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苏日签中立条约 ****中条山惨败
【史要】《苏日中立条约》;中条山战役,国民党丧师失地、损失惨重…… 却说,苏日“诺门坎战役”以后,日本不敢贸然北进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纳粹德国闪击西欧大陆的成功,又促使日本决定乘机南进夺取西方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为了实施南进战略,日本在加强同德、意勾结的同时,积极谋求调整对苏关系;以便巩固北方安全,并促使苏联停止援华,达到早日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 而此时,苏联虽然在“诺门坎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是,面临着纳粹德国随时可能对苏联实施侵略,总是忧心忡忡。为了摆脱东、西两面受敌的危境,苏联也谋求调整对日关系,以保障东部边境的安全。 如此,苏联与日本出于各自的谋算;遂于一九四○年七月起,在日本的倡议下,两国开始了会谈。 此时,日本起用陆军中将建川美次为新任驻苏大使,致力于《苏日中立条约》的谈判,提出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方案》。 一九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苏联也提出了《苏日中立条约草案》及附属《议定书草案》;但是,到了十二月中旬谈判却告中断。直至一九四一年三月,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重开谈判。 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二日,苏联与日本终于谈判成攻;次日,正式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苏日中立条约》共四条,有效期五年;主要内容是:“双方保证维护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 签《约》同日,苏联与日本还发表《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 四月十三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约见中国驻苏联大使邵力子,表示:“苏联将毫无变更地继续援助中国。” 如此,苏联一方面继续支持中国抗战、以束缚日本手脚,另一方面通过《苏日中立条约》保障了东部边境的安全;而日本则通过《苏日中立条约》保障了北方的安全,得以腾出手来向南进取和拓展。 不过,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于《苏日中立条约》签字后的第二天就发表《声明》,指出;“东三省及外蒙古是中国领土,满洲国是非法的,中国政府决不承认《苏日中立条约》;中国政府与人民绝不承认第三国妨害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的任何决定,苏日两国公布的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四月十四日,毛*泽*东就《苏日中立条约》,致《电》******,指出:“苏日条约使苏联彻底解除被攻击威胁,这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次伟大胜利。” 接着,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针对“签订这个《条约》的各种错误议论”发表了意见,认为:“这个条约的意义,首先在于巩固了苏联东面的和平,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全发展。二是使苏联的国际地位极大地提高了,苏联无论在东方在西方都增大了他的发言权。三是苏日条约没有限制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独立的正义的对日抗战。四是至于苏日声明互不侵犯满洲与外蒙,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收复全国一切失地,必须打到鸭绿江边,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这是中国全民族的神圣事业,社会主义的苏联也必是赞助我们这种事业的。” 毛*泽*东最后指出:“在苏日条约之后,中国必须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三大方针。第一,任何对抗战的动摇是不许可的。第二,国共合作必须继续,解散新四军一类的分裂行动必须取消,以后再不可发生此类行动。第三,各种反动的对内政策必须停止。循此以行,外援方有所附丽,抗战才可期胜利。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必至众叛亲离,危亡可立而待。我们共产党深望国民党当局实行深切的反省,善处当前的时局,则非仅国民党之利,民族解放事业实利赖之。” 而实际上,苏联虽然重视《苏日中立条约》,但也并没有把保障远东边界的安全完全寄托在《苏日中立条约》 上;即便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后,对日本仍然心存戒备;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远东国防的实际措施。 一九四一年下半年,苏联在远东地区新组建了第三十机械化军、第五十九坦克师、第六十九摩托化步兵师,苏联在远东的驻军一直保持在五十万人以上;远东方面军已拥有一千七百三十七架飞机,并扩建了远程轰炸航空兵第五军,苏联的太平洋舰队拥有近三百艘舰艇。 果然不久,两个月后的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突然撕毁了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用其机械化部队“闪电”式地袭击了苏联。 