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老子其实是来灭国的
444老子其实是来灭国的 这个朝鲜官员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悲伤之色,甚至都哭了。 “将军呢,我家大王率军誓死抵抗清狗,可是却迟迟等不到天朝的援军,我朝鲜国小兵寡,怎是那些清狗虎狼之师的对手呢。 最后,清狗攻破了我国王城,我王那时候依旧没打算投降,甚至将王妃和王子藏到了江华岛上。 大王继续率军和清狗死战,可是最后清狗发现了王妃和王子们的踪迹,将他们活抓,逼迫我家大王投降。 我家大王实在是没办法,才不得不向清狗妥协的,我家大王其实在心里还是更希望继续做大明的藩王的。” 这个朝鲜官员的演技相当不错,此时表现的十分悲愤,为朝鲜国王李倧求情。 但李子霄不得不承认,此人说的这些还真都是实情,此时的朝鲜还一直奉大明为宗主国,仰慕华夏文化。 对于鞑子的入侵,李倧确实也是极力反抗,最后朝鲜实在是敌不过鞑子,李倧才被迫向鞑子投降的。 鞑子可没有大明那么仁慈,在李倧投降之后,对朝鲜进行了横征暴敛,让朝鲜的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这就让李倧更加希望回到大明的怀抱,大明当宗主国的时候多好啊,这老大哥太会照顾小弟了。 主要逢年过节,他派上送上一封言辞华丽的国书,使劲拍拍大明皇帝的马屁,就能得到一大堆的封赏。 这些封赏对于国小民寡的朝鲜来说,可是一大笔银子,足够让朝鲜王室过上奢华的生活。 甚至于,自己被欺负了,只要向老大哥求救,大明就会立即送粮派军,帮助自己出头。 看看当年的日本丰臣秀吉统一倭国后,厉害不,直接渡海攻打朝鲜,把朝鲜都打懵逼了,眼看就要占领朝鲜了。 结果,朝鲜国王向大明一求救,大明就派遣几十万大军,耗资数百万两银子,帮助朝鲜打败了倭奴。 看看,这老大哥多好啊,出人出军,赶走倭奴,最后竟然什么都不要。 朝鲜国王做的这叫一个舒坦啊,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样的宗主国,那个小国不喜欢啊! 再看看鞑子,自从李倧投降鞑子之后,鞑子不仅要李倧断绝和大明的联系,封鞑子为主,更是要连年进贡大量的财宝,可劲的剥削朝鲜。 这放在以前大明身上,简直就是不可能发生的,放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国王李倧除非是傻,否则就不会不想念大明。 有时候,李子霄对于华夏古代皇帝,一个个好大喜功的脾性,非常的不耻。 除了少数开国明君,后面的子孙绝大多数都是酒囊饭袋,目光短浅就不说了,真多自以为华夏地大物博,就可以随意挥霍了。 就像朝鲜,这个搅屎棍国家,从战果时期就存在了,竟然让他一直存在到现在,而且正常历史上,他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而且到了后世,他会从一个仰慕华夏文化的小国,蜕变成和华夏争夺文化遗产,宣称自己是全世界人类老祖宗的宇宙大国。 这样的一个搅屎棍,天天放在自己眼前,光是看着就恶心。 如果有机会,李子霄会选择拔掉这颗搅屎棍,反正在李子霄看了,留着朝鲜这么一个弹丸小国在自己身边,一点好处都没有。 李子霄可不是以前那些皇帝,他好大喜功,他只看重实际利益。 因为李子霄知道,你有你手里的拳头一直最大的时候,所有人才会尊重你,畏惧你,歌颂你。 但如果你什么时候衰弱了,以前再听话老实的小弟,他也会摒弃你,厌恶你,投靠敌人怀抱。 所以,这个时候,李子霄看着眼前这个朝鲜官员的哭诉,并没有露出多少同情,在他看来这些根本就是借口。 说到底,李倧不管是奉大明为主,还是现在改投鞑子,都是为了朝鲜自己的利益,没有他说的对大明那么忠诚。 