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指点江山君莫笑在线阅读 - 四 定风波 上

四 定风波 上

    当叶慕含霜的名字沉寂了十几载从新在朝堂上被人提起,殿内顿时出现了片刻不约而同的静谧。这个名字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辉煌的家族,一个令人倾慕与崇拜的传奇。贺兰敏德当然不会遗忘那个曾经总是习惯静静伫立在自己右侧,目光沉敛却嘴角含笑的俊丽容颜。

    十岁入仕,十三岁统领禁卫军,十五岁先帝亲授左卫大将军衔。然而,叶慕含霜的传奇远远不止于此。甘凉泗水镇一役,她亲率两百赤鹰军斩杀三千叛军,一把仰天弓三只花眼雕翎箭就射翻了叛军七名武将,被先帝盛赞为开朝以来最了不起的“破虏将军”。

    那一年,她也仅有十八岁。

    想到此处,贺兰敏德的眼角勾勒起淡淡的柔和弧线。冬日的晨光清明盈亮,透过一扇扇硕大坚固的红漆窗棂照射进来,鲜活了乾元殿墙壁上、立柱上镌刻的尊贵图腾与精美珐琅,也给这看似寒冷的冬日渲染了徐徐的温暖。

    或许时光可以冲淡一切,平复一切,但总有一些记忆是沉在心底最深处的。纵使,身为一国之君,那年少轻狂的纵马高歌换作了粉饰太平的丝竹管乐;纵使,叶慕含霜凄凉的背影带走了患难之间的君臣之义姐妹情深,贺兰敏德仍然无法扼杀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她们曾经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一同走过的或骄纵或顽强或艰辛或蹉跎的悠悠岁月。

    往事不堪回首。

    十五年过去了,已经整整十五个春秋,没有谁,即便是君后叶慕华霜,也从不会在贺兰敏德面前再提起叶慕含霜这个名字。它仿佛一个沉寂多年的烙印,在血rou间涂炭了隽永的留恋与伤痛,纵然已经干涸或者麻木,也无人轻易去触碰,生怕勾起最轻微的,哪怕是一星半点的疼。

    十五年前,乾元殿那场兵不血刃的夺权战争,宣告了年轻君王与年轻将领的决裂。无法穿越的是皇权的鸿沟,面对突如其来的罢免、下狱、抄家,叶慕含霜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如既往习惯性的静静伫立在贺兰敏德的右侧。

    “右”,谐音同“佑”,辅佐之意。忠孝既不能两全,叶慕含霜唯有选择沉默。

    然而沉默已经意味着一种背叛,对于当时风雨飘摇的整个叶慕家族来说,叶慕含霜是她们唯一可以抓住的救命绳索。叶慕含霜没有上书为叶慕家族惨淡的命运去乞求,君后被贬入冷宫,父母的流徙,族人的抄没甚至处决,她从始至终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直到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之后,她拖着沉重疲惫的身体,在床榻间大病了三个月。贺兰敏德的全部嘉许都被她挽拒,她能下床走路的当天便递了辞呈,一匹马,一蓬车,青衣简从秘密的离开了云京。

    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人们只记得,叶慕含霜离京的那天,同样是一个寒冷的冬日。赤鹰军便是在那一天失去了主帅,朝堂也是在那一天失去了那样一抹仿佛永远威风永远亮丽的身影。

    贺兰敏德在心底轻声默诵着,“含…霜……,含…霜……”,每喊一次,心就好像被敲打了一下。宁婉透过眼神适时地捕捉到了母皇心中那一种难于启齿却比任何人都深切的伤感,于是,她自信的笑了。

    “陛下,叶慕含霜乃罪臣之后,当年因为叶慕宣恒贪没一案引咎辞官,已不在朝有十五年了,陛下如何能启用这样的人呢?”众臣皆知,叶慕宣恒便是叶慕含霜与君后叶慕华霜的母亲,曾官拜左丞相一职,在朝野纵横捭阖了三十余年,颇得先帝的器重和赏识。

    宁婉见柳冷泉迫不及待的提出反对,一笑付之。“柳相多虑了,你说的都是些陈年旧事,如今时过境迁,贪没案的犯臣系数伏法,更何况,叶慕宣恒原本就受人牵连,叶慕含霜更属无辜。”

    “那又如何?叶慕含霜乃是犯臣之后,这种与犯臣关系亲近之人怎能贸然启用?”

