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被发现
得知卫家背后竟然是鬼狐李儒在出谋划策,刘恪和贾诩立即感到一阵棘手。 贾诩当即建议刘恪应该迅速出城躲避,以等待鞠义率领玄甲铁骑救驾,然而刘恪生怕打草惊蛇,将李儒逼走,为了能够除掉这条阴狠的毒蛇,刘恪必须得以身犯险。 刘恪不愿提前离开安邑城,贾诩、赵云、典韦自然不能将他绑走,无奈之下,贾诩只得利用自己暗卫统领的身份,迅速调集周边的暗卫到安邑城护驾。 而赵云和典韦也不闲着,在得到山氏的出面帮忙之后,两人顺利取得对郡守府一应衙役、捕快的管辖权,两人一边着手训练,一边重新部署郡守府的防守布局,尽管这样,赵云和典韦却仍然没有把握。 刘恪也不敢疏忽大意,他又派人向夏县县令金尚传令,命令金尚先丢下夏县的事务,火速带领夏县卫兵、衙役到安邑城外等候,一旦安邑城内出现变故,金尚必须在第一时间攻城,刘恪的目的自然不是想金尚能攻入城杀贼,他这样做也只是起敲山震虎、拖延时间的作用。 夜幕散去,阳光普照。 对于安邑城的百姓来说,无非是新的一天继续到来。 郡守府前,照旧是被围的水泄不通,郡府官员出面解释,但是这些百姓就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管你怎么劝导,他就是不愿离开。 围困县衙的百姓无疑是个变数,因为就算到时候鞠义率领玄甲铁骑攻入城内,这些百姓也会被当作李儒以及卫家的护身符。 刘恪自然不愿让这些无辜受骗的百姓遭受战火荼毒,为了给玄甲铁骑腾出足够旷阔的空间,刘恪暗中指示郡府官员对百姓佯称如果继续作乱就要收走他们的土地,在用话语威胁的同时,刘恪又指挥赵云带领郡府衙役抓捕潜藏在百姓人群中的卫家人以作威慑。 双管齐下,刘恪的部署果然起了成效,先是百姓们听到再继续闹事会被收走土地就已经分寸大乱,当他们看到郡府衙役态度强硬的将几名一同闹事的‘百姓’带走,众人的心思瞬间就慌乱了,而紧接着不知从何处流传起来的关于朝廷兵马即将开赴安邑城平叛的消息,更是吓得一众百姓心寒胆颤,不到次日天黑,聚集在河东郡守府前的百姓立即就散的一干二净。 李儒、卫固、卫凯等人得知此间消息的时候,却已经为时晚矣,当他们赶到郡守府前,看到郡守府前空空如也,几人几乎气的都想吐血了。 “怎么办?” 卫凯到底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看到这种场景,他以为自己这边大势已去,再联想到外面流传的朝廷兵马即将到达安邑城平叛之事,卫凯焉能不慌! “卫公,事情还没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李儒尽管心中气恼,但他却丝毫不觉得气馁,相反,他的目光中开始浮现出几分幽光,却不知道他此时心中到底在猜想些什么阴谋诡计。 “家主,家主!” 正当李儒和卫固、卫凯商议接下来的对策之时,卫凯的堂弟卫良赶了过来,见到卫凯,卫良立即哭丧着脸说道:“家主,吾儿仲道不见了!” “啊?” 听到卫仲道消失不见,卫凯也不免担忧着急,而李儒却隐隐感到自己的某些猜测真的对了,他冷眼看着卫良问道:“昨天听说卫仲道在夏县被人打了,可有此事?” 卫良知道李儒身份高贵,他不敢隐瞒,直接点头答道:“先生,吾儿确实在夏县被恶毒百姓殴打,不知这和吾儿突然消失有什么联系吗?” 李儒没有回答卫良的话,他转身来回跺了跺脚步,突然向安邑令卫固说道:“快去查,查这几天进入安邑城的人,或许,他就在城内!” 李儒一语惊地卫固和卫凯险些跳了起来,两人对刘恪还是很怕的,但是他们已经做了反叛镇北军的事情,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此时,就算不用李儒叮嘱,卫固和卫凯也得加倍努力,将可能已经进入城内的刘恪给寻找出来。 李儒等人自然不知道刘恪只和他们隔了一堵墙的距离。 郡守府内,刘恪看着李儒、卫固、卫凯离开,瞬间也就意识到自己来到安邑城可能已被发觉,想到这里,刘恪立即让赵云和典韦加强郡守府内的防卫。
而这时,散布在周边的十几名暗卫也都被贾诩叫了过来,加上郡守府内的几十号衙役捕快,依靠着郡守府的深院高墙,刘恪相信还是能坚守一段时间的,毕竟李儒他们也没什么专业训练过的士兵,真要打斗起来,谁胜谁负却还不一定呢。 贾诩则通过信鸽传递消息,得知鞠义率领玄甲铁骑已经到达安邑城北五十余里的地方,只要连夜行军,等到次日天明,鞠义和玄甲铁骑就能冲进安邑城将李儒等人一句擒获。 然而时间总是不等人的,就在刘恪这边做好防守待援的部署之时,回到卫家尚没一个小时的李儒就从卫固打探来的进城人员之中分析出了刘恪的位置。 “刘恪肯定是和郡守张汪的妻女一同进的城,哈,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卫公,卫令,速速调集人手,我们去攻打郡守府!”李儒狂笑道。 “攻打郡守府?” 卫固和卫凯一阵迟疑,但是片刻之后,他们的脸上却是被狰狞取代,反正事情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缩的余地,相比随时都能脱离的李儒,家业都在安邑城的卫家,其实更没有选择。 “好,我这就回县衙集齐人马,半个时辰后,以烟火为号,我们一同攻打郡守府,擒杀刘恪!”安邑令卫固叫嚣着离去,而卫凯也立即让卫家的看院护卫带上武器集结待命,只是许多护卫还不知道,他们即将攻打的竟然是河东郡守府,而他们要杀的人,竟然是中山王、镇北大将军刘恪,如果他们知道,只怕就不会这样听从号令! 本书来自/bk/l/30/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