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一章 命悬一线

第三十一章 命悬一线

    刘岩回到教坊司的时候,薛二正好在自己屋里,他正躺在刘岩的榻上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

    对于刘岩来说,他已经习惯了薛二的这种做派,所以他也就见怪不怪了。

    刘岩一步入房间,便道,“薛二你什么时候来的?”。

    薛二一副吊儿郎当地样子道,“我都候你多时了。”

    刘岩道,“找我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你。”薛二坐起身来笑了笑道。

    刘岩也没有多问,他从靠窗的衣柜里拿出那箱汉王送给自己的财宝,放到榻上刘岩轻轻开起箱盖。

    便见金光闪闪,满满的一箱子金银财宝。

    薛二两眼一亮,简直就是闪瞎了眼,他痴痴地道,“这么多……财宝,刘兄你哪里来的?”

    刘岩看着薛二那谗言欲滴的表情,淡淡地道,“一个人送的。”

    “谁啊?哪位贵人送给你的?”薛二虽然还不知道刘岩现在已经与大明皇太孙搭上关系,但是他能感觉得来,刘岩之所以能坐上这教坊司的司乐,后边一定有什么贵人相助。

    “这个你就别多问了,如果你需要的话就拿一些。”

    薛二搓搓手,羞涩地道,“这个怎么好意思呢?”,

    “你真不想要?”

    刘岩笑道,他收拾着将榻上金银拿了起来。

    “如果你不要那我可收起来了哦!”

    薛二这个时候急了,他忙凑到刘岩面前来道,“哎!哎!刘兄……”

    “你不是不要吗?我可是问过你的。”刘岩俏皮地一笑道。

    薛二羞涩道,“刘兄说实在的,我是想要,只是有些碍于情面,你说人家送你的东西,我怎么好拿呢!”

    刘岩早已摸透了薛二的心思,知道他是个贪财的主。便把手中的箱子放到榻上道,“金银全在这里面,我已分好了你那一半,你拿着吧!”

    薛二探头往箱中看去,三份金银堆在三处,分得好好的。他欣喜地一笑,双手伸进箱中捧起金银,金银很沉,薛二捧在手中却不觉得沉重,满是欣喜地嘿嘿一笑道,“多谢刘兄。”

    刘岩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道,“薛兄,不必客气。”

    薛二捧着金银,撩起袍服将金银裹在袍服之下,充刘岩笑了笑道,“刘兄,我要走了,就不陪你了。”

    他说着便裹着金银溜出去了。

    刘岩看着薛二那见钱眼开的样子,不经开心地笑了笑。

    …………

    朝廷再过几日就要征战蒙古了,到处都是备战的景象,似乎这场即将要发生的战争让整个京城的气氛紧张了一些。兵部在大量的征兵,每天都有无数的青年涌向五军都督府衙门前,在那里应征入伍,战争要来了,为了保卫大明,保卫自己的疆域,似乎老百姓们显得异常的积极和勇敢。

    然而战争无论在哪个时代,影响的都是最底层的人,因为亘古不变的道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百姓随时都要做好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准备。但对于处在顶层的人却毫无影响,他们的生活在战争来临前还是那么的逍遥快活。

    像往常一样,教坊司还是那样的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却没有因为即将要发生的战争而受到影响。

    那些官老爷和王孙公子们依然我行我素地来到教坊司,寻着开心,找着乐子。战争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点关系也没有。

    琴声悠悠,曼妙舞姿,红粉佳人,如意郎君,怀中抱着美人好生得悠哉悠哉,这教坊司不愧是男人的故乡,女人的地域。

    你们的皇帝老子,就要亲自上阵了,你们不去为皇上分忧却跑到这里来享乐是何道理啊!

    如果现在正********想着打仗,为朝廷国事cao劳的永乐大帝看到他的臣下在此搂着女人逍遥快活,他该会是何种心情呢?

    刘岩带着一众随从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往来的宾客们,今晚教坊司里的客人似乎比往常多了起来。

    汉王世子朱瞻圻为了恭送皇太孙征战蒙古,今晚特别在教坊司设了一场舞宴。

    这场舞宴专门让那些蒙古胡姬伴舞。皇太孙知道世子朱瞻圻无缘无故请自己,肯定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举动,所以提前让刘岩暗中保护自己。

    灯烛闪闪,厅堂内歌舞升平,刘岩吩咐薛二一直伴在皇太孙身边。自己却一直在暗处等待着,如果皇太孙有什么意外,自己则很快出手应对。

    音乐声起,毕利格今夜袭一条粉色开胸衫,在一众舞女的簇拥下,缓缓迈着委婉的步子小心地步入大厅。

    浓妆艳抹,颊上两片嫣红,与往昔一样的姿色,只是今日不同的是,毕利格的身上少了些许风sao。

    皇太孙朱瞻基端坐在席上,汉王朱瞻圻就坐在他的侧边。

    两人颔首一笑,客套地打了声招呼,侍女丫鬟便把酒菜盛了上来。

    酒菜品种很多,满满地摆了一桌,再加上水果小吃,就更加丰盛了。

    侍女将酒倒进杯子里,恭敬地放到汉王世子和皇太孙身前,她们扶手一揖,便退了下去。

    厅堂之内胡姬翩翩起舞,她们伸展着手臂,脚掌,用那纤细的身姿尽情地展现着自己那妖娆的舞姿。在那众胡姬中毕利格的舞姿看起来似乎尤为出众,她款款摆动纤腰,脚尖时时勾起,每每转换身形时,总是扭过头来向周围的人回眸一笑。

    那一笑,如昙花一现,甚是迷人。

    朱瞻基捧着酒杯饮下一口酒,痴迷地望着那毕利格。

    做为大明王朝的皇太孙殿下,不知每天身边有多少美人围着他,只是今日他却被这毕利格的美色给吸引了。

    酒杯捧在手中有些停滞,却迟迟不肯放下。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毕利格。

    宫廷女子多矜持,常常被诸多规矩束缚着,而面前的这个胡姬却多了几分放荡和妖娆。

    皇太孙朱瞻基竟看得有些呆了。

    “皇兄,皇兄........朱瞻圻在一旁饮下一口酒,将酒杯放在桌上,唤着朱瞻基道。

    朱瞻基听到有人唤自己,忙连声应道,“世子?”