此时,由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且慑于“诺门坎战役”的教训,日本没敢趁机攻击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了东西两面受敌。 尔后,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苏联在得到可靠情报支持的情况下,又从远东地区抽调了大批兵力支援西线战场;从而,对于“莫斯科保卫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因此,《苏日中立条约》对于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且说,一九四一年夏季以后,日军改变了预定计划,准备“趁纳粹德国闪击西欧大陆成功、英法无力顾及东方之机,南下夺取西方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要想“放手南下”,就必须“在夏秋之际,进行最后的积极作战,力图解决中国事变”。 日军具体分析了中国战场的态势,认为:“日军占领区域的治安现状,其安定程度的顺序为蒙疆、三角地带、武汉及华北,而以华北地区为最差。山西由于西面有以延安为根据地的共产党八路军存在,南面黄河两岸有国民党的中央军第一战区的军队活动,治安情况极为恶劣。鉴于此,解决中国问题就是要解决华北问题。” 因此,日军决定:“在华北的山西南部中条山打一场,以消灭该地区的国民党中央军。”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地,南濒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中条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关隘重叠;“抗战”爆发后,随着山西各主要关隘的相继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 中国军队占有此地,就能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御敌于境外。而若被日军占有,既可渡河南下、问津陇海、侵夺中原,又可北上山西、解除心腹之患、改善华北的治安状况;所以,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为此,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将多田骏的华北方面军直辖原田熊吉的第三十五师团、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一师团及日军岩松义雄的第一军辖下井关仞的第三十六师团、长野佑一郎的第三十七师团、清水规矩的第四十一师团、津田美武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池上贤吉的第九旅团、松平泽的第十六旅团调编成军;又从华中抽调了广野太吉的第十七师团和樱井省三的第三十三师团,划归华北方面军。另外,还从关东军中调集飞行第三十二战队、飞行第八十三战队,给予空中配合。 如此,划归多田骏指挥、参与“中条山战役”的日军多达十万余人。 日军在中条山地区积极部署的同时,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却根据“保守要地,力图持久,奠安内部,争取外援”的指导思想,忙于与“中*共”搞摩擦而疏于防范。 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因拒绝“反共”摩擦而受到胡宗南等人的排挤,不见谅于蒋*介*石;于一九四一年春到重庆述职后,被软禁在峨嵋山未归。 如此一来,驻守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军队各部也就群龙无首、不堪一击了。 四月二十八日,根据各方提供的情报,何应钦判断“日军似将逐次夺取中条山,进取洛阳、潼关,威胁第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西安”,才引起了警觉。 得此警讯后,何应钦只好亲自作出部署:“裴昌会的第九军部署在豫北重镇济源,赵世铃的第四十三军部署在 山西南端之垣曲,高桂滋的第十七军部署在绛县地区,唐淮源的第三军与孔令恂的第八十军部署在闻喜、夏县地区,武士敏的第九十八军部署在董封镇一带,武庭麟的第十五军部署在高平地区;另外,又以四个军配置于太行、 太岳地区,作为策应。” 但是,这次日军纠集了七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的兵力、来势汹汹志在必得,倒是使******有点害怕“中条山战役恐会失利”;故而,授意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刘斐面询******:“当兹敌将大举攻我晋豫,十八集团军能否击敌?或即放弃抗日立场?” 此问,可谓“一石双鸟”;若****出兵抗战,面对日军强敌必耗兵折将;若不出兵御敌,则将遭致“放弃抗日”、“破坏统战”之非议。 然因,此时离“皖南事变”才过去三个多月;新四军皖南军部近万人在北移过程中被国民党军消灭殆尽,导致了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破裂、至今仍难修复。 虽然,事后莫斯科为维护抗战统一战线做了****不少的工作;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还以私人名义致《电》毛*泽*东,要求****“不要破裂与国民党的关系,以免上‘亲日派’的当”。 但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已对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充满了不信任感,两党关系已难有修复的可能。为此,毛*泽*东还曾与共产国际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意见分歧。 虽然,毛*泽*东后来仍以“中日矛盾”为第一、继续维持与国民党的共同抗日;但是,遇事、处事,总要多长一个心眼、防一手了。 