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朝中二圣 泰山封禅

第十七章 朝中二圣 泰山封禅

    上官仪密谋废后,惨致灭门。朝臣们一下子看清了武后的手段。武后在朝臣们心中的位置骤然上升。

    过去的这几年,皇上生病的时候,皇后才上朝理政。经过此事后,皇后不再放心皇上独自理政。于是大唐的朝廷上出现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观——皇上和皇后同坐朝堂。皇上在东,皇后在西。皇后的面前挂着翠帘。

    朝臣们惊叹之余,也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心悦诚服地称之位“朝中二圣”。

    上官仪一案掀起的轩然大波逐渐平息了,可是此案给武后带来的震撼却远没有静止。

    这场风暴让武后意识到:宰相的权势太大了!上官仪这样一个刚上任不久的副宰相,竟然敢于提出废去皇后这样大的议案,并且差点付诸实施。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朝中的这些大臣毕竟是是李氏朝臣,时时刻刻维护着李家的江山。

    武后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决定招纳一批博学多才的文人士子进入宫中。

    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饱学之士,不管出身,哪怕是一个山野草民也可以入选。

    武后将此事交给了许敬宗和崔义玄,让他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入选后的人员交于武后自己最后定夺。

    挑选出人才后,武后立即传旨,在宫禁的北部,辟出一座宫殿,装修一新后迎接了这些驰名天下的鸿学大儒。

    这些人被特许:直接从北门出入宫禁,不以常礼拘之。待遇在四品之上。

    这些皇后的座上宾被朝臣们称为“北门学士”。

    名义上他们的任务是编纂、等书,有时候为朝廷起草、宣读诏书。可是实际上,他们是武后自己的幕僚班子、智囊团。

    武后有空就会去他们中间坐坐,和他们商谈国事政要。武后像他们的朋友一般在一起喝茶、聊天。

    武后让他们畅所欲言,不久武后就将和他们在一起聊天所得,汇总成“建言十二事”上奏给皇上。

    这十二事用现在的话简单地说就是:

    1、劝勉农桑,轻徭薄赋。

    2、免除三辅一带的徭役。

    3、停止用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4、禁止浮巧。

    5、减少土木工程,节省经费。

    6、广开言路。

    7、杜绝谗言。

    8、推崇老子。

    9、不仅为父守丧,也要为母守丧。

    10、上元以前勋官已给先身者予以追覆。

    11、八品以上京官增加俸禄。

    12、任职官员才高位下者,予以擢升。

    皇上将这些建言拿去和大臣们商讨,得到大臣们的齐声赞颂。皇上立即颁发诏令,将这些建言付诸实施。

    诏令颁发后,举国欢腾,甚至有人出资为武后修建了生祠,立了长生牌位。在百姓的眼里,武后成了和救苦救难的菩萨同等的所在。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势下,被郭行真的厌胜之术压制的鬼魂再次复苏,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重新出现在武后的梦里。

    无奈之下,武后提出再次提出迁都洛阳。高宗皇上欣然答应。

    回到洛阳后,武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治理国政之中。而皇上则把精力都投入到年轻貌美的魏国夫人身上。

    武后对他们的jian情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她的精力都在国政之上,对皇上实在没有精力敷衍,也就由着魏国夫人伺候皇上了,直到魏国夫人有了非分之想。

    在武后的治理下,大唐延续了太宗贞观之治的盛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后提出要封禅泰山。高宗皇上欣然允之。

    在皇上正式颁诏封禅之时,武后突然上表,她认为封禅大典将女性排斥在外有失公允。所谓天为阳,地为阴,皇上封天,就该由她率领内外命妇参加禅地。

    高宗皇上觉得武后说得颇有道理,当即敕准。

    高宗希望武后禅地时带上魏国夫人。武后以魏国夫人既不是内命妇,也不是外命妇为由阻止。

    武后和皇上踏上了封禅之路,一路上,武后容光焕发,兴高采烈。武后很快注意到皇上的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武后这时候才惊觉魏国夫人在皇上心中那不可或缺的位置。

    武后冷笑,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武后佯作不知皇上的心绪不佳。现在什么都是小事,封禅大典才是千古未有的大事。

    正月初一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在这个新春伊始的日子里,大唐高宗皇上在官员们的簇拥下,登上了泰山南麓的圆坛,举行了封天大典。

