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时间缓延法则
自创法术有个极大优点,那就是可以不断提升完善。比起秘籍传承的法术,自创法术可能一开始不完善而威力不足,但随着自身修为的提高,法术也可不断完善提高,威力越来越大。 有过丰富争斗经验的修士,在面对自创法术修士时,皆唯恐避之而不及。因为自创法术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自创法术的修士,经常在争斗中法术威力突然爆发,让人卒不及防。 可自创法术那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能够自创法术的修士,那绝对是不世出的天才。 云靖就是不世出的天才! 他正陷入如何对‘一笔惊天’中融入法则之意的困惑中。 他己悟得,书法其实就是时间法则与空间法则的完美结合,如果大彻大悟,那么,他就可以同时运用时间法则与空间法则,一笔写沧桑,一笔封天地了! 可他知道,以他现在的修为,能窥法则一斑就是天大的造化了。现在关键是,选择哪项法则去领悟,并运用到‘一笔惊天’法术之中。 几经思量,云靖决定集中神识对时间法则进行领悟。 书法的时间是笔的运行轨迹也就是线条来表现的,这轨迹或缓或急,或跳跃或停顿,表现出时间流逝速度的变幻。这变幻是受笔意的控制,正是这种变幻导致笔下线条‘势’的产生。 云靖沉浸在对《瘗鹤铭》的整篇书法线条的追索中。 当他打开全部神识后,那些线映射在他识海中,线如蛟龙腾舞,气势如虹。线滑过空间泛起了时间光晕。这时间光晕,他的神识己能感觉到,却捕捉不了。 太快!难道这就是时间法则? 云靖叹了口气,如果这就是时间法则,那以自己现在的神识修为,确实难以捕捉,难以领悟了。 他有点不甘心。转念一想,整个线条追索不了,何不取其一段或一点领悟? 于是,他集中神识锁定一点追索。如此一路追索下来,他终于捕捉到了点的时间光晕。 线由点组成,线的时间也由点的时间组成,当一点的时间断开,脱离线的时间序列,线的时间会怎样延续呢?一点的时间也许影响不大,可同时断开几个关键点呢?寻找关键点不难,可难就难在,如何让点的时间,脱离线的时间序列! 此刻的云靖慧根全开,颅顶上隐隐中闪烁着七彩光芒。他一会紧锁眉头,一会又会心一笑,额头上汗珠滴落。整个人处在忘我境界中。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云靖忽然一声大笑,霍地起立。 他左手掐了个奇怪法诀,一指按出,一道白气化作一条玉龙腾空而起,玉龙盘旋中,触及到的云雾竟还原成水滴,纷纷滴落。 云靖会心一笑,这是时间缓延法则的作用,让云雾瞬间回到蒸发前的状态了。 他挥起右拳,拳影顿时化作一团黄色虎影,咆哮而去。黄虎凶猛扑向云雾,搅得云雾翻滚。 云靖一收灵力,玉龙黄虎顿时消失。 云靖异常兴奋,他终于将‘一笔惊天’法术练有小成了。一笔惊天小成后,比起雏形,有两点长足进步。 一是云靖对笔意更深地理解后,意在心中,完全‘得意忘形’,徒手即可使用一笔惊天了。二是‘一笔惊天’招式中己融入了时间延缓法则,威力己不可同日而语。 云靖暂不敢对乾坤笔注入灵力,借助乾坤笔使出‘一笔惊天’。因为他不知道乾坤笔内的两个器灵,在他现在的灵力修为下,会化成什么样的实体。稍不慎,对摩崖天书造成破坏,那岂不罪莫大焉! 就在云靖欣喜之际,头顶上云雾翻腾,摩崖天书上空禁制被打开。 云靖一算,此时正好到了一个月时间。于是,一展风之翼,飞上崖顶。 池江南早在崖顶等着他。 见云靖上来,面带喜悦,池江南便微笑着问道:“怎么样?收获颇大吧!” 云靖躬身一拜道:“多谢师叔指点,云靖自悟了一招法术并己小成!” 池江南哈哈大笑,道:“果然是慧生七彩之人,天骄啊!天骄!” 云靖忙不迭地摆手道:“师叔过奖了,过奖了,弟子不过在师叔指点下,侥幸领悟罢了!师叔,若无吩咐,弟子这就前往师尊处报告去了!” 池江南道:“我没事,你去吧,去吧!” 云靖躬身一礼后,一展风之翼,急忙朝仁寿峰飞去。 云靖进了集贤厅,文浩一瞅,微笑道:“云靖,看来有所悟,不错!” 云靖赶紧上前,将自己领悟的‘一笔惊天’的过程与结果,向文浩一一禀报。他期待文浩给予指点。 文浩晗首道:“云靖,修真之人讲究道法二字,道非悟不可得,法可禀承。但我法书门乃文修之门,更鼓励弟子悟法创法。你不负众望,在年轻弟子们中间,果然率先悟法创法成功。 更难能可贵的是,你竟悟得法则之意,开启了你领悟法则的大门,只要你修为不断提高,你终究能悟得天地法则。” 文浩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以你现在法力,足可匹敌元婴以下灵力修为修士。因此,我可以让你前去营救林默了。你需要什么条件,尽管提!” 云靖道:“师尊,我此次去南海,并非一人,同宗的,音律门林紫月,数机门的司马慧均愿参加,其它宗门还有三人。师尊,您看同宗的,我法书门出个照会是不是更好点?” 文浩道:“你回头直接去外事堂办理,不过此事还须秘密为好,你拿了照会直接去找两门掌门人即可。另外,你需要多少灵石或钱币可直接去内务堂支取。此事,我会通知两堂堂主的!” 云靖躬身拜谢。 文浩道:“你抓紧时间准备去吧,此事宜早不宜迟,尽快动身为好,还有什么要求可随时来找我!” 云靖应了声是,躬身退出了集贤厅。 注《瘗(yi)鹤铭》:现藏于镇江焦山。该碑作者是谁,一直是迷。