因此,这次日本对中条山的进攻,仍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毛*泽*东对国共关系现状的看法;所以,当蒋*介*石出于“忧心”而要求****“出兵配合作战”时,中*共也就担心其中可能有诈、或会“皖南事变”再现;故而,没有立即予以答复。 五月七日,自感稳cao胜券的日军于傍晚时分突然一齐出动,由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进犯属中国第一战区管辖的中条山地区。 东线,以日军原田熊吉的第三十五师团为主力、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一师团一部,以及骑兵第四独立旅团一部,约二万五千余人;在汪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张岚峰部的配合下,沿道清路西段分三路向济源、孟县进犯。 西线,以日军安达二十三的第三十七师团为主力、井关仞的第三十六师团一部、若松平治的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约二万五千余人,自闻喜、夏县东南向张店镇进犯。 北线,以日军清水规矩的第四十一师团为主力、池上贤吉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约三万余人,自横岭关向横垣大道西侧猛攻。 东北线,以日军樱井省三的第三十三师团之一部及津田美武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一部,约一万余人,从阳城向董封镇一线攻击。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根据情报,针对日军“分兵袭击中国守军通信联络及各级指挥部,以重兵攻占各交通要点,切断各部间联络、各个击破;封锁山口、渡口,逐步紧缩包围圈,完成合击”的企图;于会战前,即《电令》各部:“以交通线为目标,加紧游击袭破,妨害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 但因,此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还被软禁在重庆的峨嵋山而缺位;致使,上述《命令》未能得到有效组织施行;所以,当日军如饿虎扑食来攻时,第一战区各部却如一群无头苍蝇、乱哄哄地不知所措了。 第二天,日军来势汹汹,各部只得仓促应战;于是,“中条山战役”打响。 五月八日,东线的日军原田熊吉的第三十五师团和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一师团、骑兵第四独立旅团从温县出发,沿黄河北岸突进。 日军一股先头部队千余人,循沁济大道西犯;另一股先头部队二千余人,西向义庄、捏掌、紫陵、东逮寨、留村一带猛扑。 同时,沁河北岸日军三千余人,在十余架飞机、二十余门大炮的火力掩护下强渡沁河。防守沁河的中国守军裴昌会的第九军在日军强大火力进攻下,节节败退、被迫后撤。 第一战区长官部见第九军向西撤退,遂《命令》裴昌会:“以第九军主力于封门口北既设阵地,拒止沁河西犯 之日军。” 于是,裴昌会将第九军辖下张东凯的新编第二十四师和王晋的第五十四师部署在封门口一线,郭贻衍的第四十七师部署在孤山一线。 封门口系日军西进必经之要隘,日军势在必夺;张东凯的新编第二十四师和王晋的第五十四师苦守两天,至五月十日晨、终被日军攻破。 于是,裴昌会的第九军主力由官阳南渡突围撤退;然而,日本飞机轰炸和封锁了官阳东西渡口,致使第九军遭受重大伤亡。 西线是日军的主攻方向,中国军队也以重兵防守;此时,驻有孔令恂的第八十军辖下王治岐的第一六五师和王竣的新编第二十七师、唐淮源的第三军辖下李世龙的第七师和寸性奇的第十二师,以及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直属的公秉藩的第三十四师。 五月七日,日军安达二十三的第三十七师团与井关仞的第三十六师团集中火力向西村、辛犁园、王家窑头、梁家窑头的中国军队阵地猛攻;此处,是孔令恂的第八十军与唐淮源的第三军接合部,由第八十军辖下王竣的新编第二十七师驻守。 五月八日凌晨,孔令恂部与唐淮源部的联系被切断;在日军的猛攻下,王竣的新编第二十七师向曹家川、太寨一带溃退。 当晚,日军安达二十三的第三十七师团与井关仞的第三十六师团占据了茅津渡、槐扒、尖坪、南沟等渡口。 五月九日,日军继续向孔令恂的第八十军猛攻,并用飞机狂轰滥炸;正在渡河的孔令恂的第八十军遭日军攻击后,乱作一团、进一步溃散。 第八十军军长孔令恂、第一六五师师长王治岐丢下部队渡过黄河顾自逃命;混乱中,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汝贤、参谋长陈文杞等人牺牲。 失去指挥的第八十军官兵如热锅上的蚂蚁无所适从,纷纷跳入河中、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日军七千人分三股南向夏县、进犯唐淮源的第三军阵地;并于五月八日拂晓,日军攻占了中条山北山交通要道泗交村。然后,一路向西北奔袭李世龙的第七师师部驻地王家河,一路向东南奔袭唐淮源的第三军军部唐回。
王家河与唐回均遭日军包围,第七师师长李世龙和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分头率部突围,王家河与唐回即被日军占领。 唐淮源率残部东撤退至黄河渡口温峪一带,又被日军挡住南去之路;遂与日军激战,遭受重大伤亡后、再向西北方向溃退。 五月十二日,唐淮源及其所部被困于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遂顾左右曰:“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最后,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饮弹自尽于悬山。 同时,第三军第十二师寸性奇自知无力回天,亦拔枪自尽。 北线的日军意图迅速攻占横岭关、垣曲大道,直取垣曲县城,以对中国守军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刘茂恩第十四集团军实施分割包围。 