颤巍巍的跪在地上叩了一个头。
朱敬伦连忙拉起来:“老人家这可使不得。”
刚才进来的时候,朱敬伦也没让老人磕头,金行首那时也没磕头的想法,做做样子,朱敬伦一扶就坐下了,以他的年纪已经到了见官不拜的时候了。
可是这回朱敬伦扶着他起来,他却死死的跪在地上,话音颤抖的说道。
“都说皇上是仁君,老朽信了。老朽替千千万万的苦丝户谢过皇上了。”
他磕完头才愿意起来。
但这时候朱敬伦反而开始问罪了:“老人家,百姓的生计官府会管,但砸人工厂的事情,官府也得管啊!”
金行首面露着微微的笑意点着头:“是老朽的错,老朽甘愿服罪!”
朱敬伦没在说话,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就算认下了所有的罪行,按照目前的法律条文,也不会真的判什么刑,象征性的宣判一下,然后就让他在家里安养天年去了。
这也算是朱敬伦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到最后恐怕只需要惩处一下那些地痞流氓,流放一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到殖民地去而已。
可让朱敬伦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根本就没按他的预料发展,金行首认罪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接受审判!
陈芝廷他们很快就去安排了。
锦纶堂目前的行首是一个年纪很大的绸缎商人,姓金,他是从十三行时代走过来的人,走过中国丝织最辉煌的时代,也迎来了这个开始没落需要转型的时代。
过他手的绸缎,曾经行销整个东亚,也漂洋过海到过洋人的国度。后来他一步步看着洋人进口丝绸少了,又一步步看着进口生丝也少了,他看着洋船拉着一船船白银来换中国的丝绸,又看着他们拉着一船船白银转为换取中国的茶叶,最后还看到了洋人不再拉来白银,而是拉来一船船的鴉片。
他对鴉片不感兴趣,对茶叶也不了解,他只懂丝绸,他从学徒开始,一步步积累到有了自己的商铺,从小本买卖一直做到锦纶堂的行首,他经历了太多,但是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洋人突然就不喜欢中国的丝绸了,后来连生丝都不喜欢了。
尽管他听说洋人自己学会了养蚕,学会了缫丝,学会织稠,但他始终坚信只有中国的绸缎是最好的。
直到等到他老了,他看到陈启沅那些后辈,反而从洋人手里学来了洋人缫丝的法子,他才不得不承认洋人的丝缫的精细,缫的更匀称,那么相比他们的绸子织的也不会差,尽管理智上他不得不承认,但他心里很难接受。
他很失落,他不知所措,眼看着陈启沅们的机器缫丝厂掐住了他们的咽喉,他对这些背弃了传统,不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用老法子纺丝,不肯老老实实从锦纶堂的茧商手里拿货,而且不愿意跟各行各业的行东一起商量,不遵守丝织行规矩的机器工厂主们感到深恶痛绝,他觉得这些人背叛了祖宗。
所以金行首跟其他各行的行东们商议之后,他们觉得给这些数典忘祖的洋人丝厂一个教训,他们不可能将乡间四处开花的丝织厂都砸掉,四处怂恿人开厂的陈启沅就成了最好的目标。
于是金行首找到了几个他认识了几十年的打行老辈,让他们出面联系了一些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江湖人物,最后真的砸了继昌隆缫丝厂。
金行首在朱敬伦面前认下了这一切,他已经是土埋脖子,大半个人都进了棺材的年纪,犯不上敢做不敢当。
即便治罪,他也罪不至死,更不会祸及家人,这不仅仅是大明废除了株连制度,也不是他们的罪行不够重,只是他觉得他是在为成千上万的人出头的,要治罪大家都有份,大家分一分,这罪也就不重了。
“老人家,既然你承认了,那咱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不管你觉得这机器缫丝好,或者觉得不好,你们砸了人家的厂子,还烧死了人,这都必须伏法。”
金行首承认是他派人去砸场的,他认这个事实,但他心里不服,他不认罪,更不伏法。
他踏踏实实的坐在朱敬伦面前的椅子上,丝毫没有一个平面见到皇帝的那种战战兢兢,大概是把人生看透了,或者心中实在有悲愤,又或者他真的觉得自己做的对,他心中有理,有理底气就足。
所以说话就有力:“我们不砸他们的机器,他们就要抢走千万丝户的饭碗。烧死他们的人是不对,但千万饥寒的丝户就该活活饿死吗?”
朱敬伦心中感叹,这老人果然挟持民众了,但他说的如此自然,说明他心中真是这么想的。
朱敬伦叹道:“老人家,我请你来就是考虑过跟你们做生意的千万丝户生计日促,但一事归一事,丝户的生计要管,这以武犯禁的事情也要管。”
金行首道:“老朽敢问皇上要怎么管丝户的生计?”
朱敬伦道:“和衷共济共度时艰!”
金行首道:“怎么个和衷共济?”
朱敬伦叹道:“机器缫丝是大势所趋,今天我们不用机器缫丝,洋人却在用机器缫丝,我们自己不夺了丝户的饭碗,迟早洋人也会夺了他们的饭碗。所以我们用机器缫丝,也是势在必行,时不我待了。但机器缫丝让茧价过昂,丝户承担不起,确实生计艰难。可也只能顺应大势,唯有让所有的丝户都进入机器丝厂做工,方能保住衣食生计。”
金行首摇头:“茧数有恒。机器之缫丝,以一敌十,一人丰则十人欠,一户足而十户饥。全用机器,活一人死九人!”
