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国共同祭黄帝陵中*共让步顾大局
史要】“抗日军政大学”成立,“国、共”同祭黄帝陵,张国涛叛党投敌;******回国;“‘国、共’ 谈判”…… 却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的事宜”;中*共*中央注意到蒋*介*石的这一意向,周*恩*来的南京之行已在酝酿之中。 然而,当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后却遭到了扣押;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改变了原先的《计划》。 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毛*泽*东给在西安的周*恩*来、博古接连发去两份《电报》:“此时则无人能证明恩来去宁后,不为张学良第二。”力主“恩来绝对不可去南京”。 但是,中*共*中央仍对“和平谈判”寄予希望,便改派潘汉年前往南京,告以“周*恩*来暂难分身,一俟大局略定,即可赴南京见蒋*介*石。” 同时,潘汉年表明了中*共的态度:“中*共在‘对内和平、对外抗战’的基础上,仍全力拥护蒋*介*石。” 于是,二月八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率领“国民党中央军”进驻西安,作为蒋*介*石的全权代表在西安与周*恩*来举行谈判。 顾祝同到达西安的当天,会谈便正式开始。 会谈当日,张闻天、毛*泽*东给周*恩*来拍来《电报》,提出:“谈判中应要求将‘红军’编制设为十二个师、四个军,以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为各军‘军长’;四个军编成‘一路军’,设‘正、副总司令’,由朱德、彭德怀担任;军饷按‘中央军’待遇,或先每月接济八十万元至一百万元。如成立‘国防委员会’,‘红军’应派代表参加;国民党保证不逮捕中*共*党员,不破坏中*共*组织,保证中*共*对‘红军’的领导。” 顾祝同则表示“‘红军’可以在西安设立办事处”,但却提出“取消‘苏维埃政府’”改为“特区”。同时,还要“改变‘红军’番号名称”,照“****”编制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政训人员’及‘联络员’”;其他地区的“游击队”,应改为“民团”。 虽然,双方的会谈仍有分歧点;但是,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是,中*共*承认国民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停止了武装暴动及没收地主土地,实行“抗日救亡”的统一纲领;“国民政府”则分期释放******,对中*共*党员、中*共*组织不再逮捕和破坏,允许中*共*适时公开。二是,取消“苏维埃”制度,改称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接受“国民政府”指导,实施****制。三是,“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委会”和蒋*介*石的统一指挥和领导;其他边区部队,改为地方部队。四是,中*共*派代表参加“国民会议”,军队派代表参加“国防会议”。五是,希望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对中*共*提出的“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容许民主自由”的主张有进一步的表示。 周*恩*来还将“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交给顾祝同,希望“国、共”两党能再次合作、共赴国难。 且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将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基础上成立于保安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日军政大学”或“抗大”。 “抗大”成立后,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瑞卿为“教育长”、刘亚楼为“训练部长”。 “抗大”的学员主要是“中国工农‘红军’”中、高级干部,后来也招收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爱国青年;学制从四个月到半年、八个月、一年、三年多不等,这些学员毕业后很快就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奔赴各地参加“抗日”。后来,随着“抗日”的不断深入,除在陕北留下“抗大三分校”外,又在各大“抗日根据地”都组建了“抗大分校”,为“抗日战争”培养和输送人才。 且说,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 会上,国民党“抗日派”和“亲日派”分别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宋庆龄等人联名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李宗仁等人提出《保障言论自由、保护爱国运动、解放群众及加强救国运动案》等。 经过激烈的斗争,先后通过了《促进救国大计案》、《西安事变经过之决议》、《关于国防经济建设案》以及《关于根除赤祸之决议案》等议案,并发表了《宣言》。 这次会议中,国民党虽然没有放弃“反共”立场,没有制订明确的《抗日方针》;但是,在国民党内进步人士的努力下,内外政策都做了某些重要调整。 