李倧真的要是对大明死忠,他就是战死,也不会投降鞑子,大不了他完全可以带着王室家眷,逃到大明,寻求庇护。 只要朝鲜王室在大明,至少在名义上朝鲜依旧不会投降鞑子。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 他们希望回归大明怀抱,是因为他们发现原来投降鞑子之后,人家依旧不曾将他们当人看。 鞑子皇帝可没大明皇帝那么大方,不仅逢年过节不给朝鲜封赏,还要一个劲的剥削你。 李子霄这次北上占领耽罗岛,一方面是确实是为了攻击鞑子,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他这次是要来灭国的。 灭谁的国,不是鞑子,消灭鞑子此时还有点妄想,也不是倭奴,此时进攻倭奴,还不是时候。 没错,李子霄这次就是来进攻朝鲜的,他要拔掉朝鲜这颗搅屎棍,他可没有华夏古代那些皇帝那么仁慈。 或许是华夏古来历代皇帝看不上朝鲜这块弹丸之地,不屑于劳民伤财去攻打,反不如接受朝鲜的歌功颂德。 可李子霄不会这么想,一想到后世自成‘宇宙大国’,还一个劲和华夏争夺华夏遗产的棒子,李子霄就打心底里厌恶朝鲜。 既然,他这次穿越回来,立志要阻止鞑子入主中原,这么高难度的挑战都接了。 区区灭掉一个朝鲜,让未来这个搅屎棍不再出现,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甚至于,或许未来的全世界人类都要感谢他,因为他干掉了这个,敢号称是‘全世界人类祖宗’的家伙。 谁都不想平白无故多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祖宗,是不! 至少,李子霄是不愿意的。 再说,本来这次李子霄想要进攻鞑子的地盘,从海上走可以,但最好的路径确实从朝鲜境内。 走朝鲜境内,可以直捣黄龙,入侵鞑子老巢腹地,甚至如果机会合适,李子霄都有可能打到鞑子的盛京城下。 这个时候,李子霄其实很想告诉,眼前这个朝鲜官员:你又是抹眼泪,又是诉苦,又是替李倧表忠心。 或许对别人有用,但对老子一点用没有,老子这次来,就是来灭国的,大明不做,鞑子也不做的,我李子霄来做。 但李子霄却不能明着表达出,他要灭掉朝鲜的想法,甚至不能自己亲自出手,他需要借助鞑子的力量。 所以,这个时候,李子霄心里冷笑,但脸上确实另外一份神情,有些愤怒,也有些同情。 “你叫什么名字?”李子霄开口说道。 “下官姓李,名国良,字举仁。” 李国良看到李子霄有些动容,心里一喜,知道自己的话管用了,摸了一把眼泪,恭敬的说道。 “哼,你们学得的倒是很全,名,字,全都有。”李子霄在心里冷哼道。 “哎,李大人,你说的这些,本将也都知道,你们国王对我大明的忠心,我们圣上也是知道的。 这次本将渡海而来,其实就是奉了圣上之命,来帮助你们国王,摆脱鞑子的压迫,重新归顺我大明的。 本将为了不泄露消息,才命手下人马夺岛,并封锁了全岛,谁知道这岛上有没有鞑子的jian细。 万一他们将我大军到来的消息,传给鞑子,那可就麻烦了。 可是没想到,会和你们岛上的士卒发生冲突,无奈之下,我的手下只能强势夺岛。 这里,我得先向李大人道歉,我的手下那些将领,都是一些粗人,他们做事不懂得变通,只知道服从命令。 说到底,这次错误还是出在本将身上,早知道本将就应该早点和李大人联系才对啊!” 李子霄也当了一次演员,此时叹息一声,脸上露出无奈和抱歉的神色,对李国良进行忽悠。 同时,这个时候李子霄在心里,都对自己佩服不已。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有表演天赋,早知道前世他去当演员就好了,铁定会火,演技一定秒杀那些小鲜rou们。 “大明圣上仁慈,将军高义,下官在这里替我家大王多谢圣上,谢将军。 将军,我们可算是等到王师了,那些清狗残暴无常,简直都不是人啊!” 听到李子霄这么说,李国良哪里还会去,计较李子霄的手下,干掉了他手上那只不过区区千人的军队啊!
