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当土豪在线阅读 - 第五章 乱世景象

第五章 乱世景象

    第二日天一亮,船队就从鳌山卫港口驶出,奔着浮山所而来。由于浮山所是一个以防卫海事建立的卫所,所以不会有码头港口,但是众人乘坐的都是平底船,稳稳地停在岸边,用小船把人以及货物分批运到海滩上,在用推车推着赶路。

    从海滩到浮山所有一段距离,大概也得七八里远,一行人带着行李货物走得很慢,大概能有小半个时辰,一片残破的城墙就出现在眼前,可以隐约看得出原本高大雄伟的城墙现在也坍塌了一多半,悬挂旗帜的旗杆也被砍了一半去,墙上乌七抹黑,坑坑洼洼一片狼藉。由于南城墙是没有城门的,李承等人又绕行继续向北走去。隔着城墙并不是很近,因为李承怕还有响马余孽出来搞突然袭击,所以车队与城墙之间最起码隔了几十步的距离,这样就有了一个缓冲地带,一旦遇到袭击好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迎敌。

    顺着城墙走了好久,终于看到了尽头,众人皆欣喜不已,直到走到城墙边缘,人们的心情瞬间被凄凉悲惨恐怖等情绪占领。北城门外,横七竖八的尸体躺了一地,能看得出其中有很多穿着破烂的大明军装,还有一些则是普通民众模样的穿着,里面也掺杂着一些马尸土匪的尸体。地面已经被血浸的黑红,苍蝇嗡嗡的飞在上空,甚至还有野狗也在吃着人rou。李承一行中有不少女眷,看到这幅人间地狱,瞬间吐了出来。那气味、那场面实在是让人忍不住作呕。

    而此刻,李承和李固国等人早已眼眶通红,他们感叹军队的无能,感叹土匪的凶残,也感叹百姓的可怜,然而无论怎么样,已经无法挽回。李承觉得城外如此,城内情况可想而知,正当众人要进城一探究竟之时,从远处走来几个人。确切的说不应该是用走,而是爬行。这几个人是逃难出去的,几日水米未尽早已饥肠辘辘,那还有力气奔跑走路,只能一步步的往这里爬。李承连忙叫人把平板车上的货物卸下,然后派了几个人过去接他们。几人过去之后将他们抬上车,一个人拉一个人推,就这么推了回来。

    李承详细问了一下情况,他们说后边还有一些人,都已经快不行了,怕是去晚了就挺不过去了,听闻此言,李承迅速安排几人留下熬粥做饭,留下一些看守货物的人之后,又叫上三四十个壮小伙推着车子就往刚才几人来的方向跑去。李承飞奔在最前面,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恨得他直跺脚,早知道平时就多锻炼锻炼,今日也不至于如此糗样。

    穿过前面几排破烂的窝棚,一大片开阔地显现在面前,远处地面上还有星星点点的人影在蠕动,李承指挥着众人赶上前去,越走越近,人也就越看越清。足足上百人,或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或相互搀扶慢慢移动。几乎人人身上没一件完整的衣服,衣不蔽体,浑身脏乱。李承他们也顾不上多说什么,抱起来就往车上放,一辆车顶多做几个人就满了,然后就两人一组往回拉,三十几辆车拉走了一多半,还剩下好几十人彻底没了力气瘫在地上。

    李承人手不够,又怕这些人吐了心中憋得那口气,于是急忙劝慰大家,说道:“各位乡亲们,鄙人是新任浮山所千户,我知道大家逃了一路,十分艰辛,可是热腾腾的饭菜就在前面不远,难道大家这一路都挺过来了,剩下这几步路就走不了了吗?热乎的饭菜,新的生活就在眼前,大家不要泄气啊!”

    有几个还能动弹的人听到此话,摇摇欲坠的站拉起来,想往前走,可大部分人都还是无动于衷,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认命等死,李承恨得心里直骂这些人没出息,背起身边坐着的一名老妪,大喊一声:“想活命的跟着我走!”然后头也不回的就往城池方向走去。众人受了他的刺激,也零零散散的站起几人,跟着李承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去。

    没走几步,先前送人回去的车队回来了,李承让他们不得靠前,就停在里难民扎堆的地方十几步远,然后对着众人说道,“除了老人孩子和妇孺之外,那些人要都是带把的,就让他们站起来自己走完这十几步路!”然后把老妪放在车上,自己站在一边等着那些男人走过来。

    在李承充满了挑衅与鄙视的目光下,十几个受不住的男人先站了起来,扶着身边的妇孺孩子往车队这边走,剩下的那些眼看着有人出了头,也不甘落后,纷纷往前走去。李承这才不露声色的瞥了瞥嘴角,心里暗暗地想,我还以为他们都没出息。

    ***********************************

    车队两次就接完了所有的难民,城墙下,粥已经熬好,全部都是能站得住筷子那般黏稠。足足几日没吃饱饭的难民们纷纷暗暗下定决心要喝它个十碗八碗的,把这几天缺的都给补回来。这时候李承又吩咐了,妇孺孩子每人只能喝一碗,青年两碗,老汉也只能喝一碗,众人不解,纷纷抱怨,李承向他们解释,饥饿的时间太长,一旦吃多了人容易胀死,以后这样的饭保证他们每天都能吃到,现在是为了他们好。

    众人没办法,只得按照李承的吩咐来。待吃饱喝足,恢复了一些力气之后,李承安排这些难民和自己手下一起把城外的遇难同袍的尸体掩埋掉,甚至是连土匪的也一并埋了。一些人在干活的时候是边干边哭,有的时候指着一具尸首跟别人说,这是谁谁家的,然后就嚎啕大哭,李承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眼眶湿了,心中更是有千万种情绪吐不出来,憋得好生难受。