    “哦,那依柳相所言,凡是与叶慕宣恒关系密切的人朝廷都不可用了?倘若本宫记得不错,柳相曾是鸿武十七年的进士,叶慕丞相的入室门生,你在叶慕府作上宾少说也有七、八年,你和叶慕家的关系也该算得上亲密吧?再或者,叶慕丞相乃是本朝君后的生母,本宫的父祖母,柳相是不是也要说君后与本宫也是与犯臣关系亲近之人呢?”

    “不,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宁婉咄咄逼人,将柳冷泉的短处当殿揭出来,柳冷泉一时措手不及,因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说辞,面色好不尴尬。

    平王和白羽珍皆流露出一丝嘲讽的冷笑。平王低声嘟囔了一句,“自取其辱。”说着,丢眼色给白羽珍。白羽珍会意,凝思片刻,缓步出班对宁婉施了一礼,“臣有事想请教皇太女殿下。”她抬头见到宁婉微微犀利却含笑的目光,又仿若自嘲的说:“殿下不必如此看着臣,臣还记得当年叶慕丞相也做过臣的恩师,臣要说的与柳相的意思并不相同。”

    “哦,那愿闻其详。”宁婉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白羽珍不慌不忙,“诚殿下所言,叶慕含霜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以她当年的实力完全可以独挡一面。可是殿下也谈到时过境迁了,叶慕含霜如今情形如何尚不得而知,况且李冰李老将军统辖边关多年,驻守的将领也轮换多次,赤鹰军早已改头换面整编为飞虎军,臣只怕叶慕含霜尚未走马上任,便会引起与飞虎军统领的争执,如此岂非得不偿失吗?”

    白羽珍这一番话也的确有几分道理。自古将帅不和乃是兵家大忌。宁婉有着一瞬间的沉吟。贺兰敏德靠在御座上,默默注视着玉阶下女儿的神情。曾几何时,宁婉也像她当年一样高了,或者说,比她年轻时还要俊美几分。贺兰敏德发觉,她很满意今日朝堂之上宁婉的变化。许久的隐忍,只为了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面对日渐激烈的朋党争夺与白柳两派的权势做大,贺兰敏德采取的是分庭抗礼相互牵制与平衡的策略,而宁婉的成熟与张扬无疑是她制衡两派的一大关键。

    此时就见宁婉从怀中掏出本奏折,对上首躬了一躬,“母皇,儿臣认为白相方才所言也很有道理,不过这种顾虑应该是可以免除的。儿臣手中乃是李冰李老将军和飞虎军统领左督御执殿偏将军隋弘隋子锐合书的奏折。母皇看过后想必便可消除疑虑了。”

    说着,宁婉将奏折交给内侍。贺兰敏德仔细看过后舒心一笑,“呵呵,好呀,好一个忠心昭日月的李冰,好一个三寸不烂舌的隋弘隋子锐,看起来,朕若不同意她们的奏请还是委屈她们了!”说罢,命内侍将奏折交给白羽珍、柳冷泉以及兵部、吏部传看。白羽珍见奏折中赫然写着叶慕含霜的名字,纵然十分的不情愿,便没有再提出异议。

    平王仍有些不死心,“启禀母皇,叶慕含霜离京十余载,下落不明,恐怕……”

    “不错,平王殿下的顾虑也是臣的顾虑。”柳冷泉抢步上前,事到如今,她与平王有了共同的对手,论调便开始趋于一致。“臣在想,陛下就算下旨任命叶慕含霜为甘凉都督,也总该预先知道她的近况。她十几年来销声匿迹,茫茫人海去寻总不是办法,吏部和兵部也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发放官凭印信啊!”