在对内政策上,基本上确定了“停止内战、实现‘国、共’合作”的原则;在对外政策上,公开表示了“如果让步超出了限度,只有出于‘抗战’之一途”。 所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后,国民党基本上确定了“停止内战”的原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就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期间,正在南京在鼓楼医院治疗贫血的朱培德,却因注射抗贫血剂时引起血液中毒,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七日去世了。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后,“滇军第五师师长”张冲赴西安参加谈判;临行前,蒋*介*石召见张冲、向他交了底牌:“‘红军’可以改编为三个师,不可再加。” 张冲到西安后,代表蒋*介*石再与周*恩*来谈判;转述了蒋*介*石的意见,介绍了“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情况。 周*恩*来对会议通过的《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案》表示“遗憾”,保留“将来《声明》”的权利。同时,周*恩*来还告诉张冲:“中*共*目前无意参加政府,只要求参加国防机关。” 周*恩*来先后与张冲举行了六次会谈,张冲的态度友善而又积极;他提出“红军”主力可编四个师、十六个团,另编两个工兵师,共六万人;这比蒋*介*石允许的三个师,整整多了一个师。 为使和谈达到预期的目的,张冲还建议中*共*通过在苏联的蒋*经*国做蒋*介*石的工作。 因为,周*恩*来也曾向蒋*介*石有“蒋*经*国可以由苏联归来”的担保;所以,张冲的这一建议,正与他所思相符;于是,周*恩*来立即将张冲的意见向延安汇报。 中*共*中央觉得“可行”,遂向“共产国际”要求“允许蒋*经*国回国”。 同时,三月三日,张闻天、毛*泽*东即回《电》周*恩*来,同意“‘红军’的改编意见”,并指出“现在谈判的中心内容是,中*共*在‘南京政府’中取得合法地位,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开始”。 但是,当这个“‘红军’改组”《方案》转至南京时,蒋*介*石却予以否决,只允许“红军”改编为三个师九个团。 三月八日,周*恩*来、叶剑英和顾祝同、张冲、贺衷寒再次坐下来谈判。 为表现合作的诚意,中*共*决定接受蒋*介*石将“‘红军’改编为三个师”的《方案》;并决定由周*恩*来负责文字的起草,形成一个总结性的条文,即所谓的《三·八协议》。 因此时,“红军西路军”正在河西走廊受困于马步芳、马步青部;因而,《三·八协议》中有“在河西走廊令马步芳、马步青部停止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的条款。 可是,这个《协议》却被贺衷寒改为“‘红军’每师只能有一万人,共三万人;政训人员由‘南京政府’派人参加,各级的副职也由‘南京政府’委派;取消‘民选制度’,改‘民选推荐’为‘地方推荐’”;甚至于,删去了“停止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的条款。 对此,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贺衷寒是要以‘红军西路军’困陷于河西走廊,而束缚、胁迫我们。” 认为“在西安与顾祝同、贺衷寒继续谈判,已经没有实际价值”,要求“直接与蒋*介*石面谈”,以期问题的根本解决。 对于周*恩*来的意见,中*共***********完全同意。 三月十三日晚,周*恩*来会见张冲,提出将《三·八协议》直接送达蒋*介*石的要求,表示:“‘贺案’是我们所否认的,但‘两党合作抗日’和‘拥护蒋委员长’的《方针》,不会因‘贺案’而发生动摇。” 于是,张冲转达了周*恩*来的意见,蒋*介*石遂答应与周*恩*来在杭州会谈。 且说,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要求“允许蒋*经*国回国”;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主席”季米特洛夫也已收到了蒋*经*国“要求回国”的《函》,并列入了议事日程。 蒋*经*国是一九二五年十月,经蒋*介*石批准赴苏联留学的;蒋*经*国到达苏联后,进入莫斯科孙中山大学;当年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宛如晴天霹雳;他马上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谴责:“蒋*介*石是我的父亲和革命友人,现在却是我的敌人。几天前,他已经不再是革命党,成了反革命分子。他对革命说尽好话,时机一到却背叛了革命。” 蒋*经*国的这一表态,得到了苏共领导和在莫斯科的共产党人的充分肯定。不过,几个月后,蒋*经*国又在秘密鉴定中被认为“政治上不坚定,需要长期特别的政治监视”。 在“孙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蒋*经*国受“校长”拉迪克和施凯德“教授”等人影响很深,曾加入了托洛茨基派的秘密组织;“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除了托洛茨基等人的党籍,蒋*经*国这才承认错误并退出“托洛茨基派”。 蒋*经*国从“孙中山大学”毕业后,曾申请“归国”,但未被批准。 一九三一年,蒋*经*国因在公开会议上批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被送至莫斯科郊外的石可夫农场劳动;翌年,苏共又应王明要求,将蒋*经*国送到西伯利亚的一座金矿做工。