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幕后真凶
萧敬听罢,便知道再多劝说也是无益。 陛下虽是皇帝,却是个感情深厚之人,莫说是对别人,何况这还是陛下的亲女婿呢。 萧敬眼中依旧有着对弘治皇帝的担忧之色,却点头道:“奴婢……这就去张罗,不知陛下是否轻车从简?” 弘治皇帝摆摆手:“大张旗鼓吧,现在是方家最难的时候,也是秀荣最难的时候,孤儿寡母,掌着这诺大的家业,不易……” 一想到朱秀荣,弘治皇帝心里又是扎心一般的刺痛。 他起身,看着这大殿的玻璃窗外,那祥和的天色。 弘治皇帝负手伫立道:“她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她是妇人,可现在却要肩负起一家之主的职责,这是她的意思,朕看着心疼,可不能阻止,你知道为何吗?” 萧敬弓着身,默不作声,他很明白,弘治皇帝现在只是需要一个听众,可以听他诉说心里悲痛的人。 弘治皇帝在萧敬跟前倒是没有掩盖情绪,此刻已潇然泪下,口里接着道:“秀荣自娘胎里出来开始,便一直乖巧,处处听朕和张皇后的话,待字闺中时,听父母之命,出嫁了,便从了夫命,她这辈子都不曾吃过苦,可如今,她突然要撑起方家这个家业,依着她从前顺从和唯唯诺诺的性子,定是下定了决心方才如此,朕……劝不住的。朕是她的父亲,自是能帮衬着便帮衬一些。方家不能垮,方家若是垮了,秀荣也就垮了。” 弘治皇帝低头,揩拭着眼角的泪,而后眼里透出了坚定之色:“朕要在四七这一日,自大明门而出,该有的仪仗都要有,要率群臣再去方家一趟,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不只是秀荣不能垮,方家不能垮,倘使秀荣和方家垮了,这大明的社稷也就垮了。” 随即,他拂袖:“早做准备。” “奴婢遵旨。” ………… 四七这一日。 弘治皇帝自大明门出宫,百官早早在大明门外跪迎。 此后,率着浩浩荡荡的车马至西山。 西山这里,似乎一切,都一下子变了颜色,人人都穿戴着素缟,人人都是悲痛之色。 听说新津郡王依旧病重,思念着儿子成了疾,已到了病入膏盲的地步。 如此……更令这西山上下之人,平添了愁容。 哪怕只是在西山安顿的一个小农户,除了悲痛,也有对未来的恐惧。 少爷没了,老爷若是也有什么闪失,方家也就真正的只留下了孤儿寡母了。 公主殿下固然清贵,可毕竟只是女流之辈,这些日子,她东奔西走,听说虽是力挽狂澜,可也有许多消息传来,西山钱庄的坏账越来越多,股价虽是勉强的救了起来,却也只是维持着不跌而已,却因为救市,花费了无数的金银,许多人已经开始劝说大家伙儿早早的另谋出路,这西山钱庄一垮,整个西山……只怕也就全完了。 只是…… 要走,岂有这般容易?习惯了在此,受方家人的庇护,他们早已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他们虽非是这里的主人,却视自己是西山的一份子,上至这里的老爷、少爷,还有书院的读书人,还有附近的商户,他们一个个耳熟能详,乃至后山的飞球营士兵,他们也看着亲切,这……是自己的家啊…… 西山上下,有数万户人,都是当初的流民,安顿于此,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背井离乡来此,现在……他们哪儿也不肯去了。 在这里,几乎家家都穿戴着孝衣孝帽。 一个叫虎子的,前几日还和读书人发生了冲突,竟将人打的头破血流,被当场抓住了现行。 像虎子这样的少年郎,正是最年轻气盛的时候,血气方刚,以至被五城兵马司‘请’了去,却是飞球营的沈傲亲自去将人从五城兵马司捞了回来。 这样的事,有很多。 尤其是一群少年人,简直已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和自己的父辈相比,对西山有着更深刻的认同感,他们无论是出去在哪里闯荡,若是被人问起,他们总能骄傲的说自己是西山人,并且暗示对方,自己似乎总和齐国公有着某些不可描述的关系。 齐国公的噩耗,是西山人无法接受的。 因而,这家家户户都是披麻戴孝,每一个门户前,都自觉地挂起了招魂蟠。 弘治皇帝至西山之后,在百官的拥簇之下,赶到了灵堂。 他带着几个重臣进去,每一次迈入这里,弘治皇帝都有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 他总是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可这布置好的灵堂,却无时无刻的都在提醒他,此时的他,遭遇了人生的悲剧,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厚照和朱载墨早早就来了。 