日军先向横垣大道两侧猛攻,驻守横岭关东北侧的赵世铃的第四十三军、西南侧的高桂滋的第十七军同时遭受日军的重兵打击。 激战至五月八日,中国军队赵世铃的第四十三军十八坪阵地被突破,被迫放弃阵地、撤向望仙庄一线;高桂滋的第十七军虽依靠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抵抗,但终因左右两翼皆被日军突破,不得不退出防线。 日军突破中国军队防线后兵分两路,一路沿桑池、贾家山、杜村河南下追击桑池守军武庭麟的第十五军,一路沿亳清河南下经皋落、长直、王茅直取垣曲县城 五月八日黄昏,日军在伞兵部队配合下,占领黄河岸边的垣曲县城;并成功实现了中间突破计划,将中条山国民党军队分割成两半,截断了与黄河南岸的联系。 五月十日,日军又分兵两路;一路向东攻克邵源、与济源西进日军会合,一路向西进与攻占五福涧的日军会合。 至此,日军的内层包围圈完全形成,中条山国民党守军黄河沿线的补给线和退路全被截断了。 东北线的日军樱井省三的第三十三师团和津田美武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于五月七日晚也向国民党守军第十四集团军辖下武士敏的第九十八军发起进攻。 武士敏率部拼死抵抗,在董封东西线上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并在王村一战中,将日军滨田大佐以下七百余人击毙。 五月十日,鉴于济源、垣曲之间的黄河渡口渐次被日军封锁;第一战区司令部遂《命》:“第十四集团军在阳城以西部队迅速向沁翼公路以北转移,以突出包围。” 于是,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组织突围;然而,突至圪塔、煤坪等地却又陷入了重围。 而被围的第十四集团军由于部队疏散,已无力战斗;结果,部队严重受损,国民党军两万多人投降、四万多人被俘、一万多人牺牲。 就这样,日军从东、西、北、东北四面向东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只用了短短的三天时间,第一阶段战役就以“国民党军丧师失地、损兵折将惨重”、日军大获全胜而于五月十日结束。 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国民党几十军队,竟会在“东条山战役”中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遭如此惨败;闻报后,不由得大惊失色了;这才赶紧将卫立煌解禁,重返第一线。 于是,卫立煌从重庆峨眉山重回山西前线;卫立煌抵晋后即《致电》彭德怀,也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此时,中*共终于“同意出兵”了;但是,要蒋*介*石“不进攻陕甘宁边区,不再反共”。同时,考虑到八路军实力有限,只决定“向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等日后地区游击。” 五月十日,刘斐向蒋*介*石转达了****的这一回应。 蒋*介*石马上接见了周*恩*来,改用恳切的言词委婉地表示说:“你们如配合行动,我决不会亏待你们;有人要反共捉人,你们放心,我一定命他们放人。” 同时,蒋*介*石对于“八路军可以配合的作战方法和具体方向”也表示了赞许,称:“只要你们用游击战争的方法,切断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等,日军一恐慌、定会恢复原状。” 于是,中*共的八路军就向晋南的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等地进军了。 且说,日军以优势的兵力突破了中条山地区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等县城及黄河北岸各渡口和关隘据,完成了对国民党军队内外侧双重包围后;稍作休整,随即就转入了第二阶段的作战。 五月十五日,日军各师团再次转向黄河一线,反复进行篦梳式“扫荡”,一直进行到六月十日。在此次反复扫荡中,日军各师团所到之处,中国守军又遭受了惨重伤亡。 面对日军的强大压力,国民党军简直是一击即溃;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只身逃过黄河,所辖各部在日军猛攻下纷纷溃散。 接到突围《电令》时,第五集团军辖下第三军已陷入日军重围之中。由于,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和第十二师师 长寸性奇已牺牲,代理军长周体仁、第七师师长李世龙、第十二师新任师长吕继周只好勉力率部突围,转往洛阳方向。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其他各部也纷纷突围溃退。 武庭麟的第十五军西渡黄河,撤退到新安一带;孔令恂的第八十军、刘戡的第九十三军在摆脱尾追的日军后,由禹门口渡过黄河进入陕西韩城境内;赵世铃的第四十三军、陈铁的第十四军也渡过黄河,向浮山、翼城间转进;公秉藩的第三十四师、裴昌会的第九军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济源山地游击数天后,分别由小渡口和官阳渡口南渡过河,向晋南撤退。 在溃退途中,第十五军第六十五师师长邢清忠、第四十三军第七十师师长石作衡、第二十二师副师长梁希贤又阵亡殉国。 六月六日,李中兴的第九十军第一七七师被日军围困于芮城县陌南镇马家庄、沙窝渡、曲里的黄土崖上;为 保中华民族骨气,有千余人跳入了崖下滚滚的黄河中。 惟有武士敏的第九十八军一部在二里腰击溃了日军二千余人的进攻,才得以向晋南突围;后在八路军掩护下。进入了太岳山区。九月二十九日,在与日军继续抗击时,于山西沁水县的东峪又被数倍于己的日军包围;结果,弹尽粮绝后殉国身亡。此是后话,顺提。 至六月十日,国民党中条山守军大部退出中条山地区,而****的八路军已在晋南的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等地活动;日军为了后方的安全,才停止了对中国军队的进攻,历时一个多月的“中条山战役”终于落下了帷幕。 此役,国民党军死约四万、伤近六万,被俘近八万、失踪一万三千;仅师、军级军官就有十一人为国捐躯,可谓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