    正月初三日,高宗皇上及群臣走下泰山,到社首山祭祀地神。武后率领着众内外命妇等候在那里。

    皇上初献毕,武后的近侍武壮带领着数十名宦官迅速拉上了帷帐。在这些五彩斑斓的帷帐的掩映下,武后带着内外命妇登上了方坛,举行了祭祀仪式。

    女性参与封禅大典并主持祭祀仪式,这是亘古未有的奇事,武后的心中升腾起难以言喻的自豪之情。

    高宗皇上为了纪念封禅大典的圆满成功,宣布大赦天下,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

    连续数月的封禅大典结束后,高宗皇上和武后率领着百官和内外命妇回到了东都洛阳。

    武后又开始了夙兴夜寐的理政生活。高宗皇上则一头扎进了魏国夫人的温柔乡里不肯出来。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高宗皇上,在魏国夫人的刮骨钢刀下更加地弱不禁风。

    武后为皇上的身体考虑,决定和魏国夫人谈谈。没想到盛宠之下的魏国夫人全然不把皇后放在眼里,桀骜不羁。甚至说出:“你现在身为皇后可以阻止皇上封我,终有一天你会拦阻不了的!”这样的话来。

    武后听了这话,不由在心里打了个寒颤。“是啊,我一天天老去,而她却像花儿一样正在盛开!”

    武后没有对魏国夫人的无理多加训斥。她反而柔声告诉她:“你一定怪我没有给你册封吧?等我和皇上商议一下再说。”

    武后笑眯眯地走了,留下一头雾水的魏国夫人搞不清武后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是很快她就高兴了起来,“我要被册封了!算你这个老妖婆识相!”

    魏国夫人因为武后的许诺,又重新开始和武后亲热,她又成了她可亲的姨母。

    在未立妃嫔之前,经武后提议,先给魏国夫人增加了俸银河膳食标准,并给她拨了四名侍女,其中就有武后的贴身侍女。

    魏国夫人得意的不行,她以为武后是畏惧她的盛宠,却不知自己的死期已经近了。

    武后仔细认真的考虑了魏国夫人的问题,要怎么除掉她呢?她想到了母亲前几日来说的家事。

    武后的母亲杨氏是父亲的继室,武后父亲的前妻留下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在父亲去世后对继母杨氏及她的女儿极尽欺负羞辱之能事。

    而作为堂兄弟的武惟良、武怀运,更是助纣为孽,每日里对孤儿寡母们白眼相加,恶心以对,巴不得赶她们出家门。

    武后对这段记忆刻骨铭心,杨氏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记忆犹新。

    后来武媚娘历经千辛万苦登上皇后的宝座,武后为了故去的父亲,为了武家一门的荣耀,她没有计较这些哥哥和堂兄的所作所为,给他们全部封了官。

    继母杨氏设宴为这弟兄四人庆贺。

    宴席上,杨氏看见四兄弟兴高采烈、趾高气昂的样子,想到当初他们对他们母女的苛刻,忍不住问道:“你们可还记得当初是怎么对待我们母女的?你们如今荣华富贵,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本以为这弟兄四人会羞惭不已,没想到这几只白眼狼根本不买账。武惟良道:“我们兄弟本就是功臣之后,本就应该登官籍。本想靠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擢升。没想到现在因皇后的缘故一步登天。虽有欣喜,可也夙夜忧惧。”

    杨氏没想到这几个人不仅没有羞愧之意,就是对皇后的提携也没有什么感激之情。

    话不投机,宴席不欢而散。

    当晚杨氏就进了宫,把白天的事都告诉了武后。

    武后也勃然大怒,“很好,既然你们要靠真才实学,我就不用提携你们了。”

    第二天,武后就给高宗皇上写了奏疏,说武氏几兄弟都是外戚,不宜在朝中执掌权柄,请求将他们出为远洲刺史。

    皇上对武后这种深明大义的行为极为赞赏,当即准奏。

    于是,武惟良贬为始州刺史,武元庆贬为龙州刺史,武元爽贬为豪州刺史,武怀运则降为瀛州刺史。

    武元庆到任后不久即病死,武元爽到任不久就坐罪流放振州而死。

    剩下的武惟良、武怀运这才意识到他们如今是武后掌心的蚂蚁,权势滔天的武后如今对他们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他们这几年在自己的任上忐忑度日,如今见杨氏的生日就要近了,将平生积蓄的黄金都拿出来,浇铸了一尊半尺多高的老寿星送给了杨氏。

    杨氏到宫里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后。武后看到这两个堂兄弟还活得好好的,不由冷哼道:“他们来的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