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当土豪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三章 大同防卫计划(四)

第六十三章 大同防卫计划(四)

    与浮山的布局不同,大同城内依旧是沿袭了传统的城池布局方式。校场位于城内偏东北方,左边是军营,军营南面就是各种造械局和府库。

    这种集中的布局便于管理,武器军械制造出来之后直接清点造册入库,然后由军营支领。领取后分发各级,然后在校场训练,形成一体化。但是这种布局方式也容易被敌人一锅端。

    此时十亩见方的大校场上聚集了将近四万士兵,放眼望去,绝大多数都穿着已经破旧褪色的鸳鸯战袄,虽然没有出现李承在山东其他卫所看到的衣不蔽体的情况,但是这些边军的情况也比他们好不到哪里去。

    站在点将台上,李承举着扩音筒,大声喊道:“将士们……”

    话还没说完,李承的声音就淹没在了几万人嘈杂的声浪中了。

    清了清嗓子,李承又喊了好几遍,但是每一次都是只能让前面的人听见,无奈之下,他扭过头来对着身后的大同总兵满桂说道:“满将军,劳烦您了……”

    满桂点了点头,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让各部约束士兵禁止说话,听李大人训话。”

    传令兵听到命令后,连忙拿出传令旗,对着校场上不断的挥动着同一个动作,随后便听到一些军官吆五喝六的声音,约莫盏茶时间,整个校场便安静了下来。

    这种整军方式李承是第一次看到,但是仅仅一次便让他记住了满桂这个人。明朝末年虽然国家分崩离析,但是人才还是有不少的,这个满桂是其中一个。此人崇祯二年走马上任大同总兵,上任伊始便走访了八路七十二堡,将整个大同军务理了一遍,而且在短短几个月内能把士兵训练到如此地步,如果给满桂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明末清初的混乱时代闯出一番名堂。但是历史总是这样,满桂虽然有一身才能,但是却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历史上崇祯一朝始终没有摆脱财政赤字,所以军费开支自然也不会很多。这种情况不但造就了赫赫有名的秦良玉和其麾下令的白杆兵,也令无数有志之士空有抱负,却无可用之兵。悲哀!

    而现在自己来到这里办实业练精兵,为的就是不再让汉族再次遭到灭顶之灾。要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麾下要有大量的人才,这满桂就很不错,可以收为己用,好好培养一番必定能够成为一员南征北战的大将。

    收回了思绪,李承看着下面一片安静,仰着脖子等着自己讲话的士兵,重新举起扩音筒,说道:“士兵们,大话空话我就不多说了,再有三四天的时间,鞑子的铁骑就到了咱们家门口,虎视眈眈的盯着咱们身后的金银财宝父母妻儿。他们竟然想从咱们手里把财宝掠夺回去当他们吃喝玩乐的资本,还想把咱们的妻子掳掠回去当他们发泄兽性的工具,他们竟然还想把咱们的兄弟孩子抢回去当他们做牛做马的奴隶!”

    “我觉得他们想的有点太美了,尤其是在你们这些虎狼之师的面前,他们屁都不是,还竟然敢打我们的主意?”李承顿了顿,继续说道。

    “他们想的美,要是敢来,老子第一个冲上去把他们生撕了!”下面传来几声愤怒的喊叫。

    “好!有骨气!我就欣赏这样的汉子!你们听清楚了,”李承冲着东方拱了拱手,说道:“皇上昨天来了圣谕,大同府士兵每人补二十两饷银,按人头发放,如有贪墨克扣斩立决!这部分军费昨日已从太原起运,不日便可抵达大同,到时候本官会安排专人发放,保证每一位兄弟都能领到。”

    话音刚落,全场都沸腾了,二十两啊,这可是两三年的俸禄了,不少人都激动的跪在了地上面朝东方磕起了头。

    这些官兵和卫所兵府兵不同,他们是募兵,是朝廷名正言顺从当地人中招募到军队里的。当明朝中期没落后,卫所兵和府兵制开始出现严重问题,大量缺额、战斗力低下等等拖累了整个大明的军事能力。这个时候募兵制开始风靡起来,这些募兵不仅战斗力高,而且招募花费也在中等水平,所以得到九边守将的青睐。此后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一个将领都会拿出一部分私房钱来养一群募兵作为自己的心腹以及根基,然后由这些募兵带领其他战斗力低的府兵和卫所兵打仗。这样一来自己可以赚取中间军费差价牟利,二来整体战斗力提升了上去,也能防止士兵炸营导致自己无兵可用。

    “不只如此,”李承等士兵喧哗的声音稍小之后,又扔出了一颗炸弹:“本官拿出四十万两,用来奖励作战勇猛的士兵。每个鞑子都是有价格的,普通士兵的人头值一两银子,小头目五两,鞑子的牛录一个人头十两银子,一个甲喇20两。活捉旗主者官升五级赏银一千两!你们要是有本事,就拿着人头来换钱花!”