金行首在这一行浸yin了一辈子,看的透彻的很,蚕茧数量是有限的,同样的蚕茧数量,用机器缫丝,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那必然有九个人没有活干。
朱敬伦也知道这个道理,他答道:“唯有广植桑,多养蚕一途。”
金行首还是摇头:“辟土栽桑,一年插苗,两年长叶,三年始得养蚕。丝户一日不食则饥,两日不食则弱,三日不食则僵,四日五日则死。”
栽桑养蚕来不及。
朱敬伦当然知道,可这已经是唯一能做的了,总不能因为传统产业工人不能不吃饭,而不发展新产业。这些工人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进入新的工厂做工,但是新产业不可能完全容得下他们,因此大多数人恐怕还得面临转行的选择。
新技术的出现,淘汰了旧技术,也淘汰了使用旧技术的人,旧人要么选择采用新技术,要么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话说出来,是那么的残酷。
朱敬伦沉默了许久。
“老人家,你活了这么大年纪,大浪淘沙的道理你应该懂。总有些人要走的,能留的我们只能尽量留。官府能做的,只能说尽量让机器丝厂多用丝户。但机器缫丝以一敌十,却也是杯水车薪。只能紧着那些最穷苦的人来,紧着那写家里没田可种,只以制丝为生的丝户。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人都有谁,你们锦纶堂知道,送他们去丝厂做工。”
金行首也沉默了许久。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事实是那么的残酷,从皇帝口中说出来更显得残酷,那些丝户就那么被淘汰了,金行首是饿不死的,但是那些他熟悉的,跟他一起成长,和他看着成长的后生们,难道就真的再也不能在这个行当讨一口饭吃了吗。
他们被官府抛弃了。
“就不能不办洋厂吗?哪怕缓几年,让大家伙喘口气。”
朱敬伦叹口气道:“时不我待啊。我们缓几年,洋人可不缓,我们喘口气,恐怕以后都得喘着气了。”
老人还是那么坐着,但身上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一般,那种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丝户的绝望,让他难以承受。
朱敬伦不忍心,只能好言宽慰:“总的说来,将来肯定是好的,一个人能干十个人的活,就应该多拿几个人的工钱,说到底最后大家日子会更好过,只是要等上几年,等桑种多了,蚕养多了,大家才都能有活计。”
金行首依然沉默,将来也许是这样,但谁说的准呢,可眼前却一定是过不下去了。
朱敬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尽量让新的缫丝业雇佣传统的工人,而且尽量保证那些只会缫丝的工人的生计,至于有其他收入的,只能暂时以其他收入为生,虽然缺少了缫丝收入的补贴,他们的日子肯定会过的极为艰难,但他们不承担这种阵痛,谁来承担呢。
又全社会来承担,这是朱敬伦的美好愿望,社会承担,也就是将那些人的损失,由官府来承担,可目前官府的财政根本就不可能支撑下去。
广東有两千多万人,完全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工人,恐怕也就是十几万人,但是那些男耕女织,以丝织来补贴家用的家庭,却不可计数,珠三角一带的桑葚鱼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多少自己缫丝甚至一直织出绸缎成品的家庭非常之多,恐怕是用百万计算的,这么庞大的数量,如果由政府承担他们的生活成本,一个家庭就用三两银子来算,一年也得是千万级别,支撑一年两年还行,长久下去,无异于满清王朝养活八旗子弟一样。
清廷用几亿人养活几百万八旗子弟都承担不起了,大明国如何能以三省子弟长久的补贴几百万兼作丝织的家庭呢?
所以朱敬伦最后能做的,也只有有限承担了:“老人家,官府不能坐视不管,但官府也有官府的难处。三年内,新建的机器丝厂只能招收老丝户。但找不到活计的丝户,官府每年只能给三两银子救急钱。”
朱敬伦刚刚说完,金行首那已经浑浊的眼睛猛然好像泛起了清光,眼睛大大的睁开。
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确认:“官府给丝户发银子?”
朱敬伦点点头:“和衷共济共度时艰,他们之难,官府之急。”
这是朱敬伦一早的主意,他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他觉得这是应该的。
可是他不知道这种事情给金行首的心理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
“这当真吗?”
金行首说话都有些颤振了。
“当然当真!”
朱敬伦说的果决。
金行首突然颤颤巍巍的要站起来,朱敬伦赶紧上前扶他,旁边的黄三公眼明手快,抢先一步,却不知道被金行首哪里来的一股力气给豁开了。
然后金行首就那么颤巍巍的跪在地上叩了一个头。
朱敬伦连忙拉起来:“老人家这可使不得。”
刚才进来的时候,朱敬伦也没让老人磕头,金行首那时也没磕头的想法,做做样子,朱敬伦一扶就坐下了,以他的年纪已经到了见官不拜的时候了。
可是这回朱敬伦扶着他起来,他却死死的跪在地上,话音颤抖的说道。
“都说皇上是仁君,老朽信了。老朽替千千万万的苦丝户谢过皇上了。”
他磕完头才愿意起来。
但这时候朱敬伦反而开始问罪了:“老人家,百姓的生计官府会管,但砸人工厂的事情,官府也得管啊!”
金行首面露着微微的笑意点着头:“是老朽的错,老朽甘愿服罪!”
朱敬伦没在说话,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就算认下了所有的罪行,按照目前的法律条文,也不会真的判什么刑,象征性的宣判一下,然后就让他在家里安养天年去了。
这也算是朱敬伦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到最后恐怕只需要惩处一下那些地痞流氓,流放一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到殖民地去而已。
可让朱敬伦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根本就没按他的预料发展,金行首认罪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接受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