朱载墨穿着孝衣,和欧阳志、唐寅一起在灵堂下守孝。 方天赐年纪还小,由人抱着,只一味的哭。 朱秀荣在这灵位之下,面色憔悴到了极点。 弘治皇帝特意没有让萧敬宣报,便是不希望打破这灵堂中的气氛,也不愿这些本就形同枯槁,悲痛万分的子女们来迎接自己。 弘治皇帝进来,与朱秀荣四目相对。 弘治皇帝的心,便又如刀绞一般,他连忙将目光错开了,不愿见女儿那绝望的眸子,他什么也没有说,作为君父,自是不必行大礼,只需捏几炷香,表示对逝者的缅怀,就已是很足够了。 方天赐本就在哭,没人理他,此时见了自己的外父来了,仿佛一下子有了依靠,于是奶声奶气,含糊不清的道:“外父……外父……” 弘治皇帝低垂着头,听着这叫声,心都要碎了。 这孩子尚且还不知他没了爹,等他将来明白过来,想来也已忘却了今日这一幕。 “继藩啊继藩……”弘治皇帝喃喃念道:“朕……又来瞧你了,朕为天子,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现在想来……真是个笑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便是天子,亦都要尝个遍,痛哉、惜哉,为何这世上,总有难全之事,朕现在终于懂了先皇帝,先皇帝在时,每日沉湎于求仙问道,孜孜不倦,想来……这是因为他也晓得,人世间总有许多无奈何之事吧。” 弘治皇帝说罢,看着灵堂,久久沉默。 ………… 弘治皇帝的声音,可以传到灵堂之外。 许多人都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 百官都伫立于此,人群之中,国子监刘辉文的脸色却是很平静。 这国子监,既是大明的至高学府,同时也是负责管理天下教育的机构,极是清贵。 而祭酒一职,更是非德高望重者,不得担任。 刘辉文能成为国子监祭酒,地位自是超然。 只是…… 现如今,这曾经桃李满天下的国子监祭酒,却已变得无所事事了。以往都有监生进入国子监读书,可废除了八股,国子监顿时冷清下来,且不再学习八股,这国子监上下诸官,几乎是两眼一抹黑,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应当是什么。 刘辉文这位天下监生的大宗师,同时也负责管理天下学官的大祭酒,现如今……却仿佛成了孤家寡人。 可是……他很沉得住气,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每日照例都去当值。 近日,他染了风寒,今日带着病躯来,依旧不断的咳嗽。 在他的身后,一个礼部的官员上前,关切地看着他道:“恩师,您的身子向来不好,不如到一旁歇一歇。” 这礼部的郎中,显然是刘辉文的弟子,他故意声音高亢一些,便是想故意引起别人的注意。 果然,在不远的内阁大学士谢迁听罢,侧目看来,随即担忧的看了刘辉文一眼。 刘祭酒带病随驾,且年纪老迈,看着倒是令人担心,自己竟是疏忽,忘却了他还带病在身,于是谢迁道:“若是身子有所不适,就请搀去一旁暂歇吧。” 这刘辉文的弟子似乎就等着谢公的这句吩咐,连忙搀扶着微微颤颤的刘辉文走到一处角落。 刘辉文眺望着这数不清的人群,叹了口气,只是眼中却是混浊,令人看不起他的心思。 “恩师……”弟子道:“陛下对齐国公的偏爱,真的令人嫉妒啊。” 刘辉文微笑,他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的得意门生一眼:“天子对臣子的偏爱,是不能长久的,今齐国公已过世,天子再如何偏爱,也需将心思放在江山社稷上,今日乃是四七,再过一些日子,便是七七,可若是一年半载之后呢?” 这弟子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恩师,实际上,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焦虑之中,京里发生了很多变化,让他始料不及,他甚至隐隐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可自己的恩师,依旧是淡定从容的样子,却又像让他有了几分信心。 只是…… 这弟子看了灵堂的方向一眼,而后黯然的道:“可是……恩师,八股已经废除了。” 刘辉文却从容的道:“这只是一时…咳咳咳…” 二人在角落,四下无人,因而可以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