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亚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十五节 舅舅的诡计

第十五节 舅舅的诡计

    这回,梁韶君可就更加生龙活虎了。到了金陵军事大学毕业季,梁韶君忙着各种琐事,校方给他的毕业授衔是:大明帝国陆军上尉。明国全面沿袭欧陆的军衔制度,这也是大明“宏熙军改”的历史原因。宏熙年间(1821年-1873年),镇宗皇帝朱靖坤主导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为明国建立了极富欧陆风格的现代陆军。

    按照先前的惩戒,梁韶君降格为陆军中尉,不过这也扫不了他的兴,按照他的想法,能够留在军队,就已经是万幸了,何况竟然还能保住一个尉官的军衔!

    很快,到了分配去处的时候了,梁韶君特别关心王可期的去留问题。军方果然以残疾的原因,要求王可期复员。

    梁韶君当日就开着他的耀眼奔驰,回家搬救兵去了。到了家门口,父亲正在园子里修建灌木丛的枝杈,他跳下车就直奔父亲而去。

    “像什么样子!好好走路!”梁衡眉头一皱,斥责道:“这么大的人了,举手投足还像个孩子!开着你肖伯伯的车,到处张扬!你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旁正在浇水的李妈笑嘻嘻地岔开话题:“啊呀,梁将军嘴上老骂,心里可喜欢得不得了呢!小少爷诶,看你踩得一脚的烂泥,这双皮鞋可值钱了……”

    梁衡脸一板:“李妈,你别向着他!”皱眉道:“说,这么急匆匆地赶回来,有什么事情求我?”

    果然还是老爹了解自己……亚丁纸老虎干笑了几声,搓着手慢吞吞地说道:“父亲大人……这个……是这样的……你能不能安排个人进军队?”

    梁衡不动声色,看着他。

    “难就难在,他腿脚不太方便……”

    “不像话!”梁衡一摔剪刀,气得脸都红了:“你在外面交的什么狐朋狗友,还想安排进军队?你当军队是收破烂的吗?”

    “父亲!他名叫王可期,是这次打海盗的同学里,唯一一个受重伤的,他的腿,也因此跛了……儿子以人格担保,此人英勇果敢,必然不会给军队抹黑!”

    望着梁韶君认真的神色,梁衡咬着牙,手指狠狠点着他额头:“尽给我惹事!惹事!你欠下的情,只能当爹的给你还!给你还!”

    梁韶君的头被点得有些晕晕乎乎,但是他知道,这事算是办成了。

    “笑!你还笑!”梁衡刚捡起插在土里的剪刀,气得差点插进梁韶君的脸里去。

    进了屋,梁韶君见梁母正在客厅里写着信,调皮地打个招呼:“母亲大人安好呀!”

    顾珞蘅笑道:“什么事这么高兴?脸上都是泥巴,也不洗洗。”梁韶君一抹额头,先前老爹点自己,把脏兮兮的泥巴也全点了上去,真是既出气又能擦干净手啊。

    “母亲,在给阿姐写信呢?”

    梁家一子一女,梁韶君还有一个大他两岁的jiejie,名叫梁嫣来,目前在南洋做汉语教师。南洋的条件如何也比不上南京,顾珞蘅常常挂念女儿,时不时地写信捎去思念。

    “这几年你们姐弟,一个在德国,一个在南洋,做母亲的能不挂念?德国的条件还算好,南洋呢,虽然也算大明,可爪哇这瘴疠之地,终究让人不放心。”顾珞蘅说着,叹了口气,笔也停了下来。“华生,你父亲和我都是这个意思……”

    “嗯?”梁韶君坐了下来,吃不准母亲接下去要说什么。

    “我们想要你快些成婚,最好能有个一儿半女的……”

    梁韶君拍拍额头:“母亲,怎么突然……”

    “你也不小了,今年生日一过,就该二十三了吧?肖家姑娘挺不错的,文静娴雅,对你是一心一意,前些日子你肖伯伯也和你父亲说起此事,只是尊重你才没有贸然提亲。华生呀,听说你拿着枪打海盗,母亲可是心惊rou跳……你处事轻浮,希望你成婚之后,能稳重下来。华生,你成天冒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母亲岂不是要痛不欲生?梁家岂不是要断了香火?”

    梁母还从来没有这么唠叨过。梁韶君在内心里不断地反抗着命运的安排,可是肖子霏却似乎是他命中注定逃不掉的人。梁韶君并不讨厌肖子霏,甚至还有好感,但是他不能接受肖子霏成为自己无法改变的命运。放开了想想,异域风情的施亦澹不也很好?哪怕是何辛念这样萍水相逢的姑娘,看起来也很有趣啊?