后又到乌拉尔山附近的一座重型机械厂当“技师”,升任当地《重工业报》的主编;并与同厂女工芬娜结婚,生有长子蒋孝文。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蒋*经*国申请成为联共正式党员;不过,他是作为“第四类布尔什维克党员”即是“‘人民敌人’的子女”而被接受和特殊处理的。 现在,季米特洛夫决定“让蒋*经*国回国”;只是,要蒋*经*国写一个《声明》:“保证回到中国后不跟中*共*作对,也不能站到托派一方。” 临行前,“中国驻苏联大使”蒋廷黻为蒋*经*国饯行。 季米特洛夫还特意邀请蒋*经*国到自己的家里,对他说:“现在我们都认为过去‘以苏维埃化来拯救中国’是错误的。请转告令尊蒋总司令,共产党已经诚意决定和国民党联合。我们都知道,蒋总司令是一位极能干的军事家和极出色的政治家。请向他转达我诚挚的祝福。” 就这样,三月二十五日,蒋*经*国带着一家人乘第二号西伯利亚快车离开莫斯科回国了。 途中,蒋*经*国给季米特洛夫去《电报》:“我在旅途中向您致以最热忱的布尔什维克的问候,您的全部指示都将完成。” 蒋*介*石得到“中国驻苏联大使”蒋廷黻关于“蒋*经*国回国”的消息后,喜出望外了;这十多年来,蒋*介*石虽然作好了蒋*经*国可能在苏联被杀的最坏思想准备,但对其归来仍抱有希望。 而此时,周*恩*来已于三月下旬乘飞机前往杭州。 抵达上海时,周*恩*来抽空与宋美龄会晤,请她将中*共***********“关于谈判的十五条意见”转交蒋*介*石;同时,宋美龄向周*恩*来表示“中*共*可以合法存在”。 周*恩*来到杭州后,便在潘汉年的陪同下与蒋*介*石进行谈判。 周*恩*来首先阐明了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立场,是“维护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改善的共同纲领”;所以,绝不能“忍受‘投降’、‘收编’”的诬蔑。 同时,周*恩*来重申了中*共*的“十五项”谈判条件,并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一、“陕、甘宁边区”成为整个行政区,不能分割;二、“红军”改编后人数须达四万余人;三、三个师上必须设总指挥部;四、国民党不能派遣“副佐”及“政训”人员;五、“红军”学校必须办完本期;六、“红军”防地须增。 因此时,蒋*介*石已获知蒋*经*国于三月二十五日启程回国了,心情十分舒畅。 所以,听完周*恩*来的讲话后,蒋*介*石态度温和地说:“中*共*有民族意识,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几个月的和平运动影响很好。过去,‘国、共’由于分家,致使十年革命失败,造成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者占领中国的局面,‘国、共’两党要各自检查过去的错误。希望这次合作是永久的,不要再分裂,免得因内乱造成‘英、日’联合瓜分中国;因此,要商量一个永久合作的办法。” 在谈到“合作”的具体问题时,蒋*介*石的口气也比较爽快,他说:“这些都是小节,容易解决。中*共*在几个月后便可参加‘国民大会’、‘国防会议’;‘陕、甘、宁’行政区可以是整个的,由中*共*推荐‘南京政府’方面的人《任》正职,中*共*派人《任》副职;‘红军’改编为三个师,四万余人,可以设‘总指挥部’;绝不派人破坏中*共*的部队;粮食接济定额设法解决。” 最后,蒋*介*石还提到“永久合作应有一个有效的办法”。 于是,周*恩*来表示“制定共同纲领”是最好的办法。 蒋*介*石即同意,并要周*恩*来立刻回延安,希望中*共*议出一个《共同纲领》。 如此,周*恩*来的杭州之行算是有成效;不管怎么说,蒋*介*石总算在口头上答应“‘红军’保持四万余人”,并承诺“‘陕、甘、宁’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区”。 三月三十日,周*恩*来携带同蒋*介*石联系的密电码返回延安。 四月五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在经历十年内战后、首次聚在一起共祭黄帝陵。
祭典仪式上,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是“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委委员”张继,****方面的代表是“同盟会老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 上午十时,双方代表在军士列队鸣炮声中同步登上桥山,开始虔诚致祭,逐个宣读《祭文》;同时,在一片镁光灯下,中、外记者记录了这一切。 当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蒋*介*石谈判经过和我党对各方面策略方针向共产国际的报告》。 次日,“延安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一篇题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典礼》的报道中,披露了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表达了“停止内战、团结御侮”的决心。 四月十八日,蒋*经*国到达杭州;通过中*共*中央与斯大林的交涉,蒋*经*国终于从苏联回国了。 第二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见;一别十二年的骨rou重聚,蒋*介*石终于放下了无以对亡母、无以对祖宗的沉重思想负担。 周*恩*来抓住这一时机,给在西安的叶剑英拍去《电报》,指示李克农与张冲同去上海面见蒋*经*国,让他从中影响蒋*介*石。 