李国良直接拜俯下去,给李子霄行礼,涕泪横流,大声高呼道。 李国良是真的以为,李子霄是大明朝鲜派来救援朝鲜的,对于李子霄刚才那份说法,虽然有些怀疑,但很快就消失了。 毕竟,在就在几十年前,大明就曾不惜耗费巨资,派遣几十万大军,来到他们朝鲜,替他们赶走了倭奴。 正是因为有过上一次的证明,所以这个时候,李国良才会如此轻易的,就相信了李子霄这一番说法的。 “李大人客气了,这都是圣上的意思,本将只不过是奉命而为罢了。 不过,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的大军就要占据耽罗岛,以此为基地,调动大军,运输补给。 等到合适的时候,就会北上登陆你国,然后进攻鞑子,争取一举击败鞑子,让你们再也不用遭受鞑子的压迫和剥削了。” 李子霄义正言辞,正义凛然的说着,让后面的石英强憋着笑,却不敢笑出来,都快憋出内伤了。 “将军,这里是济州岛,我乃济州牧使。”李国良不忘提醒李子霄道。 “恩,济州岛是你们的叫法,耽罗岛是我们的叫法,这个无所谓的。接下来,就需要李大人,配合我们大军的行动了。” 李子霄回应道。 “下官配合,一定配合。只不过,将军是否可以先派下官回去,通知我家大王,王师将到的消息。 要不然,济州岛失去联系,会引起我国朝中人怀疑的。 这样一来,就怕也会引起鞑子的注意,到时候会泄露天朝大军行迹的。” 李国良很狡猾的,对李子霄提议道。 李子霄心里冷笑,你还不是想给李倧传信嘛,还找这么一大堆理由,以为本将会信你。 不过,李子霄还是决定利用一下李国良,让他给朝鲜国王李倧传去消息,让李倧真的相信大明派王师来帮助他们了。 但是,李子霄并没打算放李国良回去,让写一封信,秘密派人送回去就行了。 如果能够借助到朝鲜的力量,这对于李子霄打击鞑子,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即便是,朝鲜国小民寡,但李倧此时手里还是有些军队的。 更况且,李子霄要想执行北上,杀入鞑子腹地的计划,就需要穿过朝鲜全境,就少不了需要李倧的配合。 有了朝鲜的配合,白龙军在朝鲜境内的行军才能隐蔽,不会被鞑子提前发现,甚至不会遭到朝鲜境内军队的袭击。 “李大人,你现在可不能回去,本将还需要李大人留下,安抚岛上那些百姓。 至于通知你家大王的事情,你可以派一心腹下属,带着你亲自书写的密信,悄悄坐船潜回国内,通知你家大王。” 李子霄拒绝李国良回去的主意,说道。 “下官愿意相助将军。” 李国良听到李子霄不同意他回去,心里虽然有些失望,但听到后面李子霄竟然是需要他,留下安抚岛上百姓,心里反而有些欣喜。 他高兴能够为李子霄做事,如此一来,他就等于第一个迎接王师的朝鲜官员,等到日后如果真能击败鞑子,他可就大功臣。 更重要的是,李国良对于李子霄的身份,此时完全没有怀疑,也信了李子霄所说的话。 你看看海上那些大船,足有上千艘,他在耽罗岛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大船。 特别是,白龙军水军中的那两艘三桅炮船,上面足足安置有近五十门火炮,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隔着老远望去,就让人胆寒。 要知道,李子霄接收了郑芝龙送来的三桅炮船,却安装了他们自己最先进火炮。 每一艘三桅炮船上,安置的火炮,足足比郑家舰队上的三桅炮船多出了八门火炮,更大的加强了三桅炮船的火力。 再看看,登陆的那些士卒,一个个甲胄精良,武器锋利,训练有素。 这样的舰队,这样的士卒,除了天朝的王师之外,估计也只有北方的鞑子,能有这样的军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