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导演巨星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专访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专访

    
    
    由于忙于拍摄《即刻救援》拍摄,他一直没有时间参与《怦然心动》宣传,而接受《凤凰网》的专访也正是为今天就上映的《怦然心动》宣传造势。

    简单的寒暄后,专访随之进入正题。

    凤凰网:恭喜你林导,《怦然心动》在今天就要全球上映了。

    林雨泉:谢谢!

    凤凰网:在《飓风营救》上映后,几乎全世界都认为你应该拍摄类似的动作电影或者是你比较擅长的电影类型,但你却选择了拍摄《怦然心动》这样一部从未涉及过的爱情题材,这是为什么呢?

    林雨泉:其实没有太多原因,我不喜欢重复重复再重复,我永远希望我的下一部电影能带给我新鲜的感觉,在书店看到《怦然心动》的时候,我一下子被吸引了,等阅读完后,我立刻对自己说,这便是我想拍的电影,想拍就拍,就这样简单。

    凤凰网:可如果林导你拍别的电影,比如说拍《蛮荒记2:百族争霸》,票房肯定会很高,而受限于题材,《怦然心动》在票房上很难达到那样的高度。

    林雨泉:的确会这样,但导演在选择自己作品的时候,是不会只考虑票房因素的,就像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拍完《侏罗纪公园》这部在当时创造影史全球票房的电影后,他没有紧锣密鼓的拍摄《侏罗纪公园2》,而是选择拍摄《辛德勒名单》,这是为什么?

    而《辛德勒名单》不但取得极高的票房,也在奥斯卡上拿下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在内的7项大奖。事后来看。这样的选择失败吗?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特殊的例子,其实对导演来说,只要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就算成功了,而每部电影的目标往往也有所不同。

    凤凰网:有人说,金牌是衡量体育界人士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那林导你认为怎样的目标才算达到你的成功标准,是票房吗?

    林雨泉:呵,其实没有唯一的标准。票房往往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在我看来,一部电影最大的成功就是作为导演的自己觉得满意,其次是赢得人们的喜欢,再其次才是票房。自己喜欢永远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导演,我们每一个人在评价某部电影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别人说什么、票房好不好、有没有得奖都没用,我们自己才是电影好坏与否的直接感受者。如果自己看完了情绪完全被调动,这时别人觉得是垃圾。那你觉得这是垃圾还是什么,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

    当然如果说票房不重要,那肯定是假的,没有任何一位导演希望自己的电影的票房不好,只是说,身为导演更在意自己对电影的满意度,在意观众对电影的满意度,这个时候票房能很好自然更好。而如果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不可能有任何投资人会说,票房不重要,投资这两个字,就一定代表他指望你给他回报,当然,也有例外,但极少,至少对绝大多数投资人而言,你问他电影什么最重要,他绝对会告诉你是票房。

    这是不是显得我很贪婪,好吧,我的确是贪婪的一个人,我既希望自己的电影自己能满意,也希望自己的电影能赢得人们喜欢,还希望自己的电影能有好的票房,只是这些很难受控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拍电影。

    凤凰网:这不是贪婪,而是林导你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而林导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对于许多小成本影片,尤其是,他们的电影根本没法在影院上映,无法让更多人看到,也无法获得票房,这种情况又该怎样看待,只是导演自己满意就够了吗?比如说王小帅导演的《左右》,这部在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和“特别关注”奖的电影,在今年上映后遭遇票房惨败,总票房只有100多万,在谈到票房成绩为何不理想时,提到影片的排片很差。

    林雨泉:没有任何导演希望自己的票房不好,出现这种情况的确难免令导演泄气,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这其实是大环境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电影排片高,而有的排片低,原因很简单,因为排片高的影片上座率更高,影院这么排片是依据自律性市场本身而协调进行的。

    终归这是由观众来判断、选择的,难道连观众的选择也要加以否定吗?去影院观影是自由的,观众想看什么电影,这是观众的自由选择,别人无权干涉。而且于经营者而言能带来更高的收入,对于影院经营者而言,所有影片都是他运营的商品,换做任何一个运营影院的人都会这么做。

    凤凰网:但小成本影片,特别是小成本文艺片先天上便无法和大制作的商业片抗衡,这对它们来说不公平。

    林雨泉:那应该怎么做?