周*恩*来回到延安,准备起草一个永久合作的“民族统一战线纲领”,并期待着再与蒋*介*石的谈判。 四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由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吴亮平起草的《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 周*恩*来就《纲领》的细则做了详细说明,指出“统一战线必须承认中*共*的独立性、国际性和阶级性三原则”。 统一战线以“共同纲领”为行动的准则,建立联合组织;联盟的组织原则是凡各党派、各革命团体均可参加,联盟中保持各组织独立性,允许自由退盟;在蒋*介*石承认此纲领的条件下,中*共*可承认他为领袖。 五月二十五日,周*恩*来等乘车赴西安,准备南下再次与蒋*介*石会谈;后因途中受阻,返回延安。 第二天,周*恩*来等又改乘飞机抵达西安;到达西安后,便与顾祝同、张冲等交换了意见。 接着,周*恩*来又与顾祝同就军事问题进行谈判;商定“红军”的经费再给五万元,“红军”夏衣在六月中旬发放。 一九三七年六月八日,周*恩*来上庐山与蒋*介*石再次进行了会谈;会谈时,宋美龄、张冲也在座。 “杭州谈判”时,蒋*介*石让中*共*先拿出一个合作的《纲领》来;可是,当周*恩*来将《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交予蒋*介*石时,他却漠然置之。 于是,蒋*介*石另外提出“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的主张,其具体内容是:“一、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由蒋*介*石指定国民党的干部若干人,共产党推出同等数量之干部合组之;蒋*介*石为‘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二、两党一切对外行动及宣传,统由‘同盟会’讨论决定,然后执行;关于纲领问题,亦由‘同盟会’加以讨论。三、‘同盟会’在进行顺利后,将来视情况许可扩大为‘国、共’两党合组之党。四、‘同盟会’在进行顺利后,可与‘第三国际’发生代替共产党关系,并由此坚定联俄政策,形成民族国家之联合。” 蒋*介*石此举可谓是故伎重演,就是想“将共产党溶化于国民党之中”。 同时,蒋*介*石推翻了“杭州谈判”时的许诺;不再同意改编后的“红军”设“总司令部”,而改设为“政治训练处”。并且,要求“毛*泽*东、朱德离开‘红军’,出国考察”;对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仍然坚持“推荐‘国民政府’方面的人《任》正职,中*共*方面推举的《任》副职”;至于南方“游击队”问题,他提出应由中*共*联络,然后“实行编遣,其首领须离开”;而对于“杭州会谈”时所“允许共*党*适时公开”则矢口不谈,只是说“中*共*可以派代表参加‘国民大会’”,但又“不以‘共*党’名义出席”。 蒋*介*石如此出尔反尔,周*恩*来与其进行了激烈的争执;认为“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事关重大,必须请示中*共*中央后才能决定”、“‘红军’改编后不应设立‘政治训练处’,而应设‘总司令部’或‘总指挥部’”、“‘边区政府’的人事安排”也是很不合理的。 对于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蒋*介*石仍然固执己见,谈判自然难以进行了。 不久,周*恩*来返回延安,中*共*中央听取了谈判情况的汇报,并研究了蒋*介*石的意见;最后,准备顾全“抗日”大局,做出妥协和让步。 中*共*中央决定“原则上同意组织‘国民革命同盟会’,但要求先‘确定共同纲领’,以便奠定‘同盟会及两党合作’之政治基础”,“同盟会组织原则,在共同承认纲领的基础上,可同意国共两方面各推出同数干部组织最高会议。另以蒋*介*石为主席,承认其依据纲领有最后决定之权”。 同时,中*共*准备在七月中旬发表《宣言》,决定“在《宣言》发表后,如蒋*介*石同意设立总的军事指挥部,‘红军’即待其名义发表后改编”;否则,“即于八月一日自行《宣布》改编,采用‘国民革命军’暂编军、师名义,编三个正规师,共四点五万人”。 至于,“陕、甘、宁边区”则于七月实行民主选举;在张继、宋子文、于右任三人中选举一人《任》“边区行政长官”,共产党方面由林伯渠《任》“副长官”。 只是,“国、共”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即“改编后的‘红军指挥部’”;蒋*介*石原设想“‘红军’改编后,‘国民政府’将派去所谓‘政训处’,以取代‘军事指挥部’”,并将“毛*泽*东、朱德派出国外考察”,让改编后的“红军”失去核心;如此,就使他所精心设计的“改编”真正成为“收编”。 六月二十二日,周*恩*来《致电》蒋*介*石,表示“中*共*可以再次让步,改编后的‘红军’可以‘政治机关’名义‘指挥’”;但是,朱德应为这个机关的“主任”;同时,指出“朱德不能离去,‘红军’倘若改编,将有许多工作要做”。 同时,周*恩*来还告诉顾祝同、张冲:“朱德的去留影响极大,请向蒋*介*石进言,朱德不离军队。” 六月二十六日,南京方面来《电》催周*恩*来“再上庐山,继续谈判”。 中*共*中央让周*恩*来负责起草国共《两党关系调整方案》,为第四次谈判做了认真的准备。 《方案》提出:“‘国民革命同盟会’可负责调整两党关系,决定两党共同行动事项,但不能干涉两党内部事务;两党均须遵守共同纲领,但两党又均保留各自的组织独立性及政治批评和讨论的自由权。” 七月四日,周*恩*来和博古、林伯渠到西安;三天后,飞抵上海。 谁知,就在周*恩*来一行飞抵上海时;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突然在北京爆发,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