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兵法大圣在线阅读 - 第178章 计之真谛

第178章 计之真谛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此句,苏仪再次引用杜牧的注解“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需审查也”,随后阐述自己的见解,孙圣将对战争的敬畏心提到了最高点,将其置于全文之,对待战争小心谨慎,就犹如儒家所言的“慎独”一般,时时刻刻讲究自我警示:还有什么没注意到的、没做好的地方?

    对于个人来说,时时刻刻的自省能对自己的行为保持责任与敬畏之心,能让自己的行为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对于军队来说,君主与将军的自省,则是对整个国家、整支军队的负责,这样一来,对敌人就能保持更大的胜算。

    苏仪用当代的语言写完自己的见解,没有生任何事情,随后松了口气。

    “我这是在直接阐述孙圣的原话,等于在为作注,注的差了就会自毁,若是注的好,就能形成传世注解,将所注的原文化‘真谛’为己用;这个世界,有许多先贤为作注,但总归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注解,唯一注了全本并传世的,只有曹cao一人,只是他的注解比孙圣的原文还生涩难懂,而且许多要领都没能亲自做到,打了很多场败仗,否则早已成圣。”苏仪心想。

    然后苏仪开始注破题的后半段。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苏仪这次引用了张预的注解:“经,经纬也,上先经纬五事之次序,下乃用五事校计彼我之优劣,探索胜负之情状:恩信使民,上顺天时,下知地利,委贤任能,节制严明。夫将与法在五事之末者,凡举兵伐罪,庙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后度天时之顺逆,次审地形之险易,三者已熟,然后命将征之。兵既出境,则法令一从于将,次其次序也。”

    张预的注解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是这一段最优秀的注解。

    苏仪写下最后一个“也”字,突然间,桌面上的纸页腾空而起,好似被风卷动的旗帜,又宛如海风吹拂的碧波,在空中摇曳着妖异的舞蹈。

    与此同时,一股浩瀚苍茫的气息从纸页中涌出,军衔低的考生与工作人员只觉得有一股微风拂过脸颊,但一众州官们却是感觉到热浪侵入他们的脑海,练兵场内的自我雕像剧烈颤抖,仿佛也随之共鸣。

    “竟然是传世注解问世?!”项从流紧握双拳又放开,眼中闪过一抹喜意,再也难保平日里的温和神色。

    “人族整体对的领悟又能加快一步。”仇院事微笑点头。

    考房内,苏仪面对着悬浮在空中的纸页,一头雾水,随后又见到纸面上破题的五十几字犹如活了一般,竟然化蝶飞舞,接连不断地钻入他的眉心之中。

    脑海中的练兵场重重一震,苏仪心头一紧,不明白生了什么,旋即进入练兵场,生什么都没变化。

    “真奇怪。”

    苏仪嘟囔着,正欲退出练兵场,目光习惯性地一扫天空,瞳孔骤然一缩,愣在了原地。

    练兵场的上空本是一片虚无,除了悬挂着四颗将星以外,并无一物,完全是黑漆漆的一道夜空,然而现在却是浮出了的开篇五十几字,散着极淡的光芒,几乎要被四颗将星的光辉所掩盖。

    苏仪再定睛一看,这才注意到,在金蝉脱壳将星的背后,隐约能看见上兵伐谋四个字。

    这四个字被将星的光华遮挡,若非是这次异象,苏仪恐怕永远都注意不到。

    “莫非这就是‘真谛’的具体体现?此刻这些字黯淡无关,应该是我获得了真谛却没能激活,恐怕要亲身做到这些真谛中所蕴含的哲理,才能真正激活它们。”苏仪心中猜测道。

    苏仪在练兵场查看变化的时候,武庙的许多先贤雕塑和牌位轻轻抖动,一缕缕意念从中涌出,争相游向苏仪的考房方向,在天空中注视着他。

    苏仪心怀淡淡的欣喜,退出练兵场,看向眼前的试题,破题的五十几字变成了较淡的灰色,但不影响阅读。

    “既然能形成真谛,看来我的破题答的十分完美,应该能继续下一个步骤了。”

    苏仪点头,又开始蘸墨,顺带在心中将杜牧和张预两位后世学者感激了千百遍。

    第二步是承题,在破题之后,微论之前,起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可以引用经典,也可以自行总结,前者更具说服力。

