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1879在线阅读 - 第134章 统一中国

第134章 统一中国

    为李鸿章举办国葬后,李经述的复兴会控制了参政院。【】?.不过,他首先面临的第一大任务,就是统一中国。此时,歼灭了东北的日军,收复了满洲国和云南,淮军差不多控制了大半个中国,复兴会完全控制的行省包括东北三省、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上海、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还有纳入台湾省的琉球和钓鱼岛,另外有殖民地朝鲜、越南、菲律宾等。

    复兴会在国内没有直接控制的地方有原湖广总督张之洞控制的湖北、湖南,两江总督刘坤一控制的江苏、安徽和江西,云贵总督王文韶控制的贵州和新疆,还有甘肃、青海、**、内蒙等地。

    李经述召集袁世凯、徐世昌、谭嗣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董福祥、聂士成、曹锟、张勋等陆军将领到总统府议事厅开会,商量今后中国的统一大业。

    议事厅有一椭圆的桌子,类似于美国白宫的圆桌,对面的墙壁上挂着“海棠叶”形状的第一联邦共和国版图,复兴会控制的地方,被标注成了红色,李经述指着中国地图上面绿色的一片,语气坚定地说:“现在中国内忧外患,我们必须缔造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共和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是松散的联邦。中央政府如果不适度集权,中国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袁世凯这时握紧右拳,站起身举起拳头说道:“总统说得对,中央政府必须是强有力的!我袁某人第一个支持总统‘削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世昌也点点头,对众人说:“如果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必须先解除各地督抚的**兵权,现在七万地方军队,还驻扎在山海关,这倒是一个解除各地督抚兵权的大好机会。”

    李经述表示同意,问聂士成:“从各地借来抗击日军的十万联军,全部收归国家所有,不再调回各省,你觉得会激起兵变吗?”

    聂士成回答说:“据我观察,这些士兵都是吃军饷的旧军。只要国家能提高他们的军饷,他们必定为国所用。”

    李经述点点头,问:“大概需要多少银两?”

    聂士成回答道:“现在每位士兵的饷银一年十两,饷银大约一百万两,加上粮草、军装、抚恤银两、武器装备等花费,一年大概要花费五百万两白银左右,如果全部练新军,每年花费应该在一千万两左右。”

    李经述道:“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急需用钱,日本那边每年赔款三千三百万两白银,倒是可以从这里支出。那就这么定了,我亲自和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等人商议,裁撤地方军队。”

    这时,谭嗣同站起身,道:“刘坤一、王文韶他们好说,关键是张之洞,他在湖北和湖南训练了一万五千名新军。上次派了一万联军参加抗击日军的战斗,损失了三千,还有七千新军已经撤回湖北。”

    袁世凯站起身道:“张之洞这人,素有威望。不过他要是不同意,我就带兵南伐,灭了他的新军。”

    李经述抬手示意袁世凯坐下,道:“项城兄弟赤胆忠心,我能理解。但中国人打中国人,我看不算本事,还是和平收编比较好,可以给各省适当银两补偿,张之洞的新军军饷可以加倍补偿。”

    相比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是后起之秀,这时也忍不住表态道:“张之洞那个老狐狸,恐怕不会轻易放手兵权,他的儿子就有十几个,湖北湖南那点地都不够他家分的。”

    李经述道:“张之洞暂时倒不是我们的心头之患。我听说张之洞给自己定下三不争的规矩,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生闲气,在湖北和湖南整吏禁烟、设官钱局,招商承办铁厂,创设武备学堂,改革书院,跟我要办的事情差不多。我也相信张之洞的能力,不妨多给他几年时间。倒是现在青海和甘肃两地土匪横行,民多怨言,而且当地回民较多,我们必须先解决这两省的问题。”

    董祥福这时站起身主动请命:“董某不才,愿领五千甘兵杀回家乡,为国平乱。”

    李经述点点头,道:“董将军勇气可嘉,我也正有此意,我另派曹锟带北洋第三镇新军五千人,助你平乱。”

