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国色无双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八章:棉花银弹话分权(上)

第七十八章:棉花银弹话分权(上)

    “去看看山谷里的棉花吧!”见安梓这样说了,苏默也并未过去追问:“还有你这一派的核心人物,也都喊出来吧。<iMenG>此间事了,你尽快将你手下控制的族人向九龙山山区一代转移,依山相守。若是时局有变,随时做好离开大山的准备,山里可以耕作的坝子太少了,想要辛勤耕作富裕起来,下山寻找耕地乃至做工,都远比在山上好得多。而且,山下比起山上更好种植棉花!”

    “你对棉花的热情,现在可比我多大了!”安梓嘟囔了一句,却没有说什么,两人上马,疾驰进了一处小村庄上。

    “这些天,用你给的银子,将能收购到的棉花全部收购到了。大概有七千斤,更多的还在收购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运作了。”安梓带着苏默过去,一个传说还算体面的妇人立在一旁,安梓指着向苏默介绍:“这是冯婆,我给她改的汉姓。以后就是负责棉花收购的人了。”

    苏默温笑:“冯婆好。”

    这妇人手足无措地回礼,只不过让苏默吃惊的,却是他竟然会汉话:“不妨事的大官人。这些棉花,都是小妇人在山里收购到的,质量最好的一批。听说有人收这些,族人都纷纷找上来了,要我看,这三十钱的价格还算贵了。七千斤的棉花,大官人给的钱都没使完。”

    这妇人倒是健谈得很,苏默笑道:“贵一些不妨事,让利于民总是不差的事情。对了,冯婆看你的情况,似乎是对棉花的事情颇为熟悉,就与我说说罢!”

    冯婆便道:“要说山里的棉花,这些年是越来越少种了,不赚钱呀。而且,棉花这东西,占粮田要肥沃的土壤,还喜欢少雨的地方。我们又没有优良的种子,所以这里的棉花也不算好。再加上族人都在山里种着,不好外运。买的人呢,也就越发少了。记得几十年前听阿爸阿妈说经常有汉人进来收购。但这些年进来收购的,是越来越少了。这没有人去买,自家用又不需要多少。自然就积存了多了,来年要种也就少了……”

    听着这冯婆叨叨絮絮地说着,苏默微微有些失望,他本以为这里是个大原料基地的。但想不到,原来都是自己一厢情愿了。

    “这次听大官人要收棉花,大家便将这些积存的棉花都拿了出来卖了。倒是想听大官人的说法,这来年,还要不要买?若是要的,小妇人这点信誉就拿出去。总能给大官人置办好来年的棉花……”冯婆也是个察言观sè的人物,见了苏默表情,便小心翼翼地问着。

    苏默听了,回过神来。止住那点心绪,其实他也有了心理准备。南方本就是cháo湿多雨的季节,贵州这一块,更是rì照量较少的地方。棉花这么个窘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苏氏的棉花需求而言。却是恰恰好,福祸相依。贵州地区缺乏质量上等的棉花,也缺乏优异的棉花种植气候。但若是有这么好的条件,彝人的棉花只怕早就被松江、苏州来人给抢过去了吧?哪里还能得到苏默过来抢购?

    再加上,贵州地区多山,道路条件艰难。运输成本高昂,运送到江南,根本就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但对于苏默而言,这事情却算不上怎么艰难。

    到时候,在宝庆府武冈州、靖州,甚至直接在贵阳设立棉花作坊就够了。降低成本的事情总是不缺的,先完成从无到有的质变吧。

    而且,彝人出产的棉花的确是不多,但单单只是供应苏默一家却很足够。完全可以支撑到苏家棉纺作坊发展壮大起来,至于到时候去哪里寻找原料,苏默却也想好了。

    苏默笑容初展:“不要担心没有买家,有多少我都买下。至于运输成本的事情,我也一力担下来。但说好了,太差的棉花是我不要的。你也别让他们继续为这事情折腾太多了,贵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种好粮田就够了。那些适合棉花种植条件的农家你去和他们好好说,可以扩大种植,有需要帮助的,苏氏的济善堂都可以出面提供好的种子,甚至是技术农书都可以输出进来。可以立下契约,他们放心种植,苏氏契约上白字黑字保证价格合理收购。”

    “七千斤还太少,三十钱的价格也不要降下去。质量更好的棉花,价格可以增加收购。”苏默长长说罢,这才道:“接下来,会有苏氏绸庄具体的人过来与你们仔细说。人、钱、物、技术我都可以对你们进行帮助。对了,派人的同时,我会继续拨两千两银子过来,有要打通关节的,都可以拿钱去砸开。我的要求不高,战时的时候,你们也能将棉花输出来。若是能附带其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莫说两千两,两万两的经费我也是拿得出的!”

    苏默说着,看着安梓和冯婆,笑了笑,继续去看棉花,心中未免少了些遗憾。这是典型的亚洲棉,从阿三那里传来的东西并不算好。而且,这种粗绒棉现在也无法直接用水力大纺车来,尽管已经有了改进的技术储备,但苏默还是有些腹诽。

    他属意的是长绒棉,但眼下想要这玩意,得去美洲找种子,这事情只能暂且告罢。当然,苏默心中还是藏了一个念头的那边是xīnjiāng。

    但这玩意就更远了,苏默只好按下这点念头,将庞大的信息量丢给了安梓和冯婆后,便不管了。

    “两万两银子……那得多少钱啊……”看着苏默继续进去看棉花,冯婆有些颤抖地和安梓说着:“大姑娘……跟着汉人,有前途呐。”

    “我看是钱途吧!”安梓神sè复杂。两万两银子,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这份胆魄可真是了得。要知道,一两银子得一千钱呢,甚至实际兑换起来一两足额成sè的银子能兑换到更多的铜钱。

    在物价低廉的贵州,这就是差不多三万石上等jīng米!在明代的一两银子在初期和中期大概是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六百块,末期海外白银输入,白银贬值,到了清代,大约稳定在后世两百块的购买力。

    而依着华朝眼下更加强大的经济水平,这两万两银子,那就是将近一千万的巨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