    于是苏仪搜肠刮肚,引用了的原文。

    “故计必先定而兵出于竟,计未定而兵出于竟,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者也。”

    这话的意思是:计算计划完毕之后才能兴兵出境,如若不然,则战必败,攻必毁。

    正好写完时,窗户被轻声叩响,苏仪打开窗户,见到两位车夫微笑着递来午饭。

    苏仪这才意识到,此刻已经时值中午。

    “时间竟然过的这般快,我才选了题,又写了两个步骤,就过去了两个时辰,看来得加快进度了。”苏仪一边吃饭一边想着。

    因为窗户开着,苏仪清晰地听到周遭的响动,几位考生似乎还在思考选题,出烦闷的嘟囔声。

    苏仪心境毫无波澜,吃完饭,继续写试策。

    下午,苏仪借由着完美的破题,开始长篇大论。

    “所谓五事,道者,令民以上同意也,人民与君主同欲,则可以兴兵矣。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只有人民支持战争,君主才能动战争,人民不支持,则按兵不动,避免引民怨;而天时地利自不用多说,苏仪用了很简短的语言,言简意赅地将其阐述出来,却也一目了然。

    在写作的同时,苏仪尽量引用后世对的注解,并在其中插入许多史实战例用于佐证或反证,极大地增强了笔下文章的说服力。

    苏仪每写下一段,笔下的原文就立刻化蝶飞舞,钻入苏仪的眉心中,化为练兵场上空的真谛文字。

    面对这等异象,苏仪心湖不惊,一心沉入笔下的文章中,仿佛陷入了忘我的状态。

    苏仪又写到将领的才能。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先王之道,以仁为,兵家之流,用智为先。智能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但,专任智则贼,遍施仁则懦,固守信则愚,恃勇力则暴,令过严则残,五者兼备,各适其用,方可为将帅。”

    苏仪一下子引用了杜牧、梅尧臣与贾林三人对将帅才能的注解,在落笔之时,普天之下的考场尽皆剧烈一震,所有凝聚了军心的仕子陡然心脏一突,即使是没有军心的人,练兵场内的自我雕像也在轻微抖动。

    这一笔,苏仪直接概括了五条圣道!

    聚集在苏仪上空的数十道意志沸腾了。

    南徐州考场的上空,极光闪烁,宛若虹舞,先贤们的意志似是在交流着什么。

    一众州官紧紧注视着天空中的异象,有的人面红耳赤、神色激动,有的人浑身颤抖、气喘吁吁,仇英彦和项从流两人紧握双拳,面色都不平静。

    一篇试策竟然能吸引几十位先贤的意念围观,简直闻所未闻,州官们都有一种预感,这座考场,将诞生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锦绣华章!

    在这些意念之外,又有几道视线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紧紧注视着苏仪的试卷。

    苏仪对外界的动静浑然不觉。

    时至傍晚,苏仪在最后的阔论阶段引经据典、笔下生风,大肆阐述了庙算的重要性。

    奇谋诡计一听就让人兴奋,但却并不是致胜的关键,庙算的五事七计虽然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却是兵家圣道的基础。

    诸葛亮的故事人尽皆知,许多人都尊崇他为奇谋诡计第一人,但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战胜魏国,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蜀国在庙算上没有任何胜算,道、天、地、将、法没有一样能战胜魏国;甚至连司马懿都骂诸葛亮“逆天而行”,为了心中的一个“光复汉室”的情结,兴师动众,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尸横遍野;所以诸葛亮的“计”,实在是算不得“胜计”。

    所谓“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历史上,真正善战的将领,他们在出征之前就已经预知了胜利,战胜敌人时不惊不险,譬如白起、王翦、卫青与吴起等人,他们所经历的战争都没什么故事可讲,纯粹以实力压倒敌人而取胜,但这恰恰正是最为推崇的胜利之法,将领的才能,也体现于此。

    最后,苏仪引用了张预的部分注解作为总结:“故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有计无计,胜负易见。”

    全文落笔,陡然间,纸页上的圣道伟力冲破屋顶,直达十万丈高空,其中金光异彩,好似要遮蔽阳光,方圆万里的生灵都清晰可见。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