    董祥福领命坐下,但有点闷闷不乐,他认为李经述对他没有完全信任,所以派曹锟带五千新军明里帮他剿匪,暗地里钳制他的甘军。

    这样,全国只剩下蒙古和**两地的问题不好解决,当时,俄国人已经在蠢蠢欲动。李经述派冯国璋驻军内蒙,联络蒙古王公,许以每年百万拨款的利诱。**主要是英国人在干涉,李经述于是派伍廷芳跟英国人交涉,通过特许英国人在四川修铁路,来换取英国明确承认中国对**的主权。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时中国中央财政一年也就九千万两的收入,办什么都要钱,陆军和水师一年的开销就要花去一半,除去行政人员的开销,所剩无几,还要发参政院议员们的薪水。

    李经述一边招商引资,一边找国外的洋行去拆借。就在李经述为钱的事忙乎时,财政总长盛宣怀来访。李经述在会客厅会见了盛宣怀,道:“你来得正巧,我最近正要去找你去商议货币改革的事呢。”

    盛宣怀道:“这些年来,不正常的鸦片贸易,使中国白银外流,造成银荒,银价高涨,外国银元大量的充斥中国,中国铜矿开采不足,洋铜价值昂贵,直接影响了制钱的铸造量,很在很多地方出现钱荒,各地的钱铺、银号、钱庄、票号、当铺和金店等,都有自己的货币,要统一中国,币制改革势在必行。”

    李经述道:“你既然清楚,为何不尽快拟定改革计划?”

    盛宣怀道:“现在上海乃是中国的经融中心,我们必须得到一个家族的支持,才能推行货币改革。”

    李经述心中猜到了几分,问盛宣怀:“你是说席家?”

    盛宣怀也不避讳,点点头,道:“不瞒总统,我已经和席老爷子见过面,谈起此事,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席慕兰的三哥席家栋当财政总长。”

    李经述道:“席家是我的亲家,用席家栋为财政总长,外人会说我任人唯亲吧?恐怕不妥。这个人你了解吗,他懂得经济?”

    盛宣怀说:“我听说席家栋天生聪慧,被喻为神童,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后去美利坚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经营上海最大钱庄‘大德昌’,如鱼得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经济人才。”

    李经述道:“比你如何?”

    盛宣怀说:“其才胜我十倍。”

    “盛大人过于谦虚了。”李经述笑道:“席家栋当财政总长,你去什么位置合适?”

    盛宣怀说:“我可以督办全国的国有工厂。”

    李经述说:“盛大人高风亮节,实乃我中华之福,仅督办国营工厂太屈才了,这样,你先还是当财政总长。等币制改革之后,再当内阁总理,我已经重新聘任容闳担任总统府秘书长,和严复等人一起商议了中国未来的政体。中国适宜实行总统领导下的内阁制共和,也就是说我来当总统,负责掌管复兴会和全*队,还有外交,而政府要做的事,比如兴办教育、废除陋习,发展经济,就由内阁总理来做,你可以组织人才内阁,网罗天下英才,大胆改革。我在幕后大力支持。不过一旦经济改革失败,你的内阁就得倒台,本总统出面收拾乱局,再重新组织内阁上台,这样国家能大体保持稳定。”

    盛宣怀说:“这样的政体甚好,我也就安心放手去改革。举贤不避亲,我觉得席家栋当财政总长合适。”

    “好吧!”李经述点点头,道:“你帮我约见席家栋,我要看看你说的神童到底有多神。”

    盛宣怀见李经述终于松了口,大喜,道:“我这就去安排。”

    三天后,李经述在总统府的会议室约见了席家栋,席家栋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个头不高,但两眼炯炯有神,一开口说话,有点柔声细语,但条理逻辑十分清晰。

    李经述问席家栋对改革币制的看法,席家栋一语惊人,道:“在中国推行币制改革,事实上,是向地方各省巨大的既得权益集团进行全面攻击,总统要有心理准备。”

    李经述问道:“此话怎讲”

    席家栋道:“自从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1887年引进泰西新式铸币机轧制铜元以来,现在全国各省共有铸币机846台,如果全部开工,每年可熔铸铜块生产铜元16。431亿枚,4亿中国人人均40枚。中国人要举其所食五谷,倾其所穿衣物,尽其所居房舍乃至所生子女,都拿来换铜币。各省这样疯狂铸造铜元的收益,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而且,铜元的收益远远超过银元。所以中央如果要币值改革,必须统一全国铸币厂的名称和工艺,还要统一最为关键的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说,把铸币权收归国有。”

    李经述觉得席家栋说得有道理,便问他:“如果让你当财政部总长,你如何改革币制?”