    “此事不劳二皇姐与柳相费心。母皇,儿臣已打听到叶慕含霜半月前回到云京,现就住在距云京城八里的郊外。倘若有了上谕,儿臣愿亲自前往宣旨,不必再烦劳兵部与吏部。”

    “嗯,也好,她毕竟是你的姑姑,你们多年不见了。当年她递了辞呈,一声不响就离开云京,朕连饯行酒都没来得及准备。这样吧,稍候礼部拟个旨呈报御览,朕再修书一封,我儿前去传旨时一并带去吧。”

    “是,儿臣遵旨。”贺兰敏德着礼部拟旨,就意味着叶慕含霜入主甘凉已成定局。宁婉笑得既恭谨又开心,而群臣们望着皇太女那看似和煦春风却隐隐不怒自威的笑容,心中都平添了三分畏惧三分尊敬。

    古语有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时此地,她们再也很难将三个月前还在朝堂上装聋作哑的皇女形象与眼前这位意气风发步步为营的皇太女联系在一起了。不用说,沈傲卿与邱玫若内心更是激动。尤其是沈傲卿,叶慕含霜的归朝于沈家来说是太过意外的惊喜。叶慕家与沈家也有姻亲,沈傲卿的一位远房舅舅嫁给了叶慕含霜为夫,十几年前也一并离开云京不知所踪。那时,沈傲卿年岁还很小,无缘亲见她这位传奇般的舅母,很多年都甚为遗憾。她也曾想过总有一天叶慕家会东山再起,只是从未想到机会来得如此快,如此令人欣喜。

    稍稍片刻沉寂,礼部侍郎出班禀奏,“臣启陛下,礼部昨日接到筹备皇太女大婚的旨意,已连夜拟定了几个黄道吉日,还请陛下和皇太女殿下择选。”说完,将拟定的日期呈上。

    贺兰敏德颇为和颜悦色,“朕觉得既是天大的喜事,还宜从速办了吧。皇太女弱冠之年都没有个像样的正君,朕说出来都觉得面上无光呀。嗯……这年末吗?……年末不好,也太仓促了些。不如……过了年吧,朕瞧着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礼部抓紧了办。对了,不知我儿的意思……?”

    “一切凭母皇作主。儿臣叩谢母皇恩典。”宁婉说着俯首便拜。贺兰敏德笑容满面,急忙叫内侍将宁婉搀起,又转头来看白羽珍,“白爱卿,你也回去准备准备,虽是仓促了些,但朕保证,朕是绝对不会亏待令郎的,一定会叫他风光体面地嫁入东宫。”

    “陛下!”白羽珍闻言身子不自觉微微晃动。她面色掠过许久的犹豫不决,过了一刻,终于还是咬了咬牙,握紧了手掌,出班跪倒,“启禀陛下,微臣有罪!犬子样貌粗陋,无才无德,不足以堪配皇家,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为皇太女殿下另择佳偶。”

    “什么!”白羽珍话音刚落,朝堂上已是惊声四起。贺兰敏德面色薄怒,口气很是不善,“白爱卿,婚姻大事岂容儿戏?朕也知晓,你膝下只有这一子,向来宠爱的很,不想过早出阁。只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自古天经地义,朕将皇太女正君之位赐给你的儿子,是对你白家的恩宠,亦是对你白家的信任,怎么,难道朕的嫡亲骨rou还会委屈了你的公子不成?”

    “不,为臣并无此意,只是犬子生性骄纵,被臣惯坏了,臣恐怕他不会讨皇太女的欢喜。”

    “这一点白相倒不必过虑,本宫听闻白公子姿容秀美,才华横溢,在京中久负盛名,本宫怜他惜他惟恐不及,又怎会不喜欢呢?本宫也明白,白相心疼白公子,舍不得他离开你,总之,本宫向白相保证,第一,绝不会亏待白公子;第二,东宫与相府相隔不远,白相倘若思念儿子,大可一月之间接他回去小住几日,本宫不会为难的。”说着,宁婉紧走几步亲手搀起白羽珍,白羽珍一副进退不得的踌躇模样,口中仍喃喃推却,“殿下,犬子性子孤傲,又宠坏了,臣惟恐……”

