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二章 清白在人间
奉天殿上,倒是有太监送来几张椅子,让袁老尚书等几位年事已高的朝中重臣坐着等候。 虽然并没有大声喧哗,但群臣还是低声私语,窦馗身边簇拥着七八名官员,脸上都显出兴奋之色,更多人却是若有所思,并不言语。 等了大半个时辰,终是见到皇帝重新回来,萧绍宗也是恭敬跟在皇帝后面回到了大殿之上,执礼太监手中拿着一份蜡封的卷轴,待殿内安静下来,执礼太监贵和才举起手中的卷轴尖着嗓子道:“这是奉旨从御内档调出来的存档,封印上注明是先帝龙御归天前八天存档入库,此外查证过,那天夜里,先帝召见淮南王入宫,单独相谈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这份密旨存档,是淮南王离宫之后派人存档。” 群臣见到密旨存档找出来,心想看来萧绍宗呈上来的那道密旨竟然是真的,这淮南王的谋反之罪,今日便要被洗清。 “卢....卢爱卿,这道密旨存档,你念一下。”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吩咐道。 卢霄一怔,贵和已经将那道密旨存档送过来,卢霄接过之后,打了开来,看了两眼,犹豫一下,终是念道:“朕密令:淮南王与朕通脉血亲,忠君报国,他日司马氏但有谋逆之心,着淮南王护国保君,诛杀司马氏,钦此!” 群臣听到旨意内容与萧绍宗呈上的那道一字不差,便都认定淮南王果真是受了先帝的遗命。 萧绍宗却已经跪倒在地,恭敬道:“启奏圣上,御内档有此存档,想来父王确实是受了先帝遗命,臣斗胆求皇上赦免父王谋反之罪,还他清白!” 窦馗等十多名大臣纷纷站出来跪倒在地,齐声道:“求皇上为淮南王洗刷清白!” 惊动天下的淮南王谋反一案,却是因为萧绍宗今日呈上的一道密旨,眼见得便要大翻转,淮南王从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瞬间就要变成维护朝廷纲纪铲除jian佞的大忠臣,许多大臣只觉得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可是御内档有这道密旨的存档,没有皇帝的旨意,没有任何人能够擅自进入御内档,那么这道存档自然是千真万确。 大殿一阵沉寂之后,皇帝终于嘶哑着嗓子道:“诸位爱卿,朕一直不知道先帝给淮南王留有这道密旨,今世子呈上了密旨,御内档也确认无误,淮南王既然是受了先帝的遗命,那么皇陵之变,淮南王自然不是为了谋朝篡政。”咳嗽一声,向卢霄问道:“卢爱卿,你是怎么想的?” 卢霄恭敬道:“回禀圣上,臣以为既然是先帝留有遗命,淮南王按照先帝遗命锄jian,自然不是什么谋反之臣。” “卢大人所言极是。”窦馗高声道:“圣上,淮南王为国蒙冤,实乃古往今来大忠大义之臣,臣请圣上为淮南王做主。”他身后众人顿时纷纷跟随求告。 皇帝想了一下,才道:“淮南王大忠大义,朕心甚慰。”叹道:“传朕旨意,淮南王忠君报国,蒙冤受屈,朕心不安,淮南王所负之罪,一应免除,其遗体移葬至皇陵,此外由淮南王世子承袭淮南王爵位。” 有些大臣心下顿觉皇帝这般下旨有些不妥。 毕竟当初定下淮南王谋反之罪,是皇帝亲自下了旨意,今日虽然是为淮南王洗清了冤屈,但这道旨意传下去,就等若是皇帝此前错怪了淮南王。 皇帝是天子,天子即使有错那也是无错。 恢复淮南王的清白,传昭天下,定然会引起朝野的议论,其后果自然是对皇帝的英明和威仪大有损伤。 只是萧绍宗当众拿出了先帝的密旨,若是不还给淮南王清白,便等若是亵渎了先皇帝的旨意,这本就是左右为难的事情,如果此事知道的人极少,或许还有另外的处理方法,但现在是满朝文武俱知,也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卢霄等不少大臣心里知道其中的关窍,可这时候却又不能说什么。 萧绍宗已经跪地谢恩,皇帝又道:“淮南.....淮南王,你身体不好,暂且就留在宫中几日.....!”顿了一下,又道:“宫中有太医随时可以为你诊治,此外.....如今正处战事,朕....朕知道你平日里喜读兵书,你就暂且留在宫中,为朕出谋划策.....!” 群臣顿时又是一惊,心想外臣留宿内宫,这是极其罕见的事情,皇帝此时下这道旨意,可说是对萧绍宗器重无比,难道是因为淮南王蒙冤受屈而死,皇帝心存愧疚,所以才对萧绍宗如此厚爱。 萧绍宗此前一直都是被禁足在淮南王府,莫说参与国事,便是连出门都不容易,今日皇帝要留萧绍宗在宫内议事,也便是说给了淮南王参知政事的权利。 许多重臣不由皱起眉头,心想皇帝还是太过意气用事。 