    席家栋道:“导入金本位,也就是说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聘用专家担任货币总监,筹备为维持新币金平价所需的金储备。”

    李经述道:“现在国库空虚,如何筹备为维持新币金平价所需的金储备?”

    席家栋道:“可以向外国银行团筹借。这个我可以想办法解决。”

    李经述听到这里,才明白盛宣怀为什么这么急切地让出财政总长的位置,除了席正甫自己是汇丰洋行的大买办,他的大儿子席家铭是美资旗昌洋行的大买办,他的二儿子席家辉是英资太古洋行的大买办,要想找外国借款,无法绕过席家。李经述问席家栋:“到时候我们该如何偿还借款?”

    席家栋道:“如果币制改革成功,全国的经济至少可以在一年内翻一番。另外,如果我当财政总长,我还想对盐政加以整顿,实行就场专卖法,全国统一,估计一年至少可以增加八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这样一两年就可以偿还外债。另外,如果实在不行,就请求泰西各国同意中国提高进口协定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世界最低,仅为5%,而且还一律照银计征,可以考虑将关税提高到10%,这依然是世界最低关税。”

    李经述道:“盐政专卖倒是可行,提高关税可以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贸然提高关税,洋人那边也不会同意。”

    这一番考察,李经述对席家栋的才学十分满意,于是任命席家栋为中国财政部副总长,辅助盛宣怀进行全国币制改革。

    有了席氏家族的相助,加上李经述的六万新军歼灭了日本两万陆军,这时一个稳定的中国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认为此时“中国非李经述不可”,极力鼓吹李经述是中国的“第一强人”,英国又是当时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盛宣怀和席家栋找泰西洋行筹借款很顺利。

    当时,利息收入是洋行的主要收入,而国家借款是一块肥rou,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的洋行都生怕分不到一杯羹,让自己国家的驻华公使出面,说服中国找他们贷款。席家栋趁机压低贷款的利率,谁给的贷款利率低就多贷,当时市场的借款利率一般是五厘,中国最后以三厘的利率从英国的汇丰银行贷款六千万两,三厘半的利率在美国旗昌洋行贷款四千万两,四厘的利率在法国和德国、俄国各贷款两千万两白银。

    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有了银子,地方联军被中央政府和平收编,全部交由徐世昌带往关外练新军,驻防东北三省,李经述任命徐世昌为总统特使和三省督抚,实际上徐世昌就成了当时报纸中说的“东北王”。

    不久,蒙古各盟、旗王公们给李经述发来请愿书,说在李鸿章称帝期间宣布的自治是受俄国人的蛊惑,请求重回中国的怀抱,希望北京政府每年继续支付王公和喇叭们的年俸禄八十万银元。原来,蒙古王公发现自治后,随时都受到俄国吞并的危险。而且沙俄承诺的贷款,不只是分期的,而且还因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逝,一年了还没拨款。李经述立即指示盛宣怀马上给蒙古拨款。并指示伍廷芳拿着蒙古王公的请愿书找俄国驻华公使强硬交涉:“如果俄国人不退出蒙古,那中俄将面临战争!”

    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逝,皇太子尼古拉二世大难不死,经过几年的休养,被刺杀后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他继承了沙皇的宝座。见大势已定,尼古拉二世决定暂时和中国交好,于是中俄签订了正式条约,俄国承认中国对蒙古的主权。

    因为在借款和四川铁路特权上得到好处,中国和英国也签订协议,英国承认中国对**的主权。董福祥和曹锟这时也攻克了青海和甘肃两省,全国形势大好,于是李经述电报邀请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等督抚,进京共商建国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