    “皇兄,这个胡姬是鞑靼一位王爷的公主,鞑靼战败以后,皇爷爷命人把这公主送进了教坊司。”朱瞻圻似乎看出了朱瞻基的心思,便顺口介绍道。

    朱瞻基放下手中酒杯,听着朱瞻圻介绍,便有些好奇道,“那这位公主叫什么名字呢?”

    朱瞻圻道,“毕利格。”

    朱瞻基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他痴迷的看着厅堂里那胡姬起舞的身影,好像有点爱慕的样子。

    “皇兄,是不是喜欢她啊?”朱瞻圻见皇太孙殿下对这个毕利格有些兴趣,便试探性的问道。

    朱瞻基被朱瞻圻这么一问,心里咯噔一下,还是将自己的喜好掩饰了起来,忙打个哈哈道,“世子说笑了,我怎么会喜欢一个战败国的公主呢!”

    朱瞻圻摸不着头脑了,不过他还是讨好地问了一句,“皇兄,若要真是喜欢,我便给皇爷爷说一声,将这胡姬赐予皇兄。”

    朱瞻基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世子朱瞻圻没安好心,这要是到皇爷爷那里说一声自己不学无术,沉溺于女色之中,还不得被皇爷爷臭骂一顿,到那个时候高兴的还不是眼前这个汉王世子。

    “世子的心意我心领了,只是我无心留恋这异国女人,还是算了吧!”朱瞻基一副失落的语气道。

    朱瞻圻见朱瞻基面有难色,便豁然一笑道,“既然如此,皇兄那我就不勉强了。”

    厅台上,琴声依旧,胡姬们还在卖力地舞动着妖娆的舞姿,似乎要把她们所有的美,所有的精力都发挥殆尽。

    汉王世子与皇太孙殿下依然饮着酒,旁边的侍女丫鬟不停地伺候着往他们二人的酒杯中添着酒。

    厅堂中,那毕利格轻移脚步,手掌缓缓扬起,她的舞姿甚是优美,只是此时那双目光却紧紧盯着前方正坐在那里饮酒的朱瞻基。

    毕利格眸光锐利,她缓缓往那朱瞻基身边靠近着,突然她到了朱瞻基近前,舞动着双手捧起桌上那壶酒,兰花指翘起拈着酒壶往那朱瞻基酒杯中倒去。

    她一边倒,一边柔柔道,“殿下,小女子为您斟酒。”随后她将一杯斟满的酒双手奉到朱瞻基面前道,“殿下请。”

    朱瞻基笑了笑,忙伸手去接酒杯。

    此时已经在暗处潜伏很久的刘岩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看到毕利格双手捧着酒杯伸到朱瞻基面前时,已经小心地警觉了起来。今夜是不能出什么意外的,皇太孙把自己的安全交到了刘岩手上,刘岩就得完全负责起来,无论如何不能让皇太孙的安全出什么差错。

    酒杯顺利被朱瞻基捧在了手中,刘岩看着没有什么异常,一颗心便放了起来。

    “殿下,好酒量啊!”毕利格看着朱瞻基饮下一杯酒,夸赞道,她忙又拿起酒壶给朱瞻基的杯子里倒了一杯。

    皇太孙见美人给自己斟酒,喝得有些尽兴,又接下了毕利格手中的那杯酒。他捧着酒正要喝下去,薛二忙走上前去趴在他身前轻声嘀咕一阵。

    刘岩看得特别清楚,他知道这是薛二在向皇太孙劝酒,这是自己提前给薛二交代好的。

    皇太孙朱瞻基听到薛二的嘀咕,只是眉头微微皱了皱,不以为然道,“这说得哪里话?难道我自己的酒量我自己还不清楚吗?危言耸听。”

    皇太孙朱瞻基把薛二训斥了一顿,便捧起酒杯一饮而尽。

    薛二挨了一顿训斥,便不敢在劝,灰溜溜地溜到一旁去了。

    “哈哈,好酒。”皇太孙朱瞻基,豪爽地一笑道。

    毕利格看到朱瞻基豪爽地将杯中酒喝得一干二净,欣喜地笑了笑,随后那一旁的朱瞻圻也相视一笑,眸光闪动着轻轻睨着那毕利格向她递了一个眼色。

    毕利格妖娆的眸光一碰上那朱瞻圻的目光,便心领神会地拿起手中酒壶往朱瞻基杯中倒去。

    又是满满的一杯酒,毕利格捧了起来再次双手奉到朱瞻基面前。

    皇太孙朱瞻基明显有些醉了,那黝黑而富态的脸颊上已经有了些许红晕,如果在喝下去他恐怕就神志不清了。

    刘岩在厅外暗处,早已看不下去了,他要上前去阻止了。

    不料这时,刘岩看到,毕利格的衣袖里正闪出一把刀来,明晃晃的,很是刺眼,那刀贴着毕利格洁白的臂膀,轻轻滑到毕利格手中。

    她握起刀柄正往皇太孙咽喉刺去。

    命悬一线生机,那刀只距离皇太孙朱瞻基咽喉一尺距离。

    而此时皇太孙朱瞻基正举杯饮酒,丝毫未曾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