许多大臣都知道萧绍宗年幼的时候在宫里待过,与皇帝朝夕相处,算是幼时玩伴,二人的感情自然也是不差,如今恢复了淮南王的清白,还让萧绍宗承袭王爵,这都已经是隆恩浩荡,可是将其留在宫中议事,还真是不太妥当。 谁都知道萧绍宗毕竟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孙,此人的存在,就如同先皇帝时期淮南王的存在一般,都是对皇权有着威胁。 先皇帝待淮南王虽然十分宽厚,赐予了大量的食邑,平常也是经常赏赐,但先皇帝一朝却从未让淮南王萧璋真正地参知政事,即使派给淮南王一些差事,也都是一些无关轻重的事情,淮南王从未进入过大楚政事核心。 一直到先皇帝驾崩,淮南王手中也没有掌握真正的权利,帝国的兵马,淮南王也是无权调动一兵一卒,正因为如此,群臣得知先帝遗留密旨让淮南王锄jian,心下都是大感诧异,毕竟司马岚作为托孤大臣,权势滔天,淮南王除了拥有皇族血脉这一优势,实在没有什么本钱能与司马氏相抗衡,如果先帝真的要以淮南王去对付司马岚,总该在驾崩之前给予淮南王一些实际权力,否则淮南王拿什么去铲除司马氏? 先皇帝没有让淮南王萧璋掌握过实权,朝中文武都知道原因,也都明白这是维护皇权的最佳选择。 按理来说,当今圣上自然应该延续先皇帝对待淮南王的策略,固然可以对萧绍宗大加赏赐,但绝不可给予此人参知政事的实权,而小皇帝似乎忘记了先皇帝所做的一切,不但让萧绍宗参知政事,甚至还要将他留在身边。 但皇帝既然都已经亲口下旨,谁又能提出反对意见? 小皇帝和萧绍宗毕竟都是皇家血脉,两人算是同宗兄弟,这时候若是当朝反对小皇帝在萧绍宗留在宫中,小皇帝一怒之下,如果扣上一个挑拨皇族兄弟之亲的帽子,那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亦有人想这萧绍宗病入膏肓,也活不了多久,或许因为这个缘故,皇帝对这位同宗兄弟便放松了防备之心,毕竟一个将死之人,又能对皇位形成什么样的威胁? 更有人想小皇帝下旨将萧绍宗留在宫中,是否就是想以此将萧绍宗软禁在宫内。 萧绍宗活不了多久,在他离世之前,直接将他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盯住,自然不用担心萧绍宗会有什么小动作。 群臣心思各异,萧绍宗谢恩之后,却见礼部袁老尚书出来道:“启奏圣上,老臣有事请奏!” 皇帝一愣,随即“嗯”了一声,袁老尚书这才道:“圣上,老臣年过七旬,耳聋眼花,也时常糊涂,老臣自思已经担不起身上的担子,求皇上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你.....你要告老还乡?”皇帝似乎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朕....!”瞧了殿上萧绍宗一眼,萧绍宗却是站在大殿上,微低着头,显得异常恭敬,无奈道:“朕想一想,等.....等过几天......!” “圣上,袁老尚书掌理礼部几十年,父王在时,说先帝对老尚书也是十分敬重。”萧绍宗忽然道:“臣以为如今战事未止,朝中重臣应该各守其位,此时老尚书若是走了,礼部群龙无首,反倒不妥。” “哦,袁老尚书.....嗯,淮南王所言极是,老.....老尚书,你就辛苦,暂且不要告老还乡,等到我大军凯旋之后,再.....再议此事如何?”皇帝向袁老尚书道:“礼部还离不开你。” 袁老尚书眸中划过一丝异色,抬头盯着龙座上的皇帝,但他年事已高,视力不好,金銮殿高高在上,皇帝面门前垂着玉旒,老尚书眼前模糊看不清楚,拱手道:“老臣愿再为国效力,等到大军凯旋,再向圣上请求辞官。”也不多说,退回臣列。 皇帝起身道:“诸位爱卿,朕.....朕有些疲倦了,先退朝吧,有事起奏的,将折子递上来,朕回头细看。”就像是不愿意在这金銮殿多呆一刻,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匆匆退朝。 窦馗等到皇帝离开,第一个向萧绍宗走过来,面带微笑,拱手道:“恭喜王爷,老王爷沉冤得雪,此乃天道,下官.....下官心中着实欢喜。”抬袖拭眼,却是激动地流下了泪水来。 淮南王恢复清白,再不是谋反之臣,窦馗知道以后便无人可以拿自己曾经与淮南王有牵连当作罪名来对付自己,虽然淮南王死后,他投奔到齐家门下,但头顶上悬着的这把剑一直让他惴惴不安,今日可算是一身轻松。 他却似乎忘记,当初查抄淮南王府,他身先士卒,出力不少,淮南王府珍藏的大批珍宝,正是因为他的缘故才被齐宁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