    凤凰网:很多导演有提到法国的文化政策对于文艺电影的支撑,奉行一种“文化例外”的理念,认为电影不仅仅是商品,它也是文化载体,对待电影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cao作,而应该奉行另一套艺术的逻辑和标准,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法国对文艺电影出台了许多扶助政策。

    如今的法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艺术电影最发达的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且经营最好的艺术院线,放映文艺片的银幕数已经占到全国的两成,不但放映文艺片,还涉足文艺片的发行工作。

    林雨泉:我理解他们的意思,但这是针对艺术电影,小成本的商业电影为什么没有院线放映,其实小成本电影中也不乏票房黑马,小成本电影也能拍的好看。院线经理们不是傻瓜。许多小成本的商业电影没有播放。说明它们肯定存在质量问题,如果你拍的好看,傻瓜才不放呢?这部分电影应该从自身寻找问题,而不是指责影院不给排片。

    再说文艺片,你提到的还是我前面讲的大环境的问题,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国,拥有浓厚的艺术氛围,有着大量长期观看文艺片的观众。但国内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国内如今没有这样的氛围,虽然有爱看文艺片的影迷一直在呼唤,但这样的影迷相较主流观众实际很少很少。

    对于影院来说,的确有责任让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但影院作为经营者还需要养活自己,一家处在繁华地段的大影院仅租金一年就要几百万,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摒弃能带来更多票房的商业大片,选择放映受众群较窄的文艺片?这个世界很现实。也很残酷,院线为了生存。不得不什么赚钱放什么,在生存面前,院线对电影的艺术情怀早已不再。

    至于建立艺术院线,目前国内连让多数人养成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习惯都没有做到,在许多三、四线城市,许多商业大片的上座率都极不理想,建立艺术院线实在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顶多是在少数几个一线大城市聚集了一小部分受众,而且会少的可怜,即便这样估计也很难维持一家艺术院线的经营,更重要的是只建立几家艺术影院有意义吗?没有意义,文艺片面临的困境根本上还是没有得以解决,还是不能像商业片那样仅仅通过票房回收成本。

    另外,还有一个建立艺术院线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供片,在我看来,尽管我国每年生产的电影众多,但其中算得上真正文艺片的却不多,而称得上好文艺片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许多文艺片导演甚至连故事都讲不明白,这如何支撑一条艺术院线的正常运营,必须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进才行,但这一点显然不合现实,国内所有进入院线发行的海外电影都需要通过中影的审批,每年的额度极其有限,连商业大片的引进数量都无法满足,谈何引进文艺片。

    从根本上来说,要解决文艺片放映的问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另外则是培养文艺片观影群体,但前者指望国家大手笔支持并不现实,后者更重要,但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至少我看不到十年内有实现的可能。

    凤凰网:林导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文艺片总需要人去拍,建立艺术院线或给文艺片更多放映场次也需要人去做不是吗?

    林雨泉:的确需要。

    凤凰网:那林导你会去做吗?林导你的曙光院线已经拥有超过30家影院,每家影院拿出一个影厅来放映文艺片,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看着神色颇为认真的靓丽女记者,林雨泉顿时有些绷不住了,他接受凤凰网的专访是替《怦然心动》做宣传的,但眼下的话题已经完全偏离《怦然心动》,而且看女记者的架势,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趋势,好吧,他知道自己大概碰到一个爱好文艺电影的文青女青年,更糟糕的是对方问的问题很棘手。

    老实说,每家影院拿出一个影厅长期放映文艺片对他来说不是难事,以他的身家也能承受的起损失,但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说是为了让更多观众看到,这根本站不住脚,影片下映后,观众大可以在网上观看。

    而如果说是为了扶持文艺片,且不说他自己的力量极其有限,对于改善文艺片的艰难局面无异杯水车薪,他不可能每年亏损做这样一件在他看来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

    这点尤为重要,谁的钱都不是刮来的,他也不是钱多的没地方烧了,他每年用于修建学校等慈善项目的费用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并没有被目前国内拍摄的那些文艺片所打动,诚然贾樟柯等人的文艺片无论是关注社会现实还是边缘人物的题材,都有不错的呈现,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然而在他看来,国内拍的好的文艺片简直少的可怜,文艺导演们讲情怀。讲艺术。将思想。太过追求影像上的艺术性而忽略叙事结构等问题,连一个简单的故事都讲不明白,这样的电影是好电影吗?

    至少在他的认知中,这不是一部好电影,林雨泉一直信奉一个道理,好的电影是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但这两年他看过的几部国产文艺片却无一做到这点,故事性和节奏的问题让人很难有观影的欲望。又怎么打动观众呢?

    其实文艺片并非不能拍的好看、好玩,欧美便有不少文艺片在讲艺术的同时,把电影拍的很好看,继而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在这方面,目前国内的文艺导演中大概只有张艺某能做到,而香港的陈克辛和许鞍华两位导演也做的不错,把商业和艺术结合的很好。

    在创作《海洋天堂》时,他对薛晓路的核心指导理念就是,不要刻意煽情。在写实性的表现自闭症患者的生活时,融入一定的趣味性。首先要让观众有观看的欲望,继而在观影中被触动,然后传递正能量。

    如果你连这点都不到,那么你在选择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时,就应该对电影的目标有清晰的判断,或许这样的电影能在国外的电影节拿奖,但你别想指望在院线收获好的票房,更不能因为票房不好就指责院线排片,指责观众审美问题。

    林雨泉当然要知道对于电影行业本身来说,扶持文艺片也是自身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但这不是他应该cao心的事情,他没有那样的情怀,也没站到那样的高度。

