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吧!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吧! 人生在世,最大的兴奋之处就在于有那么一些人有那么一些事需要你,付出之后也便得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宽慰。 难道是又到了*么?难道是知识青年为了遵从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么? 还是让我慢慢说吧。 “老师啊,啥时候您还能给我们代课啊,我们现在的语文课纯粹成了睡觉课,跟您说一件怪事,上语文课有打牌的,您信不?!”一个原来的学生已经跟我分开一年了,让现在上文科。 我心,因为我没事就喜欢在楼道里转,看完自己班级的学生之后也就捎带着看看其他班,我目睹一些课堂上悲惨的场景。 睡倒一片一片的,玩手机的,看漫画的,说话聊天的,干什么的都有。 前一段給文重班考了一次语文的高考题,等我把试卷阅完,便发现自己的存在意义实在不大。 最高分130,最低分99,大部分的分值处在110左右,他们在离高考还有一年的时候就有这样好的分数,还需要我么?更何况我阅卷的时候手头还比较紧,如果按照正常状态阅卷,每个学生至少还要再加上5分。 于是我便想哪些学生需要我,我属于哪一个阵营?我在哪里才能把自己的真正强势发挥出来? 我是向来轻视实验班的学生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太优秀,这不是一个悖论,落脚点还是在彼此需要的环节上的。 我喜欢跟很真实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基础薄弱,他们习惯不好,他们缺乏理想和信心,所以他们更需要我。就如同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那里不需要人们去浪费唇舌去赞美它的富丽堂皇,也无需对那里墙壁上的花纹和大厅里的雕刻发出赞叹,这里只适合欣赏,不适合再次雕琢和付出,甚至你的付出还会惹来种种的非议,有时连那些凝固的建筑都会用破损的形式来惩罚你自己的愚蠢和固执,所以,真正需要救助的是那一座座残破的贫民窟,还有那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还有那贫瘠的土壤。 这样的例子多少有些不恰当,多少有些太高估了实验班的学生,贬损了我最爱的平行班的孩子们。 可是道理就是这样。 今天下午我跟薛校长谈了我的想法,我至今都觉得薛校长是最理解人的,我的三言两语他便已经知道我的想法,甚至还能联想到我没有说出口的其他原因。
这样最好啦! 高三就到了,还是让我到最适合岗位,然后把那地上不起眼的泥土用温情的水化开,然后重新凝聚,把它们放在窑里面烘烤,最后雕上花纹,然后再次炙烤,最后出来的时候会变成精美的瓷器,发生了质变,即便把它们装饰在地上,他们还是和原始状态的不起眼的泥土有很遥远的距离。 当然,我这里还有一种想法,瓷器就是再美观,当他们一旦想起自己曾经做过泥土的过去便更会对他们的塑造者心怀敬意。 哈,我是不是太自私啦! 2012/6/9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