    从城外到城内,一众人等足足忙了一下午,城内还有好多出地方没有清理,据这些逃出来的人说,很多青壮妇孺都被土匪带进山里去了,被杀的百姓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卫所的将士。天还没黑,李承抓紧时间带人去了城中千户府,等到地方之后除了一片灰烬,别无他物,李承抑郁的站在街上好半天,看着半个城池都被大火焚毁,一半失望一半高兴。失望是自己接手的是个大大的乱摊子。高兴的是城被火烧了,自己也可以另寻地方重新规划。

    傍晚众人拾了一些柴火,在城外生起了篝火,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粥饭,饭后,李承把众人都召集起来,围坐在篝火旁,对大家说道:“众位,我叫李承,是这浮山所新任千户,今天是上任第一天。”说完看到一个老翁要领着众人起身行礼,李承连忙将老人扶起,继续说道:“大家不必多礼,我李承不是那种拘于形式之人。今日见到诸多惨状,我李承在此对大家承诺,只要大家跟着我李承,我保证大家伙不需要再忍受官吏气压土匪夺命,保证大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有吃有喝,我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建设咱们新的生活!”说完一揖到地,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刚刚被搀扶的老人颤抖着声音说道,“李大人今日救了我等一命,换做其他的官儿,碰见这事,谁不是闭着眼当作没看见?李大人菩萨心肠,我们这些人就把命交给您了,您说往东,咱们绝不往西,大家说是不是?”人群一片激动,大声呼喊着,李承看到这个场面,觉得已经将他们收之麾下了。其实老百姓们最淳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同样的,他们对待那些欺压自己剥削自己的人,也是咬牙切齿。

    夏天的夜晚并不冷,在海风吹拂中,人们三三两两的倚在城墙下,披着李大人发的福利棉被睡了过去。而此刻李承与李固国还有李安等亲信之人都坐在柴火旁,伴着木柴燃烧时间断的哔啪声,细细的谋划着未来的一应事宜。

    “我觉得现阶段现在背面那片开阔地中另起一城,城内一切事物可以简化,但是城墙一定要高厚,在我们没有充足的军事力量保证安全之前,不可大意。”李承手里拿着一根细木棍,在地上划着,“您说呢?”

    “嗯,北面那片地足有两个青州府城大小,现在咱们人力物力都不充裕,可以先建一个小城,等以后在逐步扩建,这剩下的半个城墙加上城中所剩的青石砖瓦,应该足够了,不行在去买,鳌山和胶州那边两万两银子不是白送的,三日之后还要去取官身,到时候我去跑一趟,磨磨嘴皮子。”李固国打量着身后的城墙说道,“至于钱嘛,我看不如贩私盐。只要打通关节,这年头没人管。况且青莱二府贩私盐者可不少,也不差咱这一家。”

    李承听到李固国如此说,乐的哈哈大笑,“学生正有此意,况且,我这还有个好法子,只要制出来,那就是精盐!”胖管家一听,大惊之下询问是何妙法,李承故意卖了个关子,直说等几日便知。

    第二天,李承安排李安坐船前往胶州沿海各地招募工匠,接收难民以及采购粮食棉被等必须之品,而李承等人则率领一百多号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拆城墙,建新家”大运动。偌大的浮山所一连拆了十余天,而这些天里,李固国奔赴胶州鳌山两地,为新的浮山所磨来了许多必备物资,耕牛种子这些不必说了,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弄来了两尊佛郎机大炮,这可把李承乐坏了,自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之后,火器这种东西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要想迅速崛起,根本不可能靠着训练骑兵弓箭兵的特殊兵种,因为这些训练起来太费时间,没有个三年两年的成不了军,上不了战场。蒙古鞑子都是从小长在马背上,人家练了十几年上战场对战自己这些练了两年的兵,肯定是大获全胜,根本不够看。

    李安那边也回来几次,送下不少招募来的匠户。匠户在明朝一直就是个杯具,从来没人重视,堪比奴隶,施工中随便打骂,出战的时候还得随军出行制造军械。到了后来,各个卫所中的匠户都逃跑了。李安此次前去,给出的价格更是诱人,管吃管住每月六钱银子,家眷可以一同前往,于是乎,船队走到哪,哪都是人,消息也就传了出去,各地也没当回事,养着他们还得花钱,现在他们跑了,自己就可以吃空饷,所以也不管不问。

    李安边走便派人往外传消息,说什么鳌山卫浮山所千户招募难民做工,工钱丰厚管吃住,不受虐待云云。这个消息几日时间就传到了胶州各地,李承那边接收的难民十几日时间达到了上万人,人手够了,又有了建筑材料,一座新的城池几乎没用多长时间就拔地而起,宽厚高大的城墙让人看着就有一种安全感。随后而来的工作就是城内的区域分配和设施建设。

    这次李承可没在按照明朝的方法照葫芦画瓢。整个城区由他亲自规划,主干道必须能够并排四辆马车,街道两旁都有沟渠,绿植,甚至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公共厕所,以供行人便溺。城内各衙门机构采用联合办公,虽然衙门的占地面积比以前大,但是整个城内就这一处衙门,效率提高不少,沿街两旁全是商铺,后边则是居住区,也是细细规划了一番,清一色的青砖大瓦房,带一个小院,令住进去的人们都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想俺一个月前还住在城外的窝棚里,谁成想,才多长时间,咱也是城里人了,多亏了李大人呀。

    在建造新城的同时,李承秘密派遣了一批工匠和人手,在离他们上岸的海边不远处建了一片房子以及一些设施,李承没跟他们详细说什么,只是给了一份图样,让他们对照着建造。等海水退潮之后,沙滩上露出密密麻麻上百个很大的水池,再仔细一看,水池全部是由青石砌成,具体干什么用的,谁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