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盛唐不遗憾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皇帝太狠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皇帝太狠了

    李安的做法带有一点点的欺骗性质,但自古以来又有哪个大人物不会去欺骗百姓呢?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欺骗吧!完全不欺骗百姓的领袖是没有的,又或者说,只有傻子才会完全相信,承诺永远都会比真实更加的美好,画大饼是所有领导的拿手好戏。

    曾经,有那么多开国皇帝,承诺给部下足够的爵位和封地,可一旦等到王朝稳定,便会寻找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些曾经的得力部下给处死,进而维护自己的江山,又或者会尽可能的削弱对这些人的奖赏,把当初的承诺完全抛诸脑后。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过河拆桥这一说法了,若是要举例子的话,一口气就能够举出很多。

    比如,宋朝的开国皇帝,一顿饭就搞出了杯酒释兵权,把部下们的权利全都给收了回来,让这些部下无可奈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宋朝的太祖至少还能保住部下们的性命,而大明朝的老朱就更狠了,这货极为心狠手辣,直接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给杀了大半,手段不是一般的狠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能跟随这样的人打天下,也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后来的清朝也是同样的情况,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因为用得着吴三桂这些降将为他们打江山,所以,给他们封王,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利,很大的财富,可到了大清朝稳定下来之后,吴三桂这些投降的将领就没啥用处了,而且,不但毫无用处,他们的存在还是大清朝廷的巨大隐患,于是,削藩便被提上了日常。

    所谓的削藩,看似削弱的权利不是很多,也就是削弱藩王的部分土地而已,但只要这个藩王认可了,那么,接下来就会继续削藩,一步步的蚕食,最终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进而完全消灭藩王的权利,甚至,为了节省朝廷的开支,直接找个谋反的理由,把已经毫无反抗能力的藩王给处死。

    所以,自古以来,藩王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削藩,只要遇到削藩这种情况,藩王基本上都会选择起兵造反,比如,汉朝的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最终虽然被平定了,但整个帝国的损失也是不小的。

    之后,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太大,动辄拥兵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管辖着少则几个州,多则十几个州的地盘,虽然他们的官位比不上封王,但实际的权利和地位与封王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差不多是半独立的王国。

    很显然,这些半独立的藩王严重影响到了大唐帝国的稳定,于是唐德宗与之后的几位帝王,一直都在着手削藩,但削藩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动辄便会有藩王宣布独立,与大唐朝廷作对,让朝廷极为头疼。

    接下来便是大明王朝的建文帝削藩了,这位皇帝是直接从心狠手辣的皇爷爷手里继承的皇位,上位之后便开始解决藩王的问题,也许是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削藩不但没有成功,还导致了让自己无法控制的内乱,最终,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知所踪,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最后一次,说的就是康熙的削藩,引起了吴三桂的造反,但最终通过八年的战争,获得了胜利。

    总之,四次削藩,每一次都出现了很严重的反叛,其中,汉朝和清朝的削藩叛乱被平定了,而大唐和大明的削藩却失败了,但不论怎么说,每一次的削藩都引起了反叛。

    而既然藩王对于帝国有巨大的危害,那么,当初为何要册封这些藩王呢?为何非要埋下这个隐患,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这自然是因为在帝国初创的时候,开国皇帝需要很多人帮助自己打江山,而既然需要很多人帮助自己打江山,那么,自然也是要给予这些人足够好处和承诺的,否则,别人又为何要为你拼命打江山呢?

    如此一来,封王封藩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帝国初创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一旦到了后面的几代皇帝,就会发现这些藩王的威胁太大了,是必须要尽快剪除的,否则对于整个帝国都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规律的现象,那就是开国皇帝被迫大封爵位,而后面的皇帝就不得不收拾这些有爵位的人,把他们全部干掉,然后,自己才能坐稳皇位。

    也就是说,皇帝的承诺千万不要当真,那不过是一个大饼而已,不要以为皇帝给你封王,你的子孙就可以世世代代的享受藩王的待遇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只不过是皇帝打天下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所以,才给你画了个大饼,是一个有时限的大饼,得到天下之后,为了稳定人心,也会暂时兑现当初的承诺,以显示皇帝没有欺骗属下,确实给属下封王了。

    但这些只不过是开国皇帝的权宜之计罢了,他能给你封王,同样的,也能把你的王位拿下来,有的皇帝比较心急,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先封后剪,一步步把自己封的王都给灭了,也有的开国皇帝发现暂时时机还不成熟,江山还不够稳定,还需要这些藩王,于是就暂时先养着,将其留给自己的后代收拾,总之,绝对不会允许帝国之内存在藩王的。

    古代是这种情况,到了后世的时候,同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许多创业的人,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于是就召集了一大群人入股,鼓励这些股东与自己一起奋斗,这样效果的确不错。

    可一旦事业获得成功了之后,由于这些早期入股的人,每年获得的分红实在是太多了,这让创业者颇为rou痛,于是就开始耍阴招,进行所谓的股份制改革,通过各种明着暗着的手段,将早期股东的股权全部收回来,从而断了这些早起股东的利益。