    “是呀,皇妹,白相既不愿意,皇妹又何必强人所难呢?依二姐之见,不如……”

    “混账话!”平王话音未落,贺兰敏德已经大声呵斥,“白相舍不得儿子,一时糊涂也就罢了,平王,你也糊涂了不成!”平王原本声音极低,又是好笑着说出口的,没成想贺兰敏德听了一字不漏,还立时震怒。

    平王着实吓了一大跳,急忙跪于丹陛下,诚惶诚恐道:“母皇息怒,儿臣错了,儿臣不过和皇妹开个玩笑的……”

    “谁是你的皇妹!你可睁眼瞧清楚了!”贺兰敏德伸手一指宁婉,平王会意,急忙又恳求道:“儿臣知罪了,儿臣一时糊涂,对皇太女不敬,但求母皇饶恕。”她说着将头伏下去,不论心中有多少怨恨,声音却显得诚心悔悟。

    宁婉见贺兰敏德给足了自己面子,群臣的眼睛又都盯着自己,知晓此时不便拿乔,于是微微一笑,“母皇息怒,二皇姐性子耿直,该是无心的,母皇饶恕她这一次吧。”

    “是呀,儿臣也以为二皇妹乃无心之过,还请母皇宽宥。再说,皇太女大婚是举国欢庆的喜事,母皇何必为了这等细微的小事心烦呢?”雍王出班深施了一礼。贺兰敏德见两个女儿都开口求情,面色渐渐缓和了下来。

    “既如此,此事就罢了。白丞相,事皆因你而起,你身为宰辅,百官的表率,首先就该明白君无戏言的道理。朕下旨赐婚是莫大恩宠,你可要想明白了。”贺兰敏德刚才对平王一通敲打,也无非是做戏给白羽珍看。

    白羽珍恍惚了片刻,俯身叩拜,“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算了,朕念在你爱儿心切就不追究了。平身吧。平王……也起来吧。”贺兰敏德抬了抬手,宁婉见状,又亲手将白羽珍搀起,白羽珍皱着眉连声道罪。平王被当殿削了气焰,于是闪退一旁,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此后又议了诸多政务,贺兰敏德看了看时辰,日近中天了。她正想宣布散朝,忽然,文官中走出一人,约三十几岁的年纪,面色清瘦,穿着监察御史的品服。

    邱玫若朝宁婉点了点头,宁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暗道:还是来了。

    果然,那位御史紧走了几步行至玉阶下,先打量了宁婉一眼,才施礼道:“臣监察御史庞明晔见过陛下,臣有本奏。”

    监察御史向有风闻言事之权,庞明晔在朝中又素来颇具清廉声望,贺兰敏德点头示意她继续启奏。庞明晔不由自主又侧头向宁婉看去,皇太女一手端在玉带上,另一手按着凤鸣剑,身姿俊立,微微含笑,数不尽的尊贵威仪,道不尽的风流倜傥。庞明晔不知为何右眼皮猛然一跳,内心随即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忧虑和畏惧。说实话,严格论起来,她既不是白羽珍的嫡系,也不算柳冷泉的近派。她很清楚她接下来所要奏报的事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朝廷动荡,但是,她又始终认为身为监察御史,这件事既然摊上了,她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宁婉依旧云淡风轻的笑着,时不时瞥向庞明晔的探究目光令其背如芒刺。在贺兰敏德一再的追问下,这位御史大人终于好像下定了决心,却又明显底气不足的咳嗽了一声,双膝跪倒,深深叩首下去,“臣万死,请陛下恕臣大不敬之罪,臣方敢启奏。”

    庞明晔话音刚落,群臣都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谁不晓得这位庞御史有个绰号叫“硬腰杆”,脾气刚正耿直不说,胆量又十分嚣张。漫说是参奏一般的官吏,就是参奏左右丞相、王侯公卿,她也是从来眉头不皱一皱。而眼下,能逼得庞大人如此低声下气请求恕罪的,必不是一般的人物!

    贺兰敏德神色有些迟疑,“庞爱卿,有事只管明言,你平日里不是一向都喜欢直来直去吗?怎么今个儿早朝跟朕兜起圈子来了?”