    “华生,做母亲的从不干预你的事情,希望你能好好想想。你们都漂泊在外,母亲也只能想要个孙子孙女的陪在身边。你懂吗?”顾珞蘅继续念叨着。

    梁韶君苦笑:“阿姐比我大两岁,照理来说女孩子不是更应该早点成婚嘛……”

    顾珞蘅皱眉道:“她前阵子写信说,和一个南洋的本地人恋爱了。我和你父亲,是绝对不允许你阿姐嫁给一个南洋本地人的。”

    南洋本地人,也就是东南亚的非汉族人。大明占据和经营南洋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尽管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明国人在南洋的比例依旧不到七成,剩下的三成多,都是当地人。因为闭塞的环境,南洋本地人大多文化程度低,懒散愚昧,犯罪高发,受到明人的歧视。明国为了调和两个族群的冲突,作出过不懈的努力,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有小规模的流血冲突爆发。明国有很多丑化南洋本地人的媒体,诬其“丑陋”“愚蠢”“土著”。在大多数明国人的观念里,和南洋本地人通婚,是非常不可接受的。

    梁韶君对南洋也没有什么直观感受,他只是觉得,自己的阿姐从小就非常疼爱自己,从小就聪明、善良,她做的事情,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他。“没有南洋,大明也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样。南洋人不是挺好的?修淮防渠那会,明国人都在工厂里劳动,因为报酬低,谁也不愿去修渠,还不是从南洋来的十几万南洋劳工修的?修完渠发了遣散费,就把这些劳苦功高的南洋人打发回南洋去了,我们大明人也真是没有人情味。”梁韶君嘀咕着。

    顾珞蘅见梁韶君心不在焉的样子,大为不满:“不要扯那些旁事,你阿姐就算有了孩子,也不姓梁,梁家的香火还要靠你传承。你父亲也是这个意思,他只是不说罢了。你看你那堂弟,比你还小了两岁,已经有一个儿子了,你父亲怎能不急?”

    怪不得向来淡定的母亲会发起这样的谈话,原来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啊。也对,这种事情,由母亲来说,最为合适了。

    “母亲,儿子的性格您也是知道的,受不得拘束,何况是这样的人生大事?”

    “你是不是不喜欢肖家姑娘?”

    “不,我挺喜欢她的。但是,还没有到想和她结婚的程度。”

    顾珞蘅叹了口气,写信的兴致也没了,起身缓缓走向卧室。梁韶君如蒙大赦,道一声“母亲大人歇息吧”便一溜烟跑了。

    顾珞蘅回到卧室,就拿起了电话,打给自己那个足智多谋的弟弟——顾经民。电话一通,顾珞蘅开门见山地讲述了梁韶君如何叛逆,如何倔强,自己如何拿他没办法等等。顾经民听罢,笑着说:“我老说华生有本事,有本事的人肯定有个性。照我看,不如先直接达成你们的目的,再回头慢慢补齐手续嘛。”

    顾珞蘅疑惑道:“什么意思?”

    顾经民在电话里哈哈大笑:“华生和我都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欧陆的风气比我们大明开放,所以华生应该能接受这种事情……没错!我的意思是生米煮成熟饭嘛!”

    “臭小子,没个正经!”顾珞蘅笑出了声:“尽出馊主意,祸害人家好姑娘。不经明媒正娶,就和肖家丫头做了背地夫妻,出些什么岔子,终究是我们做家长的不是。你就不能出点好主意?”

    电话那头的顾经民打开了话匣:“肖家那乖丫头我见过几次,要我说,华生未必喜欢那样乖巧的姑娘。谁说这熟饭就一定和肖家煮了?”

    “不行!”顾珞蘅严肃起来:“婚约早已订下,我们梁家怎么能不讲信用?”

    “晚辈的事,你一个长辈出什么头呢啊?”电话里顾经民狡黠地笑着:“煮饭是他们的事情,我们长辈全然不知情的。熟了,不能不吃吧?吃了,不就吃不了别的了?”

    顾珞蘅有些糊涂了,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好好说话!”

    顾经民娓娓道来:“阿姐你怎么变得那样笨!华生不愿结婚,归根结底还是太有想法了,心猿意马。我们就挑个他喜欢的姑娘,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机会,情到深处,一个血气方刚,一个情窦初开……啧啧啧,等好事成了,他们年轻人还不得如胶似漆的?再说他们年轻人哪懂得那么许多,三下两下说不定就有了,这时候我们给华生施压,华生本来就是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孩子,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得不听话了。肖家那边,也就有借口悔婚了。都是华生搞大了别家姑娘的肚子,总得对人家负责呀,我们长辈也没有办法不是?”

    顾珞蘅哭笑不得:“你都哪里学来的一肚子坏水…”但她心里却隐隐觉得这个弟弟说得有几分道理。

    “当然了,这个姑娘必须是大家族出身,最好是梁家得罪不起的那种,这样就好跟肖汝成解释了。这个姑娘的家族,也能够出面和肖家商谈。如此一来,你不是既有了孙子,又有了媳妇?”

    “说得容易,让华生辜负一个梁家得罪不起的家族的姑娘,既不道德,也给梁家带来许多麻烦。”

    “既然本就打算迎娶人家,先斩后奏也没什么不妥。阿姐,你说我们顾家,梁家得罪得起么?”

    “我们顾家?”

    “是啊,虽然大明法律规定,近亲不可结婚,但表亲却不在近亲之列。可惜我那是个儿子,可是大哥不就有女儿嘛?”

    “你…你是说……”

    “大哥那个大女儿,聪明能干,可惜相貌并不出众,他那二女儿可就不同了,有才不说,长得也是亭亭玉立,每年有多少青年才俊上门提亲呢!她配我们华生,不就是郎才女貌,亲上加亲了吗?”

    顾珞蘅突然明白过来:好啊,弄了半天,你这臭小子也在打我儿子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