    说完,李承一挥手,三四十多人抬着八口沉重的大箱子,走上了点将台。李承吩咐众人将箱子打开,一片白花花的银子映入了众人眼中。

    台下再次疯狂了,无数士兵叫着喊着要去杀鞑子,眼睛都红了。李承这招太狠了,一个当兵的一年才挣八两十两的银子,而李承开出的价码一个普通鞑子士兵都值一两银子,这要是杀上十个……这放在平时想都不敢想啊,这次真是要拼了老命杀敌,只要杀够了十个,就能给老婆孩子买新衣服买好吃的,要是万一幸运捡着旗主一刀砍下他的头,那就直接当官发财了!这样的机会可真是失不再来啊!

    …………………………………………………………………………………………

    装着四十万两白银的大箱子就这么敞开盖子,大大咧咧的摆在大同都指挥使府大厅里,周围几十名虎贲军日夜看守,直到战斗结束后在分发下去。

    从银箱抬入衙门里开始,门口外就有几十上百人聚集在那里,虽然不大声说话,但是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什么。他们是这城里的普通居民,而在校场上发生的事情经过口口相传,很快就传遍了大同城,许多百姓慕名而来想看看四十万两银子到底长什么样。

    如果门口的卫士注意看的话,会发现,人群里的人,每时每刻都会换一个新面孔。这些人穷了一辈子,见过最大的钱也不过十几二十两银子,所以对这里产生了好奇心,陆陆续续不断的从四面八方赶来,想一睹这一辈子都见不到的景。

    而李承也乐得看到这幅景象,更是派了大量情报人员混杂在其中不断的煽风点火,大概意思就是官府也下了新命令,只要是能杀敌的,无论是士兵还是农民书生,全都有份,以人头为准,不得弄虚作假,如果发现直接斩立决。

    消息一传出,立即万人空巷,全都聚集在城内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铁匠铺子外面,嚷嚷着要打造兵器。

    能干这事的肯定都是些没钱的农民匠户之类的人,但凡能生活下去,也不会有这种以命博财的想法。一把兵器最便宜的造价也得二三两银子,但是价虽高却难不倒他们。这些人三三两两凑钱买了一把兵器,两三人一伙,打算在战场上抓几条漏网之鱼小小的发一笔财,改善一下贫困的生活。

    在大同城全民气氛高涨积极备战的时候,代善领着他的十四弟紧赶慢赶,终于走到了前林丹汗的地盘,乌兰察布盟南面,距离大同北侧的防御堡垒宏赐堡只剩下百十来里路。不过现在宏赐堡已经空无一人,所有的守卫官兵全部撤回大同城内。因为这次代善和多尔衮带的兵全部清一色的轻骑,如果还在北方四大防御堡垒中屯兵备战,恐怕将来战事有变会导致大同守军无法顾及造成不必要的折损。

    这宏赐堡建于嘉靖十八年,但是三十五年之后才全堡包砖,宏赐堡往东翻过一座名为平山的山包便是镇川堡,北面是得胜堡,西面是镇河堡。设立之初,这四个堡垒构成了一道防卫北方蒙古骑兵南下的屏障,稳稳当当的保护了大同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个堡垒已经大不如前,除了宏赐堡外,其他三堡基本已经名副其实,没有什么用了。所以明中后期,但凡鞑子入侵,直接绕过这三堡,直奔宏赐堡。因为打下了宏赐堡就相当于把大同北大门直接揭开了面纱,暴漏出来。所以这宏赐堡的军事地位最高,甚至在一堡之中设置参将,可见其重要程度。

    到了明末,宏赐堡已经基本属于在明朝实际控制范围边缘地带,它离着大同城墙还有几十里地的路,而大同守军轻易也不敢到宏赐堡探路。在满桂来之前,他的前任的英明指导下,大同守军一直处于出了城门就是睁眼瞎的状态。不但探子撒不出去,还让蒙古鞑子的探子进犯到里城门十几里地的地方近距离观察,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个情况直到满桂来了之后才得到改善,不但放出大量精锐探子狂奔几十里地捕杀敌人,还重新联通了大同至宏赐堡的联络线。就这样,宏赐堡才重新回归大同的怀抱。

    而此时代善大军已经扎营早饭,准备明日启程狂奔,直奔宏赐堡。在代善想来,只要拿下了宏赐堡,那大同简直就是囊中取物,十分容易。

    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自己漏下了一件十分要命的事情,那就是曾经在大安口差点要了多尔衮小命的小绿魔已经在大同城里磨刀霍霍等这些待宰的猪羊们好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