    “陛下恕罪!因臣所奏之事牵涉中宫君后与皇太女殿下,倘若陛下不肯赦臣之罪,臣万死不敢冒奏。”

    “就赦你之罪,讲!”听到庞明晔言及君后叶慕华霜与皇太女宁婉,贺兰敏德嘴角原本那淡淡的浅笑顷刻间荡然无存。殿内一时鸦雀无声,钟漏滴答作响,似乎每一下都敲打着群臣惶惑紧张的心情。原就不甚和睦的气氛顿时再度涌起无形的压力。群臣都屏息凝神,竖起耳朵,生怕漏掉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庞大人吐露的每一个字。

    宁婉犀利的余光扫过平王低沉的面颊,纵然平王那份得意的嘲笑隐藏得再完美,也一览无余的落入了宁婉眼底。宁婉在心里冷哼了一声,抬起脸时,雍王善意的目光投过来,似乎还带着几分担忧。宁婉于是笑了笑,雍王也笑了笑,算是心照不宣。

    庞明晔一直跪在玉阶下未敢起身,不愧为久经考验的监察御史,她很快理清了思绪,挺直身子,高举白玉云板,朗声道:“臣启奏陛下,御史台昨日接到一人的控状,此人自称为原中宫麟趾殿七品内侍连碧,他口口声声指摘二十年前君后欺君罔上,以一女婴暗中偷换了早逝的小皇女,蒙蔽圣听,罪无可恕,而那女婴便是当今皇太女殿下。”

    “什么!有这等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庞明晔的禀奏尚未完毕,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像是乱哄哄的蜂群,已经炸开了窝。转瞬之息,或惊疑或惶恐或讥讽或难以置信的种种目光都一同投向御座上的贺兰敏德与玉阶下为首的宁婉。平王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来了,她所期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她扬起了脸,带着几分微微兴奋和激动的颤抖就要迈步出班,可是袍袖忽然被轻轻扯动了一下。平王有些不解的转过身,白羽珍一脸漠然的立着,似乎方才不是她伸的手。

    沈傲卿率先出列跪奏,“陛下,庞明晔身为监察御史,不能区分善恶,不能明辨是非,竟偏听一内侍无稽之谈企图搅乱朝局,诬陷君后与皇太女殿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是可忍孰不可忍!请陛下立即下旨将庞明晔明正典刑,还君后与皇太女的清白!”

    “不错,臣亦有此奏请!”邱玫若随声附和,百官见二人跪倒,纷纷也跟着跪倒了二十几人,“臣等附议,请陛下准奏!”

    “陛下,臣冤枉!臣并非有心诬陷君后与皇太女殿下,只是臣职责所在,亦是抱着忠君爱国之心才冒死陈奏。皇室血脉不容混淆,更何况皇太女身为储君,将来亦有可能承继大统。臣死并不足惜,臣只希望陛下查明真相,勿被jian人蒙蔽。昨日御史台已将那连碧扣押起来,臣冒死请陛下传连碧上殿审问。”

    “陛下,儿臣亦以为应传连碧上殿,儿臣要与他当面对质!”宁婉说着,撩袍跪倒在阶下,面容冷峻,气度沉稳。“监察御史既有风闻言事之权,今日不论结果如何,还请陛下不要因庞大人的奏报降罪于她,毕竟,这是她身为御史的职责。”

    宁婉深深瞧了庞明晔一看,目光竟带着几许钦佩。庞明晔没想到皇太女此时非但不出口斥责,反而为自己求情开脱,不禁大为出乎意料,一时情绪纠结,内心隐隐生出愧疚之感。

    邱玫若心中暗暗焦虑,轻声唤了一句,“殿下……”

    宁婉挺身跪着,纹丝不动。贺兰敏德端详着女儿一副镇定却倔强的神态,强压住心中升腾的熊熊怒火,扬声道:“好!就依皇太女的意思,将连碧押上殿来!”说着,亲自走下御座,双手将宁婉搀起。她看似不经意地紧紧握了握宁婉的手,宁婉心领神会,抬眸温厚的一笑,仿佛在说,母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