    作为一名商业片导演,尤其是作为曙光电影公司的老板,林雨泉更在意的是国内电影领域能拍好能写好商业类型片的导演和编剧寥寥无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制约着曙光电影的发展。

    能抗衡好莱坞大片的永远只有本土出色的商业电影,这在全世界都是通行的,即便是艺术电影高度繁荣的法国,其艺术电影的票房市场份额也只有20%多。

    因而除非国内的文艺片导演们能做出革新,否则手工制造的文艺片将完全被好莱坞大片的工业体系碾压破碎,最终电影市场沦陷。

    宝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拥有李桉、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张艾嘉一干国际知名的艺术大师,但宝岛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常年只有百分之几,至2006年,宝岛电影在宝岛的占率已经跌至62%,多么微不足道的数字。

    现在的他除拍好自己的作品外,也希望能挖掘出更多的优秀导演和编剧人才,他希望曙光电影能出更多的宁皓、肖泱,当然电视剧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高西西、康宏雷、刘艋、王宛屏、兰小龙、六六。

    至于文艺电影的扶持,他暂时没这样的时间和精力,而如果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他也懒得理会,社会责任感不是扶持那些只讲自己情怀,不顾观众感受的文艺片来体现的,他内心很反感一众文艺导演曲高和寡,看不起商业电影,看不起普通观众的做法。

    只是这样说的话难免显得他对待文艺片冷酷无情,有很大可能引发文艺导演们以及文艺青年们的抨击,说起来,这位女记者还真是给他制造了好大一个难题。

    不过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他的嘴角随即微微上翘,在这件事情上他需要掩饰自己的想法吗?

    “如果有拍的好的文艺片,曙光院线自然会给予好的排片,别说一个影厅一场,更多也没问题,但终归还是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有理想的上座率当然会一直放映下去,而如果不能,为什么不给其它影片机会呢?作为影院,其最重要的责任是让更多观众看到他们想看的影片。”林雨泉从容不迫道。

    凤凰网的那名漂亮女记者皱了皱眉头:“那林导你有没有想过,将来你也有可能拍一部小众文艺片,而曙光电影也可能会投资制作小众文艺片,到时候那部电影同样会因为被贴上文艺标签无法在院线更好的上映。”

    “我没想过,因为如果是我或者曙光电影拍摄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电影,肯定不会拍一部只讲情怀,只写现实,却不顾及故事性、剪辑、节奏、画面的电影,其实我们国内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分界太大了,一说商业片就是低俗,说到文艺片就是脱离群众。

    其实,很多电影都是商业文艺并重,只有好看与不好看的区分,现实题材当然应该拍,但你应该拍的让人有观看的欲望,情感能与之共鸣。如果能做到这点,又有不错的主创阵容,院线经理们除非是傻子,否则怎么可能不给排片,至少曙光院线会给予这样的电影排片。

    所以说不要纠结为什么不给文艺片排片,而是反省你拍的片是否能让大众喜欢,如果你说你不需要大众喜欢,那为什么要给你排片。另外,小成本电影本来就不应该指望有太高的排片,你一没好的宣发,二没好的主创阵容,怎么吸引观众观影,没有足够观众,影院又怎么可能给你和大片同等的排片,那绝对是在浪费资源。

    小成本的电影原本就是首先在不多的影院上映,凭借好的口碑和好的上座率推动影院给予更高的排片,全世界范围都是这么cao作的。

    对于文艺片,我觉得在短时间内不要把希望寄予艺术院线的成立,想法很美好,但如果你自己不能拍出观众想看的效果,是不可能靠寥寥不多的文艺电影爱好者解决困境的。相较寄希望艺术院线,倒不如实际点,在网络视频和dvd发行上做文章,在这方面,我的曙光网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而如果影迷观众连在网上付费观看或者购买dvd这两件事情都做不到,你还怎么指望他们去影院支持,电影票的价格可高多了。”林雨泉微笑道,跟着看了看手腕上的时间:“好了,我们之间的谈话也抓紧时间吧,我稍后要去查看电影首映礼的准备情况。”

    林雨泉实在没兴趣继续和对方谈论文艺片的话题,有太多电影人都在讨论国内的文艺片路在何方,但根本没有任何实质的行动,自然也没有什么效果,连文艺导演自身都没有求变反思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抨击、喊口号,可以预见,长时间内,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

    即便女记者颇为不甘,还想继续文艺片讨论的话题,但在林雨泉明确表示后,却不得不转向《怦然心动》这部电影的相关话题。

    时间过的很快。

    “林导,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怦然心动》的票房,你有怎样的期待?”

    “票房上我不做期待,我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样一部小清新的爱情电影。”林雨泉笑道。

    “呼。”走出咖啡厅的时候,林雨泉舒口气,对身边的肖然道:“以后不要安排凤凰网的专访了。”

    “好的,老板。”肖然点点头,他心里也一肚子窝火,很不满意刚才女记者一个劲揪着文艺片话题不放。

    “嗯,走吧,去曙光影院。”林雨泉道,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观众对《怦然心动》的反应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