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力擒二将
将士们齐声应诺,上次李王力战曹昂不分胜负,他们蓝剑卫可是亲眼所见,虽说比不过统领宇文成都,但对阵夏侯惇还是没有问题的。 拨马转身,夏侯惇也凝重起来,前些年李王落难司隶,那下盘轻浮,根本不似练过武艺,可如今仅出一招,却暗含招式,井井有条,混若天成,乃是枪法达到一流的征兆,甚至从大开大合的收放之间,不难看出他的枪法越加趋于完美。 对冲而过,李王脸色如常,枪法密集落下,杀的夏侯惇也有些慌乱了,毕竟此地是敌军后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包饺子,而且曹cao也有令,若事不成,也当全身而退,毕竟虎牢关仅为一地得失,而这些班底却再难补充,至少虎牢关之后还有洛阳可守,李王经此一战,不是也得休养一年吗。 二人相互攻杀,这一来一去就是二十个回合,从心态上来说,夏侯惇已经输了一筹,这样的状态是用不出无双技能的,而李王盛气凌人,也没有启用无双技能,毕竟只有自身枪法得到提升,武力才会相应提升。 这是把夏侯惇当作磨刀石了啊,而远方另外一处粮仓,两道身影有些焦急的立着。 宇文成都急道:“太史将军,可有见到大王的踪影。” 太史慈愣住了,疑惑道:“大王不该由你保护吗?” 面面相觑,他们都以为李王有对方保护,此前激怒下各自冲杀,如今却走失了李王的踪迹,连火势都顾不上了,分头去搜寻。 “族兄休慌,妙才前来相助。” 夏侯渊赶来了,看到李王和夏侯惇激战就是大喜,只要擒住了李王,自己便能安然退回虎牢关,甚至奠定此战胜局不在话下,机会得不偿失,哪还顾得上双战李王,仗势欺人? 而李王斜眼也看到了来人,喝道:“来得好,杀的正起劲,便擒下你二人又何妨。” 说是这样说,但护卫一旁的亲卫哪敢任由夏侯渊加入,纷纷赶马上前,将其拦住。 不过亲卫虽勇,也不是当世一流的对手,还好夏侯渊一心擒住李王,只顾冲出去,并没有刻意去斩杀将士。 短兵相接,李王力劈夏侯惇,将其逼退了一步,提枪还要扑杀,却听身后呼呼破空声来。 “休伤吾兄,吃我一箭。” 夏侯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只是顶尖统帅,也是顶尖武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身囊括十八般武艺,无论是弓箭还是刀枪棍棒,都很擅长,此时立在马头,才将逼退前来阻拦的亲卫,转眼就能拉满弓弦,飞射一箭。 错失良机,李王并无失望,循着声音的来向,不偏不倚,一枪将其崩飞。 夏侯惇还在缓劲,李王却策马转身,继而杀向夏侯渊,他说的倒是凶,但二人一个裸身武力与自己相当,另一个裸身武力更在自己之上,虽然凭借战马等优势能略胜一筹,但果真要力战二人,还真有些勉强。 打算先行擒下夏侯渊,毕竟有亲卫助力,长枪直直扫动,奔着夏侯渊的腰盘就攻了过去。 夏侯渊并无心慌,但李王枪法大成,加上四周亲卫相继攻来,分心乏术,硬挨了这一击,他也同夏侯惇一样,没有意识到李王如今的武艺进境,吃了个闷亏。 腰盘失守,瞬间被击飞出去,战马哀鸣一声拔蹄就跑,转眼就没了踪迹,而眼见夏侯渊一击受伤,夏侯惇也顾不上其他,立马冲杀过来救援。 李王哈哈大笑:“不自量力。” 气势是有了,而武艺也跟了上来,正好飞扑向下,枪尖直接挑飞夏侯渊手中的大刀,这才回身迎战夏侯惇。 也够夏侯渊郁闷的,与李王武艺相当,却因为料敌不明,选择自损来伤敌,最终只剩下自损,而没能伤敌 夏侯惇和李王厮杀在一团,这时候暗自着急妙才的安危,章法已显乱象,一个不慎被寻到了破绽,长枪一挑一带,便将麒麟牙给没收了,曹cao麾下的中流砥柱,终究被李王压了一头。 “大王原来在此,休伤吾主,子义前来救援。” 太史慈刚看清李王的身影,还道是陷入了险境,刚刚策马奔袭,却被眼前一幕震住了。
只见他这一声喝,却将本就心乱如麻的夏侯惇吼了个哆嗦,浑身动作慢了不少,更何况此前便被收缴了长枪,被李王一枪挑飞。 只是李王念及他救命之恩,没有下死手,单单将肩膀捅了个窟窿,没有性命之危。 陆续赶来的亲卫上前将二将摁住,各自找来麻绳五花大绑,二将郁闷的对视一眼,嘴角的苦涩难以言喻。 李王见大局已定,挥手道:“留五百人去寻宇文成都,继续砍杀敌军将士,其余人随我救火。” 话音一落,远处却声势大躁,举目一看,虽不甚清晰,但听呼喊之声,恐怕是救援之人来了。 不过这也引不起李王的喜悦,直至目前,至少有三处粮仓化为灰烬,除了北面的两处粮仓,其余的都被点燃了火光,从蔓延的趋势来看,数千上万人不可能救援得来。 但能救多少救多少,只要能奠定这一场胜局,便还能接受,虽然粮草的亏空将会阻碍本军的脚步,但损失已经难以避免,尽量挽回吧 将士们齐心合力,先是救援一些未受波及的粮草,将其扛到没有火星的地方,另有乡勇之人递水灭火,而一堆灰烬下被发现了不少没有被波及的粮草,也让人兴奋起来。 要知道粮草堆积如山,底下的粮草受到波及就会越加缓慢,就如同烧纸一样,用一个铁锅来烧一堆纸,等明火去了再挑动灰烬,那最下面的纸张也有完好的,就是这个道理。 “轰!” 一声沉闷的炸雷响声平地而起,直把众人吓了个哆嗦。 李王凝眉抬头,旋即眼中闪过喜色,抓住太史慈的肩膀颤声道:“子义,今年立春是何时?” 太史慈赶忙对答道:“上月二十四。” 李王大喜道:“立春后三日便有春雷警示天下,如今十五日尽去,虽然来得有些迟,不过却也不比这来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