    这种事情在各个地方都在不断的发生,出现的极为频繁,而很多股东虽然会通过各种手段闹腾,但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绝对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了了之的,股权最终还是被强行收回了。

    就好比朝廷要削藩的时候,藩王也会争辩,说这里的土地是先皇册封给我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你现在的皇帝,凭什么一句话就把这些土地收回,这是什么道理,于是,自然是会反叛的。

    用一句非常通俗的话讲,那就是说话不算数,是非常容易引起别人愤怒的,不论这个人是什么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帝国的皇帝,都是一样的。

    而李安所提出的设想,有些太理想了,所以,也存在一点小小的欺骗,就算普及教育,也是不能完全杜绝各种违法犯罪,但总体来说,通过教育之后,老百姓的素质会提高不少,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是肯定会大大减少的,这是肯定的。

    当然,光靠教育是肯定不够的,除了教育之外,还需要朝廷有足够的监督和威慑力量,这样才能让普通的老百姓安心的创业,而不会选择去从事危险的犯罪活动。

    “诸位,本官再强调一遍,所谓的推行全国普及学堂,并不是要把天下人都培养成考功名的读书人,而是为了教育百姓,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懂得基本的理法,认识最基本的文字,不至于成为一名不可理喻的刁民,至于其中有极个别有才之人,也能及时的发现,不至于让朝廷有沧海遗珠之憾,最近这些年,不但朝廷的国库日渐充盈,民间的商人也是越来越富庶了,读书学文的人是越来越多,私塾早已遍地开花,在京城至少有三成的孩童,都已经有学堂可上了,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推行普及学堂呢?诸位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李安看向众人,开口说道。

    国子祭酒,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显然是陷入了沉思,而不少博士都觉得李安说的似乎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就连学堂里的学生也觉得李安说的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此时此刻,随着大唐帝国的经济越来越繁荣,有钱人变得越来越多了,首先就具备了培养孩童的先天条件,只有手里有钱,还怕请不到穷酸书生教自己的孩子吗?这导致了大唐的读书人群体开始激增,甚至,不少普通百姓也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入学读书,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知识。

    但总有一些特别穷苦的人,根本就供不上孩子上学的学费,也有一些家中孩童多的,只供养其中的一名孩童,让其余几名孩童干家务,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但总体上看,学童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到处都能听到孩童的读书声。

    甚至,有些商人之家,会邀请先生教自己家的女儿读书学文,这非常的难能可贵,如此,这些女子学有所成之后,便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就从京城长安的情况看,能够读书的孩童,确实已经占到三成了,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大唐的其余地区,肯定达不到如此高的比例,但就算有三成的高比例,那也只占少数而已,绝大多数的孩童,还是没有获得教育的机会,这是李安提出教育普及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这些勋贵来说,已经有这么多人参与竞争了,就不用再在乎更多一些人加入了,而且,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学有所成,还要看一个人的身家如何,若是家族没有依仗,那么,就算学富五车,也是很难向上发展的,所以,这些勋贵完全不必太过于担心。

    “老朽觉得,李侍郎说的有些道理,普及学堂,不但能够教育百姓,而且,也能解决很多没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的生计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一名博士开口说道。

    现如今,没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是有很多的,这些人也没有力气,想要谋生是难于登天,除了继续考功名之外,他们剩下的路很窄很窄,而做教书的先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大唐全面普及教育,那么,很多读书人就都会拥有谋生的工作了,这对于稳定社会,提高读书人的谋生能力,那是大有好处的,也算是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了,如此,这些家伙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考不取功名,就去做教书先生,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以后真正的读书人,就再也不用担心养不活自己了。”

    一名助教摸了摸胡须,非常欣慰的说道。

    按照李安的计划,在全国推行普及教育,这对于教书先生必然会有极大的需求,会满足很多人的谋生需求,之前很多读书人,之所以一直不放弃考功名,就是因为读书读的太多,除了考功名之外实在找不到别的谋生之路,若是有教书育人的工作养活自己,很多读书人都会选择这份工作的,毕竟,这份工作还算体面,也不是很累,是一份很高尚的工作,套用后世的一句话,那是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一份最让人羡慕的伟大职业。

    总之,推行全国普及教育,对于眼前的大唐帝国来说,是非常迫切,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能够解决孩童的教育问题,而且,还能够解决很多读书人的生计问题。

    至于读书人更多了之后,会造成更多的失业,这就不是此时应该考虑的事情了,而且,李安之前也说的很清楚了,推行全国普及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教育理念,让学子以学习知识和道理为重,而不是为了考取功名,除非特别优秀的学子,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这个工作交给各地的教书先生负责了,他们会根据学童的能力,决定是否鼓励其考科举,遇到资质特别好的孩童,自然要大加培养了,而遇到资质愚钝之辈,自然不能鼓励他们考科举,这相当于是害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